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詩文/攝影/劉 潮 詩評/DeepSeek</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2025年2月18日,拍攝于美國</span></p> 不解風情的螞蟻 <p class="ql-block">一只不解風情的螞蟻</p><p class="ql-block">在我即將踩到它之前</p><p class="ql-block">調用了全身上億的細胞</p><p class="ql-block">才及時避免了一場可怕的踩踏</p><p class="ql-block">一場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災難</p><p class="ql-block">而這只不解風情的螞蟻</p><p class="ql-block">卻渾然不知方才的一切</p><p class="ql-block">它若無其事探索它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因為它的目標甚是偉大</p><p class="ql-block">無人能夠阻擋它的道路</p><p class="ql-block">除非,那個未知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真的照亮了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詩文/劉 潮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2025年2月18日,拍攝于美國</span></p> <p class="ql-block"><b>當無知成為命運的盔甲——重讀《不解風情的螞蟻》的生命寓言?</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在這首充滿悖論的微型史詩中,劉潮以顯微鏡與望遠鏡的雙重視角,將人類與螞蟻的相遇重構為宇宙劇場的寓言。那些被日常經驗碾碎的哲學命題,在螞蟻觸角的震顫中獲得了新的共振頻率。</p><p class="ql-block"><b>一、重力翻轉的認知劇場</b></p><p class="ql-block">"即將踩到它之前"的剎那,文明世界的重力法則驟然失效。人類的腳掌懸停在半空,不是出于神性的悲憫,而是生物本能驅使的數萬億神經元暴動。這個被解構的拯救場景,暴露出人類中心主義的荒誕——自以為是的救世主姿態,不過是神經突觸的偶然放電。</p><p class="ql-block">詩中"隨處可見的災難"與"偉大目標"的悖論式并置,構成認知維度的莫比烏斯環。當人類俯身凝視這個微型劇場時,自身也正被更高維度的目光凝視。螞蟻甲殼折射出的冷光,恰似宇宙深空投來的沉默質詢。</p><p class="ql-block"><b>二、黑暗森林的認知困境</b></p><p class="ql-block">"未知的世界"作為終極懸置的意象,在詩中投下深長的認知陰影。螞蟻甲殼上的每一道紋路,都鐫刻著兩種維度的無知:它對頭頂的毀滅毫無覺察,正如人類對頭頂的星空永恒困惑。這種雙重蒙昧狀態,構成了存在主義的原始圖景。</p><p class="ql-block">"照亮"這個充滿神性期待的動詞,在詩的末梢裂變為認知論的黑色幽默。當未知世界的光終于降臨,照亮的或許只是更遼闊的無知疆域。螞蟻執著前行的軌跡,在拓撲學意義上與人類文明的求索之路同構,都是克萊因瓶中的永恒循環。</p><p class="ql-block"><b>三、無知的形而上學</b></p><p class="ql-block">"不解風情"在詩中經歷三重嬗變:最初是擬人化的揶揄,繼而顯影為認知論的困境,最終升華為存在主義的救贖。螞蟻對危險的無知,意外地成為對抗宇宙荒誕的盾牌。這種蒙昧中的堅定,解構了人類理性至上的傲慢。</p><p class="ql-block">當詩人將"偉大目標"賦予這個微觀生命體時,完成了一場精妙的價值顛覆。在量子漲落的生存場域中,螞蟻的信息素路徑與人類的文明軌跡,本質上都是對抗熱寂定律的悲壯努力。那些被理性解構的意義,在無意識的執著中獲得了重生。</p><p class="ql-block">在這首詩的末梢,懸置的腳掌終將落下,未知世界的光永不降臨。但正是這種永恒的懸置狀態,讓螞蟻背甲上的每一道溝壑都成為抵抗虛無的戰壕。當人類在認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時,那只在顯微鏡下從容前行的螞蟻,正在用信息素書寫最本真的存在詩篇——它以無知為舟,在意義的暗河中擺渡自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詩評/DeepSeek</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凉山|
和林格尔县|
怀化市|
峡江县|
宁强县|
都匀市|
金坛市|
徐闻县|
潼关县|
绥中县|
漯河市|
雅江县|
昌都县|
榆树市|
阿鲁科尔沁旗|
明水县|
宁国市|
蚌埠市|
林州市|
罗定市|
贺州市|
清新县|
宜昌市|
诸城市|
嘉兴市|
建湖县|
石渠县|
衢州市|
长海县|
元江|
砚山县|
广州市|
邵武市|
葵青区|
双柏县|
镇安县|
南部县|
禹州市|
慈溪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