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文提到,安世高高僧,民間有很多神奇傳說。</p><p class="ql-block">其中現代法師虛云老和尚,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曾講過安世高法師有宿命通,他說:</p><p class="ql-block">“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歸攝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是也。三藏所詮,不外戒定慧三學。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再約而言之,則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說法包括無余了。</p><p class="ql-block">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緣,果是果報。比如種谷,以一粒谷子為因,以日光風雨為緣,結實收獲為果。若無因緣,決無結果也。一切圣賢之所以為圣賢者,其要在于明因識果。明者了解義,識者明白義。</p><p class="ql-block">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只怕惡果,不知惡果起緣于惡因,平常任意胡為,以圖一時快樂,不知樂是苦因;菩薩則不然,平常一舉一動,謹身護持,戒慎于初,既無惡因,何來惡果?縱有惡果,都是久遠前因,既屬前因種下,則后果難逃,故感果之時,安然順受,毫無畏縮,這就叫明因識果。</p><p class="ql-block">例如古人安世高法師,累世修持,首一世為安息國太子,舍離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債,其債主在中國。于是航海而來,到達洛陽,行至曠野無人之境,忽覿面來一少年,身佩鋼刀,遠見法師,即怒氣沖沖,近前未發一言,即拔刀殺之。</p><p class="ql-block">法師死后,靈魂仍至安息國投胎,又為太子。迨年長,又發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債未還,債主亦在洛陽。于是重來,至前生殺彼身命者家中借宿。飯罷,問主人曰:‘汝認識我否?’答曰:‘不識。’又告曰:‘我即為汝于某月某日在某曠野中所殺之僧是也。’主人大驚,念此事無第三者能知,此僧必是鬼魂來索命,遂欲逃遁。僧曰:‘勿懼,我非鬼也。’即告以故,謂‘我明日當被人打死,償夙生命債,故特來相求,請汝明日為我作證,傳我遺囑,說是我應還他命債,請官不必治誤殺者之罪。’說畢,各自安睡。</p><p class="ql-block">次日,同至街坊,僧前行,見僧之前,有一鄉人挑柴,正行之間,前頭之柴忽然墮地,后頭之柴隨亦墮下,扁擔向后打來,適中僧之腦袋,立即斃命。鄉人被擒送官,訊后,擬定罪。主人見此事與僧昨夜所說相符,遂將僧遺言向官陳述。官聞言,相信因果不昧,遂赦鄉人誤殺之罪。其僧靈魂復至安息國,第三世又投胎為太子,再出家修行,即世高法師也。"</p><p class="ql-block">安世高法師和中國有緣,再來華夏傳授佛法,并培養了很多高僧弟子,其中有一位嚴佛調。</p><p class="ql-block">嚴佛調(生卒年不詳),東漢末期佛教僧侶,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漢族出家僧人之一,也是著名譯經家安世高的弟子。以下是關于嚴佛調的傳記概要:</p><p class="ql-block">生平背景</p><p class="ql-block">嚴佛調(又作“嚴浮調”)出生于東漢時期的下邳(今江蘇邳州),具體生卒年份不詳,活躍于漢桓帝至漢靈帝年間(約2世紀中后期)。他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漢族出家僧人之一,其身份標志著佛教開始從外來宗教逐步本土化的重要進程。</p><p class="ql-block">與安世高的師承</p><p class="ql-block">嚴佛調拜安世高(安息國高僧,東漢佛經翻譯的奠基人)為師,學習佛法。安世高在洛陽翻譯佛經期間(約148—170年),嚴佛調成為其重要助手,參與佛經翻譯與義理研究。他深得安世高禪數學(禪定與數息法門)的真傳,并致力于弘揚小乘佛教思想。</p><p class="ql-block">歷史貢獻</p><p class="ql-block">1譯經事業</p><p class="ql-block"> 嚴佛調協助安世高翻譯多部佛經,尤其在小乘禪法經典方面貢獻突出。據記載,他可能參與翻譯了《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說為獨立翻譯),這是中國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文獻。</p><p class="ql-block">2. 佛教本土化的先驅</p><p class="ql-block"> 作為最早的漢僧之一,嚴佛調在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中起到橋梁作用。他的存在打破了佛教僅由西域僧人傳播的局面,為漢人出家修行樹立了先例。</p><p class="ql-block">3. 著作與思想</p><p class="ql-block"> 嚴佛調著有《沙彌十慧章句》,這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漢僧撰述的佛教論書,系統闡釋了安世高所傳的“十慧”禪觀法門,對后世禪學影響深遠。</p><p class="ql-block">歷史評價與地位</p><p class="ql-block">- 東晉僧人釋道安在《綜理眾經目錄》中提及嚴佛調,稱其“慧解深妙,能傳安侯之學”。</p><p class="ql-block">-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雖未單獨為嚴佛調立傳,但在安世高的相關記載中肯定了他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嚴佛調被視為中國漢傳佛教早期的重要人物,其譯經和著述推動了佛教義理在漢地的傳播。</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昂仁县|
古交市|
九寨沟县|
南漳县|
麻城市|
历史|
监利县|
北京市|
珠海市|
固安县|
新密市|
礼泉县|
无锡市|
浠水县|
新丰县|
扶绥县|
都安|
堆龙德庆县|
汾西县|
开封县|
明溪县|
灵山县|
革吉县|
福泉市|
华坪县|
宽城|
博野县|
苏尼特左旗|
新泰市|
固阳县|
青河县|
大宁县|
麟游县|
湖南省|
古浪县|
南华县|
襄樊市|
葫芦岛市|
和政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