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神倉</p> <p class="ql-block">耤田(一畝三分地)</p> <p class="ql-block">耤田</p> <p class="ql-block">謁拜先農壇</p><p class="ql-block">雨水時節剛剛過去,春耕將要開始。先農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位于北京西城區,與天壇對稱。先農壇的建筑群包括慶成宮、太歲殿、神倉等,還有觀耕臺和一畝三分地,這些有著突出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是帝都著名的五壇之一。</p><p class="ql-block">垂柳拂過青磚紅墻,太歲殿前的青銅耒耜泛著幽光。站在觀耕臺前,望著那塊被歷史浸潤的"一畝三分地",仿佛看見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在此揮動耒耜,金黃的谷粒從指縫間簌簌落下,在春陽里折射出文明的微芒。</p><p class="ql-block">這塊象征性的耕地,原是帝王勸課農桑的儀式場所,卻在不經意間成為中華農耕文明的基因圖譜。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九穗禾",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描述的"嘉種",都曾在這“一畝三分地”留下基因密碼。在神農殿的壁畫前駐足,那些手持耒耜、肩挑稻穗的古人,與實驗室里俯身觀察稻穗的現代農業科學家,在時空的褶皺里奇妙地重疊。</p><p class="ql-block">種子是大地寫給未來的情書,種子更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未曾斷絕的農耕智慧。就像《詩經》中"誕降嘉種"的詠嘆,從河姆渡的碳化稻谷到超級稻的每穗千粒,種子的進化史就是一部濃縮的文明史。當我們凝視一粒稻種,看見的是楚簡《日書》里"五谷蕃熟"的祈愿,是《汜勝之書》中"種無期日"的焦慮,更是現代農業科技賦予的底氣。</p><p class="ql-block">在先農壇的春祭古樂中,仿佛是現代文明與古文明的對話。觀耕臺前的青銅犁鏵與分子育種實驗室的基因測序儀,太歲殿里的五色土與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智能溫控系統,看似相隔千年,實則血脈相連。"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何嘗不是對"一畝三分地"精神的最新詮釋?當北斗導航的無人插秧機在東北黑土地劃出筆直線條時,那些深埋地下的商周耒耜,正在泥土深處發出欣慰的震顫。</p><p class="ql-block">清晨中的先農壇,朝陽掠過耤田的壟溝。這方寸之地何以承載千年文明——它不僅是帝王親耕的儀式場,更是中華民族與土地對話的精神原鄉。從"帝親耕,后親蠶"的古老傳統,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現代智慧,還有每年的一號文件,種子在基因里刻錄著文明密碼,土地在年輪中書寫著永恒誓言。當我們把超級稻及其他優良的種子撒向大地時,播撒的何嘗不是先農壇里傳承了六百年的農耕基因!</p><p class="ql-block">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話千真萬確,可是,請多一點想一想,土地不是所有人的命根子嗎?餐桌上的主食和肉蛋奶,還有日常不可缺少的茶葉及中藥,哪一樣不是土地的恩賜!當然,肥沃的土地上,要有勤勞勇敢的人民。我們的國土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土地,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唯一文明和傳承文明的一大群人。</p><p class="ql-block">自古以來,這就是一片神圣神奇的土地,這是一片肥沃富饒的土地。我們深深地熱愛和眷戀著這片土地,因為是無數的先輩先烈的汗水熱血撒向了這片土地,因為是有著說不盡的養育之恩!</p><p class="ql-block">偉大的祖國萬歲!</p><p class="ql-block">偉大的中華民族萬歲!萬萬歲!</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商丘市|
黑河市|
安徽省|
沭阳县|
石门县|
中宁县|
汉川市|
乐平市|
常德市|
嵩明县|
衡水市|
德惠市|
景宁|
呼和浩特市|
湟源县|
陵川县|
朝阳县|
莱西市|
湖南省|
桂阳县|
双牌县|
信阳市|
七台河市|
正蓝旗|
鸡西市|
女性|
SHOW|
上思县|
平江县|
普兰店市|
宽城|
攀枝花市|
马公市|
清丰县|
长丰县|
靖州|
黔西县|
海阳市|
静海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