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曾記得母親講過一個故事,大意是,即將結婚的女兒,望著父母給自己精心準備的嫁妝,對父母說:“嫁妝我就不要了,留給弟妹吧,我只想帶走我放的老黃牛”,父母不解的問為什么?女兒說:“老黃牛可以耕田,可以拖車,還可以生小牛仔”。這是典型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過嫁妝”是鎮江一帶農村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事了,九十年代之后,隨著道路完善、交通條件的改變,商品房的興起,“過嫁妝”這一奇妙的風景,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以致現在的孩子們,竟不知“過嫁妝”為何事,便不足為奇了。</p> <p class="ql-block"> 過去我們的農村,孩子們定下大婚的日子,便會在婚禮的前三天,由新郎方組織人馬,到新娘子家抬嫁妝。嫁妝通常包括箱柜、被褥、服裝、綢緞、首飾、文房四寶及金銀器皿等貴重物品,隨著經濟的好轉以及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電視、自行車、收錄機、縫紉機、洗衣機、電冰箱、電風扇等家用電器也進入陪嫁行列,至于房產、汽車等作為陪嫁品,那是后來許多年之后的事了,根據女方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嫁妝會有天壤之別,但無論貧富差距有多大,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那就是“馬桶”。</p> <p class="ql-block"> 抬嫁妝的人選,一般由男方物色、指定,再由生產隊長通知到位,一般是由年輕力壯、成熟穩重的漢子組成,至于背馬桶的人選,有講究,必須童男子,一般不超過16周歲,主要在新郎的平輩或者晚輩中指定或者左鄰右舍、關系較好的孩子中考慮。抬嫁妝都是自愿的、無償的,沒有報酬,但起碼有兩頓大餐可食,一是過嫁妝當日男方會宴請他們,同時,每人有一包紅雙喜或者大前門、飛馬之類的香煙,一包糖,一條云片糕;二是結婚之日會作為嘉賓受到邀請,無須出人情份子錢。而背馬桶的娃娃,可以得到一份紅包,紅包有6角6分、8角8分、1元6角不等,到后期,紅包己經達到十位數、百位數了,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你想啊,當時的生產隊,一個勞動日也就幾毛錢。</p> <p class="ql-block"> 過去鄉下人結婚,婚禮一般選在舊年末或者新年初,以在家中操辦為主,沒有大飯店辦婚禮一說。那時農業是淡季,莊戶人家農閑,且糧油充足,物品相對豐富。但因為時值冬季,數九寒天,“過嫁妝”的日子一旦定下來,那怕冰凍三尺,雪舞蒼天,也是不可更改的。到了這一天,“過嫁妝”的肩客們,在男方家吃了早飯,扛著事先扎好紅綢的扛子、扁擔,手提紅繩,在鞭炮聲中,跟著媒人出發了。新娘家路近還好,有的隔了鄉鎮,一個來回要走上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到了新娘家,女方會準備棗子湯、小湯圓等糕點,一般以三道茶點為主,稍事休息,便仔細、精心綁扎嫁妝,然后往回趕。</p><p class="ql-block"> “過嫁妝”時,根據當地風俗習慣的不同,有些東西是可以取之自上腰包的,記得江心一帶馬桶的紅蛋是可以拿走的,夾在被子、枕頭里面的紅蛋是不可以拿的,有一次我們去江心“過嫁妝”,被子、枕頭里面的蛋沒敢拿,結果在渡船上,讓過路的客人給拿了,即使這樣,因為是大喜的日子,“過嫁妝”的人或者媒人,是不可以翻臉發火或者罵人的,頂多是給他們發兩支香煙,給幾顆喜糖打個招呼,然后取回紅蛋;而丹徒一帶,其他嫁妝里面的紅蛋都可以拿,唯獨馬桶里面的紅蛋是萬萬不可以拿的,這有一個好兆頭在里面呢。</p> <p class="ql-block"> “過嫁妝”的人也不要輕易得罪,記得有一次去“過嫁妝”,新娘父親是上海工人,有點小氣,不發煙也不發糖,小隊長趁機將新娘家桌上的鬧鐘夾在被子里,當作嫁妝一起抬到了新郎家,幸虧媒人在鋪床時發現及時,悄悄的把鬧鐘拿走了,“鐘”有“送終”的諧音,太不吉利了,幸虧主家沒發現。太陽家家門前過,你怎么對待人家,人家也會怎么樣對你。幸虧媒人是個玲瓏人,才沒發生誤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歌,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殘存在記憶深處的“過嫁妝” 畫面時常從腦海中掠過,“過嫁妝”,一段美妙的人生經歷,幸福的何止是一對新人?還有他們的家人、親朋,還有“過嫁妝”的漢子們!在那個不要彩禮,也拿不出彩禮的年代,“過嫁妝”曾經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追求與幸福,我常常想:“過嫁妝”,也可以申請“非遺”吧?</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洛宁县|
姜堰市|
诸城市|
河北区|
清远市|
游戏|
张家界市|
云霄县|
加查县|
德江县|
阿拉善左旗|
彝良县|
孙吴县|
汕尾市|
孟连|
自治县|
大洼县|
大冶市|
萨嘎县|
综艺|
容城县|
淳安县|
仁怀市|
周至县|
高陵县|
雷山县|
方城县|
太康县|
仁化县|
布拖县|
攀枝花市|
民乐县|
山西省|
南宫市|
屯留县|
泊头市|
个旧市|
陆良县|
揭西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