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春佳節爸爸媽媽又一次帶我來到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揚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筑邗城以來,揚州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南宋時期的第二大城市,并在隋唐時期達到巔峰。</p><p class="ql-block"> 揚州在歷史上曾有多個名稱,如廣陵、江都、維揚。并以其獨特的運河文化和園林建筑聞名。瘦西湖、個園、何園等景點展示其獨特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我曾跟外公外婆也來過揚州,所以這次主要參觀大運河博物館、走訪“朱自清故居”、看看“何園”、逛逛“東關街”。</p> <p class="ql-block"> 何園: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是晚清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座大型私家園林。園主何芷舠取陶淵明的“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之意境,題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寄嘯山莊"。因園主人姓何,故稱“何園”。何芷舠家族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帝師孫家鼎是同鄉加兒女親家,與光緒皇帝另二位更有名氣的老師翁同龢及清廷重臣張之洞也有姻親關系。何芷舠49歲退隱楊州,1883年購得片石山房舊址進行擴建,歷時13年,投巨資打造了這座私家園林。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全國首批20個重點公園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曾在何園寓居過的名人有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被中國當代古建筑泰斗羅哲文譽為"晚清第一園"。</span></p> <p class="ql-block"> 復道回廊是何園的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的美譽。<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構成了園內四通八達與回環變化之美,在江南園林中絕無僅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的疊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 這座奇崛兀立的石峰,是明末清初石濤大師疊石的“人間孤本”;也是何園的鎮園之寶;更被譽為江南園林中的“天下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 站在石峰前,為古代大師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p> <p class="ql-block"> 水心亭是何園的標志性建筑,四周環繞著假山和小橋,是按水上劇院設計的。?</p><p class="ql-block">? 它的亭頂為八角攢尖頂,飛檐翹角如同展翅欲飛的飛鳥。亭內的天花板繪制著精美的彩畫,多為花鳥魚蟲、山水人物,色彩鮮艷,栩栩如生。亭柱上刻的楹聯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更增添了文化氛圍?。</p><p class="ql-block">? 水心亭原本用于園主人觀賞戲曲、歌舞和納涼。近代影視作品如《紅樓夢》和《還珠格格》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p> <p class="ql-block">何園的花窗,別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他是現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11月22日誕生于江蘇海州(今江蘇東海縣),童年隨家遷來揚州。本人又畢業于揚州的江蘇省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后又在揚州做教師,故自稱揚州人。</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的故居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是揚州典型的傳統民居“三合院”建筑。1948年8月12日因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時年50歲。</p><p class="ql-block"> 1982年朱自清故居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懸掛在門洞右邊的“朱自清故居”牌匾,是江澤民題寫的。</p> <p class="ql-block"> 朱家的客廳,這些清代木椅、案幾、八仙桌等都是當年朱家的日用家具,條案上的座鐘、花瓶、石屏擺件等等是老揚州居民家中普遍的陳設,寓意“終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的書房及臥室。</p> <p class="ql-block"> 東關街始建于南朝梁代,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宋時期,它是揚州城繁華商業街區和文化中心;明清時期,更是揚州城的商業中心,成為“十八坊”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東關街是揚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span>這里不僅有歷史的痕跡,更有文化的積淀。</p> <p class="ql-block"> 東關古渡是揚州古運河上的重要渡口,氣勢恢宏的牌坊上“東關古渡”四個大字,蒼勁有力,仿佛在訴說著千年古渡的歷史滄桑。古運河的河水蜿蜒穿過揚州城,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河面泛起層層漣漪……</p> <p class="ql-block"> 這幅“大運千秋”紫銅壁畫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先生制作,描繪當年隋煬帝楊廣乘龍舟通過運河來揚州的盛況。寓意著大運河為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帶來千秋大運!</p> <p class="ql-block">新春佳節,人們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逛古街。</p> <p class="ql-block"> 哈哈??! 我吃的不是糖葫蘆,而是糖葡萄??!</p> <p class="ql-block"> 我們入住揚州迎賓館,是1995年建造的,其見證了揚州的歷史變遷,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園內亭臺樓閣、流水蜿蜒、花繁樹茂,展現了揚州水榭風光的獨特魅力?;賓館與瘦西湖風景區隔水相望,園內的湖、池、溪、瀑、泉等多種形式的水體元素一應俱全,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坐在賓館的陽臺上悠然自得,好不開心??。</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揚州迎賓館,靜謐而祥和;燈火闌珊,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畫卷緩緩展開;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引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春節期間火車票緊張,我們由揚州擺渡去鎮江,然后回上海。第一次坐擺渡船,既好奇又興奮??!</p> <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旅行即將結束。而我的感悟很多:走進大運河博物館,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那個繁華的漕運時代。深深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還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傳承。</p><p class="ql-block"> “匆匆而去,背影長留”。朱自清筆下的詩句,就是我對他故居深深的感慨,朱老先生的愛國情懷、文學才華、堅韌不拔,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的精神,如同春綠篇中的綠意,永遠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指引我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何園,這座宛如一幅自然歷史人文畫卷的院落;這座不朽的古典名園的精巧設計、精彩布局以及所有的景致佳話,己深深烙在我的腦海里。</p><p class="ql-block"> 走進東關街,仿佛回到了那個繁華的古代;時間在這里留下的深刻印記和歷史的厚重感,寓意著這片土地上的夢想與傳承;古建筑靜默不語,卻訴說著無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注: 美篇以外孫第一人稱敘述,講解了游揚州的過程和感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施秉县|
乌什县|
高邑县|
双柏县|
惠来县|
黄浦区|
天全县|
南阳市|
阿图什市|
资兴市|
恩施市|
芒康县|
南汇区|
高要市|
温泉县|
铁岭市|
大洼县|
阳曲县|
白山市|
牙克石市|
武夷山市|
红安县|
鹰潭市|
金坛市|
定兴县|
临洮县|
丰都县|
保靖县|
登封市|
庆元县|
沁水县|
孟村|
宣威市|
桃源县|
新乡市|
论坛|
察隅县|
益阳市|
和平区|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