<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廣州街坊的年俗中有一個影響力超凡的鄉村風俗年例,就是荔灣區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坑口生菜會。今年的坑口生菜會與往年一樣于農歷正月二十六日熱鬧開鑼,我于當日慕名前往坑口街,見識了久負盛名的生菜會,感受了生菜會的熱鬧氣氛和嶺南傳統文化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荔灣區坑口生菜會已經有 300 多年的歷史,它源于“觀音開庫”的民俗活動與廣府人春天食生菜包的民俗傳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謂“觀音開庫”是指觀音菩薩打開她的寶庫,讓信眾前來“借庫”,它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據傳,某年正月二十六日子時,天界的五百護法羅漢為了考察觀音大士的修行和法力,裝扮成和尚去觀音廟化緣。觀音打開她的寶庫,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窮苦百姓也紛紛前來“借庫”,解困脫貧。從此,百姓約定農歷正月二十六日為觀音開庫日,以紀念觀音菩薩的慈悲之心。每年到了這一天,人們攜帶供品,跪拜祈禱,將自己的心愿訴諸觀音菩薩,祈求新的一年里得到財富和好運。這一民俗活動深深扎根于漢族傳統的年節文化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天食用生菜包是坑口一帶的民俗,這一民俗源于一個民間傳說。在 300 多年前,坑口村就有一個觀音廟,雖然廟小,卻香火鼎盛。傳說?有一年春天,珠江三角洲地區發生瘟疫,很多人生病而死。正當百姓都十分恐慌的時候,有一個老嫗自稱是觀 音菩薩的化身,教大家用酸菜、生姜、韭菜、蜆肉混合炒熟,和冷飯拌在一起,用洗干凈的生菜包裹好,再蘸上辣椒醬一起吃下,可以防瘟疫保平安。鄉民深信不疑,按照“觀音”的指引去做,果然瘟疫得到了遏制。自此,人們到了每年春天都食生菜包以防瘟疫保平安,更有人相信在觀音廟前食生菜包,會受到觀音菩薩保佑。所以每年正月二十六觀音開庫日那天,參加廟會的人就更多了。以后,人們將春天食生菜包與觀音開庫日結合起來,逐漸演變成了廣為人知的坑口生菜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廣府文化中,生菜與生財諧音,民間借生菜寓意生財。 “生菜包,包生財”,“行過生菜會,富貴自然來”,一句句耳熟能詳的喜慶粵語,道出了廣州街坊對生菜會的期待,坑口生菜會也吸引了附近 24 個鄉及一些城里人參與。 2007 年,生菜會被列入廣州市第一批非遺民俗類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二十五日深夜 11 時至次日凌晨 1 時,是生菜會的第一個時辰,舊稱“子時”。這個時候,前來上香的人特別多,意在“上頭炷香”,據說上頭炷香最為靈驗。二十六日是生菜會的正日,這天我一大早就從家里出發,乘地鐵趕到了坑口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進坑口街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而繁華的年代。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鮮艷的彩燈,各式各樣的檔口、攤位沿街排開,天南海北的美食檔、玩具檔、吉祥用品檔、綿延幾百米,多得讓人眼花瞭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紙制的風車是坑口生菜會的吉祥物,象征著轉運和吉祥。從坑口村入口至觀音廟,沿途賣彩色風車的攤位特別多,特別亮眼,“開運風車,10 元一個”的叫賣聲不絕于耳。 一路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們手持風車,期盼來年轉走霉運,迎來好運,順風順水。大家都朝一個地方去,就是坑口觀音廟。我隨著人流,邊走邊看,一直走到了觀音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坑口觀音廟很小,據說當年只有 3 平方米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小的觀音廟,現在也很小,小得讓人想象不到。觀音廟雖小,但煙火鼎盛,廟前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遠近的鄉親們都聚集到這里,焚香祈求平安、發財。看到這一場景,不由想起《陋室銘》中的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擠進人群,近距離觀看信眾焚香祈禱。他們一絲不茍地燃香、叩拜,虔誠地祈求觀音保佑。信眾的祈求不外乎求子求財兩大項,一是“生”,二是“發”,這正符合生菜會的含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菜會最吸引人的環節是八獅巡游。上午 9 時許,坑口村的兩頭獅子就在村口迎接鹽步、泮塘、增滘的醒獅隊。10 時許,來自鹽步、泮塘、增滘的獅隊與坑口獅隊一起開始八獅巡游。獅隊先到坑口觀音廟參拜觀音,然后繞坑口村巡游一圈。神采奕奕的八頭獅子在舞者的操控下,靈活地向觀音叩拜,在巡游過程中時而跳躍,時而翻滾,向人們送上祝福,送上吉祥,引得游人陣陣喝彩。人們紛紛靠近圍觀,摸摸獅頭,拿個好意頭。高潮是醒獅采青,獅隊巡游后,來到坑口廣場舞臺上進行采青,接受生菜會組織者贈送的錦旗,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喝彩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菜會的核心環節是共享生菜。在觀音廟廣場、廟旁的坑口公園內,擺滿了綠油油的新鮮生菜,一袋袋粉紅塑料袋生菜包整齊擺放在那里。每份生菜包里裝有兩棵生菜、兩個慈姑,生菜包里的生菜有菜頭和菜根,寓意“有頭有尾,財丁兩旺”。據介紹,今年主辦方準備了上萬個生菜包,等待人們將其帶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生菜,必發財”,人人都想發財,故人人必吃生菜包。市民游客在觀音廟許一心愿,花 10 元錢帶走一份生菜包,因此收獲一份“添丁添財的美好祝福,期望來年順順利利,健康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共享生菜,摸螺摸蜆也是吸引市民參與的一項傳統習俗。觀音廟旁有一口石泉,泉水清澈,深不足一米,放無數蜆、螺。民間相傳,一些新婚或婚后多年不育的年輕夫婦,想添子添丁,開枝散葉,就先誠心拜觀音,盼觀音菩薩“白衣送子”,來年添丁。然后至泉眼旁,手掬泉水洗面,洗掉舊歲的晦氣,迎接新禧的運來。最后,閉著眼睛一手摸下去,如果摸到蜆則生女,摸到螺則生男,據說很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方便市民、游客,生菜會期間,在觀音廟前的廣場上設置有兩個特制的水缸,內置蜆、螺,任憑婦女去摸。很多人摸了半天,一直摸到螺才肯罷休。不過,按老習俗,手一下水,第一次碰到什么就是什么,“生男生女改不了”。這完全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征兆觀,不但唯心,而且機械。現代醫學早就證實了生男生女的奧妙,大家只不過是開心一試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菜會的另一大特色是鄉鄰友好齊聚,共食生菜宴。隨著時代的變遷,食生菜包演變成了辦生菜宴。借著生菜會來臨之機,借著醒獅隊的交流,坑口村盛情邀請本村長者與鄉鄰友好相聚,共享生菜宴。生菜宴的規模之大、宴客之多,令人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菜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傳統菜肴是生菜包,來賓們其樂融融地將生菜葉鋪在手心里,再將酸菜炒蜆肉、粉絲等食材舀入生菜葉中包裹好,送進口大啖品嘗,細細品味這家鄉的味道。另外,慈姑、蓮藕燜火腩也是生菜宴的一道主菜。吃過生菜包、慈菇蓮藕火腩,才算真正來過生菜會。在生菜宴上,村與村之間,宗族之間互相交流感情,延續百年世交之情。各方來賓們或舉杯慶賀,或手抱生菜,現場歡聲笑語不斷,生菜會成了村與村之間加強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紐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坑口生菜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活動。參觀坑口生菜會,讓我有耳目一新的體驗與沉浸式參與感。我看到,生菜會中的借庫、食生菜包、摸螺摸蜆、轉風車等濃郁的鄉風民俗,都帶著新一年健康平安、添丁添財的美好愿望。這充分體現了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刻的場面和諧而熱鬧,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無論是本村人還是鄉鄰,都可以在這一活動中盡情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我還看到了人們的熱情與歡樂、友好與分享,深深感受到鄉村生活的和諧與溫馨。同時,我還觀察到村民們參與這項活動的不同態度。有的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認真地參與每一個環節,有些則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享受這一歡樂時光。無論他們的態度如何,都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坑口生菜會,也讓我感受到了廣府文化的魅力。以生菜為核心的坑口生菜會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凝結了鄉鄰民眾的身份認同與集體記憶,已經演變為彼此凝聚情感的文化紐帶。在許多坑口人荔灣人的心目中,生菜會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于是一場新年祈福的活動,也是聯結鄉鄰情誼的重要盛會。?生菜會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一種民間信仰和情感的表達。通過這一活動,人們可以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悅和快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2月26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榆中县|
东乡|
河源市|
台安县|
广水市|
顺昌县|
屏山县|
长春市|
绥棱县|
吉首市|
鄂尔多斯市|
武功县|
长垣县|
陆川县|
印江|
依安县|
兰考县|
楚雄市|
刚察县|
海伦市|
海伦市|
和硕县|
上思县|
西峡县|
长泰县|
大石桥市|
林西县|
改则县|
铜川市|
平舆县|
错那县|
金堂县|
扶沟县|
宜良县|
安乡县|
温州市|
萨嘎县|
峨山|
修水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