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圖 王勝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鳳翔縣(現寶雞市鳳翔區)因傳說“鳳鳴于岐,翔于雍”而得名,古稱“雍”,為周秦發祥之地、華夏九州之一,是春秋戰國時期秦都城所在地。秦統一全國后置雍縣,唐至德元年(756)設鳳翔郡,金大定十九年(1179)置鳳翔縣,沿用至今。為歷代州、郡、府之治所,形成東進、西退、南攻、北守的地理位置。南鎮守寶雞,西北控制千隴、平涼、慶陽之要道。鳳翔為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之譽,有早年發掘的秦公大墓和入選“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以及石佛寺和蘇軾疏浚的東湖(古稱“飲鳳池”)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鳳翔是秦朝的前身——秦國曾經的國都。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將近327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以及秦景公,這些著名秦君都在鳳翔書寫屬于秦國的輝煌。直到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國才把國都遷到櫟陽。這里是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梢哉f,鳳翔縣,就是偉大的秦朝起飛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鳳翔縣的翠峰山山腰凹地,隱藏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難舍寺。寺廟所處的環境優美,遠離塵囂,兩邊青白石峰重疊對峙,一條小溪穿谷而下,形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美麗畫卷。這種清凈的大環境有助于修行者更好地專注于佛教修行,提升精神境界。難舍寺的建筑風格獨特,房舍以山勢而建,場地利用率高,房舍之上,婆娑翠影之間有石峰、石梁、石縫、石洞、石林,形如猛虎下山,蜿蜒崎嶇。此外,難舍寺所在的鳳翔區還有豐富的歷史傳說和文化背景。秦嶺終南山有鳳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鳥遇之必然圍繞站立。鳳凰從終南山出發,訪問人間疾苦,最終確認西伯侯姬昌是解救天下蒼生的最佳人選,從而建立了周王朝。這一傳說不僅豐富了鳳翔區的文化內涵,也為難舍寺增添了神秘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難舍寺,原名蘭若寺,其名稱源自梵語,意為寂靜無苦惱煩亂之處,象征著佛教的清凈與超脫。寺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甚至更早的時期。它不僅是佛教信徒尋求心靈慰藉和修行的圣地,融入了佛教的宗教儀式和文化傳統,體現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當地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難舍”也可能寓意著信徒們對佛教信仰的執著和不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難舍寺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在大槐社有一個姓樊的姑娘,為了尋找修行的地方,歷經艱辛,最終到達難舍寺溝(當地人稱為難舍寺溝)。她發現這里景色宜人,想要住下,但已經被觀音菩薩做了道場。于是,樊姑娘發出了“難舍寺溝”的感嘆,故此溝得名“難舍寺溝”,而寺廟也因此被賦予了“難舍”的寓意,體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宗禪師舍利塔就在難舍寺背后的山坡上,從寺旁小路直上,距離寺有300多米,為明代寶瓶式石喇嘛塔。南宗禪師舍利塔是指為了紀念和供奉南宗禪師的舍利而建造的塔。在南宗禪的流傳地區,一些重要的禪師圓寂后,其舍利被供奉在專門建造的塔中,以供后人瞻仰和緬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通高3.48米。塔基為方形須彌座,上托仰覆蓮瓣。塔肚子(塔身)呈覆缽形,正面辟龕,內雕跏趺坐佛1尊。其上復為須彌座,覆六角形寶蓋出檐。塔脖子呈錐狀收分,刻作九層相輪,上置圓形寶蓋和寶珠剎(已失)。塔基須彌座正中為塔銘,楷書陰刻:“鳳翔縣東北距30里有山,曰翠峰;其山之陽有梵剎,曰藍若禪寺。住山第一傳佛心印續臨濟宗二十四代指南宗禪師靈塔之記,第二代住山弟子月江正明鼎薪焚香建立。大明成化十九年龍集癸卯仲夏四月八日佛旦日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傳南宗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在鳳翔縣修行多年,圓寂后留下了珍貴的舍利子。為了紀念這位高僧,當地信眾修建了一座舍利塔,將舍利子供奉其中?。這座舍利塔自建成之日起,便成為了當地的一處圣地。人們相信,南宗禪師的舍利子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保佑信徒平安吉祥、消災解難。因此,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信徒前來參拜,祈求禪師的庇護。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關于這座舍利塔的一個傳說逐漸流傳開來。據說,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舍利塔周圍突然出現了奇異的光芒。光芒中,南宗禪師的身影若隱若現,他似乎在向世人傳達著某種信息。當地的老人們說,那是禪師在顯靈,他在告誡人們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而那些心懷不軌、作惡多端的人,一旦靠近舍利塔,就會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壓迫感,仿佛禪師的目光正在審視著他們。這個傳說讓南宗禪師舍利塔更加神秘莫測,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鼓勵人們心存善念、多做善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前來參拜的人無不希望通過自己的虔誠之心,能夠感受到禪師的力量和庇護,從而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平安和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附近另有一塔,據1988年文物普查資料記載,當時尚存塔身、塔脖子,殘高1.3米。而今殘塔已傾,只散落一些殘件,有些今已無存,令人唏噓!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南宗禪師舍利塔也面臨著一定的保護挑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塔身雖堅需呵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法無邊要傳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修行禪定心境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舍利光輝照蒼穹。</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堆龙德庆县|
兴仁县|
肥西县|
宝鸡市|
益阳市|
白河县|
元朗区|
科尔|
南江县|
墨脱县|
克拉玛依市|
太仓市|
清水河县|
济阳县|
利津县|
龙南县|
昌图县|
乌海市|
道真|
邯郸县|
哈巴河县|
汉阴县|
大田县|
克东县|
塘沽区|
南川市|
烟台市|
区。|
龙州县|
盘锦市|
客服|
日土县|
桐乡市|
富蕴县|
永川市|
六安市|
库车县|
资兴市|
黄龙县|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