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4內蒙東北邊境游記</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吉林篇</b></h3> <h5> <b><u>第十五天,2024年9月15日</u></b></h5><h5> 今晨7:46時離開了黑龍江省,結束了中俄邊境旅拍活動,這是一次值得記憶的活動。</h5> <h5> 按計劃今天去吉林境內的長白山景區,登上長白山看天池。<br></h5><h5> <b>長白山景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在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東南與朝鮮毗鄰。長白山景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長白山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b><br> 長白山景區的門票是需要提前在網上預定的。早在9日乘車的時候,攝友王雅麗就在車上教大家如何使用手機上購票。年齡超過65歲后免門票,只需購買游覽車票即可。<br> 10日早上在北極村時就預約了門票,并支付了游覽車費。</h5> <h5> 跨過了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交界,正式進入吉林省,吉山吉水,吉祥吉林。</h5> <h5> 百度查詢,鏡泊湖景區到長白山景區全程約339.7公里。一路都是陰天,烏云密布。擔心長白山景區不開放,前一天就不開放。<br> 10:30時我們到達了長白山景區,這里晴空萬里,陽光明媚,舉目望去到處都是人和車。</h5> <h5> 據說,近期因天氣持續惡劣基本不開放。今日天氣晴朗,預計中午這個時段有上萬名游客來此,游覽車忙碌地上上下下轉運游客上天池。到了停車場后游客還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達天池,不乘車從山下走到天池,估計很困難。現在通往天池的山路還在整修,一些工人背著石板上山,十分地辛苦。</h5> <h5> <b>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天池體的頂部,是一座火山口,經過漫長的年代積水成湖。長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天池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37公里。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溫為0.7°C至11°C,年平均氣溫7.3°C。天池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雙方各擁有一部分水域,也是中國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東北三條大江——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發源地。</b></h5> <h5> 在長白山上看到我國的邊防哨所和氣象站,也看到了朝鮮一方的給水站和管道。</h5> <h5> 結束了參觀后,晚上入住長白山市的松果煥能酒店,夜空中的月亮很圓也很亮。9月16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h5> <h5></h5><h5> <u><b>第十六天,2024年9月16日</b></u></h5> 早上7時出發時,天氣變陰了,據后來聽說長白山景區又關閉了,我們實屬榮幸。當日的目的地是集安市,集安市在長白山市的西南方向,大約368.9公里。<br> 11時大巴車進入集安市界內。 <h5> <b>集安市是祖國東北邊陲的一座城市,位于吉林省的最南部,東南與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國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03.5公里。集安是個多民族的城市,漢族占總人口的86.4%,朝鮮、滿、回、蒙古、錫伯等9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3.6%。其中最多的是朝鮮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2.2%。</b><br> 集安原名輯安,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陛下登基,臣服天下,輯安中國。”又由于輯安在邊境,有治外安內、集體安寧之意后取諧音集安,故而得名。集安遠在三、四千年以前,就有人勞動生息,繁衍在這里。<br>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始設輯安縣。1965年3月更名為集安縣。1988年5月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h5> <h5> <b>一、抗美援朝第一渡。</b><br> 12:10時,我們來到了鴨綠江國門景區。</h5> <h5> 集安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英雄之城。1950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2軍先頭部隊,率先從集安秘密渡江,進入朝鮮。集安也由此成為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被稱為<b>“抗美援朝第一渡”</b>。</h5> <h5> 平生第一次站在鴨綠江邊,看著江水,滿足了內心的愿望。向兩邊看,有兩座橋,一座是鐵路橋,一座是公路橋。<br> 輯安鴨綠江鐵路大橋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后,出于擴大侵略和掠奪資源的需要于1937年始修建。這座橋是連接中國與朝鮮的三條鐵路通道之一。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座橋見證了42萬名志愿軍集結開赴戰場,承載了成千上萬節車廂軍用物資運往朝鮮,運送了一批又批回國救治的傷員。經過戰火洗禮的鐵路橋依然橫亙在鴨綠江上。<br> 集安鴨綠江公路大橋是朝鮮于2011年9月開始修建的,全稱為“中朝—滿浦界河公路大橋”。目前已建成,但未通車。</h5> <h5> 集安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慈城郡、楚山郡、渭源郡、滿浦市相望。</h5> <h5> <b> 二、集安市博物館。</b><br> 離開鴨綠江后就奔市區,參觀集安市博物館。<br> <b> 集安市博物館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建設街與錦江路交叉口東100米,博物館前身為集安縣農業展覽館。1962年博物館與文物保管所合署辦公,1988年5月改名集安市博物館,與集安市文物管理所合署,負責對全市文物保護管理和收藏、研究、宣傳教育工作,是一座以展示高句(gou)麗歷史文物的專門性博物館。</b></h5> <h5><b> 注意:高句麗和高麗是有區別的,主要是存在時間、民族政權、民族成分和版圖的不同。</b>高句麗存在于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9年,而高麗存在于公元918年至1392年。高句麗是中國古代的扶余族在東北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而高麗是古代韓國人王建所建立的政權。高句麗的民族成分更為復雜,包括扶余人、契丹、鮮卑、漢人、新羅人等,而高麗人的主體則是新羅人。高句麗的版圖包括今天的遼寧、吉林部分地區、朝鮮全境、韓國部分地區,七世紀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而高麗的版圖主要在朝鮮半島中南部,比高句麗小得多。</h5><h5> 集安市博物館展覽布局分西廳、東廳和正廳。由于該博物館禁止拍照,故沒有留下影像資料。</h5><h5> 西廳陳列著新石器時代高句麗建國前后的勞動工具、兵器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石器、玉器、金器、鎏金器、銅器、鐵器、陶器等。</h5><h5> 東廳展出高句麗時期的各種墓葬及高句麗多彩的壁畫。高句麗早期人們在石砌墓壁上涂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繪制的圖畫。內容有出行、宴飲、歌舞、狩獵、戰斗等場面。此外,還有屋宇、神仙、星象等內容。晚期壁畫則直接繪在墓室石壁上,內容以四神為主,輔以網紋、人物、蟋龍、伎樂仙人、蓮花等。</h5><h5> 正廳展出了整幅好太王碑文拓片,一至四面均完整清晰。還展出好太王碑不同時期的照片、拓本照片以及中外研究成果。</h5> <h5> <b> 三、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歷史遺跡。</b><br>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迎賓路249號,是高句麗王朝的遺跡(西漢至隋唐時期),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 <b>在集安市周圍的平原上,分布了一萬多座高句麗時代的古墓,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洞溝古墓群”。其中太王陵、將軍墳和千秋墓等規模宏大。將軍墳有“東方金字塔”之譽,墓基每邊長31.58米、高12.4米,墓體呈方錐形,共有7級階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崗巖石條砌筑而成,墓室頂部用整塊巨石覆蓋。</b><br> 早在新石器時期集安就有人類活動,此后,這里一直是人類勞動、生息、繁衍的聚居地,同時也成為高句麗文化的發祥地。在長達數百年間,這里一直是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此,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br> 2004年7月1日,在蘇州市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5> <h5> <b> 四、集安市人民醫院。</b></h5><h5> 9月16日這天是這次行程中唯一一次一整天都呆在一個地方,三項活動都圍繞著集安這個城市。</h5><h5> 下午16:55時入住集安云鼎酒店503室,條件不錯,服務也好。由于拉肚子,晚上沒有逛街也沒有吃飯。早在參觀“高句麗歷史遺跡”時就感覺肚子不舒服,腸胃擰著難受。沒有心思觀看了,一門心思地找廁所。排泄的都是稀便和黃水。</h5><h5> 入住后吃了點藥,但癥狀未見好轉,短時間連續排泄了十多次,而且還有些發燒。到了夜里23:30時仍不見好轉,恐明日前往沈陽丹東時在車上不方便,下樓打車去了集安市人民醫院。此處需要感謝酒店前臺的女服務員,幫忙叫車,并與司機師傅商量到最近的醫院。</h5><h5> 經醫生診斷,患急性胃腸炎。值班醫生很負責任,特別詢問是否出現群體癥狀。鑒于明日需要乘車趕路,所以開藥時特別注意劑量,囑咐最好到丹東后找醫院再打一次吊瓶。</h5> <h5> 凌晨3時返回酒店,這也算是一段在集安的記憶經歷。<br> 9月17日早上大巴車停在了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門口,這里是停車專區。大家集體到小吃街解決早餐問題。</h5> <h5> 7時整出發,向西南方向約300公里的沈陽丹東行進,正式開始了遼寧的旅拍活動。</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遼寧篇</b></h3> <h5> <b><u> 第十七天,2024年9月17日</u></b><br> 8:42時我們跨越了吉沈交界,從兩國兩省兩江的振江鎮進入遼寧的。</h5> <h5> <b>據史書《禹貢》記載,遼寧省建制于上古社會,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周分封屬燕國。春秋時期,行政區劃開始設郡、縣,燕國置遼東、遼西兩郡,秦置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公孫度置平州。偽滿洲國期間,遼寧地區分為奉天、錦州、安東3省及關東州等。新中國成立后,遼寧省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為新中國貢獻“1000多個全國第一”,被譽為“共和國長子”、“遼老大”。</b><br> 第一次踏上遼寧的土地,有一點感懷。有一位親人在撫順,從大哥那里論我應叫姐姐,2017年4月在雞西大哥的葬禮上曾見過面,現在還時常有微信往來。此刻離她也僅有280公里,咫尺天涯。<br><br></h5><h5> <b>一、集體過中秋節。</b><br> 11:40時到達丹東市。<br> <b>丹東市,原稱安東,遼寧省轄地級市,遼寧省重要的邊境口岸和遼東地區中心城市,丹東是中國海岸線的北端起點,東面與朝鮮的新義州隔江相望,南面臨黃海。丹東市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地區,全市有39個少數民族。</b><br> 今天是中秋節,團圓的日子。我們51人在外,不能與家人團圓,大家就一起在丹東團圓團圓。</h5> <h5><br></h5><h5> <b> 二、抗美援朝紀念館。</b></h5><h5> 團圓的午飯結束后,我們就直奔抗美援朝紀念館。</h5><h5> <b>抗美援朝紀念館在丹東市錦江大街68號,鴨綠江畔的英華山上,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這是全國僅有的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歷史的專題紀念館。始建于1958年,由郭沫若題寫了館名。1993年7月27日,即朝鮮停戰協定簽字40周年落成開館。由紀念館、紀念塔、全景畫館、國防教育園四大部分組成。</b></h5><h5> 抗美援朝紀念館以抗美援朝戰爭史為基本陳列,主要陳列內容分布在陳列館、空軍專館、全景畫館和露天兵器陳列場。陳列館以新穎的藝術形式和現代陳列手段,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豐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h5> <h5 > 195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出兵朝鮮,在仁川登陸,并將戰火引向中國邊境,轟炸安東(即丹東)等地。應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發兵朝鮮,與朝鮮人民軍共同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經過三年艱苦戰斗,迫使美國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有十八萬中華好兒女將生命留在了朝鮮,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祖國和平安定的環境。他們是英雄,是最可愛的人,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緬懷和致敬的。<b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b>更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兒女銘記在心的信念與堅持到底的原則。</h5> <h5> 從紀念館出來,就是露天兵器陳列場,陳列著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以及志愿軍繳獲敵人的重型武器,還有功勛火車頭。</h5> <h5>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h5> <h5><b> 對先輩們的崇敬是至高無上的,銘記歷史,英魂永在華夏。</b></h5> <h5> <b>三、鴨綠江斷橋。</b><br> 15:50時進入丹東錦江之星酒店,辦理完入住手續后乘出租車到鴨綠江斷橋處。</h5> <h5> <b>鴨綠江斷橋位于中國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后的殘余部分。</b><br> 1909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強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為當時殖民機構日本駐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1943年4月當時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實行殖民統治的日本人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日之中朝友誼橋)。</h5> <h5> 鴨綠江斷橋為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1950年11月,被美國空軍炸斷,斷橋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該橋被炸斷后,輯安鴨綠江鐵路大橋就承擔了運輸任務。</h5> <h5> 站在斷橋上,走著英雄走過的路,聽著廣場播放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歌曲,血脈瞬間覺醒,這段記憶是刻骨銘心的。從小就接受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的革命精神教育,愛,就愛最可愛的人。對面是朝鮮,那是一片吸引世界目光的國度,那是一片曾經被戰火燃燒的土地,新中國的二百多萬優秀兒女曾在那里爬冰臥雪、浴血奮戰,用鮮血凝成了中朝友誼,用鮮血換來了和平。</h5> <h5> 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跡。</h5> <h5> <b><u>第十八天,2024年9月18日</u></b><br> 今天的目的地是沈陽的瓦房店,路程大約503公里,走的是一個反向的“L”形,為的是看看大連和旅順口。</h5> <h5> <b> 一、大連。<br> 大連市,別稱濱城、浪漫之都,遼寧省轄地級市,渤海之濱,市境位于中國東北地區最南端,三面環海,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東北平原,地處北半球暖溫帶地區,屬于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溫帶季風氣候。大連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工業、貿易、金融和旅游城市,東北對外開放的龍頭和窗口。</b><br> 早上7:20從丹東出發。從丹東到大連,我們一直沿著黃海的海岸線走。海風吹來,一股濕潤的感覺。<br> 在車上吃了張峰華(西北政法大學校醫)給的消炎藥-環丙沙星,效果真不錯,拉肚子止住了。<br> 10:40時大巴車從“大連灣收費口”下了高速就進入大連界內。大連的造船業是我們國家數一數二的造船基地,擁有著世界先進水平的造船技術和設備。</h5> <h5> 我國的海拔零點位于青島浮山灣東側的黃海,雖說大連據青島相隔較遠,但同時面臨一個東海,大連星海廣場的海拔20米,等于我們到了接近海拔零點的位置,榮幸啊。到過最高的甘南九曲黃河第一灣海拔3900米,又到過最低的大連星海廣場海拔20米。<br> 大連星海廣場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位于大連南部海濱風景區。這里原是星海灣的一個廢棄鹽場,市政府利用建筑垃圾填海造地114公頃,開發土地62公頃,形成了總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城市公用廣場。</h5> <h5> <b>二、旅順口。</b><br>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在廣場周邊逛了逛,拍了幾張照片,沒有到其他地方游玩。午飯在星海廣場的“清水蟹店”吃的鲅魚餡的海鮮餃子,味道不錯。<br> 大約16:20時上車開往旅順口。實際上我們是坐在車上穿行旅順口,并沒有停車,也沒有拍照,只是睜大眼睛狂看港灣里各式各樣的軍艦,有停泊的,有航行的,大飽了眼福。遺憾不能拍照。今日是9.18,勿忘國恥,百年前的甲午戰爭的歷史永遠不會重演。我們的軍艦、我們的大炮會講明白什么是真理。<br> <b>旅順口區隸屬于遼寧省大連市,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是中國東北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市轄區,原屬旅大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占用。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旅順后來和大連合并,并稱為旅大市。1981年以后,大連劃市旅順劃區,旅順自此成為大連市的一個區。</b><br> 旅順軍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一處舉世聞名的天然良港。它的地理位置極其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日、俄殖民者曾為爭奪此地多次激戰。建國后,旅順港已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重要基地。<br> 在前往瓦房店的路上有一尊媽祖雕像,年輕的母親懷抱幼兒,站立在海邊。</h5> <h5> 晚上到達瓦房店,入住維納斯3好酒店。</h5> (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茌平县|
汉沽区|
正镶白旗|
定结县|
沅江市|
云林县|
长兴县|
永州市|
金堂县|
左贡县|
博乐市|
河北区|
循化|
林芝县|
翼城县|
乌拉特中旗|
江永县|
乐都县|
渭源县|
武威市|
玉门市|
怀集县|
随州市|
卢氏县|
临泉县|
敦化市|
上虞市|
喀喇|
宜兰县|
陆良县|
汨罗市|
胶南市|
东海县|
朔州市|
文化|
阿合奇县|
华宁县|
赣榆县|
建水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