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獅和夢》</p><p class="ql-block">徽州的“許國石坊”(俗稱“八腳牌樓”)已是國家級文物,嚴禁游客攀爬。五十多年前是能坐在石坊的石獅子上拍照的。</p><p class="ql-block">兒時常在石坊邊玩耍,因外婆工作的裁縫店就在旁邊,我要幫她“穿針引線”,那時的外婆50多歲眼已老花,或許叫我“引線”也只是大人和孩子間的一種互動、讓我有點“成就感”吧。除了外婆這位有名的“上海師傅”,記得店里還有其他本地的裁縫師傅,用著古老的炭燒熨斗,含一口水在嘴里,然后吐成霧狀噴到需要熨平定型的布料上(現在年輕人估計很難想象了)。</p><p class="ql-block">石坊上所有的字包括那一長溜的頭銜和繁體字,都讀、認、背得滾瓜爛熟(啟蒙識字),晃著腦袋“上臺元老”和“老元臺上”翻來覆去地讀,頗有“推和敲”的意味。后來才知那些字都是董其昌書寫的。</p><p class="ql-block">珍貴的不是因照片時間的久遠,而是那時的家庭自拍這類風景照(大多是去國營照相館拍標準照或結婚照等必須的照片)的罕見。這是姨父回家探親時帶著姐、我和表弟外出游玩并拍的照,他有海鷗牌120照相機。在物質匱乏的70年代,不買肉和生活必需品,花 160元購買相機,不同于自行車作為交通載運工具、縫紉機作為生產工具,完全就是奢侈消費品。而且除了相機之外平時還要添置膠卷,拍完還要買相紙、定影粉顯影粉等材料自己沖曬照片,又得花錢,很難說不是一種“浪費”。武測畢業的姨夫(當地幾位老人不叫他名字,只是親切戲謔地叫他“戴眼鏡的”)做的這種令人費解和質疑的事。現在看起來,這正是測繪工科男在艱苦的野外勘測工作之外,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浪漫的自然流露。就像他的師弟李德仁院士,去年85歲高齡,凌晨還要看歐洲杯球賽,和我們述說年輕時在德國讀書賭球的趣事。和常人一樣,童真始終藏在科學家的心里,“東方慧眼”和“視界中國”的理想和行動也就成了自然的外在展現。如果有幸能夠參與,一起做夢、圓夢,真好。</p><p class="ql-block">如今,又常在“石獅”這座城市游走,命也,運也。</p> <p class="ql-block">史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適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p><p class="ql-block">閱者請朗讀一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诸城市|
阿克陶县|
松原市|
泾阳县|
西藏|
芮城县|
英山县|
仁怀市|
邹平县|
永福县|
奎屯市|
康马县|
禹城市|
三都|
广州市|
东海县|
彝良县|
河源市|
闽侯县|
定结县|
乌兰察布市|
郯城县|
平谷区|
淮北市|
荃湾区|
牡丹江市|
陇川县|
旬邑县|
六盘水市|
平潭县|
宁城县|
讷河市|
塘沽区|
吴忠市|
东乌|
鹤庆县|
吉安市|
赞皇县|
万盛区|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