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遼寧日報》一一承載我全部政治生命的航船

東方雨

<p class="ql-block">寫下這個標題,感到非常沉重。 </p><p class="ql-block">《遼寧日報》這艘在1954年隨著遼寧省、遼寧省委一起誕生的航船,她不僅承載著各屆省委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全部宣傳使命,也承載著我的全部政治人生。</p><p class="ql-block">1969年我從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后,便被直接分配到遼寧日報農村部當了記者。其間數次調動,終未離開遼報大院,直至2003年退休。</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有幸在遼寧日報社黨委和遼寧省委宣傳部及省記者協會的直接領導下,主持編撰了《遼寧日報五十年》(40萬字)和《遼寧報業通史》(90萬字)兩部大型史書。所以對遼寧日報這艘航船所經歷和承載的政治風浪,及編采人員做為黨的喉舌的酸甜苦辣雨雪風霜,體檢尤深。</p><p class="ql-block">由于這兩本史書的編撰時間正值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思想解放,實事求是之風興起。因此編撰工作基本能夠遵循歷史真相,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史觀展開。</p><p class="ql-block">翻開《遼寧日報五十年》《遼寧報業通史》兩本厚重的史書,尤其是《遼寧報業通史》,里面寫滿了遼寧日報從1954年9月1日創刊后,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緊跟黨中央、遼寧省委,大力宣傳反右斗爭、人民公社化、大躍進、大煉鋼鐵、深翻大干、糧食產量放衛星、高指標高征購、大食堂、共產風等極左做法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批斗走資派、抄家破四舊、砸爛傳統教育制度、樹立白卷先生、工宣隊貧宣隊進駐大學占領上層建筑、殘忍迫害張志新、大力宣傳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哈爾套經驗"等種種倒行逆施……。</p><p class="ql-block">我的一生是不幸的。做為遼寧日報的記者編輯,我當然是要終生忠于黨的宣傳事業,做好黨的喉舌。</p><p class="ql-block">"四人幫"橫行時期,我曾被遼報黨委和農村部長期派駐彰武縣哈爾套公社采訪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哈爾套經驗》。為此,哈爾套黨委還特意在公社大院里給我安排了一間帶火炕的辦公室。</p><p class="ql-block">《哈爾套經驗》是毛遠新在遼寧親自制造的大批資本主義大干社會主義的典型。根據毛遠新的理論,說人是猴子變的,只不過是在進化過程中,尾巴越來越短,最后終于沒有了,變成了人。如今許多地方干社會主義,卻留下了一條資本主義的小尾巴。這條小尾巴就是允許農民種植"四辣”即辣椒、大蔥、大蒜、黃煙,還允許到自由市場上去自由買賣。嚴重破壞了我們的計劃經濟。如果允許這條資本主義的小尾巴越長越長,那人不就又蛻化成猴子了嗎?這套荒謬絕倫的理論在中央報刋及遼寧省內各報刊的大力宣傳下,名噪全國。各地紛紛効法哈爾套的做法,批“四辣",關閉農村集市貿易。全國各地來哈爾套參觀學習割資本主義尾巴趕社會主義大集的隊伍絡繹不絕。所謂趕社會主義大集,就是強迫農民挑著自家的那點可憐的農副產品,排著大隊敲鑼打鼓喊著“社會主義好"的口號,統統交售給國營供銷社。</p><p class="ql-block">那時,我整天跟在毛遠新派駐哈爾套的工作組后面,聽他們那套極左宣傳,看他們制造假典型寫假材料。起早貪黑的跟著寫極左報道。想想這些,雖然都是聽命之作,但身心還是不可避免的背負了一定的歷史包袱。</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又是幸運的。在我政治生命的有生之年,竟然趕上了共和國改革開放的整個黃金時代!</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怎樣的幸運啊!</p><p class="ql-block">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神州大地春風浩蕩、萬物復蘇。三中全會后,中央隨即下發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簡稱"農業農村的兩個文件")。這兩個文件大力強調生產隊自主權,提倡實行各種行之有效的生產責任制。在這一精神鼓舞下,包干到組,獨立核算,自主分配等劃小核算單位及包干到戶的嘗試如雨后春筍,勢不可擋。在這種形勢下,各地卻出現了一股懷疑反對三中全會精神的暗流,被稱為"倒春寒”。</p><p class="ql-block">面對這種情況,我在遼寧日報黨委及農村部的直接領導下,深入農村調查研究。所到之處,看到許多基層干部宣傳干部都認為這是倒退,甚至痛哭流涕。而廣大農民群眾卻歡欣鼓舞,像過年過節一樣,歡呼大鍋飯大幫哄的解體,歡呼種地的自主權終于回到了農民手里。以我多年對農村農民的了解,迅速寫出了《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業的兩個文件》的本報評論員文章。(1979年4月21日發表在《遼寧日報》一版頭題。5月7日被《人民日報》二版上半版全文轉載)。我在評論員文章里旗幟鮮明的提出,當前不是什么落實政策過了頭,而是應該繼續深入批判極左路線造成的危害,堅定不移的貫徹中央關于農業的兩個文件。</p><p class="ql-block">接著,我又和基層報道員孔祥君一起采寫了反映農村承包到戶責任制落實后,農村里發生的深刻變化的人物通訊《大老齊成了香餑餑》。這篇通訊被中國記協、中國新聞學會評為1979年全國新聞獲獎好通訊。這兩篇報道以及后來采寫的一系列為改革開放鼓與呼的新聞報道與全國各報的同類報道,匯成了一股強大的與論洪流,成為了共和國改革開放的輿論先聲!</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僅給編采人員打開了飛翔的翅膀,也給年輕人開辟了施展才能的大好機遇。</p><p class="ql-block">我本是一個政治上不求上進的人。我的人生邏輯就是每到一個崗位,就想老老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心滿意足,別無他求。</p><p class="ql-block">1981年秋,我在農村部已經當了10年記者,業務熟練,領導重視。經常參與重大新聞題目采寫。安于本職工作,自我感覺良好。</p><p class="ql-block">正值洋洋自得時,沒想到被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及遼報黨委擬定為下派掛職鍛練的后備干部培養對象。遼報秘書長找我談話,我當時就懵了。想到孩子小,老婆是中學老師,異地工作困難太大。便立馬予以拒絕。秘書長強調說這是好事。我說,我不想當官,誰想去讓誰去吧。黨委領導很生氣,出面找我大吼一聲:那是誰愿意去誰去的事嗎?你一個共產黨員首先要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不能講什么條件!在組織原則面前,我只能乖乖就范。去鐵嶺縣委宣傳部當了兩年掛職副部長。報社給我買了一張火車通勤票,保證每周末回家。</p><p class="ql-block">1983年10月兩年掛職鍛練期滿后如期回到遼寧日報。此后我就被遼報黨委調來調去,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報社黨委根據辦報需要,要我去組建《美報》,任總編輯。《美報》定位為遼寧日報生活版。遼報黨委對我的要求是,在不違背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盡量增加實用性趣味性可讀性。</p><p class="ql-block">《美報》成員都是各部抽調上來的有經驗的老編輯,能力不成問題。于是我便放手大干。什么歷史掌故、奇聞逸事、地名尋蹤、衣食住行、書法繪畫、文物集郵,什么“今日景陽岡”、武大郎真偽、古人的衣食住行、怎樣化妝、穿裙子等無所不登。同時派出特派記者趙桂榮跟蹤采訪《西游記》、《濟公傳》、《紅樓夢》等各大劇組拍攝現場,連續在《美報》四版下辟欄固定版位報道拍攝花絮。《美報》實行郵發和自辦發行兩條腿走路。全國發行。發行量迅速突破20萬份。我派出采訪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記者,居然在川藏公路的起點二郎山下的一個雞毛小店里看到了《美報》。</p><p class="ql-block">每當《美報》出版日,沈陽市各大小報刋亭就早早排起了購買《美報》的長隊。同時《美報》也成為報社各部門在社會上拉關系走后門的饋贈品。</p><p class="ql-block">我在《美報》干了5年,又因種種原因調任《遼寧農民報》總編輯。因為這張報紙基本都是農民自費訂閱。剛剛包產到戶后的農民既需要這張報紙指導科學種田,又沒錢。那時一份《遼寧農民報》一年的訂報款,農民都是用幾個雞蛋來計算的。</p><p class="ql-block">為了盡量減輕農民負擔,擴大訂閱量,在不違農時的前提下,經報黨委批準,我決定將原來的周三刋減為周二刋。報款立馬減少三分之一。遼北大地農民瘋傳:《遼寧農民報》降價了!于是訂閱量大增。</p><p class="ql-block">《遼寧農民報》的編采人員基本上是一群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包括農學院學農學的專業大學生。素質高,充滿青春活力。只要政策公平公正透明,辦好農民報不成問題。</p><p class="ql-block">為此,我在《遼寧農民報》實行農村生產隊的工分制。規定:一版頭題記幾分,下辟欄記幾分,二版頭題記幾分,寫一篇言論記幾分,編輯成一塊版記幾分等等。月末年末按總獎金額計算出分值,再乘上你自己所得分數,即為你的獎金額。全大院都知道,崔中文把農民報變成了生產隊。</p><p class="ql-block">遼寧日報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后,經濟上開始自收自支,掙錢成為遼寧日報社一千多口人生存的第一要義。于是我又被調任廣告部主任。當時的《遼寧日報》社長武春河找我談話,我強烈抗議說:“大報干到小報,小報干到廣告。我犯啥錯誤啦”?武春河笑嘻嘻的說:“你沒犯錯誤,你是沒有大局意識”。抗議終究無濟于事。</p><p class="ql-block">到廣告部后,我針對《遼寧日報》發行不能進戶這一劣勢,放棄了過去一直靠業務員靠廣告公司承攪商品廣告的傳統做法,借鑒內陸一些省報與各廳局及省轄各市委市政府通力合作辦廣告的做法,一改《遼寧日報》與《沈陽日報》的競爭劣勢。</p><p class="ql-block">干了三年,順風順水。廣告收入翻番,有車有錢。正值春風得意之時,又因遼報離退休老干部及中層干部的強烈推薦,被省委組織部宣傳部任命為遼寧日報社主管經營管理的副社長。</p><p class="ql-block">我當時滿腦袋畏難情緒,并不認為是什么好事。當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光明找我做任命前談話時,我便喋喋不休的強調報社復雜,自收自支,經營困難,自己不懂經營管理。李部長見我不愿接盤,非常不高興的說:行了行了,你就別說那些沒用的了。你現在的態度應該是,服從組織安排,不辜負遼報上上下下對你的期望,好好干成一番事業。我也只好乖乖的騎著我那輛破自行車,領命回家。</p><p class="ql-block">我始終認為在報社分管經營管理行政后勤是件特別倒霉遭罪的事:</p><p class="ql-block">財務沒錢了找你,</p><p class="ql-block">下屬公司出事了找你,</p><p class="ql-block">誰家的房子漏了找你,</p><p class="ql-block">暖氣不熱找你,</p><p class="ql-block">釘子戶不搬家找你,</p><p class="ql-block">哪個部門鬧矛盾找你,</p><p class="ql-block">工商稅務消防環保公安局派出所天天找茬找你,</p><p class="ql-block">報社還有幾個滾刀肉成天無事生非跟著你……。</p><p class="ql-block">當然,這些對我這個分管報社經營管理的副社長來說,還屬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如何全面提高遼寧日報與全省各市縣及各大企業通力合作辦廣告的水平,確保遼寧日報的經營收入不斷提高,這才是我的主要任務。</p><p class="ql-block">為此,我采取了兩項措施:</p><p class="ql-block">一、與全省14個市地記者站分別簽訂了廣告承包合同。合同明確規定:完成任務的記者站,不僅按合同規定提取獎金,還可根據超額水平,給記者站配置一臺相應標準的工作用小汽車。在獎勵政策的激勵下,各記者站各顯神通,遼寧日報廣告收入大幅躍升。</p><p class="ql-block">二、我又通過黨委會協調,把編輯部各部那些經常給各大企業寫專版稿的大記者們輪流派到廣告部釋放能量。給他們制定廣告提成獎勵政策。于是關系稿便紛紛變成了整版整版的廣告專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當時的感覺:我就是報社的一塊破抹布,哪出窟窿就拿去堵上。</span></p><p class="ql-block">可久而久之卻讓一些老遼報人得出這樣的印象:好像我是真的懂經營會管理。其實哪跟哪啊!我不過就是一天24小時窮極身心疲于奔命,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夜以繼日,年復一年而已。</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我這種當牛做馬的精神被省新聞出版局看中,退休后就被聘到出版局下屬的一個事業單位"北方新聞出版中心”主持工作去了,直至2010年8月。</p><p class="ql-block">北方新聞出版中心擁有《數學周報》、《垂釣》雜志、《數學小靈通》、《英語小靈通》等五六種期刋報紙。人員素質高,大部分都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只要管理公平公正,發揮積極性沒問題。</p><p class="ql-block">到了北方新聞出版中心我真是如魚得水。在出版局副局長諶季平的全力支持下,我放手大干。什么全員招聘,崗位上墻。建立公款招待、采買公示上墻制度,讓所有員工監督質疑。所有期刋報紙一律全員承包。制定明確的獎罰條例。以效益論成敗。這一套不僅強化了經營管理,大幅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公平公正,也有效的避免了各種腐敗現象的滋生。</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有一些老同志經常開玩笑的問我,當年為什么不貪點錢找個情人啊。其實理由很簡單,一天到晚忙的懵頭轉向,哪有工夫啊!</p><p class="ql-block">真的是一點工夫都沒有。</p><p class="ql-block">現在想起來,覺得貪點錢,找個情人也挺好的。</p><p class="ql-block">可是網上又有新喀了:</p><p class="ql-block">貪污腐敗一聽紀委找談話得嚇死。</p><p class="ql-block">找情人老婆孩子知道了得鬧心死!</p><p class="ql-block">所以,終其一生的經驗:</p><p class="ql-block">還是忙點好!!</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69年剛到遼報時,老《東北日報社》遺留下來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在農村部當編輯時經常用長途電話與農村報道員大呼小叫的核對稿件。架在農村田野里的電話線被風吹的嗡嗡響的聲音清析可聞。</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三百六十五里路,越過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三百六十五里路,從故鄉到異鄉。</p><p class="ql-block">三百六十五里路,從少年到白頭。</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在農村部當記者時的最真實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27日,《遼寧日報》一版頭題刋發了由我撰寫的題為“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業的兩個文件的“本報評論員文章"。5月7日《人民日報》二版上半版全文轉載。在寫言論的調研過程中,有的宣傳干部戴著小碟大的毛主席像章接待我,他帶著哭腔質問我:包干到組,包干到戶,請問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還要不要!社會主義道路還要不要?</p><p class="ql-block">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凡是當個小官的,哪怕就是個生產隊長,都一律反對落實生產責任制。而廣大農民卻歡欣鼓舞,過節一樣。所以我在評論員文章里旗幟鮮明的提出:當前不是什么落實政策過了頭,而是要繼續批判極左路線的危害,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業的兩個文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79年春,我省農村普遍實行的包干到戶的生產責任制,已經顯示出來巨大的優越性。過去生產隊大幫哄,農民種田既沒有積極性也沒有責任感。那叫混工分。包產到戶后,地成了自己家的。各種科學種田知識及基層的農業技術人員成了農民的新寵。對于發生在農村的這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里人并不知情。許多人仍然認為農村形勢一團糟。為此,遼報黨委和農村部又派我去遼西調查采訪,寫一篇農村實行包干到戶后發生深刻變化的通訊,以澄清城里人的模糊認知。為此,我和基層通訊員孔祥君在興城經過十幾天的調查采訪,寫成了新聞通訊《大老齊成了香餑餑》,犮表在《遼寧日報》一版下辟欄。并被中國新聞學會、中國記協評為1979年度全國新聞獲獎好通訊。</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81年,《新聞戰線》第九期刋發了我為范敬宜撰寫的通訊"從農村回來的記者"。(當時的遼報黨委給我的任務)。范敬宜后為《人民日報》總編輯。</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下派鐵嶺縣任宣傳部副部長時陪同省考古隊長考察李成梁墓。</p><p class="ql-block">※ 李成梁,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明朝后期遼東將領。</p><p class="ql-block">李成梁有將才。在整個明朝邊關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率領遼東鐵騎先后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所未有。但他對于民族矛盾只剿不撫,甚至殺良冒功,激化了民族矛盾,為后來的滿族大舉入侵埋下了伏筆。</p><p class="ql-block">李成梁卒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下派鐵嶺縣掛職鍛練時與也是下派干部王占合影。(王占后為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任《美報》總編輯時組織員工及家屬到大伙房水庫旅游。</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任《遼寧農民報》總編輯時,采訪湖北云夢澤地區的百里油菜花種植區。</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93年任廣告部主任時與員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在北戴河召開北方七省報廣告工作研討會。</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任廣告部主任時,赴美采訪新奧爾良時報廣告部。</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任遼寧日報副社長時,在辦公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主持召開記者站長會議。</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2019年與分管的遼寧日報部分處級干部合影。</p><p class="ql-block">廣告部主任劉新、財務中心主任孫長玉、行政處副處長曹澎、行政處長王開義、記者部主任陶杰、海外版總編輯丁立功、朝鮮文報總編輯桂光賢、集團辦公室主任白立輝、老干處長康偉、審計處長崔小平、衛生所長丁樹珊、發行處副處長尤鵬飛、保衛處長林慶元。</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94年任遼寧日報副社長時在本溪日報社參加經營管理座談會。</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任副社長時審查下屬公司投資方向。</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1994年春接手副社長后重新規劃新建的遼寧日報社正門及廣告墻。</p> <p class="ql-block">院內廣告部小樓所有權原屬一房地產商。在遼報院內當釘子戶幾十年。后來通過時任省建委主任的慕綏新強行收購回來。我永遠感謝慕綏新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我在北方新聞出版中心的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為北方新聞出版中心員工發獎。</p> <p class="ql-block">※ ※ ※ ※</p> <p class="ql-block">2004年夏,當時的《遼寧日報》社長姜鳳羽交給我一項任務:立即上任主持編撰《遼寧日報50年》。這個編寫組的10名執筆成員大都是編輯部各部剛剛退休的主任副主任,編寫能力十分強大。并且在我接手前他們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所需資料占有已十分豐富。</p><p class="ql-block">當時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即要寫出遼寧日報50年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宣傳中取得的成績,同時又不能不直面遼寧日報在改革開放前的各個歷史時期,緊跟省委緊跟中央進行的那些大規模的極左宣傳。為此,我在征得遼寧日報黨委的同意后,在《遼寧日報50年》一書的第二篇“反右派、大躍進、困難時期的遼寧日報”和第四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遼寧日報”兩篇的前面,由我各自撰寫了兩篇序。在這兩篇序言里,我按照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六中全會做出的《關于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歷數了遼寧日報在這兩個歷史階段緊跟省委大肆宣傳反右斗爭、大躍進、大煉鋼鐵等一系列極左思潮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的種種倒行逆施。然后在主體部分再著意撰寫遼寧日報在這些非常時期所做的正面宣傳。既符合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唯物史觀,也符合了正面記述遼寧日報50年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在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的直接領導下,2010年冬我開始主持編撰《遼寧報業通史》。</p><p class="ql-block">這部史書的總體架構為:時空跨度從清末民初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地域為現在的遼寧省范圍內所有公開發行的各黨派各軍政勢力創辦的報紙的生生滅滅。全書共分五編。由五位責任編輯分頭負責。我每天凌晨3.30分起床,開始接收各編責任編輯通過電腦發過來的草稿,大刀闊斧,精雕細琢,加工編撰。這才是我的長項!</p> <p class="ql-block">《遼寧報業通史》,籌劃于2010年始,成書于2016年5月1日,90萬字。歷時5年。</p><p class="ql-block">本書編委會主任為遼寧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玉珠。</p><p class="ql-block">主編為遼寧日報社社長省記協主席姜鳳羽。</p><p class="ql-block">執行主編:崔中文。</p><p class="ql-block">主編助理:馬為(省記協秘書長)。</p><p class="ql-block">編撰助理侯小云(省圖書館副研究員)。</p><p class="ql-block">各編責任編撰者:</p><p class="ql-block">王素梅、劉人蓬、黃淑娟(遼寧日報)。</p><p class="ql-block">孟祥隸、胡中惠(沈陽日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抵排異端兮抒正氣,</p><p class="ql-block">爬羅剔抉兮刮垢磨光。</p><p class="ql-block">補苴罅漏兮張皇幽眇,</p><p class="ql-block">尋墜緒之茫茫兮</p><p class="ql-block">獨旁搜而遠紹。</p><p class="ql-block">畏掛一而漏萬兮進退失據,</p><p class="ql-block">秉筆青史任重兮憂思難消。</p><p class="ql-block">古稀之年猶受命以馳驅,</p><p class="ql-block">逞伏櫪之志兮何論桑榆?</p><p class="ql-block">記於2016年11月10日</p><p class="ql-block">一一在《遼寧報業通史》扉頁上的自題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編寫組部分成員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胡中惠、黃淑娟、崔中文、王素梅、劉人蓬。</p> <p class="ql-block">《遼寧報業通史》編寫組部分成員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王素梅、胡中惠(沈陽日報)、崔中文、孟祥隸(沈陽日報)、劉人蓬。</p> <p class="ql-block">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台东县| 山东| 清涧县| 施甸县| 淮滨县| 福建省| 文成县| 怀化市| 天镇县| 安庆市| 东阿县| 梓潼县| 渭南市| 台东县| 大渡口区| 新闻| 泰州市| 日照市| 合山市| 马山县| 叙永县| 阳江市| 崇左市| 南城县| 新干县| 来安县| 辉南县| 阿荣旗| 卢龙县| 台中市| 平利县| 富民县| 腾冲县| 台州市| 岢岚县| 乌苏市| 潞西市| 龙山县| 读书|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