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塹,是“東塹里村”的簡稱,位于肅寧縣“河北留善寺鎮”,因村中有一座“大仙爺”廟而小有名氣。每年的正月十五,東塹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人們來這里燒香祈福,觀看民俗社火表演,歡度元宵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廟會持續一天時間,兩條十字交叉的街道,路邊擺滿了各式小攤,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在這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將街道擠的水瀉不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場盛大的民俗表演,奏響在村莊街道旁的空地上。踏入其中,喧囂熱浪便裹挾而來,目光所及,皆是攢動的人頭與斑斕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表演場地四周,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觀眾。人們在這熱鬧中重尋往昔時光,用鏡頭捕捉精彩瞬間,孩子們或爬上車頭或騎在父親肩頭,為那些威風凜凜的社火角色吶喊助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小廟西邊的叉路上,三面大鼓交替擂響。舞龍隊一登場便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巨龍在舞者手中蜿蜒翻騰,鱗甲閃耀,龍須飄動,恰似蛟龍出海,人群中驚呼聲、鼓掌聲響成一片。上午的民俗表演“上刀山”和舞獅表演可惜我沒有看到,但下午的“噴火”表演卻看了個滿眼。</p> “噴火”表演 擺滿小攤的街道 擺滿小攤的街道 十字路口 “上刀山”的高架刀梯,可惜我沒看到上午的表演 觀看表演的人們 現場觀眾 現場觀眾 舞龍表演 舞龍表演 街邊小景 街邊小景 大鼓助威 舞龍和噴火表演 視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村里“大仙爺廟”碑文記載,相傳五百多年前,此處有一棵碩大柳樹,枝繁葉茂,樹干粗大。此樹上冠為七根主杈,樹旁有七股大道通往四鄰八村,人們俗稱“七股道”。七股道中央建有一間簡易小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說起這座小廟的來歷,村里有一段傳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燕王掃北”的時候,奪取皇位后的朱棣為了宣泄他的軍隊殺往南京時當地官民的阻擋,他們見人就殺,見村屠村見城屠城,人們四處散逃。有一天,十來歲的小哥倆與家人失散,燕兵撤走之后,倆孩子紅光滿面的平安回到家中,大人好奇他們身無分文,這幾天吃什么把氣色養的這么好,倆孩子說:每天晚上,當我們饑腸轆轆的時候,就有一個白胡子老頭來到我們面前,他從兜里掏出一個白面饅頭,一掰兩瓣,我哥倆一人一塊兒,吃完了他就又掏出來一個,再掰成兩瓣,我們就再吃,直到吃飽為止。家里的大人說:幸虧你們遇到了一個好人,這是咱們的救命恩人哪!咱得去感謝人家;又問,你們知不知道恩人是哪村的,住在什么地方?倆孩子答:知道!就在東塹里村北,七股道的正中間。于是領著大人來到了那個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塹里村北,確實有一個神奇的地方,七股道。一般交叉路口都是東西南北四股道,這個地方除了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股道,還有三條斜路,于是形成了一個七股道的交叉口。交叉口的正中央,是一塊空地,長著一棵大柳樹,樹很粗,很老,老的樹身都空了,上前仔細一看,樹洞里鋪著細草,一只白狐貍靜臥其中。這家大人趕緊拉著孩子,倒頭便拜:恩人哪!狐仙大人,感謝你救了我家兩個孩子,不然不被燕兵殺死,也早餓死了。從此,一傳十,十傳百,這個地方就成了人們祈禱狐仙保佑一方平安的場所。后來,在大柳樹旁邊,人們修了一間小廟供信眾上香祈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百多年來,這一歷史遺存一直是方圓百里百姓祈福還愿的場所,那些年,大柳樹上掛滿了紅色祈愿帶,小廟前香火不斷。文革期間,原來的大柳樹被砍伐了,小廟也被拆毀。三十多年前,人們在原處又栽上了兩棵柳樹,生長的很茂盛,現在又高又大。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開放以來,當地農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每年正月十五,方圓百里的民眾自發到這里趕廟會鬧元宵,此處逐漸成為民俗文化的活動場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使這一古跡的歷史、社會、文化價值延續下去,當地村民自覺獻磚獻瓦,捐款捐物,于2004年對此廟進行了重修擴建,在大柳樹原址旁邊立了一塊功德碑。</p> 院門影壁 院門 小廟 祈福 祈福 香火中的“大仙爺” 小廟人群 小廟和兩棵柳樹 功德碑,后面是那兩棵柳樹 “大仙爺” 歲月變遷,原來的“七股道”變成了“三叉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狐仙形象源于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狐貍常被描繪為具有靈性、能化為人形的生物。狐仙常被視為介于人與神之間的存在,具備超自然能力。這些故事通過口頭和書面形式代代相傳,逐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道教和佛教中的神靈體系為狐仙信仰提供了土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狐仙常被賦予保佑家庭、驅邪避災的功能,滿足了人們對安全和保護的渴望。狐仙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如愛情和報恩,為人們提供了情感慰藉,尤其在面對現實困境時,這種寄托顯得尤為重要。在現代社會,狐仙信仰為部分人提供了心理調適的途徑,幫助他們應對壓力和不確定性。俗話說的好:科學無法拯救時,信仰就是最后一道防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供奉狐仙的寺廟成為社區活動的中心,香客的參與增強了社會聯系和集體認同感。狐仙信仰帶動了相關經濟活動,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盡管狐仙信仰缺乏科學依據,但它在文化和心理層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應理性看待這一現象,既不盲目迷信,也不完全否定其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謝:感謝劉秘蓮老師提供文字史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中照片和視頻由作者本人拍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平邑县|
武川县|
抚州市|
军事|
金门县|
万源市|
怀远县|
通江县|
石台县|
镇远县|
博罗县|
大英县|
博乐市|
福州市|
临朐县|
安阳县|
南澳县|
剑河县|
江陵县|
常德市|
汝城县|
成武县|
镇平县|
双柏县|
江孜县|
乃东县|
团风县|
霞浦县|
丰县|
辉南县|
垣曲县|
黄龙县|
天柱县|
石台县|
外汇|
平果县|
固始县|
大同市|
白银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