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洪洞縣羅云村》 <p class="ql-block"> 羅云村是山西省洪洞縣劉家垣鎮(zhèn)下轄村,位于洪洞縣西北方向,地勢西高東低,南北瀕臨溝壑,聞名遐邇的羅云山脈橫亙村西。</p><p class="ql-block">行政區(qū)劃所屬地區(qū) </p><p class="ql-block">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劉家垣鎮(zhèn)行政區(qū)類別 村 </p><p class="ql-block">村人口信息</p><p class="ql-block">人口數(shù)量 2370口人</p><p class="ql-block">耕地面積 4400余畝</p><p class="ql-block">羅云村</p><p class="ql-block">村子總面積為110.63平方千米。 </p><p class="ql-block"> 地理環(huán)境 </p><p class="ql-block"> 羅云村,區(qū)域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自然景觀秀麗,物產(chǎn)豐富。羅云山盛產(chǎn)的各種中藥材多達40余種,珍稀野生動物有山雞、金錢豹等,一般野生動物品類達170余種,農(nóng)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羅云村旱地小麥面粉全縣聞名。養(yǎng)殖業(yè)有養(yǎng)牛場、養(yǎng)羊場、養(yǎng)雞場、養(yǎng)豬場、散養(yǎng)雞羊眾多。</p><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 </p><p class="ql-block"> 羅云村古稱“西羅縣”,據(jù)一系列資料顯示,它就是開國皇帝趙匡胤故里所在地。宋人因西羅縣曾出趙匡胤、趙匡義兩盤云龍人物而故名為羅云,以此來迎合宋皇,以后沿稱不變。清代趙城縣“羅云里”轄26村。抗戰(zhàn)期間(1938—1942年),趙城縣政府在此駐扎行政。解放初期于1947年洪趙聯(lián)合政府駐在該村。</p><p class="ql-block">人文特色 </p><p class="ql-block"> 該村古建民居保存基本完好,街巷布局井然有序,建筑風格奇特,有唐宋街巷遺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在原西羅小縣城東門遺址處重建一座“飛云樓”,現(xiàn)在只保存有飛云樓底座照片與門楣碑刻照片。飛云樓樓分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高15米,造型美觀,氣勢雄偉;村內(nèi)居民都是趙王室后裔,但都不姓趙而姓賈,這一假賈真趙的典故極為奇特,國內(nèi)罕見;由宋太祖趙匡義因夢而敕建的菩薩寺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羅云山區(qū),既有碑文記載,也有大量的民間傳說;當年宋太祖趙匡胤誕生的原羅云村的虎峪溝內(nèi)窯洞痕跡尚存。相傳趙匡胤屬天上的火龍,他的降世烤干了樹木、烤焦了土壤,窯洞周圍方圓近1公里內(nèi),土色赤紅,寸草不生,成為羅云的一大奇觀。 </p><p class="ql-block">開發(fā)旅游業(yè)。</p><p class="ql-block">羅云村作為趙匡胤故里,有著極大的開發(fā)價值和極好的發(fā)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羅云村歷史近代名人與部分在職人員 </p><p class="ql-block"> 歷史人物 </p><p class="ql-block">賈維新,歲貢。洪武年間以貢生身份任兵部主事官職大理寺卿(相當于最高法院院長)。太祖崩,嫡孫即位,成祖返京奪位。其性忠耿,有氣節(jié),靖難兵至,不屈而死。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如忠孝祠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鐫刻“洪武忠臣大理寺卿維新賈公神道”的赑屃座石碑,現(xiàn)立于照壁廣場。 賈 瑯,明代陜西狄道知縣,為官清廉。曾從陜西省背運“鐵琶土”襯于村東天池底下,此后池水清亮。 </p><p class="ql-block">賈 瑄,明朝洪武歲貢。歷官淅江道監(jiān)察御史,遇事能言, </p><p class="ql-block">賈學潮,清康熙年間太學士(相當于現(xiàn)在最高科學院院士)。 </p><p class="ql-block">近代明人: </p><p class="ql-block">賈魁芳,字梅生,生于(1880——1942)年他飽讀詩書,前清秀才。擔任過村長,受聘在汾西等地教過學。1916年村改建東廟為學校,他編寫了勒碑記文—— 初級小學,為普通教育樞紐,實為國民必經(jīng)階級。吾村小學于民初設之公所,現(xiàn)因?qū)W生眾多無法容納,村長熱心學校事務,乃邀請旅長商量修理東廟,改為小學,若教室、若宿舍、若閱報室,今將勒石,問序于余,余乃不辭其淺陋,援筆姑述其梗概。且頌曰: 魏巍學校,設之東方。百廢俱舉,一旦壯觀。池水漾漾,在校之旁。古柏蒼蒼,挺立其間。遙瞻之而巍峨,近睹之而輝煌。西顧羅峰云千朵,東眺汾河水幾灣。春聞黃鶯啼枝上,夏聽青蛙鳴水邊。遠觀青山萃碧,邇看煙村縈嵐。入則學諸科,出則望群山。月光常從樹間露,天光恒與水面連。嗟學校之樂乎,樂而無厭。景色遍四野,書聲滿一堂。從此濟濟多出士,累世綿綿永流芳。學生輒呢喔,燕子頻呢喃。莘莘學子,時而勉旃。 </p><p class="ql-block">賈題韜,(1909——1995)又名玄非,字略侯,中國當代著名佛學家,象棋理論家。1931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法學院,留校任教。先后任光華大學、成都大學、金陵大學副教授,教授。1951年毛主席親筆信聘,先遣隨軍進藏,為和平解放西藏立了功,在此期間他用藏漢兩種文字翻印出印度的《英明學》論著:親自主持建立了“江陽醫(yī)學院”,將針灸醫(yī)學帶上了“世界屋脊”。還與達賴母親醫(yī)治好沉疴重病,在藏留有神醫(yī)之名。曾任政協(xié)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著有《邏輯學概論講義》、《開論悟》、《壇經(jīng)講座》、《象棋之歸》、《象棋殘局新論》等書。 </p><p class="ql-block">賈正操,(1911.8——1985.12)早年參加革命工作,老紅軍,歷任中共中央公安部三處人事處長,北京市公安局秘書科長,治安處長,副局長。1955年12月28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下令任哈爾濱市公安局局長,市委常委,后任哈爾濱市副市長,市委候補書記,政法部長。威望很高。 </p><p class="ql-block">賈龍文,生于1931年2月。中國民用航空學院畢業(yè),高級工程師,曾任成都建機械化施工公司技術(shù)主任,主任工程師等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中國科協(xié)自然科學專門學會會員,四川省專利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老科協(xié)教育分會副會長。著作有《“集層升板住宅施工工藝”》、《電動升板機結(jié)構(gòu)改革與平衡的摸索探討》、《集層升板機具設計及使用效果》等,此外,并有6項國家專利。1978年被成都市科學大會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82——1984年連續(xù)三年被評為成都市先進科技積極分子。1996年為雙流機場工程設計的提升機械“大噸位電動升板機”獲“國家國際特別榮譽”獎。近年來,先后被編入《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人物辭海》等辭書。 </p><p class="ql-block">賈云鵬,譜名乃信,1960年上海同濟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微生物學博士研究生畢業(yè),任山西腫瘤研究所副研究員,1998年晉升為主任醫(yī)師。撰有《53個方劑對腸道致病菌的制菌作用》、《山西省食道瘤高低區(qū)優(yōu)勢真菌分析》、主編《病原微生物學》。被《山西名人大詞典》輯錄。 </p><p class="ql-block">賈俊彥,(1896——1980)字子杰,山西大學農(nóng)學院畢業(yè),曾參加省文官考試,獲第一名,即任山西省政府視察員。1942年在并州加入共產(chǎn)黨。抗戰(zhàn)期間,先后在虞鄉(xiāng)、浮山兩縣任縣長。 賈金昌,又名里寧,早年參加革命,曾任趙城縣文化館館長,第四高校校長,后調(diào)北京電影洗影廠。 </p><p class="ql-block">賈題武,字文伯,曾任霍縣公安局局長,汾西縣縣長。 </p><p class="ql-block">賈 琳,女生于1922年。1937年參加抗日工作,1939年任原趙誠縣婦救會組織部長。1940年到抗大總校六分校學習。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6年調(diào)安陽市公安局工作。1954年調(diào)中央公安部政治部組織處副科長,1982年任公安十二局政治處主任。 </p><p class="ql-block">賈振宇,生于1924年曾任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 </p><p class="ql-block">賈允文,生于1926年。曾任永和縣文化館館長,文化局副局長。 </p><p class="ql-block">賈松茂,生于1926年曾任鄭州、蘭州鐵路局黨委書記。曾獲“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和全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工作者”個人稱號。</p><p class="ql-block">郭 瑞(賈松茂妻)生于1927年。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婦校指導員,鄭州鐵路局衛(wèi)生專科學校組織部長,鄭州鐵路六中校長,鄭州局檔案科長,蘭州局審干辦公室副主任。廳局級待遇離休。 </p><p class="ql-block">賈金照,又名吉照,生于1928年。1949年南下四川省,曾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川北分校教育干事,川北區(qū)區(qū)長,區(qū)委書記,南充地區(qū)建筑材料工業(yè)公司經(jīng)理等職。正縣級離休。 </p><p class="ql-block">賈恒敏,生于1928年。山西省文化廳離休。 </p><p class="ql-block">賈云鵬,又名福喜,曾任太谷衛(wèi)校黨委書記。 </p><p class="ql-block">賈仁安,生于1932年。歷任洪洞共青團區(qū)委書記,縣輕工部部長,鄉(xiāng)鎮(zhèn)局副局長,公社主任,鐵廠廠長,煤礦礦長,物資站站長,縣紀委辦公室主任等職。正局級離休。 </p><p class="ql-block">賈振祥,曾任甘肅省武都縣檢察院檢察長。 </p><p class="ql-block">賈建華,祖籍羅云村。曾任廣播電視局局長,縣政協(xié)委員,作協(xié)會員,地區(qū)新聞協(xié)會、廣電學會理事,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有經(jīng)濟師和編輯職稱。 </p><p class="ql-block">賈力濤,生于1968年6月。現(xiàn)任中華醫(yī)學會《白血病.淋巴瘤》、《腫瘤研究與臨床》編輯部主任,編審,山西省腫瘤研究所黨支部書記。</p> <p class="ql-block">賈允昌,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fā)生。中華民族各界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奮力抵抗,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讀書的青年學生抗戰(zhàn)熱情更是空前高漲。時在山西太原師范讀書的羅云籍學生賈振操(解放后曾任哈爾濱市常委,副市長,候補書記,政法部長,哈爾濱市市公安局局長)也同廣大愛國青年一道,積極參加各種集會游行,粘貼標語宣傳,表現(xiàn)突出。1938年4月在太原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之候受黨組織的按排,回鄉(xiāng)發(fā)展黨組織。回到故鄉(xiāng)羅云后,他在羅云村鐵關門院內(nèi)組織追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及社會青年秘密學習,發(fā)展黨的新鮮血液。很快就發(fā)展了賈洪玲(曾任洪趙大隊秘書)</p><p class="ql-block"> 賈允昌(趙城縣立師范學生),賈允光(學生)賈玉華(學生),賈德福(進步青年),賈里寧(曾在魯藝學習聲樂,后任北京電影制片廠洗影技術(shù)廠行政科長)六人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38年6月在賈振操指導下,羅云村六名共產(chǎn)黨員成立了羅云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并一致推選賈允昌為黨支部書記。賈振操完成任務后,又受黨組織的指示執(zhí)行新的任務去了。</p><p class="ql-block">羅云黨支部當時也是趙城縣河西第一個黨的組織。黨支部書記賈允昌(他的公開身份是羅云村農(nóng)救會秘書)他帶領幾名黨員搜集情報,傳遞信息,配合洪趙大隊反掃蕩及共產(chǎn)黨趙城縣委楊少喬縣長搞地下活動。羅云村是通往西五縣的樞紐通道,羅云村黨支部護送進步青年過羅云,奔赴延安圣地,做了大量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9年,國共關系惡化,國民黨反動派大批屠殺共產(chǎn)黨人。羅云村黨支部被告密,賈允昌得到消息后,鎮(zhèn)定自若,第一時間先秘密送信給其他幾人,使得其他黨員安全脫險。由于沒來的及,賈允昌被逮捕了。1939年冬,賈允昌被逮捕后,羈押在羅云村后街里偽縣政府的看守所(新院里)里,新院里是一個財主家的四合大院,四面高不可攀,門口戒備森嚴。偽看守所所長是西昌人叫史海瑞,正好與賈允昌是師范同學,且兩人私交不錯。所以史海瑞看在同學的份兒上,給上司打了招呼,盡力照顧。免了暫時的皮肉之苦。先不給賈允昌用刑,想用私情感化,用(高官厚祿)軟辦法引誘,套取口供,許愿只要說出共產(chǎn)黨的實情,就可免祛一死,還可以當官。賈允昌表面依順,裝出一副被抓的可憐樣子,極力與史海瑞保持親近,但心里卻盤算著如何逃跑。史海瑞對這個(要犯)精心按排,讓賈允昌與自己睡在樓上的一個炕上,生怕有半點傷失。賈允昌對新院里的地形不熟,于是他就想辦法采點,尋找逃跑的路線。看守所白天看管的很嚴,沒辦法。晚上,賈允昌說他有起夜的毛病,每晚都要上好幾趟廁所,史海瑞都(陪)著去解手。后來史海瑞有一回沒跟,賈允昌一人上廁所,賈允昌說:老同學,你放心,有你這,我怎會跑呢?我跑了不連累你了嗎,況且我還要坐官里……</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史海瑞逐漸麻痹大意了,賈允昌乘夜里上廁所的機會尋好了逃跑的路線。</p><p class="ql-block"> 一日,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黒夜,賈允昌見史海瑞睡的像死豬,賈允昌裝著起夜,就摸索著順著高樓背后的一個墻角跳了下來,辛好下面有一堆麥秸稈草,賈允昌下半身著地,打了個滾兒爬了起來,顧不得身上痛他,跑到最近的一戶人家,在窗外叫醒人家說:我是允昌,我越獄逃跑了,給我家雙親告一聲……言畢,飛也似的逃走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日,下了一尺厚的雪,沒有留下任何影跡。</p><p class="ql-block"> 賈允昌逃出羅云村后,四處流浪。遇到眼熟的人就趕緊躲開。先后去過臨汾,運城,洛陽等,每到一處都小心謹慎,認為確沒問題才敢靠近他人。常常聽人講東家長,李家短的閑話,然后以一個《算命先生》的角兒去給人家算命,討點吃喝。遇到有紅白事就給人家?guī)凸ぁ?lt;/p><p class="ql-block"> 1942年秋,他在晉中平遙遇到了羅云籍賈振玉(丁杵)。賈振玉此時任國民黨中央晉中區(qū)中統(tǒng)局局長。他白天見到后沒敢正面打招呼,遠遠跟著。到天黒下來,他才找到丁杵。他鄉(xiāng)遇故里,丁杵喜出望外,隨酒肉招待。但賈允昌不敢講實情,謊言自己做買賣賠光了,負債累累,逃出來不敢回家。丁杵說:允昌,你是個文化人,留在我這里干吧!時間一長,丁杵就把允昌按排到國民黨中統(tǒng)里。</p><p class="ql-block"> 1945年,受國民黨的委派,賈允昌任趙城縣國民黨黨部書記。在趙城縣工作期間,有個叫張吉慶的年輕人,他是共產(chǎn)黨的地下工作者,也在趙城縣工作,與允昌在一個辦公室工作。允昌從他的言談舉止就看出端倪。有一天,允昌進門后,把房門關上,賈允昌低聲問道:小兄弟,你是那邊工作的人吧?張吉慶被允昌問的臉色煞白,半天說不出話來。但他很快鎮(zhèn)定下來,不由自主的笑笑,說:老兄這玩笑開大了……我不是開玩笑。不滿你說,我也是那邊的人,所以我不會看錯……賈允昌接著指出了他一些容易引起人們懷疑的做法,提醒他以后要時刻謹慎。</p><p class="ql-block"> 從此以后,允昌盡力幫助張吉慶獲取情報。有時,他把上面的機要文件祥裝忘帶,故意留在辦公桌上。兩個人配合墨切,心照不宣。在長期的工作中,兩人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賈允昌曾到北京找過張吉慶(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工作),希望能出面為他作證,為自己平反。</p><p class="ql-block"> 1948年,趙城解放。賈允昌隨國民黨逃到臨汾。</p><p class="ql-block">趙城縣人民政府成立,趙城縣公安局局長任福祿在處理許多案件事,都牽涉到賈允昌,于是就向下屬打聽賈允昌下落。舊公安人員賈管(堤村人)與賈允昌熟,知其下落。任福祿就派賈管喚賈允昌。賈管在臨汾找到賈允昌說:走 回,人家讓我喚你里,只要你能立功贖罪,共產(chǎn)黨寬大處理……賈允昌思忖左右,心想怎么也是不得活個,回吧……這樣賈允昌就隨賈管回趙城,面見了任福祿。由于賈允昌特殊的身份,為當時的趙城縣公安局破案提供了許多有力證據(jù),立下了大功。</p><p class="ql-block">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一時國際局勢風起云涌。蔣介石以第三次世界就要爆發(fā)的謊言大肆叫嚷要反攻大陸,氣焰十分囂張。國內(nèi)暗藏下來的敵特也乘機興風作浪。洪洞縣公安局獲得一份有關天主教要搞爆動破壞的情報。但具體祥情很難掌握。趙城縣公安局長任福祿在與賈允昌的接觸中得知賈允昌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允昌從小受天主教義的熏陶。隨就報告給洪洞縣公安局這一情況。經(jīng)研究決定就找允昌談話,賈允昌表示愿意為人民立功贖罪,慷慨應允。于是洪洞縣公安局就任命他為公安局特情人員。</p><p class="ql-block"> 由于長期在白區(qū)工作的磨礪,賈允昌給人的印象總是謹小慎微,慈眉善目。他又有文化,寫得一筆遒勁的毛筆字,還擅長篆刻。他順利的打入了天主教會組織。又以其沉穩(wěn)老練,機智善變,很快取得了天主教山西省洪洞教區(qū)主教的賞識,并委以秘書要職。于是他工作更加積極,表現(xiàn)更加出色。隨被教主視為心腹,一切內(nèi)幕他全摸清楚了。原來,洪洞教區(qū)主教是一名潛伏下來的軍統(tǒng)特務分子。他與臺灣有電臺聯(lián)系,得到臺灣的支持。這個披著主教外衣的軍統(tǒng)特務決定在洪洞煽動成立《天主教地下圣母軍》舉行武裝暴動,制造政治影響。賈允昌把了解的情況悄悄報告縣公安局。同時在主教面前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還主動出謀劃策,更進一步獲得主教的高度信任。主教把參加暴動人員名單,槍枝彈藥的配備按排,以及行動的時間,地點和聯(lián)絡暗號等重要機密材料都交他保管。</p><p class="ql-block"> 武裝暴動的前一天晚上,主教糾集各大小頭目在洪洞縣城南二三里的莊園村天主教會一個活動據(jù)點設壇為盟,喝雞血酒宣誓,叫囂(不成功便成仁),企圖制造驚天動地的事件。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縣公安局及駐洪部隊根據(jù)賈允昌提供的情報,已經(jīng)將各暴動地點嚴密包圍起來, 他們已成甕中之鱉了。</p><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晨,就在他們將要行動的前一刻,參加偵破行動的縣公安局的同志和部隊指戰(zhàn)員及時出擊,主教和他的嘍羅們被一網(wǎng)打盡。在這場斗爭中賈允昌立了奇功,洪洞縣人民政府與洪洞縣公安局予以重獎,獎勵給他一輛永久牌自行車……</p><p class="ql-block">后來賈允昌被安排在洪洞縣城關鎮(zhèn)綜合廠當了工人。他幾十年如一日,刻字圖章,靠著一雙勤勞和靈巧的,創(chuàng)作出許多誘人的工藝作品,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1976年賈允昌光榮退休。</p><p class="ql-block"> 1981年6月,賈允昌被推選為洪洞縣第六屆政協(xié)委員。</p><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賈允昌再次被推選為洪洞縣第七屆政協(xié)委員。</p><p class="ql-block"> 1998年,賈允昌老人在洪洞逝世,走完了他平凡而又不乏輝煌。的生命歷程,終年83歲。</p> <p class="ql-block">羅云村在外部分在職干部:</p><p class="ql-block">賈小平,男,國家安全部辦公室主任。賈保平,男,山西水利廳。賈朝陽,男,西山煤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賈小軍,男,臨汾市霍侯一級路管理所負責人。</p><p class="ql-block">賈杰英,女,洪洞縣國稅局股長。后調(diào)臨汾市稅務局工作。</p><p class="ql-block">賈 震,男,永濟電廠總經(jīng)理,正處級干部。</p><p class="ql-block">賈洪瑞,男,四川省委辦公廳人事處長。</p><p class="ql-block">賈榮嵐,女,大同市礦務局地質(zhì)處工程師。</p><p class="ql-block">賈洪峰,男,中國書法名家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遼陽市委員會書法院院士;遼陽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委副書記。</p><p class="ql-block">賈茜琳,女,碩士研究生學歷,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p><p class="ql-block">羅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p><p class="ql-block">賈洪德,老四團政治部主任,1912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1939年在隰縣戰(zhàn)斗中犧牲。 </p><p class="ql-block">賈洪烈,教導員,男1915年生。黨員,1946年在東北四平街戰(zhàn)斗中犧牲。</p><p class="ql-block">賈溫銳,八路軍總部炮兵團教員。男1907年生,1942年一月在左權(quán)縣戰(zhàn)斗中犧牲。 </p><p class="ql-block"> 羅雲(yún)村西的山,屬于呂梁山脈,名叫“羅雲(yún)山” 山還是原來的山,路已是現(xiàn)代化的水泥路。大小車輛川流不息,有煤礦運煤的車、自駕小汽車、三輪車、煤礦工人上下班的摩托車,徹底打破了昔日的寧靜。路好了路寬了,人們的思路更寬了。 </p><p class="ql-block">90年代前,羅雲(yún)山,只有坑洼不平的崎嶇區(qū)小路。山外的人們?nèi)粘I钣妹海荒苡蒙谠谏奖趁娴男∶焊G艱難的馱運。人們走親訪友,攜帶物品,也只能人背肩扛,舉步維艱,苦不堪言。出外辦事,受交通影響,能在當天返回者,寥寥無幾。受交通的制約,貧窮落后的局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的日常生活就連溫飽都無法保證,對于“小康”這個詞,無從理解。 </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后,羅雲(yún)人在黨的領導下,緊跟時代潮流,徹底轉(zhuǎn)變守舊思想,不甘心交通閉塞、不甘心吃盡頭村之苦。充分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的緊迫性。因此,黨支部村委會及全體黨員干部,經(jīng)會議研究決定,帶領全村群眾,向羅雲(yún)山鉆天溝宣戰(zhàn),這真是一大創(chuàng)舉,千秋大業(yè)。在羅雲(yún)史上,前所未有。 </p><p class="ql-block"> 支部村委帶領全體黨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炒炸藥,開山劈石,艱苦奮斗,經(jīng)過幾年時間,終于開通了“羅楊公路”,創(chuàng)造了史上奇跡。 </p><p class="ql-block">賈小仁,當任支部書記期間,披荊斬棘,完成了路基工程。 </p><p class="ql-block">賈素勤,當任支部書記期間,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充分發(fā)動群眾,積極投身于鉆天溝公路拓寬工程。以隊為單位,分段施工,任務到人。 </p><p class="ql-block">賈素勤、賈洪飛(村長)同志,不怕苦,不怕累,起早貪黑,穿梭在鉆天溝。鞋磨破了一雙有一雙,抓安全,促進度,保工期,艱苦奮戰(zhàn),經(jīng)全村群眾的努力奮斗,羅楊公路終于通車了。</p><p class="ql-block">賈海平,擔任支部書記期間,完成了羅楊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 </p><p class="ql-block"> 羅楊公路的開通,直接帶動了沿途各村人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徹底擺脫了貧困。從此,沿途各村人民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關于,小康這個詞,才心領神會。 羅揚公路的開通,支部書記賈小仁、賈素勤、賈海平,他們功不可沒,理應載入史冊。 </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40年來,黨和國家一系列富民政策,不斷完善。特別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羅云的明一定會更美好。 </p><p class="ql-block"> 還有幾位,歷任支部書記在任職期間,為羅雲(yún)村,所辦的具有歷史性意義,與羅雲(yún)村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事件,同樣載入史冊以傳后人。如: </p><p class="ql-block">賈虎成,1963年任支部書記期間,羅雲(yún)村實現(xiàn)電氣化。羅雲(yún)人從此點燈不用油,磨面不用愁,喇叭街上安,有說又唱新氣象,人們對社會主義優(yōu)越感大大增強。 </p><p class="ql-block">賈成蘭,文化大革命期間任支部書記,成功開辦了節(jié)兒溝煤礦,解決了羅雲(yún)人民的生活用煤問題。洪洞縣境內(nèi)好多村子都在羅雲(yún)村煤礦拉煤,方便了周邊村民生活用煤,功勞不小。 </p><p class="ql-block">賈洪飛,任支部書記期間,把南河溝里的水抽到溝上,解決了全村人畜吃水困難問題。從此,人們不用下溝擔水,減輕了村民沉重的體力負擔,功不可沒。 樊文喜(鎮(zhèn)上),在任支部書記期間,賈國文,任村長在原來溝上的存水庫處及賈林平(小)家大門對面,兩處打了深井,都安裝了抽水設備。并且,為全體村民家家通了自來水。進一步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問題,業(yè)績斐然。 </p><p class="ql-block">賈成兵任支部書記賈永平任村長期間,在2018年新建了支村委辦公室與大戲臺(文體中心)。 </p><p class="ql-block">賈立建任期內(nèi)硬化了文體中心廣場,安裝了體育器材,從此群眾有了鍛練身體與文化娛樂的好場所。 </p><p class="ql-block"> 以上,支部書記及村長,在他們?nèi)纹趦?nèi)的業(yè)績,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為羅雲(yún)村作了突出的貢獻;所辦之事,都是與羅云村及周邊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頭等大事,理應載入史冊。</p> <p class="ql-block">羅云村學校羅云村小學大門外,樹立建校100周年慶典石碑。碑上雕刻有秀才賈奎芳原勒碑記文。 </p><p class="ql-block"> 羅云學校(1916——2024)至今建校108年,(其實之前有許多私塾以及后來的公學)一路走來,不論風云多變換,羅云學校一直都是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越辦越好。這對于羅云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傳統(tǒng)的村子來說是分不開的。羅云村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其根本原因就是重視教育。 </p><p class="ql-block">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各行各業(yè)各條戰(zhàn)線做出貢獻與奉獻的人,大多數(shù)都與這個初級小學啟蒙教育分不開。說到此,這也和上級政府和領導的支持分不開;有歷任校長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精神分不開;一批又一批辛勤的園丁熱心教育事業(yè)精心任教分不開,羅云人民理應感謝他們。 歷屆羅云學校校長與老師名單附后 </p><p class="ql-block">校長名單:劉懷樞、揚西鋒、紀漢英、劉玉全、郭玉健、毛希珍、郭玉珍、賀立民(1959——1960)、王鳳吾(1960——1961)、劉鴻圖( 1962——1984)、賈慶昆(1984——1985)、張國勝(1985——1988)、劉文明、賀克亮、史學清、杜亞平、賀東平、賈東平、賈民安、劉志剛(2007——2020)。 </p><p class="ql-block">歷任老師名單:賈善道、賈洪林、賈金林、賈全林、徐 進、候宗州、樊題歐、樊題文、史耀漢、王百壽、王其祥、劉雙茂、張正悌、郭全虎、崔百紅、李恩波、陳香蘭、段希義、李希壽、陳梅姣、解秀英、陳元大、賀克亮、賈一民、賈逢喜、王秀英、賈青鵬、賈志剛、賈姣愛、徐銀香、王姣鳳、張俊秀、張志蘭、樊文記、賈根茂、李志義、樊題恩、賈登科、賈文耀、王蘭鳳、賈玉蘭、賈鳳英、賈保蘭、傅喜生、賈國民、賈愛蘭、劉金虎、張青生、王江山、賈云虎、賈懷金、張鳳蘭、賈學軍、毛凌云、徐云秀、賈小蘭、郭國勝、史全喜、杜小平、賀艮柱、史秉康、史保耐、史國順、劉素芳、賈小鳳、賈竹林、賈國瑞、周小蘭、張玉翠、郭元鳳、田蘭鳳、賈紅蓮、柴武梅、劉憲文、張生蘭、毛秋香、陳國安、史國福、賈金蘭、陳國俊、陳才順、毛青鳳、曹書翠、賈金愛、賈秀秀、賈麗麗、孔祥娥、賈紅秀、賈燕麗、賈秀慧、徐俊鳳、李 娜、張智宇、曹保善、劉麗麗、尉敏敏、李金鴻、張秀芳、劉香香、賈志麗、賈明英、賈小英、劉紅鳳、賈明記、賈書義、賀亮亮、劉元鳳、楊 露。 </p><p class="ql-block">幼兒老師名單:賈玲玲、賈淑蘭、賈書華、賈亞平、賈蘇香、張玉翠、劉元鳳、劉香香、劉華麗。 </p><p class="ql-block">校工(廚師兼雜務)名單:賈如玉、賈滿斤、賈振文、賈洪升、賈洪操、賈金林、李喜兒、賈福勝、賈國喜、李梅山、賈恒平、賈玉富、賀月珍、賈寶生、毛蘭愛、賈月平。 </p><p class="ql-block">要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是根本。尤其是在具有傳統(tǒng)美德“尊師重教”的文明村,更不能忘記曾為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的教職員工。要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與時俱進,把提高教育素質(zhì)作為一項社會責任。 </p><p class="ql-block">時過境遷,改革的浪潮奮勇向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于環(huán)境、物質(zhì)、生活、孩子教育等方面的條件需求,有了質(zhì)的變化。近幾年,結(jié)婚要在城里買樓,孩子要進城讀書,等一系列發(fā)展潮流,造成了,古老文明的百年小學學生逐年減少。如今,師生比例嚴重失衡。 </p><p class="ql-block">全校原來有幾百學生,因受計劃生育的影響逐年減少。改革開放以來至2021年,沒有了幼兒園,一至六年級學生總共還有30來個。這樣的村級小學,從2021年9月1日開學,將羅云學校的學生并于劉家垣。從此,羅云小學再無朗朗的讀書聲,校門緊鎖。現(xiàn)將當前在任的教職員工名單,分別登記,載入史冊。</p><p class="ql-block">2020—21年在職的教職員工</p><p class="ql-block">校 長:張國俊。</p><p class="ql-block">政教主任:李娜。</p><p class="ql-block">教研主任:劉麗麗。</p><p class="ql-block">教師:徐俊風、賈妍麗、張潔瓊、張繼蘭、楊麗芳、田杰茹、王全全、段瑞欣、張豐收、劉香香、梁賈麗。</p><p class="ql-block">廚師:賈愛蘭。</p><p class="ql-block">學校保安:賈龍喜(2020年以前)、賈玉順(2020—2021)。</p> <p class="ql-block"> 《云山菩薩寺的傳說》 </p><p class="ql-block">話說,宋太宗繼位后,一日夜里在睡夢中,夢見他外祖父,手持割荊條編筐子用的鐮刀,要挖他的心。宋太宗連喊,姥爺、姥爺為什么?姥爺兩眼含淚,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說:“相當年,生下你們兄弟后,年景不好,我用荊條編筐子,你父拿到集上買了,賺點錢,買米買面,吃糠咽菜,勉強維持一家人活命。到如今,你們坐了皇上忘了本,說著又舉起鐮刀大喊:你們的心呢!太宗連忙跪地求饒,驚出一身冷汗”。醒來才知道是,姥爺夢中提醒。 第二天,太宗上朝,下了一道圣旨!命群臣傳旨,即刻選址在羅云山建一座“消糧寺,從此,免征周邊皇糧,以報古土之恩”。 傳說,消糧寺原址,選在羅云山“崗山嶺上”。百姓們,用牲口馱,人背肩坎,好不容易將磚料備全。這一日,工匠們,到了嶺上,一看,都驚呆了。回過神來,仔細一瞧,順著蹤跡尋到了現(xiàn)在的“菩薩寺”峰頂,所有磚料全在此峰。 原來是,陳傳老祖,華山出游,途徑羅云崗山嶺,感覺崗山嶺上與往日不同。按住云頭仔細一瞧,看是磚料一灘。掐指一算,才知是,由他當初指點迷津,匡胤一家去往河南洛陽。“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宋太宗為報鄉(xiāng)恩,在此建寺。寺址應在前面峰頂,因此,連夜組織羅云村及周邊牲畜牛羊,一夜將所有磚料,搬運至前山峰頂。天剛拂曉,飼養(yǎng)員們,起來喂牲口,發(fā)現(xiàn)所有牲畜,大汗淋漓,四蹄流水,閉眼不睜,個個都疲勞過度,不吃不喝。歌曰:</p><p class="ql-block">云山風景美如畫,菩薩寺院傳佳話, </p><p class="ql-block">佛光普照護山下,風調(diào)雨順百姓咵。 </p><p class="ql-block">若逢天旱許村人,歷時取雨特驗靈, </p><p class="ql-block">反途羅云把飯用,未曾動身雨傾盆, </p><p class="ql-block">雨先羅云后許村,五谷豐登樂融融。 </p><p class="ql-block">種田經(jīng)商把香奉,福祿壽喜一年順, </p><p class="ql-block">此寺為啥這么靈,它與匡胤有緣因。 </p><p class="ql-block">皇母秀蓮西羅人,虎峪土窯生兩龍, </p><p class="ql-block">逃難洛陽后蹬基,皇恩浩蕩思古地。 </p><p class="ql-block">發(fā)話建寺報鄉(xiāng)恩,縣管鄉(xiāng)官村公人, </p><p class="ql-block">忙把址選崗山嶺,磚料備好去動工。 </p><p class="ql-block">到此一瞧料無蹤,順著跡象往前尋, </p><p class="ql-block">磚料全移此山峰,眾人納悶不知因。 </p><p class="ql-block">陳傳老祖返華山,途經(jīng)崗山嶺空望, </p><p class="ql-block">按住云頭仔細看,峰頂磚料一大灘, </p><p class="ql-block">掐指一算便知因,此處建寺真不行。 </p><p class="ql-block">眼看明日就動工,急不可待顯神靈, </p><p class="ql-block">連忙調(diào)動眾畜牲,磚料一夜全搬空。 </p><p class="ql-block">牛羊騾馬汗淋淋,四蹄流水眼不睜, </p><p class="ql-block">眾人見狀忙磕頭,感謝仙家顯神通。 </p><p class="ql-block">菩薩寺頂向東觀,虎峪羅云帝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一日太宗上朝問,得知建寺如朕愿,</p><p class="ql-block">羅云周邊免皇糧,原稱消糧寺根源,</p><p class="ql-block">菩薩寺是后來稱,寺中立碑刻紀文,</p><p class="ql-block">公元九九七年建,至今已有余千年。 </p><p class="ql-block">年久失修殘址留,期盼祥士來復修,</p><p class="ql-block">周邊旅游互相連,菩薩寺修更完善, </p><p class="ql-block">若要招得投資戶,觀光旅游雙豐收。</p><p class="ql-block">期盼羅云出能人,申報古村立奇功。 </p><p class="ql-block">說明:據(jù)碑記,趙城大地震發(fā)生在1303年9月17日,具體時間為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現(xiàn)在的山西省洪洞縣和趙城縣,震級約為8級?。 </p><p class="ql-block"> 趙城大地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詳細記錄的地震,由于洪洞人口稠密,農(nóng)業(yè)和文化發(fā)達,地震造成的破壞和傷亡極其嚴重。據(jù)記載,地震導致大量房屋倒塌,山川地貌發(fā)生改觀,利澤渠等大型水利設施受到嚴重破壞。受災范圍廣泛,涉及山西、陜西、河南等地的幾十個府州縣,受災面積達數(shù)千平方公里?。 </p><p class="ql-block"> 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也非常驚人,據(jù)《大帝廟碑》記載,壓殺者達二十余萬人,占當時地震災區(qū)總?cè)丝诘?0%左右?1。地震后,元成宗鐵穆耳發(fā)鈔救濟,減免公差和稅務,開放山場河湖,以幫助災區(qū)人民渡過難關。然而,由于余震不斷,水渠震壞,導致糧食顆粒無收,人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 </p><p class="ql-block"> 原來古西羅縣鳳凰展翅形式的城池古建筑,四百多年前趙城八級大地震基本全部毀滅。</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部分古建筑都是在清朝時期回復重建的。 </p><p class="ql-block"> 《開發(fā)旅游連片》</p><p class="ql-block">宋朝皇帝宋太祖宋太宗,出生在西羅縣現(xiàn)在的(羅云村)宋朝滅亡后,受之和之兄弟逃回祖籍羅云村,為逃避袁軍滅趙,改為賈姓至今。豫劇高平關借人頭唱段道出了古西羅縣有我門庭。宋史資料確有其人。</p> <p class="ql-block">河南豫劇高平關借高鷂子人頭,趙匡胤道出了西羅縣有我門庭。</p> <p class="ql-block">宋史確有和之、受之之人。羅云對陽樓門楣碑刻著“受氏遺風”(賈姓始祖)。</p> <p class="ql-block">羅云古稱西羅縣,如今交通很方便,若將菩薩寺修好,旅游景點連成片。 西南蒲縣東岳廟,二月二八廟會間,西北隰縣小西天。名氣也是大無邊,再西就到黃河邊,黃河瀑布彩虹間。</p> <p class="ql-block">明代移民在洪洞,世界聞名大槐樹。</p><p class="ql-block">蘇三起解唱天下,明代監(jiān)獄在洪洞。</p> <p class="ql-block">正南歷山娘娘廟,每年廟會三月三,</p><p class="ql-block">求子奉香真靈驗,它是堯婿舜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村委緊挨女學堂,文體中心正對面,</p><p class="ql-block">它們都在村中央,文化娛樂村民歡,</p><p class="ql-block">惠民政策此處傳,民心民意民安康,</p><p class="ql-block">支委村委大舞臺,都是二零一八建。</p> <p class="ql-block">西堡題韜新舊院,云山別墅門里邊,</p><p class="ql-block">站在門樓向西望,青山翠綠云霧間。</p><p class="ql-block">要問題韜啥名人,象棋在華無人贏,</p><p class="ql-block">榮稱中華象棋圣,塑像洪洞廣場中</p><p class="ql-block">(西堡云山別墅門樓內(nèi)屬于風凰城的尾巴)。</p> <p class="ql-block">紅色革命賈振操,故居羅云南堡中,</p><p class="ql-block">政法書記副市長,公安局長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村東照壁廣場寬,赑座石碑立其間,</p><p class="ql-block">碑上姓名賈維新,大理寺卿在朝中,</p><p class="ql-block">羅云史上官職大,朱棣奪位把他殺。</p><p class="ql-block">他被將臣所謀害,洪武忠臣永垂青。</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間的太學士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太學士是對在國子監(jiān)內(nèi)肄業(yè)的學生的統(tǒng)稱,國子監(jiān)是古代的最高學府,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賈云鵬,譜名乃信,1960年上海同濟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微生物學博士研究生畢業(yè),任山西腫瘤研究所副研究員,1998年晉升為主任醫(yī)師。撰有《53個方劑對腸道致病菌的制菌作用》、《山西省食道瘤高低區(qū)優(yōu)勢真菌分析》、主編《病原微生物學》。被《山西名人大詞典》輯錄。</p> <p class="ql-block">賈金照,又名吉照,生于1928年。1949年南下四川省,曾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川北分校教育干事,川北區(qū)區(qū)長,區(qū)委書記,南充地區(qū)建筑材料工業(yè)公司經(jīng)理等職。正縣級離休。</p> <p class="ql-block"> 金照家人為他建了紀念樓</p> <p class="ql-block">賈魁芳民國時期,把廟改為學校勒碑碑文,且頌曰:魏巍學校,設之東方。百廢俱舉,一旦壯觀。池水漾漾,在校之旁。古柏蒼蒼,挺立其間。遙瞻之而巍峨,近睹之而輝煌。西顧羅峰云千朵,東眺汾河水幾灣。春聞黃鶯啼枝上,夏聽青蛙鳴水邊。遠觀青山萃碧,邇看煙村縈嵐。入則學諸科,出則望群山。月光常從樹間露,天光恒與水面連。嗟學校之樂乎,樂而無厭。景色遍四野,書聲滿一堂。從此濟濟多出士,累世綿綿永流芳。學生輒呢喔,燕子頻呢喃。莘莘學子,時而勉旃。</p> <p class="ql-block">賈允昌,第一任羅云村黨支部書記(他的事跡在羅云名人錄有詳細記錄)1981年6月,賈允昌被推選為洪洞縣第六屆政協(xié)委員。1985年3月賈允昌再次被推選為洪洞縣第七屆政協(xié)委員。(上面賈魁芳故居也是賈允昌故居)。</p> <p class="ql-block">初級小學為普通教育樞紐,實為國民必經(jīng)階段。吾村小學于民初設立之公所,現(xiàn)因?qū)W生眾多,無法容納,村長熱心學校事務,乃邀請閭長商議,整修東廟改為小學。(賈崇文民初村長)。</p> <p class="ql-block">黃河北南宋世滅,宋皇后裔被追殺,逃回祖籍羅云村,為僻滅災趙易賈,和之易賈流汾州,后街建有對陽樓,受之故鄉(xiāng)扎下根,至今二十八代人。</p> <p class="ql-block"> 對陽樓背面碑刻“受氏遺風”賈姓始祖。</p> <p class="ql-block">聞名遐邇古西羅,歷史悠久鳳凰城(唐朝鼎盛時期建成鳳凰)。東廟是鳳凰頭,天池是鳳凰脖,進了東門分成兩條街,左手南堡地坑院與右手后街地坑院為鳳凰翅膀,羅云村西堡為鳳凰尾巴。</p> <p class="ql-block">玉皇廟為古西羅縣鳳凰城鳳凰頭,天池是鳳凰脖,古西羅縣還建有東關。</p> <p class="ql-block">飛云樓也是古西羅縣的東門,進了東門分成兩條街,左手為前街;右手為后街,后街北地坑院、前街南地坑院為鳳凰展翅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羅云村慶祝建校100周年,新勒碑仍然碑刻原羅云民國秀才賈魁芳杰作碑文</p> <p class="ql-block">羅云古稱西羅縣,如今交通很方便,若將菩薩寺修好,旅游景點連成片。 西南蒲縣東岳廟,二月二八廟會間,西北隰縣小西天。名氣也是大無邊,再西就到黃河邊,黃河瀑布彩虹間。(重建菩薩寺效果圖):</p> <p class="ql-block">羅云前街西門通往西堡賈題韜家也是通往西山里的路西門往右拐向西直達西山里各村的老山路。</p> <p class="ql-block">西門向北出了北門(也稱北樓)通往村北各村老路。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關于羅云天池的專項簡介》</p> <p class="ql-block"> 關于,羅云天池的傳說,老先人代代相傳,聞名遐邇。 </p><p class="ql-block"> 唐朝鼎盛時期,羅雲(yún)村已建成一座鳳凰展翅形式的城池,古名西羅縣也稱西羅小縣。西羅縣城里大部分人都姓趙。趙員外五十歲哪年夫人生下一位千金,取名趙秀蓮。轉(zhuǎn)眼秀蓮成為一個二十七八大姑娘。生的秀巧精明,聰明伶俐,人見人愛。上門提親者樂意不絕,可秀蓮姑娘就是沒有看上的。一天晚上,趙小姐在睡夢中,夢見龍王三公子鰲順,來在繡樓小姐床邊,睡夢中小姐猛然睜眼一看,只見這位公子生的眉清目秀,天庭飽滿,地格方圓,唇紅齒白長的精。趙小姐便問公子何人也?鰲順說明來意在談話中,兩人便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 </p><p class="ql-block"> 從此,每天晚上兩人相會繡樓,白天鰲順變成鱉藏在羅云村的天池中。還未曾出嫁的秀蓮姑娘,眼看肚子一天天長大,迫不得已就與母親講了實情,不料父親得知后,一怒之下把秀蓮與丫鬟趕出家門,秀蓮與丫鬟無處可去,便藏在了羅云村的虎峪溝的土窯洞里。生下一子取名趙弘殷。 </p><p class="ql-block"> 趙弘殷長大后,練就一身好功夫。一天趙弘殷為了維護全家人生活,在山上砍柴擔到城里去賣(舊時羅云山下的人買炭、賣柴、賣土特產(chǎn)等,大部分都要到趙城縣城去賣。就在快返回家的途中,巧遇從河南逃難來的芝蘭姑娘父女倆,正被幾個流攔路調(diào)戲,被趙弘殷相救,眼看天色已晚芝蘭姑娘父女無處安身。趙弘殷便把父女倆帶回家中。</p><p class="ql-block"> 從此,兩家人相處就像一家人。一住就是幾年,芝蘭姑娘十八歲哪年與趙弘殷結(jié)為良緣,生下了香孩兒取名趙匡胤。生下趙匡胤土窯洞山上便燃起大火,烤的山也紅來人也紅,因此,趙匡胤成了一個紅臉大漢。后來,又生下趙匡義小名趙二舍。 </p><p class="ql-block"> 芝蘭父親去世后,由于天遭大旱,一家人生活確難維持,趙弘殷就用岳父用荊條編制的筐子把匡胤、匡義一擔擔到芝蘭娘家河南洛陽。公元九六〇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名號宋太祖,在位十六年,五十歲壽終。弟弟匡義繼位名號宋太宗。 </p><p class="ql-block"> 在唐朝時期就有婚姻法規(guī)定,同姓者不論遠近親疏,一律不準結(jié)婚,所犯者都要坐牢。其實,趙秀蓮就是與同姓趙鱉兒相愛而身懷有孕的,被發(fā)現(xiàn)后,與丫鬟共同編造了龍王三公子鰲順與天池的神話故事。 </p><p class="ql-block"> 舊社會,人們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趙匡胤一家到了河南洛陽,隱瞞了生于古西羅縣羅雲(yún)村的這一段身世。</p><p class="ql-block">(河南豫劇高平關借人,趙匡胤道出了西羅縣有我門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大埔县|
烟台市|
阿尔山市|
家居|
巴彦淖尔市|
海淀区|
安溪县|
广宁县|
小金县|
德令哈市|
乐亭县|
岱山县|
舒城县|
利津县|
临清市|
冷水江市|
新化县|
罗江县|
荥经县|
那曲县|
辰溪县|
治县。|
成武县|
界首市|
永康市|
河曲县|
台北市|
合阳县|
那坡县|
临沭县|
梅河口市|
容城县|
永川市|
镇安县|
汝城县|
柳河县|
宁陕县|
姜堰市|
清镇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