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槐樹,不得不說槐鄉,狹義的“槐鄉”指山西洪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元朝末年長期社會動蕩導致中原人口流失,明朝皇帝開始了人口大遷移的政策。</span>許多中原人追溯祖先時都會提到“大槐樹”,因此槐鄉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記憶。</p> <p class="ql-block">我所見過的年代久遠的槐樹,大多隱遺在具茨山的山村角落。其一是禹州市無梁鎮大木廠的“盧王槐”,1300多年前初唐詩人盧照鄰被貶時親手所植;其二是新鄭市辛店鎮大槐樹村的“軒轅槐”,其根莖蔓延數百米后又長出百年樹齡的槐樹,修建鄭堯高速時加以保存保護;其三是禹州市鳩山鎮天侗村汪家大院旁邊的古槐,枝繁葉茂地守護庇佑著古老的村莊。囿于個人的視野,還應該有許許多多散落各地的古槐。</p><p class="ql-block">其實走進我心坎的古槐,還有兩株熟悉的影像,在一個春暖乍寒的午后,走近雙洎河畔秋莊村百年古槐,我小心翼翼拾掇著散落的記憶與歷史。</p> <p class="ql-block">悠悠的雙洎河水自西北蜿蜒東流,在佛耳湖段隱遺著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村莊,他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叫秋莊。望文而生義,“秋”者,“禾”并“火”也,耕者有其田而倉廩實,就是一種向往。刀耕火種且無閑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歲月,就是一種富足。有“秋”是也,夫復何求!</span></p> <p class="ql-block">我查閱了佛耳湖鎮志,記載“秋莊村內有古關帝廟一座,古樹兩棵,均超百年歷史”。順迎著村內的兩棵古槐樹,我仿佛看到了村莊幾百年前的枝繁葉茂。</p> <p class="ql-block">歷史與記憶告訴我,“明初,秋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始名秋家莊。而后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后裔約在萬歷中期依《宗藩條例》遷此。依明制,皇明后裔所建村子稱府,因秋姓建村于前,故名秋德府,后改為秋莊。清初,黃姓遷此定居,故名黃莊。清初,連姓由山西洪洞遷此,依河岸挖洞而居,故名連洞”。百年回首,更是感慨世事萬千與人事滄桑。</p> <p class="ql-block">走近黃莊自然村內那棵年邁枯心的老槐,無限感慨歲月的蒼茫與無情。據72歲的劉姓老人介紹,自他記事起,這棵樹比現在高,沒開過花,也沒人敢碰,樹齡有二百多年。懷著敬畏之心我走近細看,他身上已經長出草株般的長長細枝,我以為春暖花開的季節,櫛風沐雨的他還會展現倔犟的生命力,用孱弱的偉大靜默地守護著與他為鄰的鄉親。</p> <p class="ql-block">民間流傳槐樹辟邪,難怪過去那么多槐樹,也難怪人們對老槐樹那么崇敬;我只知道“槐”是“木”與“鬼”的組合,古人造字也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在的本土樹種確實成了稀缺,比如槐樹、榆樹、柳樹、桐樹等。</span>沒有槐樹的村莊,算不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村莊,甚至不值得去深刻地懷念與記憶。</p> <p class="ql-block">秋莊自然村的那棵古槐,據七十多歲的王姓老人介紹,樹齡已有三百多年,年年還是黃花依舊開,只是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花是一串串的,呈嘟嚕碎狀,槐籽長大了,槐米的清香香遠益清,就像一位長者的勸世良言,房前屋后的鄰居也都喜歡他。樹后的戶主也是有心人,高高燈籠樹身掛,紅紅火火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春來面槐,不失為一種追憶。百年來,雙洎河水草肥美,滋養著平安富饒的兩岸。在河之洲,秋德府上,鄉賢名仕,輩出無窮。</p> <p class="ql-block">依稀地記得,很小很小的孩提時代,那時候槐樹真真的多,一到槐花飄香的季節,大人們的忙碌就是扳、捋、蒸、淖,槐花的清香和淡雅很長一段時間就鉆進了胃口,當然那個年代的清香和淡雅叫做“吃飽不饑”,無奈中仍然滿足著幸福著。</p> <p class="ql-block">如今槐花成了時令緊俏鮮蔬,走進了市場,走進了城鎮和社區。瑞龍建機河沿兒一樹一樹的槐樹,蜿蜒如龍,春來滿樹花開時,亦是河畔人家一處好風景。吃到槐花是口福,聞到槐香是知足。每到這個時候,總有一種槐花情結,這種情結就是回憶過去的苦難,還有面對苦難的堅強。</p> <p class="ql-block">秋莊自然村東北角那一隅,楊老師家門前槐樹開花的時候,風景這邊獨好,它應該是全村最漂亮最蔥蘢的一棵了。我曾目睹過它的壯觀,一枝一枝的槐花,清清的,素素的,淡淡的,甜甜的。左鄰右舍輕而易舉的就飽了眼福,有了口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門前有一棵槐樹,真好。</p> <p class="ql-block">槐鄉往事就如過村之水,“溱與洧,方渙渙兮”。悠悠千年水,一河東流去?;被淞擞珠_,開了又落。時光雖如梭,代代有傳承?;编l往事,如歌史詩。如果有一種鄉愁,我叫他為槐樹。如果有一種祝福,我仍叫他為槐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湘乡市|
湖北省|
南华县|
新野县|
南皮县|
桓仁|
鄱阳县|
连山|
南京市|
楚雄市|
普兰县|
泽州县|
道真|
清流县|
彭山县|
金寨县|
专栏|
鸡东县|
枝江市|
三穗县|
基隆市|
商都县|
集贤县|
宿州市|
于都县|
荆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阳城县|
龙胜|
荔浦县|
扶绥县|
宁明县|
新化县|
固安县|
河北区|
东乌|
遵化市|
鹤庆县|
永修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