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中國—歐洲中心》 作者:篩邊打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的中國—歐洲中心:中歐合作的西部樞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歐洲中心(又稱“一帶一路”交往中心)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是一座高192米、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地標建筑。自2017年5月啟用以來,它不僅是成都對外開放的象征,更成為中歐科技、貿易、投資合作的核心平臺,被譽為中國西部對外交往的“新窗口”。 </p><p class="ql-block">功能定位與架構 </p><p class="ql-block">作為中歐政府共同支持的國際合作平臺,中國—歐洲中心集“商貿、交往、服務”三大功能于一體: </p><p class="ql-block">1. 對歐商貿中心:聚集跨國企業總部、供應鏈金融等機構,如挪威Opera中國區總部、法國Sigfox物聯網公司、亞馬遜國際創新中心等,推動中歐技術交易與產業合作。 </p><p class="ql-block">2. 對歐交往中心:設有歐洲文化藝術中心、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等,吸引36家國際機構入駐,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德國巴伐利亞州成都代表處等,為中歐政商往來提供便利。 </p><p class="ql-block">3. 對歐服務中心:配備五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及“一站式”雙語服務平臺,為外籍人士和企業提供政務、中介及生活服務,覆蓋180余項審批事項,開創全國涉外服務先例。 </p><p class="ql-block">為何選址成都?</p><p class="ql-block">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國際影響力最強的城市,具備多重優勢: </p><p class="ql-block">地理與交通樞紐:成都向西依托“蓉歐快鐵”和中歐班列,連接歐洲腹地;航空方面,天府國際機場投運后,進一步鞏固其“一帶一路”核心支點地位。 </p><p class="ql-block">-國際化基礎:成都擁有21家外國領事機構(中西部第一)、104個國際友城,國際航線數量及海外影響力排名全國前列,為歐洲企業提供了成熟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p><p class="ql-block">政策與產業支撐:成都積極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聚焦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與德國隱形冠軍企業、歐洲科研機構合作緊密。例如,2025年2月,德國中小企業代表團考察成都三大產業園區,計劃在汽車、環保等領域深化合作,凸顯成都的產業吸引力。 </p><p class="ql-block">成效與未來展望</p><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中國—歐洲中心已入駐170余個重點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高成長領域。其帶動的中德創新科技園、中歐智能制造合作園區等項目,加速了歐洲技術與中國市場的對接。此外,成都通過該平臺成功舉辦多屆歐洽會(原歐盟輪流舉辦),吸引28國企業參與,成為歐盟在華唯一創新中心永久會址。 </p><p class="ql-block">未來,該中心將助力成都建設“雙循環發展先行區”,目標到2025年建成國家級對歐開放合作標桿,進一步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強化成渝地區在“一帶一路”中的戰略地位。 </p><p class="ql-block">結語</p><p class="ql-block">中國—歐洲中心不僅是成都天際線的一顆明珠,更是中歐合作從愿景到實踐的關鍵紐帶。它依托成都的地理優勢、政策紅利及國際化底蘊,持續為西部地區注入開放動能,成為中國與歐洲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冕雀》作者:留影無聲</p><p class="ql-block">冕雀(學名:Melanochlora sultanea):共有4個亞種。體長20-21厘米,體重34-49克。混群棲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層,以大型昆蟲為食。分布于印度次大陸,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東南沿海地區。</p><p class="ql-block">一般不常見于低地的常綠林。混群棲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層,頻繁出現于森林,常綠落葉闊葉混合林,常綠森林和稀疏的邊緣,也發現于竹林,灌木,再生林地區和農田附近的大樹上。普遍在低于海拔1200米的范圍活動。</p><p class="ql-block">2025.01.10拍于尖峰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天浣花》 作者:黃良富</p> <p class="ql-block">《成都青龍湖的北長尾山雀》作者:睿智</p> <p class="ql-block">《雨中杜甫草堂》 作者:偉偉</p> <p class="ql-block">《綿陽涪江羅紋鴨》作者:五四風暴</p> <p class="ql-block">《初春 青龍湖踏青人》 作者:打醬油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陽鳥》作者:川西大偉</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陽鳥 (英文名:Black-throated Sunbird,學名:Aethopyga saturata),是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的小型鳥類。直譯: 黑喉太陽鳥。其特征為細長而向下彎曲的嘴,常見于溪流邊的開花矮樹叢。分布于印度次大陸至東南亞,包括喜馬拉雅山脈至越南南部。在中國,尤其在云南西部高黎貢山和貴州西南部較為常見。</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陽鳥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次生林中,夏季可上至1500-2100米的低中山地區。它們主要以蜘蛛、甲蟲、螞蟻、花蕊、花瓣、種子和嫩葉為食。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會形成小群體或與柳鶯等小鳥混群。</p><p class="ql-block">繁殖期為5-7月。在森林中的樹上、灌叢和竹叢上筑梨形巢,主要由植物纖維、須根編織而成,內部墊有細草莖和棉絨。每窩產卵2-3枚,卵色淡粉紅或純白,帶有深褐色斑點。</p><p class="ql-block">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至越南南部,具體包括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樂山美景》作者:鐘俊茹</p> <p class="ql-block">《龍泉山野拍鳥》作者:龍泉老農</p> <p class="ql-block">《黃腹扇尾鹟》作者:悶墱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齐河县|
克东县|
三明市|
广宗县|
灵武市|
阜南县|
汶川县|
镇巴县|
平陆县|
望城县|
浦县|
贵州省|
白城市|
武汉市|
望谟县|
嵩明县|
文化|
溧阳市|
富阳市|
灌云县|
肇庆市|
凤山县|
垫江县|
冕宁县|
巴东县|
夏邑县|
嫩江县|
无为县|
高邮市|
绥阳县|
瑞昌市|
芦山县|
龙门县|
万全县|
汪清县|
阿合奇县|
宁海县|
隆化县|
仁寿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