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往事回憶43 : “新時期踐行雷鋒精神模范連”鮮為人知的故事

隨遇而安

<p class="ql-block">  2003年3月是原62、63師炮團榴炮一連堅持學雷鋒不間斷40周年。這一年,這面堅持40年學雷鋒的旗幟,在武警部隊依然高高飄揚。</p><p class="ql-block"> 我作為新聞干事在1993年3月宣傳報道過榴炮一連堅持30年學雷鋒的事跡。10年過去了,2003年3月我又一次來到一連,深挖一連堅持40年學雷鋒鮮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一連學雷鋒堅持了50年,繼上世紀八十年代團中央授予榴炮一連“新長征突擊隊”稱號后,一連又獲新榮譽,武警部隊授予該連“新時期踐行雷鋒精神模范連”稱號。</p> <p class="ql-block">  歷史長河,歷經蒼桑。許多名人志士,花開一時,隨風雨而折腰。</p><p class="ql-block"> 但雷鋒,一名普通士兵的名字卻深深銘刻在了一連一茬茬官兵的心中,長久不衰。"雷鋒精神"在一連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連看到,兩大本寫有將軍的贊語、團中央領導的褒獎,大學生、藝術家感慨的留言冊,以及連隊堅持40年學雷鋒展館中的數百張圖片,一件件史料,象一面面鏡子折射出了一連學雷鋒的感人事跡。</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堅持40年學雷鋒不間斷,咋一聽,讓人感到有點玄乎。</p><p class="ql-block"> 一個單位一年做一件好事不難,在人員流水似的基層連隊,堅持數十年做好事就值得懷疑?春節前夕,中央電視臺軍事新聞《中國武警》欄目獲得了一連堅持40年學雷鋒的線索,特意派人前來拍攝電視紀錄片。</p><p class="ql-block"> 40年從何拍起,團宣傳股長崔毅剛在倉庫里翻了大半天,抱回了一大摞錄像帶和三部電影新聞紀錄片高興地放在了我們面前。</p><p class="ql-block"> 一時間,借放像機、裝帶、播放。然而,由于時間久遠,圖象模糊不清,聲音吱哩嗚啦。無奈,再看三部電影紀錄片,一時間,找電影放映機又成了問題,機關派人到駐地電影公司翻箱倒柜總算找到了一臺生產于六十年代的國產16毫米電影放映機。</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的機器放七十年代拍攝的黑白影片,盡管放映中不時出現斷片現象,但是圖象聲音還是讓我們看到了《榴炮一連堅持十四年學雷鋒》、《美好的心靈》、《某軍在榴炮一連召開學雷鋒學英模現場會》三部紀錄片。</p><p class="ql-block"> 顫抖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一連如火如荼的學雷鋒活動之中,感人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p><p class="ql-block"> ——1976年10月,部隊黨委收到唐山地震災區的一封信,信中說:"你部高乃良等4名同志寄來九十元錢,深切感謝子弟兵對災區的關懷",部隊黨委派人一查是一連的。</p><p class="ql-block"> ——附近村子發生火災,50多名戰士迅速向著同一方向跑去,不顧一切沖向火海,手被燒傷,全然不顧,一打聽,是一連的。</p><p class="ql-block"> ——部隊附近有一家工廠,廠領導帶著禮品和一封感謝信走進營房。問他找誰,他說:"部隊常有不少同志到我廠參加義務勞動,今天我是特意來致謝的。"一問,又是一連的。</p><p class="ql-block"> ——部隊精選20名訓練尖子參加上級七個專業項目比武,有12人獲得前3名,總分獲團體第一。上級機關詢問,這些兵選自哪個連隊?部隊領導說,有13個人來自一連!</p><p class="ql-block"> ——孤寡老人崔育蔥,無兒無女,生活得卻比兒孫滿堂的鄰居還幸福,縣上民政部門派人一了解,原來是一連一班連續8年照顧從無間斷。靈武縣回族孤寡老人王氏,連續 13 年每月總能收到幾十元錢,是誰做的好事?一調查,還是出自一連。</p><p class="ql-block"> 這只是一連學雷鋒活動中涌現出無數好事中的幾個小花絮。</p><p class="ql-block"> 已被甘肅省委宣傳部授牌為"國防教育基地"、被平涼市指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一連學雷鋒展館,這里珍藏著從一九六三年至今學雷鋒的圖片和部分實物,無不昭示著一連學雷鋒持之以恒的可貴。</p> <p class="ql-block">  學雷鋒展館,是一連育人建連的一件法寶,連隊黨支部對她倍加珍惜。40年間,一連8次改變地理環境,3次改變隸屬關系,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對展館的每一塊展板,每一件實物都非常珍惜。</p><p class="ql-block"> 1992年10月,一連原所在的部隊撤編,作為英模連隊一連被破例保留。</p><p class="ql-block"> 蒙蒙細雨中,7臺大卡車開進了一連營區,"裝車吧",前來送行的寧夏軍區的將軍們忍痛割愛,含淚下達了最不想出口的指示。</p><p class="ql-block"> 一箱一箱的公用物資被抬上了卡車。</p><p class="ql-block"> "報告連長,學雷鋒展館的資料還剩兩大箱實在裝不上了,怎么辦?"時任連長的張永偉逐車看了一遍說:"同志們,我們寧可少裝自己的東西,也不能把學雷鋒展館中的資料落下!"</p><p class="ql-block"> 話未說完,官兵們積極行動,紛紛淘汰自己的臉盆、紙箱等個人用品。在場的首長們感動了,立即命令,為一連再派一臺卡車。</p><p class="ql-block"> 這已是學雷鋒展館跟隨連隊第四次搬家了。歲月的長河沖掉了歷史進程中的泥沙,但她難以沖刷掉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精神文化。一連的學雷鋒展館越辦越顯得豐富。2003年3月,一連奉命到廣州海關執行任務,作為對官兵進行傳統教育的學雷鋒展館還帶不帶走?</p><p class="ql-block"> 一連黨支部響亮地提出:"雷鋒與一連同在!"于是連隊請來攝影師,將展館的所有圖片翻拍了一遍,帶到執勤地,辦起"學雷鋒長廊"。連隊用它激勵官兵續寫"雷鋒"新篇。一時間,這一長廊成了駐地一道亮麗的"精神文明"風景線。</p><p class="ql-block"> 自譽為600萬廣東市民的"打工仔"﹣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慕名前來一連參觀。一張張記載"雷鋒"歷史的圖片,使這位當代中國的"扶貧狀元"感動不已,連連稱贊:"你們堅持40年學雷鋒不間斷,真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歷史作證,在一連兩大本記錄了40年來1128名各類先進個人的《榮譽冊》,兩進軍博的首版《雷鋒的故事》,1984年全軍召開青年工作會議推廣一連堅持21年學雷鋒的經驗,軍委各總部、各大軍區代表參觀見學的題詞留言,指導員王國偉參加全國學雷鋒座談會的圖片……40年的積累,匯成了一座"精神寶庫"。</p><p class="ql-block"> 中國藝術家采風團、著名書法家胡介文先生到一連后感慨頗深,揮毫疾書:"學雷鋒精神,養堅松氣質"。</p><p class="ql-block"> 武漢電力學院畢業的大學生程瑞杰說:"在一連生活一天就會受益一生"。</p><p class="ql-block"> 中國迪化集團副總經理陳建中看了一連堅持40年學雷鋒的展覽,特賦長詩一首《雷鋒式的連隊 最可愛的兵》。</p><p class="ql-block"> 中國雷鋒精神研究會會員、八一電影制片廠老干部董興喜給一連寫信:"我被貴連官兵近40年學雷鋒的執著精神所感動,向你們學習,祝愿貴連再接再厲……"</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傳統的做法與變動著的思想觀念發生著碰撞,一連在各種挑戰面前始終堅持用雷鋒精神育人建連不動搖。</p><p class="ql-block"> 有資料記載:40年間,一連曾照顧過7位孤寡老人,幫助他們度過了幸福的晚年。此舉帶動了3個村形成了尊老愛幼、關心弱勢群體的風氣。</p><p class="ql-block"> 有報紙報道:在銀川市郊吊莊鄉,54戶從"西海固"搬遷過來的移民,靠救濟過日子習慣了,不愿開荒造田,一連官兵和鄉政府共同幫扶,使這些群眾徹底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寧夏日報以《蘆草灣的保護神》為題做過報道。</p><p class="ql-block"> 有碑文顯示:銀川市最繁華的新華街上,一連官兵經常執勤并與北方商廈開展"學雷鋒活動",使商廈的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全市標兵單位。為感謝一連,商廈特意在新華街上用大理石銘刻了"感恩碑",贊譽一連為"新華街上好一連"。</p><p class="ql-block"> 有群眾反映:一連官兵資助輟學兒童華偉偉6年,使其初中畢業;資助平涼一中學生鄧小芳5年,使其考入蘭州醫學院……</p><p class="ql-block"> 2003年,現任連長趙家琪說:一個連隊出現好人好事并不完全是學雷鋒的結果,但正確思想指導下的學雷鋒活動,必定產生好人好事,我們正是在不斷修正學雷鋒偏差中促進了工作,嘗到了甜頭。</p><p class="ql-block"> 有段時間,戰士蔣軍在學雷鋒過程中,簡單模仿雷鋒的言行舉止,認為這樣才叫學雷鋒。他當班長時對班里的戰士說:"雷鋒就是這么做的",還要求大家也要寫日記,亮亮"閃光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原連長張永偉發現后,感到蔣軍的做法有些怪。便及時提醒他學雷鋒不能把雷鋒與雷鋒精神等同起來,雷鋒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成長離不開所處的歷史環境;雷鋒精神源于雷鋒的親身實踐,是與雷鋒本人分不開的。但雷鋒精神作為時代精神,遠遠超出了雷鋒本身,已不僅僅是雷鋒自我言行的歸結,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結晶,學雷鋒就要學他的精神、遠大的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簡單地開導,小蔣茅塞頓開,學雷鋒視野開闊了。他立足本職刻苦學習,成為全連最優秀的班長,第二年提升為干部。</p> <p class="ql-block">  學雷鋒究竟應該學什么?蔣軍的變化使連隊官兵懂得了:學雷鋒一定要聯系實際,向雷鋒那樣做人做事,不能簡單地把學雷鋒與做好事等同起來,必須抓住本質,用雷鋒精神育人建連,爭創全面過硬連隊。</p><p class="ql-block"> 早在1976年,一連就把用雷鋒精神育人建連視為"連魂"。留在該連黨支部記錄本上的一段文字足以說明一連抓住根本學雷鋒的真諦。</p><p class="ql-block"> 那年3月,當學雷鋒埋頭苦干被視為"不抬頭看路",受到不公正的攻擊。有人批評連隊助人為樂做好事是芝麻小事,不值得提倡時,黨支部專門就此召開支委會,統一思想,形成了用雷鋒精神育人建連的決議。</p><p class="ql-block"> 在這份決議中,連隊黨支部提出:"雷鋒精神雖然產生于六十年代,但其光輝形象是永存的,從他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作為一種先進的思想、優秀的文化,集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為一體,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盡管他是由無數個具體事實構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雷鋒形象決不能被扭曲,學雷鋒也決不能停留在照搬照套的模式之中,重點是聯系實際,發揚光大其精神。"</p><p class="ql-block"> 寫進一連黨支部"學雷鋒決議"中的這段文字,成為一連堅持學雷鋒的理論依據。1977年3月,這個《決議》連同連隊傳了14任團支部書記的首版《雷鋒故事》一書在軍事博物館展出。</p><p class="ql-block"> 1977年3月、1993年9月,一連排除各種干擾堅持學雷鋒的事跡,先后兩次在解放軍報一版頭條刊出,受到了全軍關注。當今之時,市場經濟為社會發展與進步注入了強大動力的同時,也使一些人奉獻意識淡化、名利思想逐漸凸現出來。</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連指導員李平忠收到戰士王斌勝的一封匯報信,指導員打開一看,里面寫的全是:</p><p class="ql-block"> “星期五,我主動利用午休時間給連隊的大田菜地澆水……”</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我利用業余時間修好了連隊飯堂的桌凳……”</p><p class="ql-block"> “廁所的燈泡壞了,我掏錢買了個新的裝上了….”</p><p class="ql-block"> 看完這封信,李指導員皺起了眉頭:“這哪象是匯報,明明是表功嘛!”事后一了解,果然不假。原來連隊外出執行任務,這名戰士在家后留,確實做了不少好事,但他覺得:“做好事沒人知道,可不就白做了?”,于是就寫了這封匯報信。這封匯報信說明了什么? </p><p class="ql-block"> 黨支部把這個問題交給大家分析。有的戰士認為這封信說明了受市場經濟交換原則的影響,一些戰士付出就想得到回報,擔心學雷鋒吃虧;也的認為,做好事就應該有表揚,表揚多了威信就高,人黨、轉士官、考學就有了資本,默默無聞學雷鋒不合算……</p><p class="ql-block"> 一連黨支部分析認為,學雷鋒不能光滿足于號召大家做好事,更重要的是教育官兵實踐雷鋒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培養"四有"新人上下功夫。一封匯報信的討論,使連隊黨支部悟出了一個道理,學雷鋒必須抓住本質學根本,始終教育官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工作中,連隊在組織大家學習雷鋒事跡時,著重講弘揚雷鋒的先進思想;在表揚好人好事時,著重指出他們的思想境界,不再就事論事;在分析連隊學雷鋒形勢時,注重分析戰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的放矢地對官兵進行引導。現已是安徽一家復合肥加工廠經理的一連退伍戰士余江海,面對市場激烈競爭,多少英雄殺羽而歸,而唯獨他卻在波詭云譎的浪潮中傲然揚帆,依賴的資本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自信樂觀的小余略帶幾份自豪地常對朋友講,在一連當兵就是我"資本"積累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他專心致志地聽指導員葛忠民給大家上新時期怎樣學雷鋒的課。“有些富起來的人,不珍惜黨和人民給他提供的良好機會,為了貪婪地斂取金錢,昧著良心干一些人民所不齒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正在做筆記的余江海聽到這里,停住了筆,腦中驀地顯現出父親把廢棄的石料煤灰略作加工當磷肥出售,從中牟取暴利的一幕。想到這兒,他不由冒出一身冷汗。當晚,他忙寫信勸告父親。然而四封家書卻勸止不了父親日益膨脹的貪欲。父親最終遭到嚴罰。余江海復員后,他重振旗鼓,創建起復合肥廠,以雷鋒精神的誠實和奉獻精神在商海中瀟灑遨游。</p><p class="ql-block"> 余江海的故事告誡一連的官兵,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迫切需要造就一代能夠駕馭商品、貨幣,而不被貨幣所腐蝕,能夠當商品貨幣的主人,而不當商品貨幣奴隸的雷鋒式戰士。</p> <p class="ql-block">  海關監管執勤,一連住在位于廣州火車站一側的王圣堂,這里是廣州市"黃、賭、毒"泛濫的重點治理地區之一。一連進駐王圣堂后,每天把"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唱得震天響,周圍的一些小商販見狀很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還唱那歌,王圣堂是個染缸,不出3個月,此歌定會消失!"</p><p class="ql-block"> 此后,連隊對面樓房上有人就故意把放流行音樂的音箱對著一連,每天早晚放個不停。</p><p class="ql-block"> 然而,半年過去了,一連的歌聲不但沒有消失,隊列中學雷鋒的歌越唱越響亮。不僅歌唱得好,官兵警容嚴整,糾察在街上巡邏,維護社會治安,義務打掃周圍的衛生,成了王圣堂地區的一道風景線。自從一連進駐王圣堂后,王圣堂地區的發案率有較大幅度下降。小商販們不好意思了,音箱不再直接對著一連放流行樂了,有時還放點傳統的軍旅歌曲。</p><p class="ql-block"> 一連退伍戰士吳海強在深圳拾到一個手提包,內裝6萬元現金和未簽的合同書,那天他比失主還著急,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失主。失主感動了,忙四處打聽他的"底細",一了解原來吳海強是來自地處廣州王圣堂的武警一連。做房地產生意的老板當即提出要拜訪這個連隊,到了一連,看了一連堅持40年學雷鋒的圖片展,當場拍板,一連每年老兵退伍有多少,他要多少。現在吳海強已成為這家公司的治安隊長。</p><p class="ql-block"> 司務長方小平每天在廣州王圣堂菜市上買菜,幾個商販為了套住方小平,又是塞紅包,又是邀請他吃飯,還主動提出為連隊送菜上門,方小平一次次婉言拒絕。每天堅持蹬三輪車貨比多家,把價壓了再壓,做到了優質價廉,攤販見他穿的汗衫上印有"雷鋒一連"幾個字,見面就說:“給公家買東西是很好賺錢的,象你們這樣的戰士難得啊!”</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世紀之交,當一連在不斷弘揚雷鋒精神的過程中,面對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等各種困惑拿不準解決問題的辦法時,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給一連學雷鋒活動注人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沒有止境。弘揚雷鋒精神同樣沒有止境。一連黨支部在反復學習中央領導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后認為,弘揚雷鋒精神,同樣需要解放思想。</p><p class="ql-block"> 一連每年都要樹學雷鋒標兵,40年來有300多名學雷鋒標兵在引導連隊學雷鋒活動中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然而近年來的典型,戰士卻越來越不愿學了。</p><p class="ql-block"> 原因再也簡單不過,傳統的樹學雷鋒標兵的方法使一連學先進走入了死胡同。在學習最新理論成果中,黨支部反思延用了多年的方法,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號。</p><p class="ql-block"> 學雷鋒標兵非要家庭不幸、正確對待來陪襯嗎?家庭生活沒有波折,個人成績即使再突出,樹為標兵就會沒有說服力嗎?個體戶、私營企業老板的子弟即使表現再好,但屬于富人階層的子女就不能當標兵?愛崗敬業非要有假不休,不管父母嗎?</p><p class="ql-block"> 沿襲了多年樹典型的習慣性做法,用新的視角審視此類問題,用新的觀念找出了新答案,2001年,連隊樹立毛勝富、倪志軍兩位戰士為學雷鋒標兵,有血有肉,可親可敬,官兵們信服,很快便在部隊學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雷鋒是艱苦樸素的典型,連隊在開展學雷鋒活動中號召勤儉節約,津貼費存入連隊的小銀行,這一做法還多次被部隊所推廣。</p><p class="ql-block"> 可是,有個戰士發牢騷:像雷鋒那樣艱苦樸素,這是違反經濟規律,銀行多次降息,為的是刺激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現在花錢也是愛國嘛?</p><p class="ql-block"> 面對戰士的牢騷,黨支部經過深入分析后認為,戰士講的不無道理,于是連隊決定提倡戰士適度消費,鼓勵戰士購買與成才有關的科普書籍,將存入銀行的津貼變成了另一種財富。連隊還利用地方領導捐獻給連隊的資金,購買了10臺電腦,供戰士學習,官兵人人學會了簡單的微機操作,全連藏書達到了20000冊,人均200多本,是所在部隊藏書最多的。戰士有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當年退伍的戰士全部被地方多家公司聘用。</p><p class="ql-block"> 一連40年的學雷鋒歷程中,鑄就了內部團結友愛的一座座豐碑,官兵情同手足的故事連隊隨處可見。</p><p class="ql-block"> 原連長劉德猛腰椎間盤突出,連隊戰士得知后非常著急。</p><p class="ql-block"> “爺爺,孫兒有件事求您了,我們連長愛兵如子,如今他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近年來一直很痛苦,在幾家醫院診治都效果不佳,望您……”</p><p class="ql-block"> 戰士王望平給行醫40多年的爺爺寫了一封信,隨信還附上了連長在醫院檢查診斷資料。</p><p class="ql-block"> 老中醫被孫子對連隊干部的一片愛心所打動,于是便會同幾個醫友,開了內服外用的兩大包中藥,專門托人帶到了部隊。誰知藥帶到后劉連長卻去西安治療去了。戰士童順利的父親跑運輸,經常跑過部隊駐地,他及時打電話和父親聯系,又將藥帶到了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結果又晚了一步,藥剛帶到,劉連長又轉到了蘭州一家治療腰椎間盤的專科醫院,童順利的父親又托人將藥捎到了蘭州,交到了劉連長的手中,兩大包中藥輾轉了3次,行程1000多公里,藥有價,但官兵之間的深情厚誼卻無法用金錢來衡量。</p><p class="ql-block"> 這只是連隊官兵友愛中許多故事中的一例。然而,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今天,戰士中兵員成份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戰友情誼卻蒙上了另一種色彩。</p> <p class="ql-block">  同情弱者,幫助弱者是人們傳統的觀念。然而,在一連有一件事卻讓官兵們議論紛紛。戰士劉士勇,入伍前是西安蓮湖區一家飲食店的小老板,雇有20多個員工,生意經營得十分紅火。錢多了,玩膩了,慢慢地開始厭倦這種生活方式,于是便報名參軍。 </p><p class="ql-block"> 劉士勇入伍后,被分在三連,工作當中他看到一連是學雷鋒先進連,平時訓練最苦,工作爭得第一最多,官兵最受人敬重,在家時雖然生活裕,家產萬貫,但沒有社會地位,店里經常受有關部門的“吃拿卡要”,在家低人一等的感覺促使他非要調到一連不可,多次向營、團組織寫申請要求調到一連,組織上滿足了他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到一連后,他感受到了連隊春天般的溫暖,先是連長用“逐漸減少”的辦法幫他戒了煙,爾后,指導員又幫他改掉了愛吃零食的習慣。</p><p class="ql-block"> 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劉士勇原來經營的飲食店在市場競爭中,因生意太火,冷落了鄰里,他的店被無事生非的一幫青年砸了個七零八落,消息傳到了部隊,黨支部動員官兵出主意想辦法,幫助劉士勇家里盡快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 簡單的問題卻成了一件難題。戰士中出現了兩種意見分歧。有的說劉士勇家的問題與連隊沒有關系,這個雷鋒沒法學,他在家里是私營企業主,就是過去的"小資本家",雷鋒是舊社會過來的,對地主、資本家苦大仇深,向雷鋒學習,今天讓我們幫助戰友可以,幫助窮人可以,幫助他家怎么幫?就是雷鋒在也不會答應。</p><p class="ql-block"> 連隊黨支部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統一大家的思想,深刻領會:“在社會變革中,個體戶、私營企業家、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受到保護”等新觀點。連隊還列舉出劉士勇在家開飲食店,雖然雇用20名員工,但他解決了社會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每年還為國家納稅5萬元,貢獻是突出的,我們不能對他有偏見。學雷鋒要解放思想,雷鋒做過的好事要做,雷鋒沒有做過的好事也要做。因此,弱勢群體我們要關心幫助,富裕起來的強者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應該幫助保護,決不能袖手旁觀。</p><p class="ql-block"> 于是,官兵都主動靠上去,幫助劉士勇卸掉思想包袱,連隊出面請求部隊發了一份公函,請求地方派出所查處此事,很快鄰里受到了處罰,賠償了劉士勇家的經濟損失。</p><p class="ql-block"> 與此事相似,駐地新世紀工貿公司請求部隊派出6名官兵為其軍訓員工。部隊黨委經過慎重考慮后把任務交給了一連。</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完成任務后,官兵們議論開了,幫助私營企業主軍訓,這不是在幫助資本家發展嗎?我們是學雷鋒先進單位,以后這樣的事我們不能干。連隊感到戰士們對私營企業主的偏見還沒有徹底消除,指導員李平忠再次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引導大家端正認識,帶領全連官兵在幫助工貿公司做好事的過程中,請公司老板講公司發展變化及對員工的福利待遇。</p><p class="ql-block"> 一個個事實讓官兵們終于明白了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民營企業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作為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否的標準,要重在看它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獻。把民營企業家當作資本家是一種誤解,不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觀念更新,學雷鋒的領域擴大了,連隊主動與工貿公司開展共建活動,定期組織官兵到公司來做好事,傳播精神文明,幫公司在當地樹起了很好的企業形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诏安县| 珲春市| 锦屏县| 北安市| 洮南市| 洪洞县| 定结县| 新田县| 吕梁市| 遂溪县| 永吉县| 荔浦县| 清远市| 峨边| 谷城县| 温宿县| 庄浪县| 西华县| 长春市| 晋州市| 普陀区| 徐汇区| 邵阳县| 临城县| 陈巴尔虎旗| 蕉岭县| 全椒县| 武乡县| 宜兰县| 永济市| 敦化市| 松原市| 光泽县| 巴林右旗| 湟中县| 寿阳县| 义乌市| 景洪市| 南投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