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春節,在市博物館看到永昌“卍”字燈俗的來歷時便有了去看看的念頭,之后即和家人在大年初四駕車前往。</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清晨,朝霞在東方的天際炫染出一片桔黃色,給這寒冬未去的季節平增了讓人舒適的一刻溫暖。</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光照下的山體和建筑呈現出黃燦燦的金色,剎那間的奇觀讓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圣容寺佛塔在光照下竟如金塔一樣屹立在山峰之巔。</p> <p class="ql-block"> 經過圣容瀑布做短暫停留,人為打造的景觀如今成了吸引市民趨之若鶩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一個多小時后抵達卍字燈城。</p><p class="ql-block"> 卍字燈俗是永昌縣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于紅山窯鎮毛卜喇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2008年,紅山窯鎮毛卜喇村“卍”字燈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金昌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并與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會。</p> <p class="ql-block"> “卍”字符號象征著吉祥、幸福、光明、神圣等,受到各民族的普遍喜愛和推崇。</p> <p class="ql-block"> 為傳承和保護好“卍”字燈文化遺產,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紅山窯鎮黨委、政府多方籌措1200多萬元修建“卍”字燈城,聚力打造非遺文化傳承中心。</p> <p class="ql-block"> “卍”字燈城占地面積11881平方米,城墻高度4.5米,燈陣為邊長85米的正方形,橫豎各19排,共設365個燈桿,每個燈桿掛著不同造型的燈籠,其中燈場正中豎10米主桿,上掛大花燈,象征1年風調雨順、河山錦繡。前門入口處4個燈桿,代表一年四季;其余360個燈桿上分掛小花燈,象征農歷360天。桿與桿之間用展板遮蔽,展板兩側附大美永昌、古代人物、新春元宵、歷史沿革、八仙過海等20個不同主題的可更換寫真畫,觀燈者按特定路線行進,左旋右轉,直到出口。</p> <p class="ql-block"> “卍”字燈陣型在進、出口正面扎一道龍門,飾以彩燈,用作屏障。彩龍門從農歷正月十三開始為上元一品,象征天官賜福,紫微大帝;正月十四為中元二品,象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正月十五為三元三品,象征水官解厄,洞陰大帝;正月十六為天下太平,象征百病不生。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360盞花燈每天改換為一個字,分別為“榮”“華”“富”“貴”。燈場對面設12盞生肖燈,象征觀燈者吉祥如意。生肖燈后設置“鰲山”,也叫“燈山”,也用360盞花燈,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樣。鬧燈時,秧歌隊每人手拿一盞1.5米高的花燈,順道盤舞,往往是千余人同臺,熱鬧異常。</p> <p class="ql-block"> 據文獻記載,燈會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 “卍”字燈俗在近500年的發展與演變中,始終承載著該地區“卍”字燈俗這一獨特的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勞動人民對生活對未來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 “卍”字燈俗薈萃了金昌民俗文化的精髓,其審美元素、花燈造型、游玩活動等都表現出強烈的民俗性。它借助五顏六色的彩燈將傳統民俗文化以活態的形式保留下來,在傳承的基礎上將彩燈文化推廣。</p> <p class="ql-block"> “卍”字燈俗屬于歲時節日民俗,逛燈會,為每一個人的情感宣泄提供了名正言順的場所。在節俗活動中,每一個民眾都可參與其中,全民動員的熱鬧情境使身臨其間的人無不酣暢淋漓、樂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從清晨出發到夜幕降臨,在迷宮一般的燈陣中穿行,縈繞于腦際的是文化,是傳承,是這民間獨有的藝術魅力和執著的精神需求…做為小城的一員,我們是自豪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华亭县|
太仓市|
达州市|
革吉县|
嘉义市|
双城市|
凤山市|
霍邱县|
正蓝旗|
商城县|
桦甸市|
石城县|
繁昌县|
龙岩市|
镇平县|
连州市|
桓台县|
绥滨县|
山东|
博爱县|
临洮县|
政和县|
临澧县|
鄯善县|
汤原县|
天台县|
黄梅县|
师宗县|
女性|
合肥市|
泰和县|
祁阳县|
洪江市|
萍乡市|
化隆|
平谷区|
林甸县|
通州市|
定兴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