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見證愷加王朝和巴列維王朝興衰的格雷斯坦宮

張敏

<p class="ql-block">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老城,有一座被列為聯(lián)合國文化遺產(chǎn)的建筑群:<b>格雷斯坦宮(Kākh-e Golestān;英語:Golestan Palace,又被譯為“古列斯坦宮”、“戈勒斯坦宮”)</b>。在波斯語中,Gole是花的意思,Stan指的是地方,因其入口后面是一個種滿玫瑰的花園,所以格雷斯坦宮也被稱為玫瑰宮。</p> <p class="ql-block">王宮始建于十六世紀薩法維王朝塔赫馬斯普一世(Tahmasp I)統(tǒng)治期間,當時叫“<b>德黑蘭城堡(Arg-e Tehran)</b>”。1779年愷加王朝定都德黑蘭后,對城堡進行了改造和擴建,使其成為愷加王朝的政治中心和王家宮殿。1865年愷加王朝第四任君主納賽爾丁·沙阿聘請建筑大師哈桑·米馬爾·納瓦依(Haji Ab ol Hasan Mimar Navai)又對王宮進行了翻建,由此格雷斯坦宮成為愷加王朝和巴列維王朝兩朝的王宮。</p> <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宮極盡奢華,代表了十八、十九世紀伊朗建筑科技和傳統(tǒng)波斯藝術(shù)結(jié)合的最高峰。但這一時期卻是愷加王朝走向衰落,內(nèi)有反叛和鎮(zhèn)壓此起彼伏,外有英俄大軍壓境的內(nèi)憂外患的痛苦轉(zhuǎn)變時期。一方面落后的王室專制統(tǒng)治使伊朗中央集權(quán)制度十分脆弱,地方叛亂給了列強侵略干涉的借口。另一方面伊朗領(lǐng)土、領(lǐng)海主權(quán)的喪失和西方文化的滲透,激發(fā)了人民接受西方先進技術(shù)、富國強兵的現(xiàn)代化改革呼聲,有些類似中國大清末年的洋務(wù)運動。格雷斯坦宮富麗堂皇的背后,實際蘊藏著搖搖欲墜的危機,這也類似中國大清王朝慈禧太后建造頤和園時最后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愷加部落原是突厥土庫曼部落,是幫助伊斯瑪儀一世建立薩法維王朝的七支紅頭軍(即“凱茲巴什(Qizibash)”)中的一支。阿巴斯大帝在位時,將愷加部落由最初的聚集地遷往三處。薩法維王朝后期,其中的一支愷加族首領(lǐng)法塔赫·阿里·愷加率兵前往伊斯法罕勤王,支援薩法維國王,1726年被稱為“波斯之劍”的納迪爾沙擊敗刺殺。</p><p class="ql-block">法塔赫·阿里·愷加的兒子穆罕默德·哈桑汗繼續(xù)與納迪爾沙作戰(zhàn),失敗后逃往土庫曼沙漠。1747年納迪爾沙被部將刺殺,穆罕默德·哈桑汗乘機奪回失地。1750年穆罕默德·哈桑汗被納迪爾沙的侄子薩迪勒沙殺死,他年僅6歲的兒子<b>阿迦·穆罕默德(Agha Mohammad)</b>被抓住后閹割。薩迪勒沙敗亡后阿迦·穆罕默德逃回。</p> <p class="ql-block">1759年贊德王朝(英語:Zand Dynasty)的開國君主卡里姆汗(Karim Khan e Zand)擊敗了愷加人,俘獲了他的九個兒子,將其中的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阿迦·穆罕默德)帶回首都設(shè)拉子,其余的七個兒子均押在加茲溫。</p><p class="ql-block">阿迦·穆罕默德為人聰明且識時務(wù),他16歲起在贊德王朝宮廷中任太監(jiān)總管,安分守己地在設(shè)拉子等待時機。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阿迦·穆罕默德借機逃離設(shè)拉子,帶領(lǐng)部下直奔德黑蘭。他采取剛?cè)岵亩窢幉呗裕瑢?nèi)平定兄弟的叛亂,對外戰(zhàn)勝了贊德王朝的殘兵敗將,在伊朗中部和北部站穩(wěn)腳跟后,于1786年在德黑蘭登基稱王,<b>愷加王朝(英語:Qajar Dynasty)</b>由此誕生。</p><p class="ql-block">(阿迦·穆罕默德。圖片下載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選擇德黑蘭定都,是因為該地臨近愷加人的發(fā)源地和根據(jù)地,并有利于征討贊德王朝的剩余勢力。阿迦·穆罕默德是伊朗首個由太監(jiān)上位的君主,但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lǐng)導(dǎo)能力。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導(dǎo)致了他心理上的殘忍和殘暴。他占領(lǐng)了設(shè)拉子后,報復(fù)性地挖去了不少前朝權(quán)貴的眼睛,攻占科爾曼后挖去了當?shù)貎扇f多民眾的眼睛。1794年10月,贊德王朝末代國王被阿迦·穆罕默德俘獲后押送至德黑蘭處死。</p><p class="ql-block">1797年,他在第二次遠征格魯吉亞時,因兩位侍臣說話聲音太響影響他休息,便下令將兩人處決。后經(jīng)祭師求情,處決被推遲一天。當晚阿迦·穆罕默德在熟睡中被這兩名侍臣殺死。由于他沒有子嗣,死后王室成員為了爭奪王位開始了一輪你死我活的爭奪,最后他的侄兒、王儲奪得王位,名為<b>法塔赫·阿里·沙·愷加(Fath-Ali Shah Qajar)</b>,在位長達37年。</p><p class="ql-block">(阿迦·穆罕默德和侍臣們。圖片下載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法塔赫·阿里·沙的統(tǒng)治是薩法維王朝覆滅以來最和平、最穩(wěn)定的時期,但在外交上卻屢屢失敗并蒙受恥辱。1813年,愷加王朝與沙皇俄國在阿塞拜疆的古利斯坦村簽訂了《古利斯坦條約》,波斯割讓包括格魯吉亞、巴庫汗國、達吉斯坦等高加索地區(qū)大片領(lǐng)土,放棄里海航行權(quán)。1826年波斯在英國慫恿下試圖奪回失地,但再次失敗,反而在1826年簽訂了更為苛刻的《土庫曼恰依條約》,進一步喪失了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南部等波斯尚存的所有高加索領(lǐng)土。</p> <p class="ql-block">1814年,愷加王朝與英國簽訂了《德黑蘭條約》,波斯取消與歐洲其他國家簽訂的對英國不利的條約,禁止與英國交戰(zhàn)的國家借道波斯前往印度,以換取英國對波斯的保護與支援。</p><p class="ql-block">就從這幾個條約開始,波斯開始淪為喪失主權(quán)和獨立的半殖民化國家。</p> <p class="ql-block">1848年,<b>納賽爾丁·沙阿(Naser al-Din Shah)</b>繼位愷加王朝國王,他重用杰出的改革家阿米爾·卡比爾(Amir Kabir)出任愷加王朝首相(就是那位任職才三年多就被廢黜并殺死在卡尚費恩花園的人),拉開了波斯重整河山的現(xiàn)代化改革序幕,稱為<b>“愷加王朝的西化改革”</b>。</p> <p class="ql-block">阿米爾·卡比爾被殺后,改革并未停止,西化的浪潮仍在延續(xù),穿西服、戴領(lǐng)帶、吃西餐成了一些城市的上層人士的時髦,幾何學(xué)、地理學(xué)、自然科學(xué)、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軍事學(xué)等一些學(xué)科在大學(xué)開設(shè)并出現(xiàn)新興科學(xué)的譯著。但是愷加王朝為了維持統(tǒng)治,解決財政危機,不斷向西方出賣特許權(quán),如將全國煙草50年的專賣權(quán),拱手與一家英國公司“波斯帝國煙草公司”。</p> <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宮就是在這時期于1865年進行了翻建。這是德黑蘭早期的建筑群之一,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具有濃厚的波斯建筑風(fēng)格,也帶有西方建筑的影響,是愷加王朝時期的建筑經(jīng)典。納賽爾丁國王希望通過翻建宮殿,展示其統(tǒng)治的繁榮與強大,并出于他對西方藝術(shù)的興趣,要求在翻建過程中融入西方建筑和裝飾元素。</p> <p class="ql-block">1925 年至 1945 年之間,為了現(xiàn)代城市建設(shè),格雷斯坦宮除了保留一些核心宮殿建筑外,大部分建筑及圍繞水池的一些附屬景觀被巴列維王朝下令拆毀,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間陸續(xù)建起了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商業(yè)建筑。格雷斯坦宮至今尚有十七處宮殿,目前對外開放供參觀的有七處。各宮殿圍繞花園而建,建筑華麗,環(huán)境優(yōu)雅。</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有一座標準波斯風(fēng)格的長方形大水池(我們參觀時沒有放水),有118米長,15個噴泉。花園中種植著各種花卉、樹木,還有噴泉、小徑等,與宮殿建筑相互映襯。</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的主要景點有:</p><p class="ql-block"><b>大理石王座大廳(Takht e Marmar,英語:Marble Throne)</b></p><p class="ql-block">王座大廳位于水池的盡頭,為國王接受正式宮廷儀式和加冕典禮的露臺宮殿,因為常年面對太陽直射,所以用白布遮住陽光保護室內(nèi)的文物。大理石王座大廳由愷加王朝第二任國王法塔赫·阿里·沙(Fath-Ali Shah)于1806年下令建造,其設(shè)計融合了十八世紀的建筑技術(shù)和傳統(tǒng)波斯建筑的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王座由65塊產(chǎn)自亞茲德的黃色大理石制成,前面的臺階有兩個獅子樣的裝飾,王座由6個天使和3個惡魔抬著,據(jù)說其設(shè)計靈感來自所羅門王座。王座本是權(quán)力的象征,由天使和惡魔抬著王座,象征著超自然的力量賦予國王權(quán)力。王座側(cè)欄上用波斯書法刻寫的據(jù)說是哈菲茲的詩句。(關(guān)于抬著王座的,網(wǎng)絡(luò)上說法不一,有說是巨人和精靈,有說是一群少女,我因沒有能力考證只能采用其中的說法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成后愷加王朝的國王加冕典禮都在這里舉行,但巴列維王朝兩任國王的加冕典禮都在主樓的接待大廳舉行。</p> <p class="ql-block">穿過王座廳的小門,是有著彩色玻璃的小房間,室內(nèi)墻面都鑲嵌了鏡子反射著耀眼的光,還有彩色玻璃。</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里走,是一間掛著有上百年歷史畫作的房間。這個房間建于1895年,陳列著愷加王朝短短136年內(nèi)的七任國王畫像及一些宮廷生活畫。(有些史料上將愷加王朝國王列為八任,但因為最后一任國王的兒子曾短暫被擁立為王,沒有加冕,被稱為“廢王”,不能列為正式的國王)</p> <p class="ql-block"><b>卡里姆·卡尼靜修處(Karim Khani Nook)</b></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有大理石寶座的露臺,由贊德王朝的卡里姆汗修建于1759年,在當時為卡里姆汗私人住所的一部分,是格雷斯坦宮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露臺中間曾經(jīng)有一個帶噴泉的水池,水從地下的坎兒井(Qanat)通過池塘流向?qū)m殿各處用于降溫,再順著水渠流向庭院用于花園的灌溉。現(xiàn)在這個水渠已經(jīng)干了。</p> <p class="ql-block">愷加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納賽爾丁·沙阿非常喜歡這里,在他居住期間曾對這個建筑進行了改造,破壞了部分庭院并封閉了通道,形成了現(xiàn)在的結(jié)構(gòu)。據(jù)說他經(jīng)常在這里安靜地抽著水煙,聽著王室的樂師來給他唱唱歌,思考著一些問題。</p> <p class="ql-block">露臺上有一個罩在玻璃柜中的大理石碑,是納賽爾丁·沙阿的墓碑,墓碑上刻有他的肖像。在這個玻璃罩子上,利用反射的圖案拍出的照片絕佳。</p> <p class="ql-block"><b>Makhsus博物館(Mouze-ye Makhsous)</b></p><p class="ql-block">Makhsus博物館位于主樓區(qū)域,是愷加王朝專屬博物館,主要用于保存和展示歐洲國王送給愷加王朝的銅器、銀器和武器等文物,還有國王及其家人的畫像、國王使用過的佩刀、手杖、生活用品、各種國王的勛章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這是愷加王朝第二任國王<b>法塔赫·阿里·沙(Fath-Ali Shah)</b>。長須、細腰、女性化衣飾,據(jù)說這是當時波斯王室流行的打扮。</p><p class="ql-block">據(jù)伊朗人編寫的《新月與薔薇——波斯五千年》一書中對格雷斯坦宮的實際建造者法特赫·阿里·沙·愷加的描述:<b>“他的宮殿輝煌壯麗、禮儀嚴謹,甚至令許多習(xí)慣了高規(guī)格的倫敦和德里宮廷的英國訪客映象深刻。他贊助詩歌和繪畫的發(fā)展,部分緣于他欣賞文學(xué)藝術(shù),部分緣于諂媚他本人的肖像畫、繪畫和頌歌滿足了他的虛榮心。”</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這是第四任君主<b>納賽爾丁·沙阿(Nasser ed Din Shah)</b>和他兒子、第五任君主莫<b>扎法爾丁·沙阿(Mozaffar el-Din Shah)</b>全家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十八世紀法國鋼琴。</p> <p class="ql-block">愷加王朝時期波斯與歐洲各國的交流頻繁,許多歐洲國家向愷加王朝贈送了精美的禮物,這些禮物作為王室的私人物品被收藏在這里。(這里不由得想起我國的大清晚期,雖然在列強凌辱下千孔百瘡的大廈將傾,但依然有大量洋人贈送給老佛爺?shù)亩Y品被收藏在故宮內(nèi)。)</p><p class="ql-block">淡藍色的的底子上石膏浮雕,看上去低調(diào)又奢華。</p> <p class="ql-block"><b>主樓(Kakh-e Asli)</b></p><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宮的主樓是宮殿建筑群的核心部分。主樓的外墻采用大量的彩釉瓷磚,色彩鮮艷。從歷史照片上可以看到主樓前的水池周圍曾經(jīng)都是手持火把和動物的男孩銅像,但是在巴列維王朝時期都被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主樓入口處有一對象征權(quán)力的黃銅獅子。獅子為百獸之王,常常與皇室、王權(quán)聯(lián)系在一起。在世界上很多不同的文化包括波斯文化中,獅子都被視為強大、勇敢和守護的象征。它們守衛(wèi)在宮殿前,如同忠誠的衛(wèi)士守護著王室成員及宮殿所承載的權(quán)力與榮耀。獅子蹲伏在白玉座上,肌肉線條流暢,毛發(fā)紋理清晰,體現(xiàn)了當時波斯金屬鑄造工藝的高超水準。</p> <p class="ql-block">進入主入口后有一座22級臺階的樓梯(Sar sara),采用精美的大理石經(jīng)過精細打磨制成,紋理美觀、質(zhì)感光滑,中間鋪上猩紅色的地毯,象征著通向權(quán)力、榮耀和尊貴,體現(xiàn)了王室的威嚴。樓梯兩側(cè)墻壁及天花板裝飾有小塊鏡片切割打磨后鑲拼的幾何圖案,頂部有巨大的水晶吊燈,使人踏入主樓就有一種奢華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b>接待大廳(Talar-e Salam)</b></p><p class="ql-block">接待大廳是主樓內(nèi)最宏偉的大廳,有43米長,20米寬,沿著大廳兩側(cè)有20個拱,地面上有精美的馬賽克。因巴列維王朝的兩任國王在此加冕并舉行就職儀式,又叫<b>加冕大廳(Talar-e Taj Gozaari)或博物館大廳</b>。</p> <p class="ql-block">大廳的正面坐著的假人是愷加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納賽爾丁·沙阿,展現(xiàn)他在這里接待來自歐洲宮廷的各種使節(jié)和客人時的場景。當時大廳內(nèi)展示有各種伊朗和歐洲的繪畫和皇家珠寶,這些皇家珠寶現(xiàn)在存放在伊朗中央銀行的皇家珠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假的納賽爾丁·沙阿人像坐的那把椅子是<b>孔雀王座(Takht-e Tavoos)?</b>,據(jù)說鑲了大大小小兩萬多顆寶石。但這把椅子只是個贗品,真的那把同樣陳列在中央銀行的皇家珠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巴列維王朝時期,這里的內(nèi)部裝飾進行了翻修,成為接待大廳和舉辦宮廷宴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象牙大廳(Telar e Adj,Ivory Hall)</b></p><p class="ql-block">位于接待大廳的對面,因陳列了兩根象牙而得名。愷加王朝第四任國王納賽爾丁·沙阿去了次歐洲后,對歐洲王室的建筑和家具贊嘆不已,回來后就仿照做了各種各樣的歐式風(fēng)格的家具和裝飾,但又鋪了波斯地毯,還有一些波斯風(fēng)格的裝飾花紋,所以形成了歐洲和波斯風(fēng)格混搭的獨特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b>繪畫館(Negar Khane )</b></p><p class="ql-block">1872年,納賽爾丁·沙阿第二次訪問歐洲時,對歐洲博物館中展出的文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德黑蘭后他便著手在宮殿主樓內(nèi)布置一座大廳,用以展示繪畫、珠寶和其他皇家文物。 如今愷加王朝時期的大部分藏品已經(jīng)分散在德黑蘭的各個博物館中,但許多畫作仍然保存在格雷斯坦宮之中。</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南部畫室是愷加王朝早期的大師畫作,北部畫室曾是巴列維時期皇家衛(wèi)隊的所在地,1995年進行了大規(guī)模翻修,現(xiàn)在展出了愷加王朝后期的大師畫作。這些畫作反映了十九世紀愷加王朝君主們的畫像,還有一些是反映日常生活的繪畫,為游客了解當時社會風(fēng)貌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也領(lǐng)略了愷加王朝時期的輝煌與繁榮。</p> <p class="ql-block">這是 1885 年繪制的格雷斯坦宮。</p> <p class="ql-block">這是 1878 年繪制的納賽爾丁·沙阿執(zhí)政 30 年在接待大廳舉行的慶典。</p> <p class="ql-block"><b>鏡廳(Talar-e Ayineh)</b></p><p class="ql-block">鏡廳是主樓內(nèi)最炫目的一座房間,是格雷斯坦宮中最精華部分之一,堪稱伊朗近代建筑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這座宮殿曾被關(guān)閉長達30年之久,向公眾開放的時間晚于其他宮殿。</p> <p class="ql-block">鏡廳內(nèi)部的天花板和四周墻壁都用不同形狀的小塊鏡片打磨后鑲嵌,將華麗的裝飾在眾多鏡子反射下顯得格外耀眼,仿佛置身于一個流光溢彩的玻璃世界。除了鏡片裝飾外,還裝有彩色玻璃窗,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形成五彩斑斕的光影效果,進一步增強了宮殿的華麗感。</p> <p class="ql-block"><b>容器大廳(Talar e Zoruf )</b></p><p class="ql-block">容器大廳內(nèi)是儲存王室貴重物品、珍寶、衣物、武器等各類器物的場所,展示拿破侖、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三世等歐洲君主送給愷加王朝的瓷器和餐具,巴列維王朝時期又進行了重新裝修,也被用于接待外國使節(jié)、貴族聚會等社交活動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末,西方勢力(主要是英國和沙皇俄國)對波斯步步蠶食,愷加王朝已徹底淪為列強控制的工具,波斯已不是一個獨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但是王室卻不思進取、貪圖享樂、揮金如土建造宮殿,導(dǎo)致國庫空虛,不得不靠出賣煙草經(jīng)營權(quán)和礦產(chǎn)開采權(quán)、抵押海關(guān)稅收向外國銀行借錢、聘請外國人鑄幣等來維持國家運轉(zhuǎn)和供他們繼續(xù)揮霍。波斯從上到下一方面痛恨西方的侵略與殖民,產(chǎn)生盲目的排外情緒,認為波斯的落后與愚昧是外國人入侵與壓迫、導(dǎo)致喪失主權(quán)的結(jié)果;另一方面又要忍辱負重地學(xué)習(xí)西方,導(dǎo)致盲目崇拜心理,認為波斯的落后與愚昧是專制制度和宗教制度造成的,只有完全學(xué)習(xí)西方才能救國救民。</p> <p class="ql-block">在這完全對立的兩種思潮下,波斯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商人、高利貸者、教士、富裕官吏成為新型地主,失去土地的農(nóng)民成為早期的無產(chǎn)階級。這些變化對動搖愷加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十九世紀末,在烏萊瑪(伊斯蘭教知識階層)領(lǐng)導(dǎo)下伊朗人民開展了反對國王出賣煙草專賣權(quán)的運動,第一次掀開了伊朗反對外國特權(quán)的民族主義運動。</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初波斯發(fā)生了饑荒,各大城市爆發(fā)了搶奪投機商人囤積的糧食、肉鋪、倉庫等暴動。根據(jù)伊斯蘭教的傳統(tǒng),犯罪者在清真寺、圣殿、宗教領(lǐng)袖家中避難,政府不得逮捕。這些避難場所叫“別斯特”。后來外國大使館、領(lǐng)事館都成為別斯特。1905年在一些城市,政府下令逮捕并毒打在別斯特避難的暴動饑民,引起了各大城市轟轟烈烈的示威游行和罷工,并和軍警發(fā)生了沖突。</p> <p class="ql-block">在越演越烈的失控情勢下,國王不得不罷免首相,撤去德黑蘭州長職務(wù)。但新的首相并未兌現(xiàn)承諾,引起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最后英國代辦幫助在英國使館的避難者起草了一份決議,按照英國的政治制度首次提出召開“議會”的要求。國王無奈下同意了這個要求,并于1906年10月7日召開了波斯第一屆議會,<b>拉開了伊朗近代史上“立憲革命”的序幕</b>。議會的領(lǐng)袖是兩位伊斯蘭教穆智臺希德(高級教士),沒有這兩位的贊同,任何議案無法通過。同年12月30日,國王批準了第一部憲法:《基本法》。</p> <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支持國王專制的俄國和支持立憲的英國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德意志帝國,達成相互妥協(xié)的協(xié)定,波斯被分割成三塊:人口稠密、商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北部地區(qū)79萬平方公里為俄國勢力范圍;毗鄰印度和阿富汗的東南部35萬平方公里為英國勢力范圍;剩余人煙稀少的經(jīng)濟落后地區(qū)為波斯政府控制的“中立地帶”。當英俄把這一協(xié)議以正式文件的方式通知立憲政府后,激怒了議會代表和伊朗人民,游行示威遍布伊朗全國。</p> <p class="ql-block">在今后幾年里,波斯始終處于議會、立憲政府、王室、英國勢力、俄國勢力等幾方面相互斗爭、相互勾結(jié)的局面。1911年立憲政府為了整頓伊朗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混亂局面,決定向中立國家聘請顧問:由美國人為國庫和財政部顧問,法國人為司法部顧問,瑞典人為軍事顧問并組建憲兵,比利時人為海關(guān)顧問,國家的政權(quán)和機器掌握或控制在外國勢力手中。立憲革命就此以失敗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1905年至1911年的立憲革命原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但因缺乏強有力的政黨和領(lǐng)袖,沒有依靠和組織人民群眾,再加上外國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聯(lián)合鎮(zhèn)壓,最后革命失敗。但這次革命標志著伊朗歷史進入了資產(chǎn)階級民族主義革命的時代,加速了愷加王朝的滅亡。從1910年至1918年,愷加王朝頻繁更換內(nèi)閣竟達二十屆,每屆平均只存在了五個月,政局的混亂說明王朝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對國家的控制。</p> <p class="ql-block">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波斯政府宣布嚴守中立。由于派兵占領(lǐng)波斯的英俄為協(xié)約國,而同盟國的德國和瑞典則干涉和拉攏波斯。深受英俄控制之恨的波斯人民自然同情德國,于是兩大集團將戰(zhàn)場延續(xù)到了波斯。</p><p class="ql-block">1917年俄國發(fā)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黨通過《和平法令》,宣布退出一戰(zhàn),并撤回波斯和高加索的全部軍隊。英國趁機搶占了俄國放棄的地盤,利用高加索地區(qū)的民族主義情緒,支持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成立三個共和國,至此外高加索徹底從波斯獨立出來。1918年11月一戰(zhàn)結(jié)束,波斯已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社會生產(chǎn)力受到極大破壞,財政必須依靠英國的金錢來維持。</p> <p class="ql-block">1919年6月,蘇聯(lián)給波斯政府一份照會,宣布放棄沙俄時代借給波斯的所有貸款,歸還從波斯獲得的租讓權(quán)及一切特權(quán),俄國在波斯的所有鐵路、港口設(shè)施、郵政、電話和電報、銀行等財產(chǎn)移交給波斯政府,這樣使波斯大大緩解了財政壓力。</p> <p class="ql-block">一戰(zhàn)結(jié)束后,腐敗的愷加王朝已經(jīng)成了擺設(shè)。因立憲政府的軟弱無能,1919年的巴黎和會竟被英國拒之門外,伊朗民族意識被喚醒(同時的中國政府雖然參加了和會,卻因中國代表提出的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山東主權(quán)等合理要求被拒絕,導(dǎo)致“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同時凱末爾在列強瓜分奧斯曼帝國中,以武力抗爭成立土耳其共和國,為伊朗等國家擺脫列強的控制樹立了榜樣。</p> <p class="ql-block">1921年,掌握原由沙俄訓(xùn)練的哥薩克部隊指揮權(quán)的軍官<b>禮薩汗(Reza Shah Pahlavi)</b>在德黑蘭發(fā)動軍事政變,成為伊朗的實際掌權(quán)者。1925年,禮薩汗建立<b>巴列維王朝(Pahlavi Dynasty)</b>,成為伊朗國王,愷加王朝正式被廢除。</p><p class="ql-block">(巴列維王朝首任國王禮薩汗。圖片下載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巴列維王朝建立后,在德黑蘭北部建立薩德阿巴德王宮,為國王的日常辦公地和夏天居住地。第二任君主則在德黑蘭北部建造尼亞瓦蘭宮,為王室統(tǒng)治期間最后十年的居住地。但格雷斯坦宮依舊是王室的重要部分,如用于加冕典禮、接待外國使者、舉辦重要國事和慶典、王室成員處理政務(wù)、舉行會議等。直到1979年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后,這里成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由于格雷斯坦宮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和歷史價值,于201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對格雷斯坦宮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描述:</p><p class="ql-block"><b>格雷斯坦宮(Golestan Palace)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建造于1865年,有17處宮殿、博物館和其他建筑,是伊朗首都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跡。Gole是花的意思,Stan是地方,皇宮的入口在一個種滿玫瑰的花園的后面,因此格雷斯坦宮也被稱為玫瑰花園或玫瑰宮。在巴列維王朝(1925年至1979年間),格雷斯坦宮用于正式的接待,其中最隆重的儀式是禮薩·汗和巴列維父子的加冕典禮。格雷斯坦宮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建造于愷加王朝時期,每個宮殿都有不同的用途。</b></p><p class="ql-block"><b>2013年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依據(jù)標準(ii)(iii)(iv),格雷斯坦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b></p> <p class="ql-block">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對遺產(chǎn)的評價:</p><p class="ql-block"><b>奢華的格雷斯坦宮是愷加王朝的杰作,體現(xiàn)了早期波斯工藝和建筑與西方文化的成功融合。這座有圍墻的宮殿是德黑蘭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愷加家族的政府所在地,該家族于1779年掌權(quán),并使德黑蘭成為該國的首都。格雷斯坦宮建在一個花園周圍,有游泳池和種植區(qū),宮殿最具特色的特征和豐富的裝飾可以追溯到19世紀。它成為愷加時期藝術(shù)和建筑中心的一個杰出例子,至今仍是伊朗藝術(shù)家和建筑師的靈感來源。它代表了一種融合傳統(tǒng)波斯藝術(shù)和工藝以及十八世紀建筑和技術(shù)元素的新風(fēng)格。</b></p> <p class="ql-block">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關(guān)于格雷斯坦宮遺產(chǎn)的簡介:</p><p class="ql-block"><b>格雷斯坦宮建筑風(fēng)格獨特,堪稱伊朗建筑的精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鏡殿、大理石殿、鉆石宮、通風(fēng)樓等。明鏡殿更是堪稱伊朗建筑精華中的精華,宮殿內(nèi)的圓形頂部和四周墻壁都用小塊鏡子鑲嵌。此外,宮殿墻壁上還有著名畫家克馬爾·穆魯克創(chuàng)作的數(shù)幅名畫,使宮殿顯得更加富麗堂皇、流光溢彩。格雷斯坦宮又稱玫瑰宮,也譯作古列斯坦宮,位于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的老城。宮殿始建于薩法維王朝,贊德王朝時繼續(xù)興建。1779年愷加王朝定都德黑蘭后,開始擴建,做為愷加王朝的權(quán)力中心。建筑物周圍環(huán)繞著花園、水池和樹木,其最具特色的部分及豐富的裝飾則源自十九世紀。格雷斯坦宮是波斯愷加時期的建筑經(jīng)典,成功融合了早期波斯工藝與來自西方的影響,也是德黑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父子,都在此宮舉行加冕典禮。格雷斯坦宮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具有濃厚的伊斯蘭風(fēng)格,也帶有西方建筑的影響。宮殿建造于1865年,有17處宮殿、博物館和其他建筑,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在愷加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兩百年間建成,是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跡。1967-1978年,格雷斯坦宮曾進行整修。格雷斯坦宮現(xiàn)改為博物館,展出孔雀寶座、大理石寶座和伊朗歷代君主的小型畫像,以及馳名世界的伊朗地毯等。這里還設(shè)有禮品館和人文館,前者陳列外國贈給愷加國王的禮品,其中大量是瓷器和鐘表,后者介紹伊朗各民族的服裝和各地風(fēng)俗習(xí)慣和人情世故。</b></p> <p class="ql-block">如今,伊朗已從君主制時代進入政教一體的伊斯蘭共和國,其政治體系結(jié)合了神權(quán)統(tǒng)治和共和制度,格雷斯坦宮也從一個君主宮殿成了供人們參觀游覽的博物館。但它更重要的是伊朗歷史見證:</p><p class="ql-block"><b>見證了愷加王朝統(tǒng)治者的榮耀和奢靡,見證了愷加時期藝術(shù)和建筑的鼎盛和典范,見證了從波斯到伊朗風(fēng)起云涌的近代史到現(xiàn)代史的轉(zhuǎn)換,更是見證了愷加和巴列維兩代王朝從興盛到衰落的全過程。</b></p> <p class="ql-block">由于格雷斯坦宮代表著伊朗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是伊朗國家和民族的象征之一,因此承載著伊朗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如今格雷斯坦宮每年吸引了大量國內(nèi)外游客前來參觀,也為伊朗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因此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后,不但成為伊朗的旅游名片,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p> <p class="ql-block">(本筆記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據(jù)有關(guān)書籍及資料,參考網(wǎng)上相關(guān)文章,結(jié)合自己的心得編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嘉峪关市| 平安县| 庆阳市| 依兰县| 垫江县| 泰顺县| 台山市| 太白县| 门头沟区| 北安市| 峡江县| 新蔡县| 罗定市| 乌兰浩特市| 峨眉山市| 贡嘎县| 西乡县| 高台县| 渭南市| 大足县| 伊宁市| 英吉沙县| 蒲城县| 呈贡县| 宜宾县| 封开县| 新乡县| 天长市| 和顺县| 连山| 临夏市| 定安县| 尉氏县| 土默特右旗| 嵊泗县| 伊金霍洛旗| 葫芦岛市| 朝阳区| 甘孜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