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南韻北度盡畫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竇中亮國畫作品賞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文:李 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厚土中原,文脈腹地。特別在黃淮流域,有一處具有獨特文化特質的地方——豫東平原。這里三川交匯,古為楚漢交界、宋金對峙之地;今豫皖比鄰,通江達海;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千字文之鄉。在這樣的地域特質下,產生了一種古楚漢交融,今東西南北雜糅的多元文化。基于這樣的人文化土壤所養育的藝術家,自然也容易呈現出多元性。當代豫東籍畫家竇中亮,無疑也是位值得注意的個案。其以獨特的藝術理解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在畫壇,刷新出自己的一片天。他的作品不僅關注人生、關注自然,既有北方史官文化的鏗鏘與現實特征,又有南方巫文化的浪漫與婉約;而且充滿時代美感而不失古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竇中亮的國畫作品,題材豐富,涉獵廣泛。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都透露出一種深邃的意境和細膩的情感。他以筆墨為媒介,將內心的感悟和對自然的敬畏融入畫中,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在現實的人文關懷上,呈現出一種浪漫主義。我們在賞讀他的作品時,不自覺會產生一種對中華民族南北方文化差異性的解讀與闡釋,獨特的地緣人文,使得他的畫作,兼具南北。既有鏗鏘之勢,又有婉約之韻。罔論南征北戰,抑或東成西就,大抵都可以從他的作品里感知到氣息的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竇中亮的花鳥畫作,顯然是偏愛于細膩的筆觸和中庸性的灰色。眾所周知,中國繪畫的色彩觀念,不外兩種,一是受道家思想影響而形成的黑白,也就是所謂的水墨觀;二是儒家文化影響而總結的中庸色,以中和的灰色系為雅。無疑,竇中亮選擇了后者。他從不刻意追求畫筆下的花鳥栩栩和惟妙惟肖。有機地選擇了中和雅致的視覺效果,這正契合了中國人獨具的平和淡雅的審美愛好,寄托了他對自然的理解和對世事的淡然;雖然畫筆下常見題材依然是傳統題材,但他巧妙揉入現代構成的塊面分割,畫面具有明顯的構成意識和節奏美感。同時,他還借鑒山水畫的構圖形式,故而其作品在十分的嫻靜安然中,隱約顯現出一種格局的恢宏,花鳥不再是情趣的表現,而是自我的情懷、是格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在山水作品中,竇中亮運用細膩的筆觸和歸納性的色彩,著力表現自然的人文情境。他巧妙減弱線條的所謂書寫性,中鋒簡化勾勒,又擅于側筆甚至臥筆的直色平染,充滿時代美感,顯然也是借用傳統壁畫的觀念和形式。使得作品情趣橫生的同時,又暗蘊北方的雄渾與率真的表達,和南方的溫婉細膩。他尚擅于選擇獨特的透視角度,借鑒現代構成,巧妙組織灰色系的色調與色相,間或假借相對應的反色,進而失卻些許平衡產生活潑感,結合運用墨色的濃淡干濕和壁畫沉淀千年的風化色,營造出一種情境,既有時代的美感,又不失傳統文化的韻味。這一特征,不難從他《沙潁河》系列作品看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竇中亮的人物畫同樣令人稱道。他長于工筆與小寫意,筆下的人物形象生動、神態各異,既有古代人物的飄逸灑脫,又有現代人物的時尚氣息。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態和情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準確的造型,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他還擅于借古述今,在他的人物畫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人物的外貌特征,更能感受到畫家對人文歷史的領悟與內心情感和思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竇中亮的國畫作品之所以如此動人,不僅在于他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也不止是他的文化底蘊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本質上是獨特的地域文化的滋養培育。他的作品不僅是對自然的描繪和再現,更是對歷史人文的時代性思考。他通過筆墨的運用和色彩的搭配,將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境界。</b></p> 畫 家 竇 中 亮 簡 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竇中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號墨村,別署三棲草堂,曾用名竇炬。1970年,生于潁水之畔沈丘槐店書香世家,研修于中央美術學院。為北京燕山藝術空間學術主持、福建啟晗書畫院駐地藝術家、上海大學書法教育學會會員、上海蓬萊畫院副秘書長、南京國際慢城海風樓美術館館長、深圳沈丘商會藝術顧問。</b></p> 文 章 作 者 簡 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李 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66年生于沈丘,先后就讀于淮南師范學院、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現任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館長,為廣東省美術評論學會會長、嶺南美術院副院長、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越秀區文聯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有《高劍父研究文集》(1)、《會心畫意-李琰美術學文集》、《風骨-中國畫家眼中的太行山》、《畫行天下一太行山》、《陽光之美一楊之光國畫人體藝術》等專著,代表論文《儒家女性理想人格與仕女畫風格流變》、《元代官私書畫鑒藏研究》等。</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林周县|
鹰潭市|
庆元县|
阳东县|
桑日县|
石首市|
苏尼特左旗|
娱乐|
长沙县|
昌吉市|
德庆县|
桃园市|
高邮市|
临沧市|
无极县|
嘉兴市|
河北省|
天台县|
东明县|
阿勒泰市|
建平县|
来安县|
长沙市|
巫溪县|
谢通门县|
酉阳|
平定县|
锡林浩特市|
花莲市|
昌平区|
正定县|
奉节县|
邛崃市|
宝山区|
准格尔旗|
绥化市|
万荣县|
龙陵县|
武鸣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