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號:0558168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Time:Angust 10,20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Weather:Fine day</span></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了內蒙烏海湖,午飯后開車2小時即到達寧夏銀川市。銀川是此次家旅最后一站,按照原定計劃,只剩半天游覽時間,我和家人挑選了去西夏陵景區(qū)一游。</p><p class="ql-block"> 西夏陵,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著名陵墓,銀川著名景點,中國十大皇陵之一。</p><p class="ql-block"> 西夏陵景區(qū)包括西夏陵博物館和西夏陵遺址公園兩部分。我們首先參觀館內文物,略略了解一下西夏歷史,然后乘交通車參觀西夏陵,感知一下八百年前神秘的西夏陵。</p> <p class="ql-block"> 走進西夏陵博物館,那現(xiàn)代感十足的建筑外觀,黃棕色的木板墻壁,仿佛在訴說著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西夏陵博物館,是中國首座以西夏王陵為背景,全面系統(tǒng)反映西夏歷史的專題博物館。館藏豐富,文物有建筑構件、石器石刻、瓷器、錢幣、銅鐵器、繪畫、雕塑等。在這里,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個無聲的講述者,向我們訴說著西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唐末,夏州黨項首領拓跋思恭率部參與平定黃巢起義,因功被唐王朝封夏國公,授定難軍節(jié)度使,賜李姓。北宋初期,黨項首領繼遷、德明父子以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為根據(jù)地不斷向西開拓。</p><p class="ql-block"> 1038年,元昊廢唐所賜李姓,改姓嵬名氏,自詡出于鮮卑帝胄。嵬氏元昊稱帝,號“大白高國”,仿唐、宋制度設官制,定律令,建監(jiān)軍司。傳十主,歷190年,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p> <p class="ql-block"> 西夏從建國到被蒙古所滅,雖然不足兩百年的歷史,其所形成的西夏文化亦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化繼承唐、宋文化成就的同時,融匯吐蕃、回鶻、契丹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加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了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西夏創(chuàng)制了自己的文字,推崇儒學、佛教的傳播和發(fā)揚,上承唐宋之余緒,又融入了獨特的民族風格,使之渾然一體,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西夏文化。</p> <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字是西夏建國前,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以黨項語為基礎,仿借漢字的造字方法而創(chuàng)制的。</p><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字屬表意性文字,形制和漢字相近,共有6000余字。它不僅使西夏在民族語言文字方面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而且對西夏文化教育的興盛、佛教傳播、文字繁榮、印刷業(yè)的進步都有很大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展柜里,擺放著許多用西夏文字書寫的古老文獻資料,我雖不認識它,但從那一張張一頁頁清晰字跡中亦能領略到西夏文字的剛勁之美。</p> <p class="ql-block"> 西夏統(tǒng)治者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尊孔子為文宣帝,立廟祭祀,并推行科舉制度,這標志著西夏完全接受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原文化,為西夏政權的鞏固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館內,展示出許多壁畫,這些幅壁畫不僅展現(xiàn)了西夏的佛教藝術,更體現(xiàn)了西夏對儒學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館內,一個石雕佛像被放置在一個玻璃柜內,并配有燈光照明。那佛像仿佛在靜靜地看著每一位參觀者,讓人感受到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氣息。這尊佛像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西夏文化的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 西夏不僅是一個多民族的王朝,也是一個多種宗教流行的國度,以佛教為主,佛教與道教、原始宗教并存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館內,那些石雕仿佛在訴說著西夏宗教的多元性,讓人感受到西夏文化的包容與博大。</p> <p class="ql-block"> 西夏繪畫與雕塑是西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西夏繪畫在承襲中原傳統(tǒng)繪畫風格的同時,吸取回鶻、吐蕃,藏傳佛教密宗的藝術成就,融入本民族的習俗,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p><p class="ql-block"> 西夏雕塑不但繼承了唐代遺風和宋代的手法,而且融入當?shù)貎热莺兔褡屣L格,加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現(xiàn)出濃厚的地方時代特色。</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內,一尊尊古代佛像雕塑,彰顯出了西夏雕塑藝術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展示廳中央矗立著一座高塔模型,周圍則擺放了一些文物展品。大廳內光線明亮,天花板上繪有一片藍天白云圖案。這高塔模型也仿佛在訴說著西夏的建筑藝術,讓人感受到西夏曾經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夏彩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夏鑄造</span></p> <p class="ql-block"> 參觀了西夏陵博物館,接下來就步行過一段地下通道,到陵區(qū)巴士乘車點,乘車去陵園景區(qū)游覽。</p><p class="ql-block"> 西夏陵又稱西夏王陵,建于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黨項早期的葬俗為火葬。西夏建國后,受中原文化影響,接受了漢族的土葬禮儀和制度,建造王陵。 </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陵營建年代約自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在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qū)。它承接鮮卑拓跋氏從北魏平城到黨項西夏的拓跋氏歷史。</p> <p class="ql-block"> 西夏陵景區(qū)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guī)模宏偉,與明十三陵相當,在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有“東方金字塔”之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東方金字塔</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游覽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現(xiàn)象,就是王陵上寸草不生。詢問導游,導游解釋說,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土壤處理和建筑材料選擇。</p><p class="ql-block"> 首先,西夏王陵的土壤經過特殊處理,使用了蒸透的熟土和生石灰,并與米湯等物質混合后攪拌形成了一種類似于混凝土的物質。這種土壤非常堅硬且不透氣,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此外,王陵的外部還用琉璃瓦包裹,進一步阻止了植物的生長。</p><p class="ql-block"> 其次,西夏王陵的選址也有助于其不長草。</p><p class="ql-block"> 那寸草不生的金字塔形狀的大土堆,與其周圍長滿雜草地,仿佛在訴說著西夏王陵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神奇西夏陵,東方金字塔</span></p> <p class="ql-block"> 西夏陵是公元11-13世紀中國西北地區(qū)農牧交錯地帶,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的產物,正是各民族長期以來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p> <p class="ql-block"> 昔日賀蘭山下西廈國,東至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于大宋、契丹等強敵環(huán)伺中,延綿近200年。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都隕落在對西夏作戰(zhàn),其實力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 后出于對西夏的忌憚,元朝滅夏后,對西夏陵進行了毀滅性破壞,幾乎磨滅了一切指向性文字,旨在將西夏從歷史中徹底抹去,并將夏都更名“寧夏”,意為令夏所處之地,永世安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西夏王陵的遺址上,許多游客在藍天白云下欣賞古陵景色。</p> <p class="ql-block"> 今天所見的西夏陵園雖面目全非,曾經叱咤風云的大夏,殘留的歷史厚重感,依然讓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瞭望著矗立在賀蘭山下廣柔銀川平原上那一座座孤獨形似金字塔的小土堆,我仿佛聽到了它們正在訴說著西夏曾經的輝煌與滄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区。|
通州区|
改则县|
丹东市|
菏泽市|
本溪|
资兴市|
冷水江市|
宝丰县|
玉田县|
渝中区|
辰溪县|
临朐县|
仪征市|
吴忠市|
浮山县|
甘南县|
咸阳市|
莱西市|
曲松县|
兴国县|
聂荣县|
深州市|
渭南市|
古蔺县|
迁安市|
曲沃县|
武乡县|
岢岚县|
横峰县|
巴塘县|
吐鲁番市|
沈阳市|
奉新县|
浪卡子县|
盖州市|
北票市|
迁西县|
北川|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