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北京有句俗話”前門樓子九丈九,三橋四門五牌樓”,四門是正陽門城樓一門,甕城東西閘樓各一門,箭樓一門;三橋指正陽橋;五牌樓就是正陽橋牌樓。</p> <p class="ql-block">《康熙南巡圖》(局部)清初宮廷畫師王翚等繪制,南巡隊伍正越過正陽橋,進入甕城。</p><p class="ql-block">作為防禦工程的甕城,一般不在正面開門,皆由兩側的閘樓門進入,唯有正陽門箭樓例外,前端開門,專供皇帝出入。</p> <p class="ql-block">《乾隆南巡圖》(局部)清代畫家徐揚創作</p><p class="ql-block">正陽橋,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建造,之前為木橋。三孔拱券,橋面寬大條石鋪砌,由四排精致的漢白玉石護欄分成三路,中間為御道,專供皇帝出行,兩側為臣民通道,石欄板望柱頂雕刻石獅。正陽橋在北京內城九門外橋樑中,規制最高、規模最大。</p> <p class="ql-block">1897年的正陽橋,三橋五牌樓格局尚在。橋上擺攤設點,引車賣漿,拉活兒等客。馬車、毛驢兒車、黃包車、獨輪車與行人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已是封建王朝末期,國力衰微,綱紀松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御橋上走動了。</p> <p class="ql-block">1919年的正陽橋</p><p class="ql-block">民國年間,為適應城市交通發展,拆了甕城,對正陽橋改建,橋身加寬,拆除了橋中間的欄板,橋拱降低與道路齊平,為鋪設有軌電車做準備。</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護城河改暗河,正陽橋被埋入地下。</p> <p class="ql-block">埋入地下的護城河還有跡可循嗎?</p><p class="ql-block">有!當年正陽門護城河像一道彎月環抱箭樓,俗稱月亮灣。興建在箭樓西南側的月亮灣公園,正是護城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園內一條蜿蜒的水槽,平日里有一股清水潺潺流淌,象征著過去的護城河。</p> <p class="ql-block">"河岸”由歷史浮雕構成,刻畫的是前門外大柵欄一帶歷史上的各類老字號繁華熱鬧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從月亮灣公園仰望前門箭樓</p> <p class="ql-block">為了明確正陽橋遺址保存狀況、形制結構、歷史沿革等,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1年、2022年分兩期開展了考古發掘。清理出橋東南角鎮水獸一座和部分泊岸、橋東南區域橋體(南孔、中孔的橋墩、橋身)及南孔內底部海墁條石。2023年正陽橋遺址被列入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搭建了專業的考古方艙。</p> <p class="ql-block">新春佳節來臨之際,1月22日起正陽橋遺址考古方艙對公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舉辦《又見正陽橋一一正陽橋鎮水獸文物首展》</p> <p class="ql-block">展廳入口</p> <p class="ql-block">方艙內敞開三個考古發掘現場,圖左下為橋東南角鎮水獸,中間為橋南孔,右上側為橋中孔。</p> <p class="ql-block">觀看鎮水獸考古探坑</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靜靜盤踞橋下,背部距地面2.4m,渾厚大氣,雙目圓睜,不怒自威,頭朝東南,尾向西北。</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臀部及外側腹部渾圓,四條腿緊抓在石板上,尾巴粗壯,同身體均向內側彎曲,頭向下探視河道水面。靠近河道一側有些許殘損。</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頭似獅,身似虎,披掛鱗甲,局部有祥云紋,身長3m,寬1.2~1.4m,高0.48m,比中軸線上萬寧橋元代鎮水獸還要長 1m。正陽橋位于北京中軸線上,位置顯赫,是內城九門外規制最高的石橋,鎮水獸作為橋的附屬物件,有如此體量,正與橋的高規格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正陽橋南橋孔</p> <p class="ql-block">正陽橋中橋孔</p> <p class="ql-block">吸水獸,位于橋孔頂部,兩只前爪強勁有力,緊緊抓住券臉,前身匍匐,腦袋探向河面。</p> <p class="ql-block">吸水獸,闊嘴圓眼,面目猙獰,有吸水調節水位的神功。</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吸水獸在正陽橋東立面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正陽橋有三孔拱券,每個券洞頂部都各有一吸水獸鎮守</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名為”蚣蝮”,中國古代神話龍生九子之一,性善好水,能調節水量“少能載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以此靈異之物鎮于橋兩側,面向滔滔河水,寓使大橋永避水害,長存久安。</p> <p class="ql-block">正陽橋遺址考古,雖然只發掘了古橋東立面一半的部分,但是足以明確了橋樑規模、形制、位置以及建造材料等信息。再參照古橋當年建造圖紙,就基本可以還原正陽橋的全貌了。</p> <p class="ql-block">再重建一座正陽橋嗎?當然不是,護城河既已消失,建橋何用!</p> <p class="ql-block">作為臨時展廳的四周墻面上布置了照片、文字資料,讓觀眾了解正陽橋遺址和鎮水獸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配合展覽還設計、制作了相關文創精品,有明信片、貼紙、玩偶、掛件、抱枕、帆布包……讓歷史文化以更多樣化的方式傳播開來。</p> <p class="ql-block">鎮水獸成了剛毅、勇猛的寵物</p> <p class="ql-block">吸水獸則更為呆萌可愛</p> <p class="ql-block">走出方艙,太陽明亮得晃眼。從歷史回到現實,曾經車水馬龍、攘來熙往、熱熱鬧鬧的正陽橋就在我們腳下。</p> <p class="ql-block">五牌樓上的匾額是正陽橋,考古發掘使深埋地下的正陽橋顯露真容,為中軸歷史畫卷增添了實證。</p><p class="ql-block">喚醒的鎮水獸守護著古橋,也守護著中軸線!</p> <p class="ql-block"> 一一終一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曲阜市|
晴隆县|
当雄县|
莲花县|
秀山|
长丰县|
朝阳区|
清水县|
抚远县|
高淳县|
保康县|
伽师县|
万全县|
葫芦岛市|
上林县|
合阳县|
屏东市|
黎城县|
宝山区|
隆子县|
斗六市|
正定县|
珲春市|
东明县|
武穴市|
饶平县|
贵阳市|
湘阴县|
凌云县|
瓮安县|
凤翔县|
高台县|
郁南县|
安图县|
黄大仙区|
水富县|
谷城县|
饶阳县|
铁岭市|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