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號稱“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的汪曾祺先生,曾這樣描述西南聯大女生的衣著——一般女生都是一身陰丹士林旗袍,上身套一件紅的毛衣。</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陰丹士林藍,就是昆明人最喜愛的顏色——陰丹蘭。</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川商人周自鎬,在順城街建立“大道生布莊”。他所經營的布料質量好,價格合理,童叟無欺,成為昆明人最喜愛的布莊。</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的老昆明,滿街可見“陰丹藍”。有穿“陰丹藍”制服的青春女學生,也有戴“陰丹藍”布帽的老者,還有官渡大媽頭上的“一片瓦”。</p><p class="ql-block">昆明方言中常說的“陰丹藍”來源其實很洋氣,其全名原來是“陰丹士林藍”(Indanthrene Blue),陰丹士林是一種進口的藍色染色,經過周自鎬先生改進配方,固色很好,不管怎么洗,不容易褪色,既美觀,又經濟,能穿很長時間。</p><p class="ql-block">陰丹士林的藍布長衫或旗袍,顏色莊重典雅,樸素大方,且明快鮮亮。所以一時之間無論是聯大教授、學生都是穿陰丹士林。甚至女生冬天的棉袍都是陰丹士林布,陰丹蘭服裝成為西南聯大的專屬服裝。</p> <p class="ql-block">時光流轉快一個世紀,當年生產陰丹蘭的大道生紡織廠,成為了云南紡織廠旗下的一個分廠。</p><p class="ql-block">隨著時代的變化,紡織廠從原來的輕工產業,轉型為現在的文化園區。</p> <p class="ql-block">幾年前,就帶領孩子們參觀過大道生紡織廠的園區。</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再次邁入這個并不年輕的工業重地,卻發現,它已悄然改換了模樣。</p> <p class="ql-block">“云南紡織藝術館”。</p><p class="ql-block">這是云南第一所專門介紹紡織業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當年坐著滇越鐵路小火車來到昆明的英國大紡織機,靜靜矗立,無言述說它曾經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車間,潔白的棉花和黑白的照片,述說著紡織廠為國做出的輝煌貢獻。</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認真做自己的扎染,用小小巧手,做出自己的美麗圖案。</p> <p class="ql-block">一臺臺小巧的紡織機,即是動手能力的提升,也是耐心與細心的展現。</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紡織工,在偌大的藝術館,留下腳步,也留下專屬于童年美好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再次進入大道生紡織廠,驚嘆于它的新生蛻變,也感嘆于一線工人的堅定值守。</p><p class="ql-block">每位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曾是流水線上專業優秀的紡織女工,現在離開轟隆作響的機器,帶上專業擴音的話筒,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著曾經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她們,不過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守護自己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把云南人的驕傲,用另一種方式延續。</p> <p class="ql-block">又見陰丹蘭,再次愛上陰丹蘭。</p><p class="ql-block">也許,每個云南人的顏色世界里,都會留一塊空間給陰丹蘭,也會為陰丹蘭發出贊嘆和歌頌。</p><p class="ql-block">這是云南人的堅持,是云南人智慧才華的體現,也是我們回憶中,與湛藍天空一般永不褪色的芳華。</p> <p class="ql-block">(圖片由好友蓮姐拍攝,特此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东海县|
荔浦县|
建湖县|
吴川市|
安陆市|
滨海县|
格尔木市|
赤峰市|
西和县|
扎兰屯市|
南召县|
阿巴嘎旗|
手机|
威信县|
磐安县|
SHOW|
元谋县|
洪湖市|
彭阳县|
名山县|
象山县|
枝江市|
巩留县|
翁牛特旗|
洪湖市|
萨迦县|
贡觉县|
青铜峡市|
大石桥市|
峨眉山市|
遵义县|
延安市|
广河县|
三穗县|
酒泉市|
德安县|
江北区|
方正县|
长岭县|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