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佐橋 <p class="ql-block">? 棟佐橋?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窯市村,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建于1956年4月。該橋由新加坡華僑葉怡煎和葉怡宗兄弟遵祖命而建,名字取自他們的祖父和父親名字中的“棟”和“佐”字?。</p><p class="ql-block"> 棟佐橋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交通狀況,解決了村民出行難題。橋頭橋尾各立有兩座塔,橋中央和橋旁山坡上有楹聯和碑刻,分別由廈門書法家高懷和廈門近代著名書法家羅丹題寫,這些文字不僅贊揚了建橋者的善行義舉,還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華僑精神?。</p><p class="ql-block"> 此外,棟佐橋的建成不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工作,還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商業活動,使得周邊商店林立,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p> 葉金泰故居 <p class="ql-block"> 葉金泰故居,位于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窯市村瓦窯36號,是一座建于1936年的紅磚民居。這座建筑坐東南朝西北,采用前后兩落大厝的合院式設計,展現出獨特的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 葉金泰故居的前落擁有五間進深一間的大庭院,石框大門上鑲嵌著“澄波居室”的石匾,彰顯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建筑物的開間布局寬敞,磚、石、木的用材考究,雕飾精美。</p><p class="ql-block"> 葉金泰故居的墻面采用胭脂磚,通過細縫拼磚和窯前磚雕手法,巧妙地嵌出“1936”的年份標識,并融入了各種錦地紋、幾何紋、福祿壽紋以及楹聯、文字等元素。門面拼貼了色彩艷麗的進口釉面花磚,門框環繞著精美的彩塑和石雕構件,墻裙、墻腰、門窗等部位大量采用花紋雕琢精細的白色花崗巖石板和青斗石雕板。</p><p class="ql-block"> 葉金泰故居的檐廊墻壁上裝飾著釉面花磚圖案和彩繪國畫,與廊亭梁架上的人物、花鳥紋漆金木雕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p><p class="ql-block"> 葉金泰故居的每個房間都開有兩個門,這是為了預防有人前來火并,方便逃跑。這一設計顯示了葉金泰的智慧和遠見。</p><p class="ql-block"> 葉金泰(1904-1950),號澄波,是20世紀20-40年代活躍于同安的著名人物,被譽為同安的“土皇帝”。他的故居不僅是他生平和成就的見證,也是同安歷史文化的一部分。</p> 瓦窯梳妝樓 <p class="ql-block"> 梳妝樓: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窯市村瓦窯36號葉金泰舊居西南側25米。坐東南朝西北,為雙層歐式小樓,平面呈長方形,閩南傳統磚石木結構建筑,面寬12.1米,進深10.2米,前、后有磚埕。一樓外墻為花崗巖石壁,二層以上為紅磚墻壁,內墻為白灰墻面,硬山頂,馬鞍形屋脊。一、二樓布局相同,前、后均為較寬的圓拱連廊,中為廳,兩側各1間房間,二樓廊道設有綠色琉璃瓶欄桿,一樓廳內及后廊有木樓梯通往二樓。二樓屋頂外墻檐下拼磚“王申”等字,為建房年代即1932年。此房為葉金泰為其夫人起居所建,為中西合璧式建筑。葉金泰為地方富紳,解放初期因從事違法活動,被人民政府鎮壓。此建筑是鄉村中較為少見的中西合璧式風格建筑,為名人所使用,具有一定文物價值。</p> 窯市村簡介 <p class="ql-block">? 蓮花鎮窯市村的由來是取自其內部兩個自然村“瓦窯”和“東市”各取一字而得名??。窯市村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政府駐地東北部約3公里處,全村有1152戶,3919人,轄14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和18個獨立核算小組?。該村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臺灣芭樂和蔬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瓮安县|
兴仁县|
雅安市|
革吉县|
浮山县|
祁连县|
红桥区|
苍山县|
南陵县|
岳普湖县|
吴桥县|
汶川县|
固始县|
乌兰察布市|
濮阳市|
广河县|
哈尔滨市|
文山县|
锦州市|
天等县|
仲巴县|
唐海县|
昌平区|
洞头县|
诏安县|
美姑县|
临沧市|
通山县|
江永县|
汉川市|
台山市|
濉溪县|
义乌市|
池州市|
宁都县|
陆川县|
宁夏|
恩施市|
老河口市|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