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面對面作者趙曉春 主持人蔣殊 <p class="ql-block">趙曉春現任山西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曾任山西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華艦體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黨委書記。他奉行“開卷有益”,嗜書愛書癡書,藏書四萬余冊,隨身帶的背包里總有近期正讀的書,人稱“背包客廳長”。在繁忙的政務工作之余,稍有點滴時間,他便可瞬間進入讀書情境,切換思維,與時俱進。周末和假日,他更是以讀書為樂,全身心投入閱讀,進入廣袤深邃的知識海洋思想世界。</p> 讀書會現場 <p class="ql-block">文化學者陳建祖曾多年從事副刊編審和國家文化數字化工程管理工作,他認為,讀書是放慢腳步等待自己的靈魂,閱讀紙質書是一種從生存到生活的“貴族狀態”。在技術日新月異、AI風潮涌動的今天,閱讀紙質書是從文化碎片瀏覽到文明傳承和創新的必由之路,是體系化沉淀、規律性出新的堅實步履。</p> <p class="ql-block">新散文代表作家之一、剛剛出版煌煌二百萬字散文巨著《古靈魂》的著名作家張銳鋒,從接受美學的角度闡述了趙曉春書評著作的獨特價值,“當一部好書誕生后,其實還遠未完成,有了讀者的閱讀和體會、感受及評論,會變成一部更為豐富的書。而經典著作,這種閱讀和閱讀感受永無止境。從這個意義上說,一部經典之作,永遠是新的。趙曉春用自己的閱讀發現,通過工科背景、體育經驗、社會學切入、多向度廣泛涉略,發揮整合的力量,兼顧了雜和專,有了今天的成果?!彼€援引費爾巴哈談到音樂時說的一句名言:“當音調抓住你的時候,是什么東西抓住了你?你在音調里聽到什么?難道不是自己的聲音嗎?”作為結束,引起了現場讀者的沉思。有一個無功利的心態,就像曉春先生一樣,在曉春和阿艾之間從容切換,享受閱讀的美好,無用之用必有大用。</p> <p class="ql-block">著名文藝評論家杜學文發現,閱讀對于趙曉春來說,不僅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精神支柱,是集納圣賢智慧、保持樂觀向上、化解焦慮塊壘的優質生活方式。他記得在中華文明斷代工程的標準尚未公布之時,趙曉春就敏銳發現了當時一些結論的缺陷并發表了校正的建議和意見,可見他是一位真讀書、善于深入思考的人,不是盲從盲信。杜學文還提出了讀書的三個層次:一是達到啟蒙,開始成人;二是素質養成,開卷有益;三是有研究見解,對文明建設有貢獻。還有一個無功利的心態,就像曉春先生一樣,在曉春和阿艾之間從容切換,享受閱讀的美好,無用之用必有大用。</p> 現場就讀書展開的互動交流 <p class="ql-block">太原市小店區文旅局局長、太原市作協副主席楊紅光也對趙曉春先生藏書、讀書、寫書三位一體、相互貫通的“純粹”讀書生活十分贊賞;新銳作家邢超對趙曉春先生總結了三個管理:時間、情緒、精力;而癡迷戲劇戲曲的“戲”作家王芳也理解了趙曉春先生在書本與現實兼容后的淡泊心態;《中國文化報》山西記者站站長、詩人郭志清先生曾出版過《半生半嘆》文集,聽了趙曉春先生的分享,表示“半嘆遠遠不夠,要多讀書,一唱三嘆”;山西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徐文勝,曾于2007年創立了全國首家傳媒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從趙曉春先生對“體育社會學”的深入研究、授課和傳播那里,增強了對“社會學的想象力”的理解,也從他對冰心等多篇研究作家、藝術家的書評那里,看到了“傳媒社會學”視域下對作家、藝術家作為“特殊傳媒人”的觀照映證和再認知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讀書會現場,內容精彩紛呈,互動熱烈有序。大家認為,蛇年開春的學府街讀書會第一講,重磅發力,為廣大讀者深化閱讀認識、建設書香社會起了個好頭,也為省城迎接即將到來的全民讀書月活動,開啟了序幕。主持人蔣殊最后用趙曉春本場閱讀的三本書所做的總結:“今天我們《應邀而來》,進入作者的書世界,解讀了他的書生活。大家談到一本又一本書,其實探尋的是《何處是遠方》。一下午的時間,相信大多數人有了大收獲,但還有一些人因為有了新目標、新方向而產生了新困惑,要在內心追問《我們該不該相信春天》?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相信春天,不僅因為春天是溫暖的。而且春天就在眼前?!?lt;/p> 以上文字由水中亭采寫 我在學府街讀書會上的發言 <p class="ql-block">趙曉春先生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愛是花時間給她》。</p><p class="ql-block"> 我已經讀過趙曉春先生七本書:《半日閑齋舊體詩詞集》,《我看世界杯——一部世界足球的當代史》《雙杯記——關于歐洲杯和美洲杯的私人記憶》《我的母親張珍年》,以及今天大家看到的三本讀書札記:《何處是遠方》《我們該不該相信春天》《應邀而來》。而且據我所知,“曉春讀書札記”系列一共是六本書,第四本馬上也要付梓問世。</p><p class="ql-block"> 數百本書的讀書札記,涉及經史子集、人物傳記、歷史地理、政治經濟、人文藝術、法學倫理、哲學宗教、外交軍事、乃至建筑、美食、醫學、企管方方面面,視野之廣,涉獵之博,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一個身居要職的領導,竟然能忙中撥冗,抽出時間讀這么多的書,而且寫出讀后感,看來曉春是真正愛書。</p><p class="ql-block"> 我情不自禁地為第三本讀書札記《應邀而來》寫下推薦語:</p><p class="ql-block"> 趙曉春先生稱自己是“書蟲”,他的讀書視野,為我們展現出超越“時空”的四維立體的“蟲洞”。這本讀書札記是令人眼花繚繞的“萬花筒”:百部名著精彩紛呈的讀書視角,展現的不僅是歷史、哲學、社會風情等的七巧拼圖,更蘊涵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神思妙想。聚焦凝視,會點燃你共鳴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讀許多書,如若食而不化,是很容易讀成“行走的書柜”“馱經的毛驢”。所以許多先賢說,沒讀懂書不如不讀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曉春這么多篇讀書札記,我只能從自己的切身感受說起。</p><p class="ql-block"> “曉春薦書”公眾號貼出《“壞人”是怎么煉成的——讀陳為人<借你一面“照妖鏡”>有感》。</p><p class="ql-block"> 讀一本書,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火眼金睛的洞若觀火;而能延展到作者的未達之意,則不能不感嘆讀者的“鞭辟入骨”了。</p><p class="ql-block"> 曉春在文章中言:“依照書名,將此六人擺在‘照妖鏡’下,我們不僅看得到‘妖’之為‘妖’的種種詳情,也能看出‘妖’之何以為‘妖’的千絲萬縷。而陳先生自言欲探究‘奸臣’‘貪官’這類層出不窮的壞人是怎樣‘煉’成的,才有了更深一層的意涵。”</p><p class="ql-block"> 讀一本書由厚為薄,凝練成“言簡意駭”,是因為捕捉到了“書眼”。</p><p class="ql-block"> 我《借你一面照妖鏡》的書眼,是兩個詞:“封建轉帝制”、“皇權造奸臣”。</p><p class="ql-block"> 曉春分析:“依靠陳先生扎實而細膩的考據與探究,在書中呈現出的六人,其異雖彰明如鏡,其同也漸漸露出端倪。我們分明看到,他們都少年孤勇,才華出眾,令名卓著,頗孚眾望,如果不是后來的曲折,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們本可以成為一代名臣,不僅一時稱雄,甚至名垂青史,為后人景仰。而令他們由人而妖,需要在‘照妖鏡’下仔細審視一番的,不僅有著來自人性深處的惡因,也更有著來自環境層面、制度層面乃至時代局限性——劣質文化層面的強大外因?!?lt;/p><p class="ql-block"> 讀者與作者產生共鳴。</p><p class="ql-block"> 菩提非樹,明鏡亦臺,拈花一笑。</p><p class="ql-block"> 曉春先生一語中的:“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常常在于即使讓你重來一次,也會栽倒在同一塊石頭之下?!睍源哼€說:“你以為歷史的當事人有所謂的自由意志,而其實,他們也無非是踽踽行進在歷史的單項道上,被無形的決定論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死魂靈而已?!?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獨有偶。好事成雙。</p><p class="ql-block"> 曉春還為我的《民役官鑒柳宗元》一書,寫出《犬儒、循吏和哲學家》。</p><p class="ql-block"> “曉春薦書”開門見山指出:“從廉政文化而不是文學創作的角度……不免擔心書的內容有可能顧此失彼,對柳宗元文學創作著墨不多,那就多少有些遺憾?!?lt;/p><p class="ql-block"> 曉春的擔憂并非多慮。</p><p class="ql-block"> 這套叢書的書名,滿目“清廉”,成為主題詞。</p><p class="ql-block"> 其實,一個手握權柄的官員,“清廉”是為官的底線。而由于“權力很容易轉化為資源”,這個底線又很難持守,“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即便恭儉正直如司馬光,盛傳“典屋葬妻”的美談,但夏縣“司馬光祠”的規模和建筑,難免會讓人想入非非。</p><p class="ql-block"> 趙曉春先生在讀書札記,對徐賁《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一書的讀后感中,對“古代犬儒與現代犬儒”的分野和異化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由亞歷山大與第歐根尼的故事導入,“犬儒分為兩大標識:頹廢和沉默”,“犬儒的風格已經不是‘窮且益堅’而多半是‘窮且益頹’‘窮且益啞’乃至‘窮且益媚’了?!?lt;/p><p class="ql-block">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誰也無法拔著自己的頭發,騰躍出生存地球的萬有引力。讀歷史人物,讀出當代意義,不能不說是一種真知灼見。</p><p class="ql-block"> 曉春讀懂了柳宗元,他寫道:“我在標題里之所以用哲學家而不是文學家概括柳宗元的這一面,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那首《江雪》的感染?!边€說:“過去以才高八斗的典故來形容文人之才華,在我看來,仿此而言,柳宗元倘有一石之才,僅此《江雪》一首,便占去了八斗?!?lt;/p><p class="ql-block"> 讀書猶如“號脈”,曉春說:“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段文字恰恰構成了全書的靈魂之所在?!?lt;/p><p class="ql-block"> 趙曉春心有靈犀,感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從“犬儒柳宗元”到“循吏柳宗元”再到“哲學家柳宗元”,用三個層面來解讀此書,勾勒出人物的生命軌跡。</p><p class="ql-block"> 趙曉春先生說:“如果柳宗元只是犬儒或者循吏,那就既不會有陳先生這本書,也不會有我這篇文章。畢竟,我們之所以在一千兩百年后還記得這個人,根本的原因不止于他是偉大的文學家,其實也是偉大的哲學家。”</p><p class="ql-block"> 真應為趙曉春先生“高山流水”間乎,摔琴謝知音了。</p> 作者陳為人簡介 <p class="ql-block">陳為人,祖籍上海,山西太原為第二故鄉,曾任太原工人文化宮主任,在文化宮任職期間,辦過一些領風氣之先的文化活動;擔任山西作家協會、山西作家企業家聯誼會兩會秘書長期間,艱難地嘗試走出一條“以文養文”之路;曾擔任山西省青聯常委,太原市青聯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太原市老作家協會主席,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協會主席等社會職務;第五屆山西省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作品有人物傳記類:《唐達成文壇風雨五十年》《插錯“搭子”的一張牌——重新解讀趙樹理》《馬烽無剌——回眸中國文壇的一個視角》《讓思想沖破牢籠——胡正晚年的超越與局限》《最是文人不自由——周宗奇叛逆性格寫真》《山西文壇的十張臉譜》《兼愛者——墨子傳》《特立獨行話趙瑜》《柳宗元傳》《馮霞是誰》《撇捺人生王秀春》《民役官鑒柳宗元》;散文隨筆類:《走馬黃河之河圖晉書》《擺脫不掉的爭議——七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臺前幕后》《太行山記憶之石庫天書》《中國歷代改革家的命運與反思》《弦斷有誰聽——世界文豪自殺檔案》《紅星照耀文壇——蘇維埃八位文化人的命運》《地標的文明足跡——西歐行》《話說紅顏》《歪批諸子》《借你一面照妖鏡》等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贵定县|
东丰县|
云安县|
安宁市|
泰顺县|
崇信县|
昌图县|
常德市|
工布江达县|
青州市|
九龙县|
景宁|
石景山区|
铜山县|
新田县|
盐亭县|
柯坪县|
陇南市|
萨迦县|
华阴市|
墨玉县|
香格里拉县|
开封县|
巴东县|
宁阳县|
郎溪县|
依兰县|
廊坊市|
清徐县|
乐都县|
沈丘县|
靖江市|
梁河县|
大余县|
北票市|
年辖:市辖区|
嘉义县|
张掖市|
惠东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