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畫畫時,既要刻苦的追尋,又要學新思維,看別人的文章和畫,選擇自己喜歡的元素和表現方式,聽各方面的議論。在如此環境下畫畫,不必介意毀譽,堅持表達自己是最好的選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些年來練習書法的人多起來了,其實有個極大的誤區,就是把毛筆字當成了書法。孰不知字與書法確有天地之別,凡是認識幾個字的,在一幅書法面前都要說道幾句,以示自已有文化。千人千見,不同的學養,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審美取向,各執一詞。學書法者能全認可嗎?能因俗議而放棄追求嗎?書法是門高深莫測的綜合藝術,修練到那個層級的都能說出個道道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畫畫也是這樣,一幅畫掛出來,依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畫畫的人多如蟻,都懂畫嗎?否則陳子莊與黃秋園也不至被埋沒了。黃賓虹高深莫測,黑白難分,有人說他在齊白石之上。我是從農村走出的畫匠,不懂也在情理之中,不懂怎敢妄議?可有專攻美術的研究生把黃賓虹說的啥也不是,說學黃賓虹都學壞了。這有什么理論支持?對大師的評論尚且如此,對一般學畫人的習作評論更是五花八門。我們屯子有句俗語說的好,過日子不能聽走道兒的。這是不是說明在藝術上要堅持個性,創造獨特藝術語言的白話解釋?如果是智者,一句便如醍醐灌頂,受益終生。如果是街巷里議,恐不知路在何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因懂的少,又是白髪后學,所以多不自信。聽到意見就感徬徨,常常瞑思苦想其道理何在。求教學業有成的同學,他講今論古告訴我,畫畫不能在像與不像上轉圈子,這樣就沒發展了。要在似與不似之間才是好畫。中國畫不同于西方畫,散點透視構圖本身決定各元素之間既有內在聯系,又與實際不符的意象構成,這不影響表現力。還有資深畫家同學告戒我,畫畫沒有對錯之分,堅持畫自已,大膽地畫自己想畫的東西,畫畫是在處理關系,不必刻意追求象實物,不必象某某大家,至法無法。我也點滴看一些理論及公認的藝術品,知道一點藝術真實不能等同于生活真實的道理。今古畫廬山瀑布名畫很多,一人一面目,證明都是作者心中的瀑布,且畫一幅一個面貌。同一作者同一主題,絕不雷同且與實際相去甚遠,但人們卻均認可是好畫,像與不像不是欣賞中國畫的方法。中國畫在寫生時講究活取景,這不就是摻雜個性東西嗎?實畫定平平,摻雜個性想法或出彩。因為寫生也是創作嗎,沒有個人獨特的表現,何談創作?錢松嵒把鬧市中的遵義會議舊址搬到了紅山之上,令人拍案叫絕。把在宮殿群中的天安門置于綠樹叢中,給人感覺心清氣爽且莊嚴肅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畫畫不是照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生長在黑土地,早年泥濘不堪,松軟的黑土,現今在心里沉淀得比泰山還凝重,錯落平平的小興安嶺在我心中比匡廬還秀麗,比黃山更雄偉。沒人辨得出的哈拉巴山,鹿馬山,在我眼中在我心中永遠那么高大。我極盡想象,極盡記憶,極盡所能去表現我心中的家鄉。你贊我,我動力更足,你不屑我,我仍然前行。我意已跳出三界外,表達的是我自己,回憶并表現那難忘的農耕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就處在這個水平上,在我們屯子里是畫的最好的,走出來面對的卻是各個層級的人,所見的畫,有的喜歡,就認真研究研究,有的不喜歡就草草翻過。別人評論的好,要經過思考,認同了才能稱好,不認同的也有,比方黃秋園的畫,李可染扼腕嘆息,我就嘆息不出來,充其量是今人畫古畫而已,有成就的畫家的評價也只代表自已,不能認為他說的就是金科玉律,認同是認知一樣,不認同也應理解。畫象耿起峰這些年來一直畫工筆鐵線牡丹,他就堅持自己的追求,不從俗,不為了賣畫而改變了自己的追求。我開始不理解,畫的從俗一點,賣的肯定好,為什么不從俗呢?黃賓虹的畫被認為是宗師一級的存在,是陽春白雪,和者蓋寡,當年一幅畫一元錢都賣不出,然而就這么窘迫,黃賓虹依然堅持自已。看來愛藝術的人都有信念,都有堅持,評論和意見改變不了這種堅持。齊白石先生的山水畫用筆極簡,有人置疑齊白石不會畫山水,孰不知那是他的獨特的表現形式,他怎么可能不會畫山水呢?他畫花烏,更懂山水。他曾對學生李可染說“你的畫是草書,我的畫還是正書呢”。齊白石先生對畫的理解多么深刻!黃永玉先生愛荷,畫菏,把住所命名為萬荷堂,他伴菏生活,伴荷而作畫,難道他不知道菏花長啥樣?你看他畫中的荷花荷葉,千變萬化,千姿百態,顏色如萬花筒般的變化,完全顛覆了人們對荷的認知。他表現的是關系,表現的是情,表現的是自己的感受。黃永玉把荷畫出花來了。他不在乎別人說他畫的是什么畫,也不在乎說他會不會畫畫,他就這么執著的畫,多么可敬的堅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黃永玉多年,跟蹤了多年,自己也畫了多年,想了多年,覺得黃永玉是個豐碑。 高手見到我的畫,自然不屑一顧,既便說了見到解,我也未必能夠理解。意識到是高論就慢琢磨其中的道理,有閑論的,我也就閑聽聽,不能輕易順從,生怕亂了自己的腳步。我不能忘了自己的定位,畫畫是為了自娛自樂,是為自己畫畫,偶爾沾上點藝術味,也可能是欣賞者附庸上的,千萬不能當真。所以別人不管是稱贊或批評,我都十分冷靜,十分小心,不敢輕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認為畫畫是個性的創作,集中精力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對于毀譽之詞,要分析后再取舍,要想,但不可想的太多,太復雜,不可被評論擋住了腳步,不可壞了自己的興趣,堅持畫畫,充分表達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潘永彬2025.2.21于海倫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潘永彬,號左明,海倫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余庆县|
乳源|
牟定县|
托里县|
长沙县|
沙坪坝区|
上高县|
唐海县|
五河县|
云安县|
山丹县|
康马县|
滦平县|
遂溪县|
牟定县|
河池市|
吉隆县|
大足县|
许昌县|
云阳县|
蓬莱市|
桃江县|
和平县|
平塘县|
天水市|
建德市|
闽清县|
南城县|
兖州市|
龙口市|
南和县|
藁城市|
杂多县|
白银市|
临澧县|
兰考县|
庆元县|
白山市|
平泉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