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假如三十年前我上了戰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9年5月5日03:55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時,我當時在上海警備區八五醫院。當了八年多的和平軍人,第一次嗅到了硝煙的味道!“高平”“老街”“諒山”“貓耳洞”這些名字天天南風東來,仿佛炮彈聲已靠近了上海。戰況從各個渠道傳來,壓抑又亢奮的情緒彌滿著,戰爭對軍人意味著什么? 死亡!20多歲的女軍人個個有夢,可戰爭的風云壓在我們頭頂上時,我想,所有人的夢里都多了幾分愴涼,畢竟戰爭是殘酷的是要死人的!做為軍人,我們沒有權力膽怯,沒有人流露驚恐,因為,我們身上流淌著父輩英雄主義的血液!因為我們是保家衛國的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戰事開始后,醫院決定成立醫療隊,隨時準備上前線!名單由各科領導決定,我被確定為首批醫療隊成員。盡管自開戰后總聽說這個醫院那個醫院醫療隊已走了(指上海的其他部隊醫院),可我們醫院的醫療隊一直按兵不動。但前方戰事的慘烈畫面總源源不斷被渲染著:越南人吃著我們的大米,用我們的槍炮打我們;越南人善打游擊戰,在雨季的叢林里打伏擊;連小孩、婦女都會打槍偷襲;還埋了很多地雷···繪聲繪色,我們聽了氣炸了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知道自己是醫療隊成員時,說實話,表面很鎮定,內心還是有對戰爭的恐懼的。那段日子,我的背包是天天打好的,還有水壺都備好,我沒法用旁觀者的心態看這場戰爭,因為,“我是醫療隊的,隨時可能走!”這些字眼在那段日子里一直纏繞著我。其實我不想被通知:醫療隊出發!如果我們這支醫療隊開出了上海,豈不意味著戰火的蔓延?如果上海的大醫院都出動了,會不會最終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哪?···我的想像力和很多女軍人的猜測都不謀而合。當時聽說有野戰醫院被連鍋端···我想,假如我上戰場,肯定是“士可殺,不可辱”!和這樣的對手,曾“一衣帶水”,好得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的越南老弟,撕破臉后竟成了洪水猛獸,仗打得這么狠,這么毒,涌泉恩滴水未報,卻反目成仇。盡管當時我弄不清為什么非打這一仗,但也決不會做降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4月底我從上海八五醫院調到南京高級步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軍校的大兵營氛圍我太不適應了!很快周圍的人都看出我與他們的格格不入。所以我只呆了近四年就轉業了。但在那里的歲月給我最大的收獲是: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可以寫一篇跟對越自衛反擊戰有關的文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進校不久,正好新學員入校,他們都是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幸存者,好像有七、八百人。他們大多都是二等功、三等功臣,還有一位名震全國的戰斗英雄,還是少數民族,常常被請到校外去做報告。聽學員們說,他因文化程度太低,學習上很吃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支特殊的英雄隊伍里,有副總參謀長張才千的兒子、外交部副部長的大公子、南京高級步校校長(原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的兒子,北京的、南京的、廣州的···這些干部子弟都很爭氣,都是二等功臣、三等功臣。那位外交部副部長的公子曾給我看過一張照片,是他和一群戰友在上戰場前剃光了腦袋在一座墳墓前拍的,我問“這上面的人怎么樣了?”他笑得很得意“一個都沒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戰爭的殘酷和成敗,只有活下來的人才有發言權!這場戰爭沒有高科技,參戰的人是死是活,真是要靠運氣。我的同事好友當年談的男朋友是南高第一期學員,戰前入校,55軍副軍長的兒子。我聽這位好友講,55軍軍長的獨子上前線沒多久,在跨越一個壕溝時,剛喊了一聲“沖啊!”就被躲在溝里的越南人打死了。高級步校校長的兒子,外號“黑子”,皮膚黝黑,天天頭上戴著有彈眼的帽子,據講,當時帽子掛在樹枝上,一顆子彈飛過,穿透了軍帽。他們帶著這些戰爭痕跡走在我們身邊,真的是比當年的我們深沉、成熟很多。我們可能一輩子也參不透經歷過這場戰爭軍人們的內心,那里面有他們不愿觸碰的戰爭疤痕的傷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們還將一些機槍子彈做成圓珠筆,我看了非常喜歡,太獨特了。我有幸得到了一枝,很不幸,在人生幾度變遷中又丟失了。也許是自己當年沒有太珍惜,今天都成了一樁大憾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學員都很年輕,很多都還是新兵,據說是火線提干。干部服穿在身上,臉上還稚氣未脫。但他們臉上總讓人看到一種凝重、不茍言笑,他們個個穿著擦得鋥亮的“三接頭”干部皮鞋,我總覺得那皮鞋穿在他們腳上非常不合腳,走路時總是抬著腳,不知是鞋重了,還是真的不合適(我現在才明白,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從沒穿過皮鞋,火線提干,才穿上了皮鞋,還很不適應,畢竟那是70年代末)。他們有一個特點,愛在皮鞋后跟上釘鞋釘,而高級步校偌大的院子里成天見到的,不是這支學員列隊走來,就是那支學員列隊走去。一路走一路喊著號令或唱著歌,還伴著幾十個鞋釘由遠到近又飄遠,響聲清脆,還有點零碎,又有點整齊的鐵釘聲,今天想來,仿佛就在昨日,就在耳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約是在1980年,全校組織干部在禮堂觀看自衛反擊戰的紀實片,我只記得有個畫面非常不可思議!我們的軍車及裝備毫無遮掩和偽裝,象長龍一樣擁擠并停留在空曠的公路上數小時不動彈,光天化日之下來飛機怎么辦?目標如此醒目,幾枚炮彈丟下來怎么躲?好像這個片子就是講這場戰爭暴露的問題。 戰爭,就是血肉橫飛慘絕人寰的戰場!使生靈涂炭!令家破人散!三十年前,他們只有十幾、二十幾歲,一張白紙上剛落一筆,卻因一場戰爭,年輕的生命被放大、濃縮,灑在墓碑上化作幾行小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古人今人一樣!為國而戰,視死如歸。可戰后三十年,幸存者的待遇怎么樣?被俘后交換回來的軍人如今生活的怎么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珍惜今天的和平,不忘為國捐軀的英烈!愿世界上永遠“西線無戰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當年的老領導(85醫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4軍參戰幸存者,功臣,戰時排長,腿負傷。</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9年3月,上海85醫院</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9年4月上海,一周后調到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0南京高級步校(后更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2.12.轉業證件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0年3月,跟隨兩位41軍參戰功臣赴南疆~廣西那坡烈士陵園掃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軍軍長的獨生子,79越戰大英雄毛曉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戰時41軍121師361團一營一連連長,開戰第六天營長黃友德和教導員犧牲,他火線提為一營營長,戰后營立一等功。全軍參戰部隊最年輕的營長,24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幾年網上常看到79越戰犧牲的軍人中提到毛曉東,巳致毛曉東說“我巳死過無數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剛才在視頻號看到一條有關79越戰的圖文,想到我曾在2009年5月寫過一篇回憶文《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在新浪博客發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9年2月5日開始寫博客,5年零5個月,2014年7月,因轉一篇寒門徐CH是如何發J的好文被FS,那時博客人氣已107萬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年多寫下大量藝術人生感悟思考文字,同時也為79越戰老兵吶喊了5年,每年2月17日~3月16日,新浪博客都是“血染的風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年里轉發了很多79參戰老兵回憶文章,以至網上很多人以為我也是參戰老兵,我不是。那年我是上海85醫院第一批醫療隊成員,差點上戰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浪寫博客5年多,可謂激情燃燒,博友聚散…也是幸虧當年博客,留下來很多今天寫不出來的深思好文,尤其是藝術人生的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為什么今天寫不出了?超然物外淡然了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別懶!能寫想寫就寫!想拍照就隨拍!這都是你的人生軌跡,不要留下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伊春市|
靖西县|
巴彦县|
金沙县|
成武县|
和平区|
安福县|
衡阳市|
德江县|
晋州市|
吉林市|
牙克石市|
阿城市|
舞钢市|
电白县|
台江县|
昭通市|
威信县|
邵东县|
莲花县|
清流县|
诸暨市|
厦门市|
青浦区|
尚志市|
育儿|
满城县|
西宁市|
运城市|
江华|
大厂|
惠水县|
恩施市|
潜山县|
嘉兴市|
扎兰屯市|
谢通门县|
桂阳县|
梅河口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