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原創 朱金山 2025.2.25 文學評論</span></p> <p class="ql-block">一本《百年下甲》,以江蘇水鄉的百年變遷為經緯,將軍旅作家的鐵骨柔情與鄉土文明的深沉根系交織成書。可見作者以“軍旅筆鋒”剖解“故土血肉”,將曾著書邊關風雪的熱血(《邊關軍人》《雪蓮花》),化作了對江南村落千年農耕文明的深情凝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常熟市下甲村村委會</span></p> <p class="ql-block">書中,下甲村的史詩不僅是土地的興衰史,更是中國鄉土現代性的縮影。作者以“退役歸鄉”的視角,將邊關的冷峻與江南的溫潤碰撞出獨特張力:從稻浪翻涌的農耕記憶,到工業化浪潮下的水鄉重生,每一幀變遷都浸透對傳統的敬畏與對變革的哲思。他筆下的人物,如老農“執犁如握槍”的堅韌,村婦“織網若繡山河”的細膩,皆是鄉土精神的血肉化身。這種對細節的淬煉,令人聯想到茅盾筆下對時代矛盾的深刻描摹,而作者更添一份軍旅生涯賦予的凝練與力度。</p> <p class="ql-block">尤為可貴的是,作品跳脫了單純懷舊的窠臼。他以“戰士歸田”的清醒,既贊頌鄉土生生不息的韌性,亦直面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的撕裂。書中“歷史與現代的對話,恰似梁實秋《雅舍小品》中以小見大的智慧,卻更具史詩的壯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下甲》不僅是一部村莊志,更是一曲獻給中國鄉土文明的英雄贊歌。作者以筆為犁,深耕故土,讓邊關的熱血在江南煙雨中沉淀為文化的根系——這或許正是一位軍旅作家對家國最赤誠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本書作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关岭|
阆中市|
长宁县|
荥经县|
巴马|
嘉荫县|
通渭县|
双江|
辽阳市|
青阳县|
丹江口市|
榆中县|
望奎县|
长宁区|
焦作市|
隆回县|
潮安县|
恩平市|
石渠县|
宜宾市|
鄱阳县|
武夷山市|
焦作市|
盖州市|
板桥市|
荔波县|
浦北县|
富锦市|
彰化县|
临武县|
慈利县|
普陀区|
兴仁县|
永嘉县|
包头市|
台北市|
天等县|
朝阳市|
雷山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