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4——走》

Di

這篇文字改了三稿,在我看來還是不盡如人意。總歸是書讀的少,閱歷也淺,每年寫來寫去還是那些東西。創作欲每年都在遞減,更多的是像完成一項任務,看來“堅持”這件事真的很難。從17年開始記錄,現在已經堅持8年,不知道后面還會堅持多久。其實堅持下來也不難,一旦斷掉可能會是終生遺憾。所以我寧愿讓現在痛苦,也不想讓以后遺憾。請以后的我感謝現在的我,我為了讓你看到自己的人生軌跡,也是拼了命了。<br> ——寫給80歲的周海迪 <div> 于2025年2月 洛扎協其</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一:蘋果從哪里削都一樣》<br></div><div><br></div><div> 今年拍的照片不多,本來并無多少東西可寫。感覺每年都是這個開頭,踉踉蹌蹌的攝影,走的舉步維艱,像是我三十多歲風燭殘年的人生,過的如履薄冰。</div><div> 但是話說回來,今年拍的照片確實不多。</div><div><div> 著手整理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在電腦前發呆,打兩字刪掉,打兩個字再刪掉,腦子里空無一物。然后一個朋友跟我連線,閑聊了幾句,我說:“我正在準備2024年的總結,但不知道怎么開頭。”她說:“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時三天睡不著覺,因為那本書對他很重要,他想要一個驚艷的開篇。后面路遙一個朋友對他講,一個蘋果從哪里削都一樣,從哪里削都不會顯得那么隆重,關鍵是你得把它削完。沒有哪個高手在一開始就大做文章,只有平庸之輩才會在開始堆積華麗。”我聽完當即就通透了,好像治好了我多年的……</div><div> 然后我開始隨意起來,腦子里閃過一個個片段,它們囂張地沖我喊:先削我,先削我……</div><div> 愣了半天,我又不知道該先削誰了……此處省略若干國粹……<div><br></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序二:攝影迪變成了社會迪》</span><br></h3><br> 至于這篇文章為什么沒有及時整理出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年底太忙了,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寫東西。首先是工作沒干好,每天戰戰兢兢,自然也沒心情去搞其它。<br> 一位領導經常對我們說:“你們覺得自己每天投入工作的時間和精力能有多少?”我反思自己剛剛及格,這點需要以后去改進。這句話其實可以適用在任何地方,把它延伸一下,一個人的時間被什么東西充斥,他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什么樣的人。我不可能一天到晚玩游戲,然后成為一名攝影師。前幾年一提攝影,我有很多感想可發,以前可能真是一個“攝影人”,投入到攝影的時間比較多。現在一提攝影,好像欲言又止,大概太多的時間都消耗在了其它地方,這個《序三》再講。<br> 2024年,我總結自己,不太像個攝影人,更多的像一個“社會人”,就是工作、生活、社交占了很大一部分。我覺得這是必然,以后可能更甚。我發現自己逐漸復雜起來,這不是什么好事,可能也不是什么壞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三:攝影荒廢的一年》<br></div><div><br></div> 2024年的許多時間都浪費在煙酒上了,這點我要承認。平時我也是極少抽煙的人,包括2023年及之前。去年一個人跑那曲、林芝,很恣意瀟灑的生活,身上也不曾備有一包蘭州,今年怎么就煙不離手呢?還有酒,也喝了不少。這兩件事我覺得需要注意。<div> 至于攝影,因為時間都浪費掉了,所以照片也少了。后面我把相機出了,一臺佳能R62,一顆RF100-500,一顆RF100-400,一顆RF28 f2.8,一顆EF85 f1.2,一顆EF50 f1.2,一顆EF24-70 f4。之所以出掉這些機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太會修圖,對照片的后期處理能力不太行,所以出掉也是好事,本身又不專業。</div><div> 2024年去了一趟內蒙和東北,橫跨了一萬多公里,這點算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后面細說。今年還學會了飛無人機,以一臺無人機墜毀在普姆雍措的代價學會的,學費比較昂貴。今年還玩了一部《黑神話·悟空》,小小三周目,可惜四妹不在啦。不過我喜歡亢金星君,可惜她也是挺慘的。二郎神有點帥,打了三個多小時,氣得我甩手柄。二師兄讓我感動,期待后續有其他角色登場,然后大鬧天宮!黑神話那幾個CG做的也挺好,揣摩起來極有味道。我覺得玩游戲不只是體驗劇情的推進、打斗的快感,更多的還要感受它深層次的東西,金蟬子對黃眉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惑亂人心、倒果為因。”我理解這句話就是不要帶著結果去找答案,一是帶有偏見,二是很多人性經不起試探。</div><div> 扯了那么多,我平時最愛的還是攝影,這是我一直堅持做的事。就算平時再怎么抽煙喝酒打游戲,攝影這件事也會貫穿人生始終,堅剛不可奪其志,萬念不能亂其心(結論是否下的過早?)。反轉有些快,不好意思,雙子座,說變就變,性格使然(怪雙子座?)。說到性格,今年做了一個有意思的測試,MBTI,我的測試結果是提倡者,INFJ,屬于內傾型(Introversion)、直覺型(iNtuition)、情感型(Feeling)、判斷型(Judging),一個小老頭的形象,怪可愛的。我覺得挺準,蠻有意思,“一個安靜神秘的理想主義者”,好像很符合我的定位。</div><div> 絮絮叨叨說了很多,我覺得不能再扯了,后面開始正文,重點講一講我的攝影之路和那些稍微能拿得出手的照片。OK,且聽下回分解。<br></div> <div>  如果重點談攝影的話,我覺得今年分兩個版塊來講就夠了,一是在西藏拍攝的照片,二是休假一路橫穿內蒙、北上漠河、南到大連,然后渡過渤海、返回山東這期間的所見所得。這樣一捋,思路就打開了,今年的文章也沒那么難寫。先大概這么定,我這文筆既爛又散的人,也不知道寫著寫著就寫到哪里去了。<div><br></div></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藏篇一:我大多的照片都在路上》</div><br> 我在西藏拍的最多的是什么呢?以前是八廓街的行人,現在是庫拉崗日、羊卓雍措、普姆雍措。以前是主動去尋找一些有趣的人和故事,現在是被動的拍攝路上遇到的山湖風景。<div> 可能是自己老了,變得沒那么有趣了。以前是發現美,現在是邂逅美。好像趨于道家了,無為而無不為。以前是“有所為而為”,現在是“無所為而為”。但是真的“無所為”了嗎?我看不盡然。古人云:無欲則剛。我看世上沒幾個人能做到。曾國藩在日記里天天反思自己看美女,還不是天天反思天天看。正經人誰寫日記?</div><div> 我不寫日記,但當拿起相機的時候,我就有了“欲”。當我把照片發到朋友圈的時候,我的“欲”更甚,分享的初衷是好的,但難道不想得到認可嗎?森山大道說:欲望淡薄的人是無法拍照的。我不理解這位大師是什么意思,但我喜歡拍照,欲望肯定不淡薄。這些話我可能在前面的年記里面寫過,年記都成了我的反思錄,我也不是什么正經人,正經人也不寫年記。</div><div> 但我的欲望在消退。以前會為了記錄一些瞬間而冒險,這種事我做得出來。比如一個人去攀峭壁峭壁,或是在下雪的情況下去登山,腳底真的打滑,脊背一度發涼,甚至以為當場就要交代。現在大概率做不出來這種事兒了,沒那么在乎了,或是想開了、釋然了。因為風景實在太多,每天都在錯過,尤其坐在車上,從看到一處好的景色到拿出相機再按下快門,也許最好的拍攝角度已經不在。我覺得人生也是這樣,來來回回、兜兜轉轉,怎么可能遇到的都是最好的。而且就算遇到了、拍到了,我又能怎么樣呢?拿個大獎嗎?不要太執著了。</div><div> 而且我是一個極為懶散的人,不太會下功夫去鉆研一門學問,修圖只學到了皮毛,至于調色、光影更是九竅通了八竅—— 一竅不通。所以想在攝影方面有所建樹也是不大可能,想把西藏拍的照片辦個展更是天方夜譚,照片的風格不統一,一會這樣,一會那樣,實為攝影大忌。</div><div> 不出意外,我還是寫成了散文,感覺這篇也不長,但已經亂成了這個樣子。突然又想起自己的字,也沒有固定形狀,丑的不想看。感覺自己的字、自己的照片、自己的人生都在肆意起舞。今年看了一部劇《幕府將軍》,有句臺詞講的挺好的:如果我的文字,能如四散的花瓣和落葉,我的詩句便能燃起熊熊烈火。</div><div> 太隨性了,讓一切都飄起來吧……<br></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藏篇二:沒有一顆鏡頭是完美的》</div><div><br></div> 玩攝影,其實玩的是鏡頭。<div> ——業余玩家周海迪留<br> 我大學的時候開始拍照,2016年正式接觸單反。最初覺得用什么鏡頭拍照不是拍?后面玩多了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兒,還真不是用什么鏡頭都能拍。<br> 想要虛化得用大光圈,想拍動物得用大長焦,想拍昆蟲得上微距吧,想拍妹子不得來個85 1.2……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為什么窮三代,因為到了第三代已經沒錢娶媳婦生孩子了。好消息是玩攝影還能撐到第三代,壞消息是只能撐到第三代。<br> 能不能設計一顆從廣角到長焦、恒定光圈0.95的完美鏡頭,兼帶微距等各種功能。很難想象這樣的鏡頭設計出來售價高達多少。我估計不用三代,一代就玩完了,一代買不買不得起還是大問題。<br> 沒有一顆鏡頭是完美的,只看攝影師的需求。<br> 每顆鏡頭都有自己的定位。牛頭拍的好,但是貴,貴有貴的道理,因為成像素質確實好。狗頭便宜,成像不太行,但是輕便,帶出去旅行也不會成為太大的負擔。<br> 突然想起來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許每顆鏡頭都是千里馬,但伯樂可能寥寥無幾。</div><div> 設備怎么使用關鍵在人,一張照片的好壞不光要看相機前面那顆頭,更要看相機后面那顆頭。相機只是工具,拍照需要腦子。<br> 沒人知道達芬奇是用什么筆畫的蒙娜麗莎,但很多人知道是達芬奇畫的蒙娜麗莎。</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藏篇三:淺談照片的意義》</div><div><br></div> 我其實不太喜歡討論所謂意義,因為所有的意義都是人賦予的,道可道,非常道。<div> 我之前有段時間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并把這些寫了出來,我感覺多少有些幼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意義自然也會因人而異,沒必要說非要這樣,或者說非要那樣,君子和而不同。雖然我很避諱這個詞兒,但是又把它擺了出來,說明我這個人很矛盾。現在不討論其它,單就攝影而言,我覺得照片更多的意義在于記錄。</div><div> 一個很直觀的現象,現在的影像太多了,不用相機,世界上每天都會有人用手機產出一些影像,更多的是記錄生活,分享到朋友圈里,我覺得這樣就很好。我身邊也有很多,比如秀恩愛的,拍寫真的,曬娃的……分享是無聲的告白,能分享說明這個人對生活有期待,心里還有愛。<br> 我自己的朋友圈幾乎清一色的風景照,因為現在沒有家庭,所以看起來比較自由。但我是獨生子,又是山東人,就算我想自由,想必也是不大可能(我在Cue山東什么?)。指不定哪天突然結婚了,也開始回歸生活曬娃了。<br> 其實不論什么樣的照片,只要對自己有意義就好,單身喜歡自由的可能看不慣天天曬娃的,天天曬娃的可能也會鄙視那些到處跑到處浪的。無論怎么樣,當下最重要,一張照片只要能記錄當時的心情和狀態,這張照片就被賦予了意義。至于別人怎么看那是別人的事兒。<br> 很多人問我照片怎么拍,我不是專業攝影師,但我覺得對于個體而言,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攝影師會從專業的角度去思考一張照片的好壞,但對于拍攝照片的人,既然有了按下快門的沖動,這張照片對他來說就有了意義。<br> 照片的意義在于記錄,其實技巧差點沒關系,用愛拍照就是最強的技巧(此句為經典)。<br></div> 感觸太多了也不好,老是記錄一些主觀的東西。突然覺得歷史上的史官好難,如實記述,不摻雜私人感情,情緒太穩定了。其實西藏發生的事兒不是很多,所以延伸了一下,以三篇概括也差不多,再也寫不出來什么東西了。后面準備講一講旅行的事兒,總體偏記述,風格跟前面不太一樣,至于寫成什么樣,讓80歲的我去評判吧,如果能活到那天的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一:可可西里的網紅狼》</div><br>七八月份休假,準備開車轉一圈,目的地是呼倫貝爾,我要去看大草原。<br><br>規劃好了路線開始出發。<br><br>自駕的時候穿過可可西里,地方很美,都是草原,一望無際。<br><br>期待邂逅藏羚羊,沒有遇著,懷著失落的心情繼續趕路。<br><br>在路邊偶遇不吃生肉的“網紅狼”。<br><br>扔了幾根香腸,然后在車里蹲機位。<br><br>搞了幾張總感覺沒有合適的角度,索性下車去拍。<br><br>幾只狼貌似很乖,應該是吃飽了,沒有對我下嘴。<br><br>哦,忘了我是生肉。<br><br>突然想起課文里一句話“一狼假寐,蓋以誘敵”,趕緊上車。<br><br>翻了翻照片,還算滿意,繼續趕路。<br><br>沒看到藏羚羊,這幾只狼也夠。<br><br>這段文字言簡意賅。<br><br>走。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二:我在敦煌》</div><br>我對敦煌非常陌生,第一次到這個地方。<br><br>本來要去看石窟,沒有買到全票,最終放棄。<br><br>敦煌不大,但極有意思,吃飯住宿也很方便。<br><br>傍晚看到駱駝隊,應該是下班回家,“牛馬”駱駝非常辛苦。<br><br>去了月牙泉,沒有參加晚上的萬人演唱會。<br><br>當時剛休假,心情不錯,所以對敦煌的印象也很好。<br><br>有些唯心,但是心境確實很重要。<br><br>一個人的心是什么樣,他的世界或許就是什么樣。<br><br>又想起陽明先生那句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br><br>走。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三:邂逅瓜州雕塑群》</div><br>離開敦煌,前往瓜州。<br><br>路上邂逅四尊雕塑,分別是戈壁方舟、漢武雄風、大地之子、無界。<br><br>天氣很熱,雕塑又在路邊,所以逗留時間不長。<br><br>因為很壯觀,所以還是逗留了一些時間。(廢話)<br><br>人很多,都在打卡,現場很亂,所以隨手拍了一些照片。<br><br>與大地之子碰了拳,看了幾眼迷人的老祖宗。<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四:西北的沙》</div><br>出了甘肅,進入內蒙。<br><br>期待的草原一直沒有出現,映入眼簾的是無垠的荒漠,這與我想像的不太一樣。<br><br>在高速上繼續穿行。<br><br>車子很耗油,很多服務區沒油,差點困在浪漫的大西北。<br><br>沙漠引起了我的興趣,停下車開始拍照,無人機因此進了沙。<br><br>盡興之后發了朋友圈,文案想到那句話:<br><br>如果你喜歡浪漫,這里并非寸草不生。<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五:City walk》</div><br>一直開車有點累,在呼和浩特緩了幾天。<br><br>找了一家有特色的餐廳,吃了烤羊腿,配著啤酒,很香。<br><br>有一處風情街,離酒店不遠,去轉了轉。<br><br>身體有所恢復,感覺自己又行了。<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六:到了“火星”》</div><br>“火星”在烏蘭察布的烏蘭哈達,其實是幾處火山口。<br><br>繞了好多路,終于到了一號火山——北煉丹爐。<br><br>以為是巨洞,上去發現是凸起的巨坑,刷新了我的認知。<br><br>周圍散落著黑色的石頭,空氣里也彌漫著燒焦的味道。<br><br>在六號火山(南煉丹爐)租了宇航服,拍了一些照片。<br><br>加了一些特效,像是到了火星。<br><br>探索之路還未結束。<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七:錫林郭勒盟》</div><br>到了錫林郭勒,聽說正在舉辦那達慕大會,心情特別激動。<br><br>想去看摔跤、射箭,還有蒙古大漢,立刻驅車前往。<br><br>很遺憾大會進入尾聲,現場只留下一些帳篷。<br><br>腦補了大會的盛況,在帳篷前留了影。<br><br>興致未盡,去了一處草場,感受了一把自由。<br><br>有時間還會再來。<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八:終見草原》</div><br>繼續向北到了烏爾蓋,終于見到心心念的大草原。<br><br>因為停車不方便,沒有走國道,選擇在一條鄉村小路上穿行。<br><br>路兩側都是草場,長的非常旺盛,一片蒼蒼茫茫。<br><br>空氣里充滿了花香,草叢間隨處可見昆蟲,偶爾看到探頭的土撥鼠。<br><br>有幾處房子坐落其間,恍如人間仙境。<br><br>看著遼闊的草原,奔騰的駿馬,心生無限感慨。<br><br>家園如此曠遠。<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九:阿爾山》</div><br>去阿爾山是一次意外之旅,它沒在計劃之內,算是一次中轉。<br><br>到了之后讓我眼前一亮,這座小城給了我很多驚喜。<br><br>建筑有些歐式,交通工具也五花八門,路上還有小火車。<br><br>我第二次有了初見一座城就想定居的想法,第一次是杭州。<br><br>晚上在大街上溜達,發現這座城真的不大。<br><br>在一家商店看上一瓶洋酒,非常喜歡,斥巨資買下。<br><br>第二天下起大雨,逛街時被困火車站,專門叫了出租車。<br><br>回到酒店收拾東西,冒著大雨繼續北上。<div><br></div><div>我的終點還未抵達。<br><br>走。</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十:滿洲里》</div><br>滿洲里很有感覺,名字也不錯,像是塞外北國。<br><br>街上有很多俄羅斯人,但我只看了兩眼,不能顯得沒見過世面。<br><br>看到很多俄羅斯商品,想買幾包進口煙,后面一再錯過,最終沒有買到。<br><br>到了北國第一門,感受了時代變遷、祖國崛起。<br><br>去了中共六大展覽館,接受了一次洗禮。<br><br>展覽館有間會議室,重現了六大召開的情景,讓我內心極度震撼。<br><br>進去那一刻,像是一個現代的晚輩在與革命的前輩對話。<br><br>他們說著來時的路,我說著“這盛世如您所愿”。<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十一:呼倫貝爾》</div><br>終于到了這個地方,但與我想象的不太一樣。<br><br>車子很多,讓我無暇顧及兩旁的風景。<br><br>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大概美的地方都會讓人趨之若鶩。<br><br>找到一處可以停車的地方逗留片刻。<br><br>因為太激動,沒有觀察四周,無人機起飛時撞到天線,還好有驚無險。<br><br>用相機拍了一些照片。<br><br>天藍草綠,水秀風柔,牛馬很自由。<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十二:漠河》</div><br>臨時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要去漠河看看,那是中國最北端。<br><br>一腳油門沖出內蒙,繼續向北,終于到了這座傳說的城。<br><br>(彼時已穿過大興安嶺)<br><br>漠河的溫度不是很高,有點像西藏,8月份要穿長袖。<br><br>去北紅村打了卡,下著雨,人不多,在那里只逛了片刻。<br><br>去了趟漠河舞廳,沒有看到極光,也沒有人跳舞。<br><br>心愿已了。<br><br>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篇十三:南下·回家》</div><br>旅行基本結束,從漠河開始一路南下。<br><br>彼時假期已過大半,因此在黑吉遼沒有逗留太久。<br><br>為節省時間,從大連坐輪渡到了煙臺。<br><br>車子也是第一次坐船,它的票價比我還高。<br><br>在海上拍了一些照片,想到一部電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br><br>從煙臺開車回到了山東鄆城。<br><br>旅行基本畫上句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結語》</div><br> 大概算了一下,休假這一路走了一萬多公里,其實很多地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但文筆有限,加之有些地方沒有拍照,所以沒有詳細記錄。我能想到的像昆侖山脈,呼和浩特博物館,烏爾蓋的野狼谷,還有無數次的夜路、晚霞、路過的小城,住過的有意思的民宿、電競酒店等等。有意思的是當我這個藏A的車子開到東北時,很多人都會盯著它看,有的甚至還會喊:“快看,拉薩的車子。”想來也是,藏A的車子應該很少在那邊出現。順便吐槽一下內地的過路費,有點小貴,這點我覺得還是西藏好,高速免費。<div> 大概就是這樣,抱歉不能一一記述。總而言之,休假旅行是我2024年為數不多濃墨重彩的一筆。</div><div> 旅行篇終。</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感語錄:近鄉情更怯》</div><br> 我不太喜歡傷感的文字,但有些事兒在我生命中很重要,所以有必要提一提,上次說這個事兒是在三年前。<div> 自從我媽2021年11月2日(農歷)去世后,我將近三年沒有回家,不太敢去面對家里的環境,尤其是我媽病重時住過的那個房間。<br> 其實三年已過,心里放下了很多,也想通了很多,沒有人會永遠陪著我,我也不會永遠陪著身邊的人,總有人會先離去。但是當我跨進家門看到我爸,看到那些熟悉的環境時,我的情緒還是沒繃住。往事仍歷歷在目,縱使多年也揮之不去。<br> 2024年11月2日(農歷)是我媽去世三年,我請假回家祭祀,那次我在墳前沒有哭太久,更多的是想跟她道歉,因為回家的次數確實太少,包括她生前。<br> 我家里有個小葫蘆,裝的是我媽入葬時我在墳前抓的第一抔土,我想就算不回山東,她也會一直在西藏陪著我。<br> 莫言有句話:什么是故鄉?這地方有母親生你時流出的血,這個地方埋葬著你的祖先,這地方是你的血地。故鄉是根本剪不斷臍帶的血地,斷了筋骨,連著血脈。<br> 后面我越來越能理解這些話。</div><div> 此事不宜言多,以免日后傷感。</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感語錄:家里那些人》</div><br> 2024年回家兩次,自然也見到了家里的親戚朋友,還有很多同學。<br> 先去叔叔、姑姑家看了看,他們對我最常說的話就是“什么時候結婚、不能再拖了、你爸也想抱孫子”之類,這個我理解,所以點頭“好好好,馬上提上日程”等等。我三叔家有個弟弟,比我小很多,現在已經結婚并生了一個男孩,我覺得這是一件喜事,起碼家里有了男丁,我壓力也小了不少。(等等,此處為何強調男丁,我有罪!)<br> 小學同學不必說,離得都很近,大概組織了一下,很快坐在了一起。大家喝點酒,聊聊這些年發生的事兒,都感慨時光飛逝,曾經的孩子也有了孩子。后面得知一位小學同學竟然已故,令我十分驚愕。<br> 初中同學大都不再聯系,其中一位是我的摯友,前面在西安工作,現在正好在家里發展,所以跟他聚了聚。后面春節我沒回家,他還帶著東西去看我爸,令我十分感動。另外有一位初中同學在杭州發展,24年我去浙大培訓時跟他一起坐了坐,得知他發展的還不錯,希望他越來越好。后面他還送了我幾本攝影書,非常珍貴。<br> 高中聯系的同學比較多,但多數在外地發展,平時很少回家,在鄆城的只有兩位。他們陪我在街上轉了轉,去看了看母校——鄆城一中。后面找了一處籃球場打了會球,8月份確實很熱,我投了幾個籃就開始休息。另有一名濟南的同學聽說我在,專門趕回鄆城一起吃了飯。<br> 還有一位發小,小時候一個巷子里長大,關系特別好,平時家里有什么事,他都非常熱心幫忙。今年回家處理完我媽的事兒后,他送我到車站,臨走時對我說:“以后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在那邊好好保重。”他說的對,下次見面時不知又等多久,大家都保重。<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回西藏》</div><br> 忙完家里的事兒后,我又開始了進藏之旅。24年回家兩次,進藏兩次。<br> 第一次是自駕,因為時間比較緊,路上基本上沒有停留,每天開車都在七八個小時以上。與我一同進藏的還有一位同事,路上我們買了對講機,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拿對講機的感覺很棒,仿佛自己是全天下最靚的仔。另帶提一句,出西寧高速時撞到了別人的車子,我變道全責,還好有驚無險,順利解決。開車到那曲時出現高反,因為前面有段路炮彈坑很多,又顛又累,加之那天開車十幾個小時,身體確實有些撐不住。<br> 第二次返藏時乘坐飛機。每次坐飛機都有種“千萬別出事”的想法,尤其是飛機遇到氣流顛簸時,心里慌的一批,但是又怕別人看出來,總是在那里閉目養神,裝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每次飛機成功落地,感覺自己又重生了一次。<br> 現在進藏基本上不會有高反,大概都已習慣,畢竟在這里生活了12年,以后也大概率會定居在這兒。<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番外篇:一些想說的話》</div><br> 在西藏總能聽到一些人抱怨,比如:“體制內,離家遠,上不能孝敬父母,中不能陪伴妻子,下不能養育孩子。有時候真的覺得人生好苦,辭職的沖動越來越強烈。”<br> 我承認這些都是肺腑之言,但我想說的是:“牢騷沒必要發,都是成年人,有選擇自然是好,如果沒得選,那就咬緊牙關往前走。”曾國藩有句話說得不錯“打破牙齒和血吞”,壯氣十足,我覺得做人就應該這樣。其實成年人都有獨立思考能力,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是想陪父母、妻子、孩子,總要有一個關鍵點,既要還要可能不行。當然我指的是客觀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br> 對于環境,我持三種態度:改變、適應或逃離。把這個想清楚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結語》</div><br> 2024年,回家兩次,進藏兩次。以前家是終點,現在西藏更像是終點。<br> 2024年發生的事不止于此,大概很多話想說但又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言之未盡,總是抱歉。<br> 這一年,我在西藏很平靜,都是常規性的工作和生活。洛扎倒是有些改變,縣里終于有了美團外賣。這一年我還心血來潮的參加了自治區遴選,因為準備不足,加之年底很忙,以筆試第三、面試第二,全程陪跑的成績了了收場。<br> 2024年底買了一部富士X100S,這臺相機產于2013年,各方面性能都比較落后,奈何它的造型符合我的審美,后續幾代機型實在入不了我的狗眼,所以就選了它。<div> 我是一個純顏控。包括我的車子,一臺兩門版的BJ40,很不實用,就是圖好看。<br> 總是很任性,心智不成熟,永遠長不大。<br> 2025年,給自己一些心里話,多讀書,多練字,不強迫自己拍出一些驚艷的照片,能繼續拿著相機記錄生活就好。<br> 突然又想起一件事,2024年生日那天,幾位朋友,包括一位援藏的朋友,送我一些難忘的話,他們說,“祝海迪,如云、如海、如山,自如、自由、自在”。“愿你,一切盡意、百事從歡”。他們懂我,但我覺得還得加一句“如風”,因為風才自由。</div><div> 此篇終。</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些后序》</div> <div> 本來是要結束,但感覺有些話沒有說完,因此最后做個補充。</div><div> 這篇文章前前后后整理一個多月,主要是文字的撰寫存在一定難度,經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加班加點思索。<br> 西藏的篇幅比較少,這點我自己也有意識到,腦海里確實沒有什么印象,很多情景都不太深刻。而且我的分享欲在消減,朋友圈多以圖片為主,文案寥寥數字,幾乎捕捉不到當時的心理狀態,對我的年記也造成了一定影響。</div><div> 今年撰寫文章的情緒總體穩定,除了記錄我媽那段有所起伏,其它幾乎看不到我面部肌肉的任何變化,偶爾開個小玩笑,嘴角也是四平八穩,沒有半點兒的微微上揚。<br> 一位朋友對我講:“我之前經常看到你拿著相機在洛扎鎮逛,那時咱倆不熟,沒打過招呼,但是對你有一些印象,覺得你身上有一種專注自我的能力和特質。”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我的認可。我也很意外,很多時候只是在專心投入的做一件事,沒想到竟能成為別人的“風景”。<br> 我在洛扎鎮拍照已是多年之前,那時常去,現在不多。至于再像之前那樣專注,怕是很難做到。<br> 感覺自己多了一些浮躁,許多事只想追求結果,不再享受其間的過程,這點需要靜下心來去反思自省。</div><div> 好了,其它的不再過多贅述,那就這樣,謹以此篇獻給我的2024。</div><div> 2025,愿我堅毅、專注、自由。</div><div><div> Ove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肃宁县| 许昌市| 凭祥市| SHOW| 伊吾县| 黔西| 获嘉县| 扶风县| 滁州市| 堆龙德庆县| 延安市| 宜兰县| 镇江市| 大渡口区| 同德县| 喀什市| 临漳县| 宝应县| 霞浦县| 武冈市| 肇庆市| 衡南县| 丽水市| 南安市| 罗山县| 万载县| 杭锦旗| 卓资县| 镇坪县| 犍为县| 铅山县| 娱乐| 兴仁县| 丰都县| 焦作市| 吴桥县| 兴安县| 阳信县| 锦州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