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車子行駛在黃土高原上,白色的雪黃色的土清晰的在眼前鋪展開來。一望無際,無限的寬廣。曠野上,那自由的風好像從四面八方吹來。雖然有一種干脆、凜冽的冷襲來,但是自由馳騁的心情卻是分外舒暢的。</p><p class="ql-block"> 去往李家山的心情好像有點復雜,有對如畫美景的期待也有隱約的忐忑不安。因為之前看過相關介紹對它便有了期待,因為它是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布達拉宮的李家山,因為它是大畫家吳冠中筆下的世外桃源李家山。所以害怕它不是心目中的樣子害怕自己會空歡喜一場。</p><p class="ql-block">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前行,收音機里響起不知名的民歌。嘹亮、清脆的歌聲伴隨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時間在流動風景在流動,歌聲在流動旅人的快樂也在流動。西山上的天空慢慢泛起紅暈,將山川大地暈染的那么祥和、那么溫柔。</p> <p class="ql-block"> 到達李家山停車場的時候感覺有點懵,來的路上轉了幾個彎翻了幾道嶺已經記不清了只知道這個地方真的不是一般的偏僻。放眼望去四周除了山還是山,似乎有種只要進來了就不會輕易讓你走出去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靜靜地站在停車場邊上,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李家山時不由得眼前一亮:隱于大山深處的李家山何等的空靈、幽雅、靜謐。漫步古村,像走進世外桃源尋訪隱者又像穿越時空探秘奇跡。難怪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風時會驚呼: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p><p class="ql-block"> 正當我們沉醉于即將開始探秘之旅時,穿著花襖的老奶奶向我們走來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老奶奶七十歲左右,鮮艷的紅花襖映襯著她飽經風霜的臉頰和粗糙的雙手看起來很有故事感。她用帶著黃土高原味兒的普通話極力推薦自己當我們此行的導游,小伙伴們有些猶豫原本我們只打算隨便走走看看而已。</p><p class="ql-block"> 老奶奶鍥而不舍的跟著我們,一路說著有她陪游的各種好處。可是說實話我們真有點聽不懂她在說什么,因為她原本就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加上掉沒牙說話漏風,我們聽她講話有點費力氣。可當她說起就當幫幫她讓她有點收入的時候,我忽然就有點心軟了。就連如此年紀的老人都如此努力的人,怎么能不支持一下認真生活的人?何況人家這么好的景點還不收門票,怎么可以薄了老人家的面子?</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成了我們李家山之行的“金牌”導游。應我們相求她給大家唱了陜北民歌,雖然沒聽懂歌詞的意思但是感覺唱的很有韻味。老奶奶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從:“我們李家山……我們李家山……”開始,講的極其認真。我們好奇如此僻壤,李家是怎么發家致富怎么建成這些精致院落的。老奶奶如數家珍,娓娓道來……</p><p class="ql-block"> 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開荒落戶,故名李家山。李氏家族經世代繁衍,慢慢發展到清代已成大戶。那時磧口商阜繁榮,李家人善于經商發展的很快。李家山有東西兩大財主,東財主李登祥,人稱祥財主,在磧口開的“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在磧口開的“三和厚”。兩家財主財路亨通,日進斗銀。</p><p class="ql-block"> 有了錢后,兩家財主就逐漸開始建造房子。他們請來風水先生觀看,見李家山村有兩條向南流的小溝,在村南匯合,注入黃河。兩溝之間的山峁形似鳳凰頭,左右兩山則是鳳翼。對這個四面環山的地形風水先生連連說好:“此屯系艮龍庚向,東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丑寅氣入也,富而且貴龍之應……”老奶奶講到這里的時候,還很形象的給我們比劃了鳳凰展翅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東財主家在鳳身上修建,西財主家就在鳳的右翼上修建,鳳的左翼依然是舊村。東西兩家財主一叔一侄好象暗暗較量,在幾百米約 40度的高山坡上陸續建造房舍。你建一層我就再建一層,我建一層你再加一層。從溝底到山頂,一層疊一層。兩家都是精心設計精細施工,依山就勢而建。造型不同,風格各異。</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村的建筑大多都以水磨磚對縫砌筑,磚、木、石雕及精美匾額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磚拱頂的窯洞,明柱廈檐四合院為主,且依山坐樓。側房、馬棚多為一潑水和雙潑水硬山頂瓦房。街道彎彎曲曲、高高低低,大多都是用條石砌塊石鋪筑而成。整體井然有序,錯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老奶奶還帶我們看了“門當戶對”中的門當和戶對,惹的我們一陣驚呼:“哇,終于看到門當戶對了。”老奶奶很熱情的說:“你們想拍照的抓緊拍照留念吧!我們李家山的房屋建筑是很講究的,有些東西你們在別處是很難見到的。只有站在東財主家,才能更好的看清西財主家的房子。同樣想看清東財主家,也得站在西財主家的門前……”</p><p class="ql-block"> 七十多歲的老人,原本沒對她的講解水平抱太大希望不曾想講的遠遠超過預期。雖然偶爾有些聽不太懂,但老奶奶精氣神很讓人佩服。她的腿腳是那樣的輕便簡直可以用健步如飛來形容,還時常提醒我們:“小心腳下”、“不要站邊上!”。行程中,她還接了幾個電話可以聽出業很務繁忙。最打動我的不是她的講解,而是她不經意間的動作。一路上只要遇見地上有垃圾雜物她就會隨手撿起來扔到路過的垃圾桶里,看起來那么自然那么平常。沒有半點兒的不好意思 ,好像是她日常的習慣<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像她就應該那么做。是啊,這是他們的李家山!</span></p><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另一個導游老奶奶,見她倆熱情的打招呼小伙伴們好奇的問:“你們村里的人不會都是導游吧?”老奶奶說:“年輕人大多都出去了村里也沒多少人了,有能力的就出來當導游多少掙點錢過活?!蔽覀兿窈闷鎸殞氁粯訂査鞣N問題:“你是東財主家還是西財主家的?”“我是外村嫁到這里的,夫家姓李東財主家的?!薄按謇锏娘嬘盟畯哪睦飦?”“從山下那里!要一擔一擔的挑上來!”我看了那段路,瞬間感覺似乎有點腰痛。</p><p class="ql-block"> 老奶奶領我們到了當年著名大畫家吳冠中老先生在村里寫生時住過的院子門前,古色古香的院落仿佛因為承載著太多的故事顯得更加厚重。門樓上的木雕精美細致、生動形象,一磚一瓦一木隨處可見都是功夫。門樓、房頂灰色的瓦上白色的雪與門口火紅的春聯相互映襯那么和諧美好,仿佛一閉眼睛就能穿越回幾百年之前:那時,李家山人丁興旺村子里熱熱鬧鬧,院子上空炊煙裊裊婷婷,騾子牛馬馱著沉甸甸的銀袋子錢匣子從山外回來……</p> <p class="ql-block"> 朋友問:“李家山美么?”我說:“我感覺極美!有我想要尋找的感覺。”尤其是太陽慢慢落下的時候,遙看村落仿佛就是畫里的、夢里的場景,美得難以用言語表達。空靈、古樸、典雅的村落,被濃濃的神秘感滄桑感包裹著。</p><p class="ql-block"> 只有踏過那些青石板路看過那些窯洞式建筑群,只有吹過黃土高原上的風聽過老人們說:“我們李家山……“你才能真切的感受蘊藏著黃土民情風俗的李家山的歷史韻味,見識到它獨特的魅力。有種遺世而獨立的美,清新、脫俗。</p><p class="ql-block"> 黃土高原上的布達拉宮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古村落。它像隱士,遠離繁華遠離塵囂。靜謐一隅,靜靜地看著塵世滄桑。它像世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徜徉其中讓人心曠神怡忘卻俗事煩擾。站在李家山看夕陽落下,眼前的景象美得像一幅幅水墨畫。</p><p class="ql-block"> 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大自然何等的鬼斧神工輕輕一繪就是世間最絢爛的畫卷?;蜉p描淡寫或濃墨重彩,總不負歲月情深。告別李家山時,暮色蒼茫?;赝?,恍若一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唐山市|
谷城县|
贺兰县|
雅江县|
民乐县|
渑池县|
洛隆县|
娄烦县|
平邑县|
拉萨市|
陆河县|
昌平区|
建昌县|
竹溪县|
彭山县|
大关县|
青铜峡市|
繁峙县|
永丰县|
平舆县|
潼南县|
洛川县|
旬阳县|
长武县|
会理县|
开江县|
田东县|
连平县|
崇明县|
广平县|
陇南市|
乐山市|
永兴县|
泰兴市|
体育|
专栏|
乐昌市|
资兴市|
彭水|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