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廈門大學很多高考生的夢寐以求的學府之一,同時也是來廈門的游客想圓夢的地方,可想進廈大的門簡直難于上青天,同行的幾個家庭這兩天一直在預約,但聽說每次的400個名額一開放便秒空。那就去門口拍拍照,證明我曾來過廈大。</p> <p class="ql-block">廈門大學的題字是由魯迅先生書寫的,但并非專門為廈門大學題寫,而是從魯迅的作品手稿中集字而成的?。?有人說魯迅作為著名學者,四個字怎么錯了三個?這中間大有學問:</p><p class="ql-block">首先,關于“廈”字多了一點,這表示在學習和求知的過程中需要多一點耐心和積累,寓意著厚積薄發,成為優秀人才。其次,“門”字少了一點,看上去很像晚輩在給長輩鞠躬,意在告誡學生要有謙卑之心,尊重師長,做到尊師重道。最后,“學”字沒有寶蓋頭,寓意學無止境,即便考入名校,學生也應不斷提高自己,活到老學到老。</p> <p class="ql-block">廈大旁邊是廈門著名的南普陀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鷺島名山”四個字有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處先生題寫,“鷺島”是廈門的別稱,因為沒有填海造田之前廈門的地形像一只白鷺。</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緊鄰廈門大學。寺廟居于鬧市之中,獨特的風貌就是:“古樸與摩登并存,小和尚與大學生為鄰。”南普陀寺的暮鼓晨鐘,讓廈門大學的莘莘學子們更加沉穩安然。廈門大學的朗朗書聲讓南普陀寺愈加精進上進。這樣的景觀在中國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寺前新建兩方石塔,如倚天雙劍,高插藍天。造型仿自泰緬佛塔,為閩南所僅見。</p> <p class="ql-block">門前放生池邊上有七座佛塔,來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軸線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兩側立有怒目環視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韋陀菩薩覆掌按杵而立,威武異常。</p> <p class="ql-block">寺廟中的建筑大氣磅礴,斗拱精致,美輪美奐,是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筑風格,采取重檐飛脊大屋蓋,飾以杏黃琉璃瓦,其中木質結構,雕梁畫棟,非常精美,頂上的龍是一節一節對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寺內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閩南佛殿的特點,大殿正中供奉三尊佛,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從殿前的對聯中可知該寺始建于唐代。</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飛檐,中間藻井由斗拱層層迭架而成,無一根鐵釘,構造極其精巧;殿內正中奉祀觀音菩薩,其余各面為48臂觀音,造型優美、姿態多樣;又因閩南信眾均崇奉觀音菩薩,所以此殿香火鼎盛。來此處的游客無不雙手合十頂禮膜拜。</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依山而建,登上五老山可以看到寺內高僧圓寂后的靈塔,還有許多石刻。</p> <p class="ql-block">“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為清代振慧和尚所書。</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一側的閩南佛學院,創辦于1925年,是國內最早的佛教學府,在海內外久負盛名,是宏揚佛法、培養佛家弟子的搖籃。</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不收門票、寺內不燒香、入寺免費贈香(每人一枝,由義工提供),在當下商業社會非常難得。</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歷時五年竣工。在抗日戰爭中,胡里山炮臺發揮了重要作用。1937年9月3日,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以每分鐘兩炮的巨大威力,成功擊沉日本若竹型13號艦,展現了中國軍民的英勇與無畏。</p> <p class="ql-block">一進門,兩棵榕樹引起人們的注意,一棵樹包墻,一棵樹包石。它的根長滿了炮臺的一面花崗石墻。一堵用樹根筑就的生命之墻。呼應了炮臺,呼應了生命在戰爭中的頑強。</p> <p class="ql-block">另一棵樹西面龍須虬勁,盤根錯節。緊緊包住一塊大石,彰顯著生命的頑強。</p> <p class="ql-block">位于演武場正前方的指揮部</p> <p class="ql-block">位于演武場左右兩邊的營房</p> <p class="ql-block">營房很寬大,通風效果很好。</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臺上本來有兩門大炮,其中一門在58年時用來煉了鋼。</p> <p class="ql-block">炮位原本是沒有堡蓋的,大炮可作360度旋轉,現在的堡蓋是1937年炮臺遭日本飛機轟炸后才建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都說榕樹是獨木成林,一棵榕樹的氣根衍生出數百平方的榕林,幽陰薈蔚,婆娑多姿。雖然這里榕樹隨處可見,但像這樣繁衍成林的,亦不多見。也許是戰火的洗禮迸發了它的生命力吧。</p> <p class="ql-block">天氣晴好的話,從這里可以遠眺金門內島,今天偏偏是霧氣蒙蒙。</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臺,歷史的守望者,靜靜地訴說著曾經的烽火歲月。站在炮臺前,仿佛能感受到“黑云壓城城欲摧”的緊張氣氛,體會到枕戈待旦,蓄勢待發的責任與擔當。而今,耳畔是孩童的嬉鬧聲和海浪的拍打聲,眼前是游人的悠閑漫步,近處的海灘上還有打卡拍照的,大榕樹下三五好友品茗閑談,一切是那樣的安適閑逸,訴說著歲月安好。</p> <p class="ql-block">廈門胡里山炮臺,不僅是一處旅游景點,更是一座歷史的豐碑。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從炮臺出來去逛了曾厝垵,曾安厝背山面海,與大擔島隔海相望。這里曾經是一個質樸的漁村,如今已華麗轉身為炙手可熱的文化創意村。</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曾安厝窄巷中,濃濃的煙火氣補面而來,小吃店,文創店,民宿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偷偷拍了編小動物的攤位,被發現了。</p> <p class="ql-block">集美學村的建立,源于一位名叫陳嘉庚的愛國華僑。他深知教育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于是傾盡畢生財力,在這里創辦了一系列學校,包括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和集美中學等。這些學校不僅為當地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走進集美學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座座具有南洋風格的建筑。這些建筑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富有歷史感,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異國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建筑是閩南文化與南洋風格的充分融合。紅磚墻莊重而熱烈,燕尾脊靈動而優美,西洋柱則增添了幾分異域風情。</p> <p class="ql-block">歸來堂</p><p class="ql-block">歸來堂坐落在陳嘉庚先生故居的正前方,中間為宮殿式大廳,兩側為護厝,是典型 閩南風格庭院式建筑,總 建筑面積11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陳嘉庚先生就計劃安排3萬元建一座房子,名曰“歸來堂”,讓海外親人回來居住,意在召喚海外親人經常歸來,不忘故土,不忘家鄉,不忘祖國。但陳嘉庚先生又考慮:“校舍未復,首先建住宅,難免違背先憂后樂之訓耳”故未動工。陳嘉庚先生逝世后,中央有關領導得知這個消息,認為陳老先生的遺愿意義重大,一定要建好。于是集美學校委員會特撥出專款興建歸來堂,在陳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1962年秋)落成。“歸來堂”三個字,是著名書法家羅丹所書,并被編入《中華名匾》。</p> <p class="ql-block">在“歸來堂”前面的“歸來園”,為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七十周年而建,是一個占地14畝的花園,花園內豎有陳嘉庚先生銅制立像。上面鐫刻著毛澤東題詞:“華僑領袖,民族光輝”八個鎦金大字。“歸來園”中有木棉樹,紫荊花樹和椰子樹,是從先生曾避難的爪哇島移來的。</p> <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跡陳列館位于陳嘉庚先生故居西南側,該館以圖片、文字為主,并配有部分實物,較為詳盡地展示了陳嘉庚先生一生經辦實業、辦教育、參加政治活動和身后衰榮等情況。</p> <p class="ql-block">展廳前的柱子上都是家訓,陳列館也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無獨有偶,在參觀過程中遇到了爺爺奶奶帶孫子的游客,八九歲的小女孩一進門便說“這里沒什么好玩的。”奶奶就帶小姑娘出去了。最近幾年游學風很盛行,都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那怎樣的游學才是有意義的?私以為為了好玩而游學大可不必,這么好的教育機會用一句“不好玩”放棄,太浪費。</p> <p class="ql-block">龍舟池</p><p class="ql-block">集美學村龍舟賽幾乎年年端午節在此隆重舉行,舉辦龍舟賽除了追思屈原、紀念屈原外,還特別是倡導“誠毅”精神,一支龍舟隊要爭取好成績,隊員之間必須以“誠”相待、誠心努力,同時必須“整齊劃一”,堅持到底。</p> <p class="ql-block">從回歸堂出來偶遇回歸的大雁</p> <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曾說“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國家之富強,全在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乎教育。”所以他一生致力于發展教育,興辦了118所學校。自己的生活過得異常儉樸。</p> <p class="ql-block">集美學村,不僅僅是學府之地,更是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情懷的見證。每一處都藏著他對教育的深情與奉獻,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傍晚去了山海步道</p> <p class="ql-block">山海步道,名副其實,依山臨海而建,步行其中,穿山而行,觀海而游,它連接著幾個小公園是健身休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去福建必去鼓浪嶼</p> <p class="ql-block">在海鷗的陪伴下我們出發去鼓浪嶼,剛開始挺驚奇,這些海鷗怎么會伴隨輪船前行,后來才發現是有人在投喂。</p> <p class="ql-block">來鼓浪嶼首先要看萬國建筑博覽,這些建筑太多,都記不住到底是那個國家的,唯一的印象就是小小的鼓浪嶼都被領事館占領了。</p><p class="ql-block">查了資料知道在鼓浪嶼曾經有十八個國家設立領事館,這一方面說明鼓浪嶼的地位很重要,一方面也說明鼓浪嶼實際上成為外國人的天下。</p> <p class="ql-block">當然除了領事館,還有當地富豪的別墅。</p> <p class="ql-block">這些建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傳承,每一處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毓園</p><p class="ql-block">為紀念人民醫學家林巧稚大夫而建。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故得名。園中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株南洋杉,象征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林巧稚先生終身未婚,但被稱為“萬嬰之母”她一生致力于婦產科事業,接生了五萬多個嬰兒,平均一天接生三個。</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位于鼓浪嶼的南部,原本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人花園,園主人以他的字“菽臧”的諧音命名花園而得此名。</p><p class="ql-block">林爾嘉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愛國商人,晚年病逝于臺灣。他的后人將這座花園獻給了國家。</p> <p class="ql-block">一進花園,有類似“蘇式園林”風格的一個十分精致的公園。園中亭臺樓榭、鳥語花香,一草一木都布局精巧。</p> <p class="ql-block">拾級而上就是十二洞天。十二生肖鑲嵌于各個洞口,幾個孩童在如迷宮般的各洞口跑來跑去,玩的滿頭大汗、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拾級而下,不遠處就來到了四十四橋。</p><p class="ql-block">四十四橋,是菽樁花園的主要景點之一,因主人建橋時四十四歲而得此名。</p><p class="ql-block">站在橋上,眼前就是浩瀚的大海。此時此景,不僅有 “海光山色”之美,更有真實的“海闊天空”之感。</p> <p class="ql-block">橋上還有幾個亭子</p> <p class="ql-block">海闊天空石頭是天然的。</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是利用天然地形臨海而建,設計巧妙。園主人將海水引入園中,使得整個園林被海水擁抱其間,并將大海的一角融入到園林之中,形成了海中有“園”,園中有“海”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花園里還有聞名遐邇的鋼琴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近百架世界珍貴的古鋼琴與鋼琴燭臺,清晰地展示了鋼琴的發展史。</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鼓浪嶼被稱為“鋼琴之島”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游覽菽莊花園感到非同一般的奢華——大海、沙灘、假山、樹木,更有海浪拍岸,浪花飛濺,海鷗在海面上自由地翱翔。</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海景、園林、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路遇一棵被臺風吹到后又重生的榕樹,感慨生命的頑強。</p> <p class="ql-block">可遇到這棵榕樹時我只能用震撼來形容了。人人都在贊嘆胡楊的生命力,歌頌它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腐。眼前的一幕讓我對胡楊的生命力產生了質疑,這才叫不死!</p> <p class="ql-block">島上植物品種繁多,這種樹很奇特,叫炮彈樹,很形象。</p> <p class="ql-block">又遇木瓜樹,這棵比云水謠那棵“新鮮”多了。</p> <p class="ql-block">網紅打卡地最美轉角人頭攢動,隨手一拍證明我曾來過。</p> <p class="ql-block">去瞻仰鄭成功石像的路上看到了對岸的海軍碼頭,想起第一天到達廈門時司機提到此處時用驕傲自豪的語氣說“氣派吧?威武吧?”不免產生共情,這就是一個大國國民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鄭成功像面朝波瀾壯闊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寶劍,形象挺拔剛勁,氣勢雄偉它不僅是園中的主體建筑,更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巨大的之一。在這位英勇將領的面前,你會感受到一種崇敬之情,回想起歷史上他帶領船隊,揮師東渡,驅荷復臺的壯麗場面。</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去泉州時導游說廈門有三大名人:鄭成功、林巧稚和陳嘉庚。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抗擊外國列強勢力,保家衛國;林巧稚是著名的婦科醫生,為中國和世界的婦科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尊稱為“萬嬰之母”;陳嘉庚則是華僑戰旗人物,為拯救危難的祖國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幾天的廈門之旅讓我們結識了三位名人,他們是廈門的驕傲,是這座城市精神的代言人。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很多:那是敢闖敢拼、心懷家國的壯志豪情,是細膩溫柔、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是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在國家和民族利益面前堅守初心、擔當作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新化县|
娱乐|
潞西市|
左云县|
潍坊市|
阿克|
枣强县|
政和县|
枣阳市|
吉隆县|
汝阳县|
岑溪市|
营山县|
札达县|
香港|
鄂温|
扎兰屯市|
云和县|
桃源县|
兖州市|
德阳市|
托里县|
和林格尔县|
商南县|
中西区|
雷波县|
晴隆县|
武陟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同江市|
平山县|
佛坪县|
梁平县|
望江县|
柳林县|
乐都县|
云龙县|
方城县|
教育|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