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春節,注定是一個特別而特殊的春節,在我的記憶里,這是一個永遠難忘和難過的春節。在所有經歷過的春節里,有在鄉下、有在干校、有在縣城、更多的是在省城里度過,但不管在哪,都是在家里和家人一起歡度春節。而今年的除夕夜,我和母親倆母子是在醫院里度過的。</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那得從一個多月前說起……</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一個多月前的2024年12月29日,母親獨自一人在家,上衛生間時,因突然暈眩身子失去平衡而跌倒,聽到消息那一刻,感覺天都塌了。母親意外摔倒,造成兩側髖骨骨折,雖然萬幸沒有錯位,但對于一位95歲高齡的老人而言,那就是一場災難,有許多老人就是一摔而讓家人終身留下遺憾,這種例子實在太多太多,讓我們一想到就感到不安和恐懼。</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摔倒后,急忙叫120送進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室救治,全家人圍在急診室里,焦慮、擔憂籠罩著我們,更多的是愛莫能助的無奈,這突然的變故,讓我們感到恐慌、恐懼,時時擔心著母親是否能扛得住。</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而母親精神狀態頹廢,自己眼里也是無盡地絕望,疼痛使她在清醒時不斷地呢喃:還能不能過這一關啊,這回怕是不行了,以后只能躺在床上了。母親的咕嘟和望著母親因傷痛而不斷的呻吟,讓我心里是一陣陣地刺痛著。</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母親一生都很堅強,經歷過無數次的風雨考驗,都頑強地頂了過來,但我也知道母親內心卻也有很脆弱的一面,恐懼同樣籠罩著母親的心。我們不停地安慰母親,更是為了讓母親樹立求生欲望,我們一直說著鼓勵的話語,用最大的努力搜索最多的安慰詞匯安撫母親的懼怕心理。</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經過連夜的各種檢查,最后確診了傷勢情況,因為骨折沒有錯位,多少讓我們安慰了少許。連夜請來護工陪護及護理,又多方努力終于在第二天才有了床位住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和康復。此時,那顆焦慮和擔憂的心才稍微放下了少許。</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好不容易住進了醫院治療和康復,又奈何不了那位年青的主管醫生天天在引導、勸說要讓老太太做手術,主管醫生的各種勸說甚至還帶著一點恐嚇,其目的就是讓我們同意為母親做手術。主管醫生的建議一時讓我們不知所措,只能暫時跟主管醫生說先讓我們家屬考慮和商量一下再做決定回復。</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和兄弟姐妹們商量,并聽取了一些其他醫院骨科醫生的建議后,我們堅決不同意讓母親上手術臺。一是母親骨折并沒有錯位,實則是骨裂,不至于非要做手術;二是母親上手術臺是否能挺過麻醉關?雖然是說微創手術,但麻醉風險對于一位近百歲的老太太來說還是很大的。</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我們沒有同意手術治療,主管醫生對我們的態度立馬冷淡下來,只過了三天便責令我們出院!理由是不做手術就沒有治療的意義,回家靜養即可。那天正好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正是全世界人民歡慶新年的一天,母親便被要求出院。</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不管這是否是主管醫生的刁難還是真的沒有繼續治療的意義,從母親的病況和精神狀態來看,我們是堅決不同意出院。通過多方溝通,因母親還有一些基礎病,主管醫生這才勉強同意按治療基礎病的理由留下住院,在治療基礎病的基礎上輔助治療骨折的康復。這已經是本末倒置了,但為了安撫母親和治療,我們必須接受這種治療方式。</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在附屬醫院住院這些天里,主管醫生念念不忘手術,隔三差五就找我們勸說要為母親做手術,并說不做手術就會有怎樣怎樣的嚴重后果等等,給我們施加心里和恐懼壓力。或許是我們誤解了醫生的好意,又或許是我們的擔心太多,總之,我們還是一概堅持不做手術。</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為了做不做手術這個問題,我們還跟主管醫生的關系鬧僵了,也就是醫患關系的不融洽。于是,各種不愉快都給了我們。每天去醫院探視母親,護工總會跟我說醫生又跟她說了什么什么要求等等,我也只好告訴護工別管醫生說什么,就叫醫生找我們家屬直接談就行,由我們去跟醫生溝通。</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艱難地在醫院住了11天,迫于醫生天天摧著出院,我們沒辦法,只好聯系海南中醫院江東院區,轉院繼續康復治療。1月10日下午打電話向120急救中心要車,轉院至海南中醫院江東新院繼續康復治療,住進了康復科病房。</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中醫康復主要是做針灸、熏灸、熱敷及超聲波等等項目的康復治療。每天吃完早餐后,便開始各種項目不停歇的輪番治療,一項一項做完也就該到吃午飯時間了,有時治療過程中要翻動身子,一不小心就會把母親弄痛得呻吟,把母親折騰得疲憊不堪,讓人看著心痛。但母親還是堅強地咬緊牙關配合治療,硬是挺了過來,也讓人看到了那個頑強的母親,讓我心里多了些許欣慰。</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1月15日,母親原單位即海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勇帶領集團相關黨組織和工會負責人到醫院探望和慰問母親,傳達了黨中央、省委等各級黨組織對母親這位離休干部的關懷,并送上新春祝福。同時,詳細了解了母親的病情和康復情況,鼓勵母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原單位領導的慰問給母親注入了一劑強心劑,讓母親增強了信心,看到了康復的希望,也為我們家屬分擔了許多憂煩。母親做為一名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視黨組織為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有黨組織的關懷比我們天天鼓勵的效果更勝一籌,十分感謝黨組織對母親的關懷和慰問。</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轉眼就快要過年了,護工阿姨在臘月28回家過年了,我們三兄弟將在這期間輪流在醫院陪護母親,很幸運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我在醫院里陪護母親過大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除夕晚餐在醫院食堂買飯時,特意為母親留了兩塊雞腿肉,海南人過年,餐桌上必須要有雞才算是過年,在醫院過年,我和母親也不想例外。看著母親吃那兩塊小小的雞腿肉連說好吃時,我趕緊轉過臉去不讓母親看見我在流淚。</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這真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夜飯。在我的記憶里,就算是最困難的那個時期,都沒有像今年這個除夕晚餐那樣簡陋而無味。這里沒有家人陪伴和祝福,更沒有豐盛的佳肴,有的是病房里彌漫的消毒水和藥水的氣味,然而母親卻吃著這兩塊小小的白切雞肉,卻說很香!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讓我感到愧疚。但我心里還是很幸福,因為我還有福氣和母親一起過大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吃過簡單的除夕晚飯,護士便幾次過來喊我們幾個守護病人的家屬到大廳去拍幾張過年照片,作為她們除夕夜堅守崗位的工作照發給院領導。想想,這也是一項義務,必須配合她們完成任務。匆忙換好衣服,走去大廳,已有幾位家屬和一二位病人在座,自己沒多想見了空位便坐下來拍照。</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拍完照,護士送給我們每人兩個蘋果、兩個橘子和幾塊餅干、糖果作為答謝,和護士互加了微信,讓她們也把照片轉發給我,也好為這特殊的除夕夜做個紀念。一不會,護士便把照片轉發了過來,同時留言:“阿叔,拍的不是很好,不過醫院領導說你很像領導,哈哈哈。阿叔新年快樂!”</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哈……,原來我是無意中坐在了C位,而且鏡頭里表情嚴肅,身子挺直,還真像模像樣地裝正經看著前方的電視節目,難怪護士說醫院領導說我像領導,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當領導就是這個樣子啊。</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夜色漸濃,除夕夜的醫院靜悄悄,就連走廊里也空無一人。住院的病人絕大多數都出院回家過年了,只剩下幾位重病號,護士也是偶爾過來查一下病房。病房里只有我和母親靜靜地看著春晚直播,其實是母親陪著我看春晚,然而節目里的喜慶氣氛也難掩因母親摔傷帶來的悲愴,讓人一點也喜慶不起來。不到9點半,母親便說困了要休息,安頓好母親休息后,便獨自一人繼續觀看春晚。</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不一會,母親便一再催促我早點休息,我幡然醒悟,原來是我看電視影響了母親休息。關掉電視,關掉房燈,卻是無法入眠。獨自坐在窗前冥想、沉思,卻是沒有一點頭緒。窗外遠處燈光璀璨,只有那遠處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再次提醒著我今天是除夕夜!</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零點的鐘聲敲響時,外面遠處的鞭炮聲達到了高潮,遠處的天空不時被煙花照亮,五彩斑斕的光芒映在病房的玻璃窗上。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此起彼伏的煙花,心里卻是空落落的。一想起醫生說過母親年紀大了,恢復起來會比較慢,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時,心里就跟著著急和煩躁。</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看著安祥入睡的母親,心里默默許愿:祝愿母親早日康復,希望我們能一起度過更多個團圓的除夕夜。在這個特殊的除夕夜,萬家燈火,鞭炮齊鳴,煙花共舞,家家戶戶團圓喜慶乙巳蛇年到來。此時,只有我和母親兩個人,雖然沒有家人陪伴,但我知道,有愛的地方就是家。</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窗外的喧囂漸漸平息,新年的第一個凌晨慢慢回歸寂靜,但這個夜晚終歸是個無眠之夜,躺在窄小的簡易小彈簧床上翻來覆去難于入睡。午夜后,護士每隔一個小時就過來查一次房,進進出出,加上外面走廊燈光刺眼,使我睡睡醒醒,整晚睡眠加起來都不足二小時。</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艱難地熬過了除夕之夜,天剛蒙蒙亮就爬起來,本以為會精神萎靡、一蹶不振。咋知道洗漱完畢后,又忙著為母親買早餐,接著還要配合護士為母親做各種康復治療,忙前顧后的竟然沒有絲毫的倦意和疲憊,大年初一竟然沒有一絲過年的跡象。到午休時,竟然也是神奇的沒有“睡意”,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一位年青人。</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下午四點左右,大哥過來接班時,本想立馬回家補覺,可母親叫住我先為她擦洗身子再回去。等幫母親擦洗完畢,收拾好東西回到家時,已經是下午五點鐘了。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忙著做晚飯,等到吃完晚飯洗澡后,晚上9點左右,疲憊的身子便支持不住地轟然倒下,沉沉地睡了過去。乙巳蛇年的第一天,就在這樣繁忙而有效率地結束了。</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承蒙院方和醫生的照顧,讓母親在醫院住了20多天。在醫生和護士的精心治療和康復下,雖然恢復緩慢,但也是日漸康復,母親慢慢地可以自己轉動身子側身和稍微坐一會,疼痛也逐漸減輕,臉頰也有了些許紅潤,整個人也開始有了精氣神。看著母親慢慢康復,家人都感到十分高興,心里的一塊石頭也終于落了地。</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正月初八(2月5日)上班時,主管醫生就過來商量母親的出院事宜。按醫保規定,病人不能長時間住院是否很不人性化和死板?病人還沒完全康復便讓出院,這是否有悖于治病救人的初衷呢?醫生的說法是,病人達到了出院條件,可以在家康復,可是普通家庭哪來的康復條件?還是不去追究這些問題吧。</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根據母親的康復情況,我們還是想讓母親繼續在醫院里進行康復治療,在醫院康復治療總比在家靜養恢復效果會更好些,母親也同意繼續轉院康復治療。于是聯系了省老年病醫院作為母親下一步的康復醫院進行康復治療。</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母親可以稍微能坐了,于是正月初九(2月6日)上午由我弟驅車,我和舅媽陪護送母親轉院至省老年病醫院繼續康復治療。舅媽也是大年初五就過來接替護工看護母親的,做為長期看護和陪護母親,或許親屬就更為方便些。</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省老年病醫院是由原省干部療養康復醫院升級而成,康復手段、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是具有一定水準的。但問題是醫院不像中醫院那樣是由醫生親自到病房給病人進行康復,而是每天需要病人親自去治療室進行康復。這讓母親剛剛有點起色的骨折愈合因從床上搬上移下而產生觸痛,也讓人擔心這樣的移動會對母親剛剛有點好轉的傷口再次創傷。</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但這也是沒有辦法,醫院的規定也不會因個別病人的特殊情況而改變。這就苦了母親和舅媽,一個要每天搬動母親,一個要忍著痛堅持去治療室進行康復治療,每天來回的折騰讓她們倆人都搞得很累,而且還不能出一點差錯。</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現在,母親骨折的康復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基本上可以較長時間的坐立了,扶著也可以慢慢移動走幾步,也可以自己動手吃飯,而且胃口也好轉了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比以前飽滿了許多,還和鄰床的病人有說有笑了。看到母親康復有如此進展,相信母親再過一段時間將會日益恢復健康,這也讓我們深深地松了一口氣。</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自從母親摔傷住院以來,最開始在海醫附屬醫院那幾天,由于自己感冒,嗓子嘶啞說不出話時,有一天落下沒去醫院看望母親,母親就問護工阿姨說我今天怎么沒來。自從母親問我為啥不去看望她后,我是幾乎天天往醫院跑,不管是下雨還是寒冷,或白天或晚上從不間斷,直到今天母親還在醫院進行康復,我還是如此地天天跑。或許是母親更希望我去看望和陪伴她老人家吧,能隨母親所愿我也很開心。</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那個護工阿姨和同學都說我很有孝心,每天去看望母親,而我不認為這就是孝心,我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覺得正確和應該去做的事,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做的這些恰好是為了母親而已。其實我并沒有做得更好,否則也不會經常被母親埋怨和叨嘮。</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同時我也很奇怪和納悶,五個兄弟姐妹,其他人很少去看望她老人家,為啥母親不去問為啥,而我幾乎天天去看望,只因落下一天就問我為啥沒來。做為兒子,我是用心盡力去做屬于自己的每一份責任,用心去體驗當下的每一次悲傷和喜悅的感受,就算自己身體不舒服,只要能動,我還是要盡力去完成自己的那份責任。</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世態炎涼,人世間本來就很坎坷,人間至味是清歡,人間至情是親情。親人是我們最為溫暖的靠山,只有親情才是我們最后的依賴,親情如同空氣,無聲無息卻又無處不在;又似水般平淡,卻滋養著生命的每一個角落。</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可是,有時親情也抵不過歲月的殘酷,總有些力不從心、總有些百般原由讓人不得不懷疑親情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禁要問:頭頂煙塵,是誰負了歲月靜好?我們窮極一生,到底為的是什么?請讓我們好好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每一刻吧,因為親情,是生命中最溫暖的底色,更是人生路上最堅實的依靠和港灣。</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你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懂得親情的意義和價值!</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萨嘎县|
固安县|
和静县|
泗水县|
长治县|
营山县|
通河县|
依安县|
泰安市|
隆德县|
葵青区|
鸡泽县|
永城市|
莒南县|
九寨沟县|
南郑县|
华亭县|
贵德县|
呼图壁县|
高碑店市|
墨玉县|
广南县|
陆良县|
贵港市|
东明县|
肥西县|
阜新市|
积石山|
冕宁县|
法库县|
旺苍县|
东兰县|
涞水县|
嵩明县|
高安市|
襄垣县|
梅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林芝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