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墨爾本以‘矛盾和諧’為靈魂 - 古老與現代、喧囂與寧靜、精致與市井在此交融。它不追求浮華,卻以低調的包容性讓每個角落充滿驚喜,吸引著追求文化深度與生活品質的人們。”這是寫游記前,詢問DeepSeek 墨爾本有什么特性時,給我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還別說,深度搜索真的是高度概括墨爾本的調性或者說是獨特氣質。在墨爾本,古老的維多利亞式拱廊、哥特風的弗林德斯街車站與諸多現代解構主義建筑和諧并存;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與寧靜愜意的花園綠地無縫銜接。在墨爾本,你可以到精致的Myer百貨購買高檔奢侈品,你也可以去市井的露天維媽市場淘些經濟實惠的便宜貨;你可以到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膜拜梵高的曠世杰作,也可以到霍西爾巷的角落里觸摸市井凡人的涂鴉大作。</p><p class="ql-block"> 這一切正是深度搜索所描繪的墨爾本,也是墨爾本給我留下的真實印象。對了,漏掉了一點,墨爾本還有“一日四季”的任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記錄美好,分享感動。 今天我選取99個瞬間,在一首輕松舒緩的鋼琴樂曲陪伴下,重現在貓本的CityWalk軌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27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行程:坎貝爾港-菲利普島-墨爾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入住:Holiday Inn Express Melbourne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里程:300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游覽:菲利普島企鵝歸巢</b></p> <p class="ql-block">結束大洋路的旅程,我們離開瓦南布爾,長途跋涉250公里,直接返回墨爾本。下午3時許,入住墨爾本Holiday Inn Express Melbourne Little Collins, an IHG Hotel酒店。</p> <p class="ql-block">這家洲際酒店集團屬下的墨爾本假日酒店坐落于墨爾本中心地段,窗外高樓林立,景色不錯。酒店為四星級,無論設施,還是服務都相當不錯。關鍵是非常適合于Citi Walk,墨爾本的景點都在步行范圍內。每晚1100元(含早餐),性價比還是不錯。可以肯定地講,在悉尼同等地段,價格要翻倍。</p> 菲利普島企鵝歸巢 <p class="ql-block">在酒店稍作休息后,下午4:30時,我們驅車前往距離酒店約150公里的菲利普島(Phillip Island),觀看“企鵝歸巢”(Phillip Island Little Penguin Parade)。“企鵝歸巢”是墨爾本著名的旅游項目,吸引著眾多世界游客慕名而來。2個多小時后,抵達菲利普島自然公園。此時,寬敞的游客服務中心內,已人頭攢動,其中國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p> <p class="ql-block">菲利普島西南面的薩摩蘭海灘是企鵝的保護區,據說,這里棲息有3萬多只企鵝。這里的企鵝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身高僅30公分。圖為服務中心里擺放的小企鵝模型,身著各式服裝,憨態可掬。</p> 走進菲利普島自然公園,眼前是一片廣闊的沙丘,之字型的棧道通往海邊。 在棧道旁,可以看到一些小企鵝藏身于沙丘上的巢穴中,應該是見過世面了,在游客圍觀下,小企鵝神態自若,悠然自得。 這只呆在巢穴中的小企鵝應該是偷懶了。實際上,小企鵝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每當日落時分,企鵝們會成群地從海上陸續上岸,它們三五成群地排列在一起,搖搖擺擺地循著固定的路線,游行般地回到自己的巢穴。所以,這一歸巢情景又被稱為“企鵝游行”( Penguin Parade)。此時,岸邊的看臺上,已經坐滿了等待觀賞這一場景的游客。 人們坐在看臺上,一邊感受傍晚時分太平洋的波濤洶涌,一邊期待著小企鵝們的到來。 當天,快9點多了,小企鵝們才陸陸續續走上岸來,沿著這條土路返回巢穴。“企鵝歸巢”的門票約130元人民幣,這也是在墨爾本和大洋路唯一的門票支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28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天 除夕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墨爾本一日游</b></p> 昨天晚上,從菲利普島返回市區機場還車,再打的回到酒店已經半夜了。今天,睡個懶覺,10時許,開始了墨爾本的Citi Walk。墨爾本的主要景點,除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稍遠一點外,大都集中在市中心,非常適合Citi Walk. 旗桿花園 <p class="ql-block">今天第一個打卡點是維多利亞女王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途經旗桿花園(Flagstaff Gardens)。</p> <p class="ql-block">旗桿花園是一個墨爾本最悠久的公園之一。花園草坪上的這塊石碑,介紹了它的歷史:“19世紀40年代,這座山丘是早期移民們鳥瞰海港和傳遞信息的地方,他們利用旗桿或旗桿上飄揚的信號旗在港口與城鎮之間傳遞信息”。或者說,類似烽火臺的作用,這也是旗桿花園名稱的由來。</p> 花園里種有莫頓灣無花果樹、斑皮桉等品種繁多的花卉及各種年代已久的樹木,人們在這里休憩散步。墨爾本以花園城市著稱,大大小小的花園綠地鑲嵌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當中,形成自然與城市的無縫銜接。 不過,這里也成為一些無家可歸者的棲身之處。 伊麗莎白女王市場 穿過旗桿花園,就來到墨爾本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當地人又稱之為維媽市場。 這個從19世紀中期就開始運營的市場,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半露天市場。市場地處墨爾本市中心,站在市場停車場上,眼前矗立著一棟棟高樓大廈。 維媽市場內,從海鮮、生肉到蔬菜、水果,從衣服、鞋帽到旅游紀念品,商品一應俱全。 <p class="ql-block">貨架上的各式土豆洋蔥,賣相倒是不錯,價錢1公斤4-5元,即使乘以匯率的話,還不算太貴。</p> 這里最吸引人的是海鮮。據說,這里的海鮮最便宜,也最新鮮。或許是國人來的多了,這里的標簽上,大都用英中文標識。 這里也是美食的天堂。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家網紅商鋪Mussel Pot,簡陋的商鋪前,擠滿前來打卡品嘗的游客。不過,對于味覺遲鈍的我來說,這里只是體驗墨爾本市井氣息的地方走走逛逛而已。</p> 皇家理工大學 離開維媽市場,沿著Swanston 大街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這里是墨爾本的市中心,非常熱鬧繁華。一路上,一棟棟建筑上的RMIT大字十分醒目。它就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RMIT”。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是澳大利亞一所著名綜合性公立大學,是全澳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始建于1887年。 <p class="ql-block">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共有五個校區,分布于墨爾本不同區域。其中,City校區位于Swanston大街上。這棟富有歷史感建筑屬于City校區的第16幢建筑,外墻上,到處都懸掛著RMIT的標識,包括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畫廊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與沉穩厚重的歷史建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幢極富設計感的建筑,色彩艷麗,造型奇特,或許這應該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藝術或設計的相關學院吧。新舊碰撞的城市景觀也體現了墨爾本的另一大調性“古典與現代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偶然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街邊的電線桿上,發現一則由一社會主義聯盟發布的研討會布告,大標題寫到“西方帝國主義是如何統治世界的”,研討議題是“如何反對今天的西方帝國主義”,地點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對面。在西方的墨爾本,看到這一廣告,倒是讓我耳目一新。</p> 維多利亞國家圖書館 <p class="ql-block">前行不遠,來到維多利亞國家圖書館(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圖書館建立于1854年,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的正門頗為氣派,仿佛是羅馬的萬神殿,不少人慵懶地坐在圖書館前面的草坪上,讀書和曬著太陽,很多海鷗在草坪上游蕩覓食。</p> <p class="ql-block">草地旁的道路邊,一位街頭女歌手在自彈自唱,一幅輕松、自然、愜意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正門前廣場中央矗立有一尊塑像,是圖書館創始人之一的雷德蒙德·巴里(Redmond Barry)。雷德蒙德·巴里在1854年一手推動了墨爾本大學和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的建成。</p> 走進圖書館,首先來到最著名的 La Trobe閱覽室。這一巨大的穹頂的閱覽室建于1913年,保留了19世紀圖書館的風格。如今它已成為維州圖書館的標志,也讓維州圖書館獲得南半球最美圖書館的贊譽。 <p class="ql-block">從樓上看下去, La Trobe閱覽室四周建筑呈八角對稱狀,底層的8條閱覽長桌呈放射狀排列,頗為震撼。</p> <p class="ql-block">站在六樓的樓梯上,透過拱門俯視閱覽室是網紅視角,也是最時尚的打卡拍照構圖。隨波逐流,俺也來一張吧。</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整個閱覽室鴉雀無聲,人們都在埋頭學習閱讀,只有我們這些只觀光不閱讀的游客,在這里興致勃勃地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一區域是以圖書館創始人雷德蒙德·巴里命名的 Redmond Barry 閱覽室。</p> 除閱覽室外,圖書館還有一些歷史書籍畫作展覽,介紹和展示維多利亞的歷史與文化。 墨爾本唐人街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華人最多的地方,與其它地方的唐人街相比,這里相當干凈整潔。 <p class="ql-block">沿街開滿了中國各地的餐館和商店,大街處處可見中文商店,洋溢著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在這里,可以找到幾乎所有的網紅餐飲食品,包括喜茶、霸王茶姬等。</p> 中國銀行 墨爾本的外賣小哥。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唐人街上的一家蘭州拉面店,品嘗了這碗牛肉面,味道還不錯,15元(澳元)。與我在上海家門口的三味拉面一個數字15元(人民幣),但不是一個價錢。應該說,在澳洲,只要不乘以匯率,物價還是可以接受的。</p> 圣巴特利爵教堂 飯后,我們乘坐35路電車前往下一個打卡點圣巴特利爵教堂。為了鼓勵市民環保出行,墨爾本市區的環線電車(Citi Circle Tram Route 35 )在環線內免費乘坐。圣巴特利爵教堂位于墨爾本市中心的邊緣,在免費環線之處,聽到下一站圣巴特利爵教堂將要出免費環線的廣播后,我們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前往。墨爾本的公交費用相當高,違規逃票罰款更高。 <p class="ql-block">圣巴特利爵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羅馬天主教墨爾本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這是南半球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澳大利亞最高的教堂。每逢羅馬教皇到訪澳洲,這是教皇唯一訪問和主持彌撒的澳洲境內的天主教堂。</p> 圣巴特利爵教堂門前的小廣場。 大教堂主祭臺。這里一直以來是墨爾本最上鏡的教堂,每年在這里進行的復活節祈禱、圣誕祈禱和迎接新年的除夕祈禱都被墨爾本當地的電視臺進行直播。 澳大利亞很多重要人物的葬禮和澳大利亞重大災難受害者的公眾悼念活動也往往在這個教堂舉行。平日也是很多市民舉辦婚禮、葬禮和休閑散步的地方,也是觀光客旅游參觀游覽的重點行程景點之一。 午后的陽光穿透彩繪玻璃,將祈禱大廳裝扮成金色,溫馨而莊重。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另一入口通往菲茲洛伊(Fitzroy)花園。這是一條長近百米的階梯道路,中間有一條水道,水道底部石板上還刻著一些圣經的語句。</p> 教堂門口附近,可以看到兩座塑像,左邊是一位高舉荊棘圈的女信徒圣凱瑟琳,右邊身穿修士長袍的男圣徒塑像就是生方濟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1182-1226)。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圣巴特利爵教堂。清楚地記得,20年前隨團來時,當時教堂里正舉行彌撒。我們一幫人一進去,就被告知肅靜,也沒拍攝內部照片。只是在離開時,在這條階梯旁留下了這張照片。 <p class="ql-block">20年后故地重游,在同一個位置上,再次留下身影,不由感嘆,時光如梭,20年一瞬間。</p> 菲茲洛伊花園 距離圣巴特利爵教堂不遠處,就是今天的第五個打卡點菲茲洛伊花園(Fitzroy Garden)和庫克船長小屋(Cooks' Cottage)。菲茲洛伊花園是墨爾本市區五大花園之一,遠比五大花園之二的旗桿花園有規模。花園內,綠地成片,樹木成林,帶著濃厚的英國鄉村浪漫色彩。 林蔭小路旁都是參天大樹,樹枝樹葉在空中交織在一起,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斑斕地散射在小路上。 <p class="ql-block">這一場景,讓我聯想到了2019年5月的北愛爾蘭之旅,那里的黑暗樹籬(The Dark Hedges)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p> 圣巴特利爵教堂和菲茲洛伊花園是墨爾本游客必到之處,圖中可見,花園路邊停靠著一輛輛旅游大巴。 同樣,在20年前,我曾站在菲茲洛伊花園的這棵樹下,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20年后的今天 ,我碰巧又找到了這棵大樹,帶著撫今追昔的感嘆,擺出當年的Pose,重溫舊夢。此時,我不由地感慨到:“重游澳洲廿年過,撫今追昔感嘆多;舊照新片皆同地,物是人非夢似梭。”</p> 庫克船長小屋 菲茲洛伊花園內最著名的景點是庫克船長小屋(Cooks' Cottage)。庫克是1770年最早登上澳洲大陸并宣布它為英國領土的英國人,被視為澳大利亞的開國者。1934年墨爾本建市100周年時,一位實業家把庫克在英國的故居買下,拆開來裝在253個箱子里運到墨爾本,然后按原狀復原。 庫克船長小屋內,擺設著一些生活家具和用品,還原庫克的生活場景。進入庫克船長小屋,需要購買門票7澳元。 告別庫克前,在小屋門前拍照留念。 涂鴉街 <p class="ql-block">離開庫克船長小屋,往西步行約10來分鐘,我們來到霍西爾巷(Hosier Lane),俗稱:涂鴉街。涂鴉街并不長,由北向南呈坡道狀,街道兩邊都是各式各樣的涂鴉作品,色彩鮮艷,別具一格。如今已成為墨爾本一個網紅景點,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觀賞。</p> <p class="ql-block">涂鴉街地處墨爾本中心地帶,緊鄰火車站和圣保羅大教堂。在這里,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墨爾本的街頭藝術,更體現了墨爾本的自由、開放與包容。</p> 與其它涂鴉街不同,這里的涂鴉作品經常更新,成為墨爾本流動的畫廊。 圣保羅大教堂 圣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建于1891年,它是墨爾本最早的英國式教堂,也是墨爾本市區內最著名的建筑。圣保羅大教堂坐落于墨爾本最中心的地帶,南面就是弗林德斯大街火車站和聯邦廣場,周邊被一座座現代建筑所環繞。 圣保羅大教堂與歐洲一些著名教堂相比,并不驚艷,但是,其內部的裝飾也頗為典雅,由青石砌成的內部結構有著清晰的紋路,而彩色釉燒地磚又給莊嚴的教堂添加了一些華麗。 當天,正值中國的除夕夜,教堂里布置有諸多中國元素,大紅的福字懸掛在教堂正門的門楣上。 教堂還專門設有中文禮拜時間。 弗林德斯火車站 <p class="ql-block">來到圣保羅大教堂門口,只見許多國人排隊在門口的過道上,一個一個地在長椅上拍照。</p> 原來,他們是在以弗林德斯火車站為背景,模仿周董打卡拍照。弗林德斯大街車站(Flinders Street Station)是墨爾本的第一個火車站,也是四個火車站中最最大和最繁忙的火車站,這座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筑是墨爾本的地標性建筑。 <p class="ql-block">周董曾坐在這一長椅上,以弗林德斯火車站為背景拍照,這也引起周董迷的打卡效仿。我這一非周董迷,在女兒的慫恿下,也隨波逐流來了一張。</p> 聯邦廣場 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是墨爾本最大的公眾廣場,位于圣保羅大教堂南側,弗林德斯火車站東面,緊靠雅拉河。廣場的建筑風格獨特,顏色與格調洋溢著濃厚的澳大利亞土著文化色彩,與附近古老的教堂和火車站形成鮮明對照,演繹了墨爾本的“矛盾和諧”靈魂。<br> 王子橋 王子橋(Princes Bridge)跨越墨爾本的母親河-雅拉河(Yarra Riiver),毗鄰聯邦廣場和弗林德斯火車站。 歷史上,王子橋最初是一座木橋,建于1844年;第二座是座石橋,建于1850年,目前的大橋建于1888年,建成已有130多年。 雅拉河畔 雅拉河(Yarra Riiver)起源于澳大利亞東部山脈,是哺育墨爾本的母親河,總長約為242公里。墨爾本基本上就是沿河而建。 雅拉河兩岸風景如畫,這里也成為騎行或者跑步者的樂園。 劃艇在河中競技。 亞歷山德拉花園 <p class="ql-block">走過王子橋,來到河南岸的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花園。亞歷山德拉花園頻臨雅拉河,是墨爾本五大花園之三。</p> <p class="ql-block">站在花園草坪上,墨爾本CBD盡收眼底,構成一幅花園城市的畫卷。</p>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 <p class="ql-block">墨爾本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Melbourne)是墨爾本五大花園之四,也是墨爾本最豪華、最大的一個后花園。植物園坐落在美麗的雅拉河西岸,來自澳大利亞甚至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在這里茁壯成長。</p> 這是我們今天最后一個打卡點,至此,我們走完了墨爾本五大花園中的四個,只漏掉了卡爾頓花園。同時,這也是最吃苦頭的一個。谷歌導航確定的是植物園的荷花池。沒想到的是,從亞歷山德拉花園開始,沿著亞歷山德拉大道步行近三刻鐘,才到達目的地。結果,看到的是殘花敗荷,只有幾朵荷花在那里撐場面。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當地人休閑放松的好地方。不過,對于我們匆匆游客來說,就是一個花園。稍作停留,我們打的返回唐人街,準備吃墨爾本的年夜飯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墨爾本用滴滴國際版非常方便,也很經濟。昨天半夜,從機場打的回到酒店,用掉75澳元,而用滴滴不到30澳元。 年夜飯 除夕夜的墨爾本唐人街,張燈結彩,年味十足。 我們來到這家墨爾本海底撈酒店。此時,酒店外的休息區坐滿了等待空桌的國人,我們前面有28組。 與海底撈熱鬧場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此時,商場里的其它商戶都已經關門,商場用柵欄將海底撈與其它商戶隔離開來。 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終于上了桌。此時,海底撈里面座無虛席,各種蛇年吉祥物營造出春節的熱烈氣氛, 海底撈還為客人精心準備了包餃子DIY,很是溫馨。按照北方的習俗,過年吃餃子,我當然要獻上了一手“老把式”了。 怎么樣?我的包餃子水平還是不錯的吧!在墨爾本辭舊迎新,按北方的習俗包餃子過大年,還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其間,服務員表演了拉面特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29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天 大年初一)</b></p> <p class="ql-block"><b>行程:墨爾本-布里斯班</b></p><p class="ql-block"><b>入住:布里斯班凱悅酒店</b></p><p class="ql-block"><b>里程:飛行2小時30分鐘</b></p><p class="ql-block"><b>游覽:墨爾本半日游</b></p> 墨爾本商業中心 大年初一,這是我們在墨爾本的最后一天,下午15:20時,將飛往下一站:布里斯班。今天的半日游主要是逛街。伯克(Bourke )和伊麗莎白(Elizabeth)大街一帶是墨爾本中央商業中心,聚集著眾多知名商業百貨公司,經營著世界各大品牌。 墨爾本中央購物中心大樓。 梅爾百貨(Myer)。 梅爾百貨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百貨商店集團,100多年來一直是時尚的代名詞。正值中國蛇年春節,百貨公司里到處都是中國元素。 墨爾本皇家拱廊 這是墨爾本最古老的商業街-墨爾本皇家拱廊(Royal Arcade)。這棟黃色的歷史建筑坐南朝北,坐落于伯克大街。 皇家拱廊是墨爾本最老的巴黎式購物廊,建于1869年。建筑上方的皇族徽裝飾彰顯了其皇家血統。 走入皇家拱廊,讓人眼前一亮,通透的玻璃拱頂讓光線照射進拱廊,內部裝飾風格保留著維多利亞時期的特色。 拱廊兩側是一家家富有特色的精品商鋪。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周董的打卡處,在女兒的安排下,本人也有樣學樣地打卡留念。</p> 在拱廊的南端門上,有兩個精美的人物塑像。上面的電子屏上介紹,他們是神話人物Gog和Magog。在英格蘭傳說中,他們是守衛倫敦的巨人,每當正點時,他們會敲響身邊的鈴鐺。 <p class="ql-block">從皇家拱廊南門出來,就是我們酒店所在的小柯林斯街(Little Collins Street)。與北面的門面相比,小柯林斯街上的門面就非常普通了。</p> 墨爾本街景 <p class="ql-block">墨爾本有諸多歷史建筑,皇家拱廊旁邊的這棟精美的建筑,極具英倫范,讓人有種來到愛丁堡的幻覺。</p> 這幢歷史建筑宏偉氣派,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凸顯著這座城市的現代與繁華。 <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花園綠地遍布城市各個角落,讓自然與城市無縫銜接。正如,Deepseek所概述的那樣,墨爾本是一座以”矛盾和諧”為靈魂的城市,一座自由、開放、包容、多元的宜居城市。對了,引用正在墨爾本生活的一位老同事所寫的《墨爾本隨感(46)》中的描寫,墨爾本更是一座陽光之城!這不僅僅因為墨爾本有世界上最充足的陽光,墨爾本人那種熱情、友善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比燦爛的陽光更加絢麗奪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結束墨爾本的所有行程,下午13時許,我們通過滴滴打的前往墨爾本機場,乘坐15:20時的澳洲航空 QF622航班,前往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最后,我站在庫克船長小屋前,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并期待朋友們繼續關注的澳洲紀行之三 - 《布里斯班掠影》。<a href="http://www.xsjgww.com/5b257pm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布里斯班掠影 - 澳洲紀行之三</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武邑县|
梅州市|
长丰县|
视频|
清徐县|
大埔县|
千阳县|
修水县|
宁城县|
高青县|
深州市|
铜陵市|
平和县|
西华县|
都江堰市|
富川|
分宜县|
新郑市|
四川省|
宜宾县|
会理县|
西畴县|
昂仁县|
吉木萨尔县|
吉木乃县|
云南省|
石渠县|
营山县|
武隆县|
咸丰县|
平南县|
郸城县|
木兰县|
富锦市|
漾濞|
富蕴县|
子洲县|
色达县|
上高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