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推薦書目</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 / 著</p><p class="ql-block">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作品</p><p class="ql-block">小荷深度閱讀六年級推薦書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品簡介: </b></p><p class="ql-block"> 《馴鹿六季》是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黒鶴的作品,講述了“我”因為目睹母親車禍離世而“關閉”自己,父親便把“我”帶到了中國北方大興安嶺的營地中。“我”和馴鹿鄂溫克族老人“秋鳥”一起生活,飼養馴鹿和保護林區中的野生動物。“秋鳥”帶我學習森林中的生存智慧,探訪林中秘境,領略林中獨特的美。</p><p class="ql-block"> 我們早已習慣了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但生活在中國北方大興安嶺叢林中的鄂溫克族人,一年要經歷六個季節,這是自然的歷法。在這里,<b>“我的時間被重新開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種動物</b></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來,人類就把馴鹿視為圣潔之物,并衍生出許多美麗的傳說與神話。本文就是一本關于馴鹿的動物小說,講述了“我”與馴鹿之間發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馴鹿</b> 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p> <p class="ql-block"> 馴鹿,又名角鹿。身長約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復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征。馴鹿的身體上覆蓋著輕盈但極為抗寒冷的毛皮。(摘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文中馴鹿中的“代表”是<b>海德薇</b>,它一出生就與眾不同。一頭白色的馴鹿,在森林中過于顯眼,很難存活。經過自然的洗禮,重重的磨難,它由一頭被母親拋棄的小馴鹿成長為一頭健壯、威猛的“神獸”。</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兩條線索</b></p><p class="ql-block"><b>本書采用了雙線并行的敘事結構:</b></p><p class="ql-block"> 從情節發展來看,“我”在營地中的生活故事是主線,偷獵者老白在林中的偷獵行動是輔線,兩線并行,交叉發展,“我”和“老白”相遇時,他已經被自己獵殺的駝鹿皮禁錮而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個人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需要“療傷”的少年</b></p><p class="ql-block"> “我”有著做自然科研工作的父親和身為商界精英的母親。出國留學前三天,“我”在校門口目睹母親車禍離世,因自責和傷痛“關閉”了自己,不再開口說話。“我”用這種方式來拒絕時間,拒絕已經發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就算來到營地后“我”也從未忘記過母親,<b>“她的離去就是讓我在后來所有的日子里都在回憶有關她的一切,以現實的一切與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進行對比”。</b></p><p class="ql-block"> “我”對營地中的生活充滿好奇,并且喂養了被母親拋棄的小馴鹿“海德薇”。<b>森林中殘酷的生存環境鍛煉了“我”的勇敢、智慧與擔當,“我”得以慢慢成長</b>,這種成長不僅是體格變得更加強壯,更重要的是我逐漸接受了媽媽的離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秋鳥”:敬畏自然的馴鹿人</b></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那么一種人,讓人無法判斷出年齡,他們就是偷獵者眼中神一般存在的老獵人。馴鹿鄂溫克族人不再狩獵之后,成為了保護區的義務護林員。秋鳥便是其中的一員。</p><p class="ql-block"> 他熟知森林中的一切:動物、植物、包括森林中的風。在野外煮東西后,離開前他會走到溪邊用手舀水,一次又一次,澆在火上。在接近一只冬眠的熊時,他表現得非常謹慎和恐懼,這種恐懼是真正了解森林的人類對動物真實的敬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老白”:經驗豐富的偷獵者</b></p><p class="ql-block"> 老白有著精湛的射擊技術,他知道如何躲避保護區的車和護林員的巡守,知道松雞在什么季節會出現在什么地方,知道用什么方法把藏在洞底的獾抓出來,孤身一人也敢把熊作為狩獵的目標......</p><p class="ql-block"> 老白的結局是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他將親手剝下來的駝鹿皮裹在身上,在寒冷中永遠地“睡了”過去。</p><p class="ql-block"><b> 作為一個偷獵者,老白的生命終結于自己槍下的獵物,這是一種高級的諷刺,可謂因果循環,罪有應得。</b>老白之死的設計,讓整本書的生命主題顯得愈發深刻而厚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個賞析角度</b></p><p class="ql-block"><b>1.第一人稱視角,寫實感極強</b></p><p class="ql-block"> 讀者通過“我”,看到了大興安嶺中鄂溫克族馴鹿人的生活,感受到了他們與自然和諧的相處。</p><p class="ql-block"> 小說中“我”的內心活動,包括在林中的所見所聞,讀起來是那么的真實,帶來沉浸式的閱讀感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我”在接近熊洞時的狀態:</span></p><p class="ql-block"> “我慢慢地蹲下,真的很慢,我甚至為自己的膝關節發出的細微的響聲而緊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通過“我”的感官感受熊洞里傳出的氣味:</span></p><p class="ql-block"> “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見,但是如果仔細看,可以看出那里其實正飄出一縷幾乎無法識別的白氣。而隨著那白氣一起飄出的,是一種與這潔凈的雪地氣息完全不同的氣味,夾雜著某種令我感到眩暈的膻味,那是一種熱烘烘的臭氣,似乎是一個很久沒有刷過牙的人口中的氣味,但這種氣味要強烈100倍。”</p><p class="ql-block"><b>2.文筆細膩,體察入微</b></p><p class="ql-block"> 在語言上,作者文字細膩,對事物體察入微,把種種描寫得絲絲入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獨自一人在湖邊看到駝鹿時的的樣子:</span></p><p class="ql-block"> “巨大的頭顱,巨大到耷拉下來的唇鼻,頭頂上巨大的角像是半張開的手掌,那些角叉像粗壯而彎曲的手指。我幾乎看不到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很小,藏在鼻子后面臉頰兩側的褶皺里。它的嘴像一個攥緊的拳頭一樣蠕動著,那一叢水草被它叼起,在慢慢地吃進去。”</p><p class="ql-block"> 寥寥幾語,駝鹿呆萌的樣子便躍然紙上。</p><p class="ql-block"><b>3. 互相成就的成長</b></p><p class="ql-block"> 小說主人公“我”在營地中有了很大的變化,除了秋鳥和大自然影響了我以外,這種變化也離不開馴鹿“海德薇”,它是“我”打開心靈世界的開關。</p><p class="ql-block"><b> “海德薇”是媽媽離開之后我說的第一個詞語,這頭馴鹿的默默陪伴和信賴,安慰了我受傷的心靈。</b></p><p class="ql-block"> “海德薇回來的那天我開始說話了”,<b>它是我“成長”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b>“海德微”出生后被母親拋棄,在“我”的細心照顧長大,我也見證了它在與人類和自然環境的搏斗中長成了一只高大、健壯、威猛的馴鹿。海德薇的成長也隱喻了“我”的成長和變化。</p><p class="ql-block"><b>4. 尊重萬物生靈,敬畏自然</b></p><p class="ql-block"> 本書按照馴鹿鄂溫克人的習慣,<b>沿用自然的歷法,寫了大興安嶺叢林一年六個季節中動植物的生存和變化</b>。馴鹿鄂溫克人靠著大自然的饋贈而生存,他們為了守護自然,與偷獵者進行著“戰斗”。</p><p class="ql-block"> “秋鳥”和“我”的名字“角個角個(夜鶯)”都與鳥有關;偷獵者“老白”最終也因為虐殺動物而死,這些細節和情節都體現了尊重萬物生靈,熱愛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p><p class="ql-block"><b> “森林有自己的生命,只要身處其中,就可以感知到每一棵樹的呼吸。</b>”在遠離城市的森林中,人類了解到了自然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正如李梅所說:<b>“荒野成功治愈了男孩的心理創傷,成為迷失在現代文明叢林中的現代人永遠的精神原鄉。”</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湘潭市|
望奎县|
朝阳区|
区。|
洛隆县|
柞水县|
余江县|
平凉市|
阿拉善盟|
长葛市|
阿坝县|
子长县|
库伦旗|
滨海县|
郸城县|
葵青区|
井陉县|
呼图壁县|
定州市|
甘泉县|
小金县|
汉川市|
永修县|
伊金霍洛旗|
江陵县|
六安市|
望奎县|
民勤县|
仁寿县|
北安市|
车险|
平果县|
寿宁县|
凤山市|
铜山县|
高雄市|
武宣县|
米林县|
建瓯市|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