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國東部美麗之易北河畔,有一座千年古城、歷史皇城、藝術之都--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著名之德累斯頓美術學院,亦雄踞易北河南岸邊。薩克森州乃歐洲最具文藝范地區之一。著名詩人尼采與萊辛、音樂泰斗巴赫及瓦格納、“橋社”表現主義藝術家--畫家里希特( Richter )和彭克( Penck ),及“萊比錫學派”年輕藝術家,代表薩克森作為文化名州之聲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易北河大橋附近,德國著名之阿爾布萊希茨貝格宮( Schloss Albrechtsberg )、林納爾宮( Lingnerschloss )和艾克宮( Schloss Eckberg ),并稱“易北三城堡”。從易北河對面遠眺,王宮、城堡、大教堂、美術學院、圣母教堂等古建筑鱗次櫛比,呈現出一幅攝人心魄之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徜徉于易北河畔,登上數米高之布呂爾露臺( Bruhlschen Terrasse )上,觀美術學院大樓與圣母教堂( Frauenkirche )之尖頂,再沿露天臺階拾級而下,經皇家教堂( Hofkirche )走到宮殿、歌劇院、畫廊所環繞之劇院廣場,不斷聽到各種語言之感嘆:“如同在意大利一樣!”竊以為,此處之畫風,比之“萬城之城”羅馬景色,亦不遑多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步自布呂爾露臺至學院大門口,長約百余米,其間遍布各式藝術裝飾、人物雕塑等,皆精美絕倫。世界各地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更有藝術學院學生,在此用小提琴與吉他演奏巴赫、貝多芬之音樂作品。</p> <p class="ql-block"> 前方充滿歷史滄桑之建筑,及背后圓形玻璃穹頂建筑,其屋頂及每個角上皆有鎏金人像,此即德累斯頓美術學院(德語: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Dresden;英語:Dresden Academy of Fine Arts),簡稱德累斯頓 HfBK。其建于1764年,亦可稱為德累斯頓藝校或德累斯頓藝術學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院大門口一側墻上,掛有一塊學院銘牌,其LOGO為飛鳥右翅膀之速寫。德累斯頓美術學院建成于1764年,為德累斯頓最古老之高等學院。該校主打專業為繪畫藝術,規定學制皆在10個學期內,最終結業后獲藝術專業高等教育畢業證書,按中國教育部認證為藝術本科學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HfBK面臨易北河之建筑物,其大門主樓左右兩側,墻上分別刻有菲迪亞斯、伊基諾斯、普拉克西特萊斯、波利基里托斯、賴斯波普斯;歐文·馮·斯坦巴赫、萊昂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杜勒等鎏金名字。諸多如雷貫耳之歐洲文藝復興大師,可謂聲震環宇。而另一側則刻有座右銘“DEM”,以及“ VATERLAND ZU ZIER UND EHR”-“為祖國的榮譽和裝飾”,彰顯HfBK之風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墻上一塊銘牌極醒目,其上曰:德累斯頓美術學院,其資金來源,由薩克森州議會議員通過國家預算提供。落款為自由的薩克森。實質表明,此學院乃公立大學,資金由州政府保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累斯頓藝術學院瀕臨易北河,臨河一面下沉建筑為遺存古跡。校區皆由高大雄偉、充滿滄桑感之歷史主義建筑構成,此處亦為“德累斯頓今日藝術研究會”所在地。校內高聳入云之大樓藍色玻璃穹頂,被當地人稱為“檸檬榨汁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HfBK三棟建筑之一,即前皇家藝術學院,建于1894年,位于布魯爾露臺(Brühl's Terrace)上城市之重要位置,緊鄰圣母教堂。自1991年以來,康斯坦丁·利普修斯1887年在Brühl露臺上建造之建筑物玻璃穹頂經大規模翻新,并重建二戰期間損毀部分。學院之繪畫/圖形藝術/雕塑/其他藝術媒體工作室,圖形工作室,校長辦公室及學院展覽室,皆位于布魯爾露臺,這些工作室每年舉辦畢業生畢業展。</p> <p class="ql-block"> 信步HfBK藝術展廳內,余觀由學院學生創作之建筑設計藝術作品、壁畫、油畫、雕塑作品等,主題鮮明,構思巧妙,制作精良;藝術品與文化遺產保護作品,令其展現原作之原汁原味,透射出深沉之滄桑感;在其地下層,更有數十人團隊在崇山峻嶺、古跡廢墟遺址等場合之行為藝術視頻播放。各類作品琳瑯滿目,蔚為大觀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HfBK藝術技術保護、藝術品與文化遺產修復專業教室,既有師生在深入交流有關技術方法,更有諸多學生在獨自創意作品。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且強大,德國浪漫主義繪畫后期重要代表人物路德維希.里希特( Ludwig Richter )、新文藝復興建筑代表人物戈特弗里德.塞姆帕爾( Gottfried Semper )、表現主義藝術大師奧斯卡.可克施喀( Oskar Kokoschka )、印象派畫家奧托.迪克斯( Otto Di x )等,先后在此著名藝術學院執教,桃李滿歐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HfBK之本科與研究生專業設置有:繪畫藝術類(包括油畫、自由版畫、雕塑畫、廣告水彩畫)、藝術工藝、藝術和文化的虛擬及現實、戲劇、舞臺及服裝造型、歌劇、戲劇工藝設計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園臨河建筑外,一尊高逾兩米之雕像吸引游人目光。此乃戈特弗里德·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1803~1879),為德國建筑師、作家、畫家、教育家。此君1834至1849年在德累斯頓從事建筑設計,因參加德國1848年革命而流亡巴黎、倫敦。1855至1871年任蘇黎世理工學院建筑系主任。此后參與維也納城市擴建工程。森佩爾被譽為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理念在歐洲之傳播人,新文藝復興建筑在德國及奧地利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臨河草坪邊,紅色花崗巖基座上有路德維?!だ锵L兀↙udwig Richter,1803.9.28~1884.6.19)雕像。此君生于德累斯頓,乃浪漫主義后期與比德邁時期之重要畫家,1815年在HfBK學習并獲獎學金。1828年到1835年在梅森國家繪畫學校任教師,彼時戈特弗里德亦為其學生之一,殊料百年后師生二人之雕像竟相距不過數十米。1836年,在HfBK接班其父任風景繪畫教師、教授。1847年創作之油畫“新娘游春行”,在185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獲金獎。1884年6月19日去世后,人們為其舉行奢華之國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坪深處,一組不銹鋼藝術作品引人注目。大平面上曰:內存畫家卡斯帕·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9.5 - 1840.5.7)。此君乃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這一代最重要之德國藝術家。作品之中空部分移至一側,地上文字曰:“畫家不應該畫,他面前所看到的東西。此外,他在自己身上看到的東西。他什么也沒有看見。所以也要繪畫,他的前程之鑒。 C·D·F”。愚以為此乃繪畫與哲學之相互嵌入,映射于畫家之眼睛與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園內外雕塑眾多,作品栩栩如生。校區南側則緊鄰著名之圣母教堂。廣場四周古建筑比比皆是,全球游覽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身處如此優美風景區,美術學院自身亦為城市著名景觀,堪稱美上加美,美美與共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726年,以圓形拱頂、砂巖拼建等前所未有之方式,歷時17年建成。其高95米,規模巨大,精巧華麗,堪稱西方新式教堂建筑代表作,為千年古城標志性建筑,亦為德累斯頓最亮麗風景,眾多世界級音樂大師與藝術大師在此留下其足跡。二戰末期遭轟炸后僅剩13米高之殘壁。1994年開始重建,耗時11年,費1.79億歐元,基本按原樣修建,廢墟遺物盡最大可能重新使用。2005年10月30日,“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禮”隆重舉行,德國總統、總理、英國王室代表等10萬余人參會,此亦為HfBK之幸事、盛事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美姑县|
香港
|
湖南省|
容城县|
洪洞县|
疏勒县|
邵阳市|
丹东市|
荆门市|
固始县|
青田县|
邢台市|
庆元县|
枞阳县|
安岳县|
鹿泉市|
南陵县|
东莞市|
临高县|
平塘县|
长武县|
紫云|
镇沅|
论坛|
西青区|
连山|
福泉市|
永顺县|
钟祥市|
将乐县|
乌恰县|
济南市|
绍兴县|
内丘县|
宜兰县|
白朗县|
洪湖市|
卓资县|
隆德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