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年正月初五,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偕同老戰友前往高平,拜謁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陵。高平,這座位于太行山西南麓的城市,東、西、北三面環山,形如簸箕,境內留存著眾多關于炎帝神農的遺跡與傳說。沿著莊里村的古道前行,仿若穿越千年時光,踏入這片承載著無數炎黃子孫情感寄托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穿過四柱沖天式的石牌坊,走過500米的黃砂巖大道,沿著108級臺階緩緩而上,仿佛能聽到先祖的腳步聲在耳邊回響。一座歇山頂式的建筑映入眼簾,正中匾額上書“功德殿”,兩側楹聯:“種五谷,啟農耕,功高蓋世;嘗百草,興醫藥,德重如山。”這不僅僅是一副對聯,更是對炎帝神農偉大功績的崇高贊頌。我站在功德殿前,心中滿是對這位人文始祖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穿過功德殿,一副紅底金字的對聯映入眼簾:“始祖顯德經天緯地播仁義以滋萬物”,這副對聯掛在古色古香的門樓上,仿佛在訴說著炎帝神農的偉大事跡。門樓前,我與老戰友駐足良久,沉浸在濃厚的歷史氣息和文化韻味之中。</p> <p class="ql-block">大殿門前懸掛著“炎帝陵”的牌匾,兩側各有一座龍首雕塑,大殿內供奉著神像,一場莊重的祭祀儀式正在進行。我與老戰友也加入了這場儀式,手持香火,在這座古色古香的宮殿前虔誠祈禱。這一刻,仿佛與先祖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血脈相連。</p> <p class="ql-block">在藍天白云下,我與老戰友站在裝飾著紅色燈籠的傳統建筑下,望著周圍的一切,心中感慨萬千。這里不僅是炎帝神農的安息之地,更是海峽兩岸乃至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精神家園。每年,上萬名臺灣同胞,以及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跨越山水,前來尋根問祖,根脈親情無法阻隔。</p> <p class="ql-block">在炎帝陵的百家姓墻上,掛滿了紅色的小卡片,上面寫著一個個姓氏。我與老戰友找到了自己的姓氏,心中涌起一股親切感。這里是中華民族的根源所在,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段家族的歷史,每一段歷史都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我們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也找到了那份屬于炎黃子孫的驕傲與自豪。</p> <p class="ql-block">我與老戰友還看到了“炎帝陵修復紀念碑”,這標志著對歷史遺址的重要恢復工作。修復后的炎帝陵為四進三重院落,大小殿堂房屋308間,共有牌坊、朝圣大道、天梯、炎帝廣場、功德殿、始祖殿等人文景觀20余處。每一處景觀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見證了炎帝神農的偉大功績。在拜謁的過程中,我們還偶遇了申氏宗親的拜祖儀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炎黃子孫對祖先的敬重之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施秉县|
托克逊县|
台山市|
乌拉特中旗|
墨竹工卡县|
望奎县|
上犹县|
习水县|
甘南县|
汽车|
汉川市|
敦煌市|
鄯善县|
禄丰县|
龙泉市|
玉山县|
山阳县|
威远县|
灵台县|
三都|
阳西县|
金阳县|
盱眙县|
黑水县|
迁安市|
丹棱县|
荣成市|
扎鲁特旗|
禹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额济纳旗|
应用必备|
金堂县|
绥棱县|
桦甸市|
虎林市|
水城县|
建水县|
岚皋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