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渣打香港馬拉松<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簡稱“渣馬”)</span>自1997年起,至今已舉辦至第29屆,是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其賽道起始于尖沙咀彌敦道,到達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結束,途中坡度多、彎道多,途經<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橋三隧”</span>(即昂船洲大橋、青馬大橋、汀九橋、南灣隧道、長青隧道、西區海底隧道),累計爬升近300米,堪稱<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亞洲第一魔鬼賽道”</span>。</p> <p class="ql-block"> 本屆賽事于2025年2月9日開跑,賽事規模73400人,其中馬拉松18000人,半馬拉松24500人、十公里30900人,最終參賽率接近九成。這批跑手中,有近15000名外來者,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就是其中之一。據說渣馬難中簽,我是幸運的,第一次報就獲得全馬參賽名額。賽事的全馬分為挑戰組、馬拉松一組和馬拉松二組3個組別,分三槍起跑,我屬于馬拉松二組。</p> <p class="ql-block"> 賽前領物地點設在啟德體藝館。由于賽前一天領物時間到下午4點結束,我只得在上午搭乘高鐵轉地鐵匆匆趕來。出地鐵后一直都有賽事路標指引,完全不用擔心迷路。來到啟德體藝館門口,發現有馬拉松、半馬拉松、十公里三條通道,但最終殊途同歸,都是進入同一個會場大門,也許這樣分流是為了防范人群踐踏吧。賽前得知好友羅公子也成功中簽,我們便約好在體藝館門口集合,一起去領物。</p> <p class="ql-block"> 香港渣馬的領物過程跟大陸有著明顯的區別。如果說大陸是一條龍服務<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按順序到不同攤位進行身份識別、簽署承諾書、領取號碼布、領取參賽服、領取參賽包、激活號碼布)</span>,香港渣馬就是一窗通辦,即每個窗口都可以辦理領物,當離開窗口時即代表上述環節已全部完成,簡單快捷。此外,從領物到比賽是不用戴手環的,也不用臉部識別,真正熱愛跑步的人,字典里就從來沒有“替跑”二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參賽包一覽</span></p> <p class="ql-block"> 領物過后就進入馬拉松博覽會。贊助商攤位清一色掃碼、玩游戲、領禮品。由于掃碼僅限臉書和ins,大陸來的小伙伴可謂一根羊毛也薅不到。我跟羅公子只能在現場閑逛拍照。每一個標志性場景都排起長隊,更有志愿者貼心地舉著“隊尾”的牌子,估摸著一個小時下來只能拍三到四個場景。論最長的隊伍,當數阿迪達斯展位結賬處,大家都爭相搶購賽事限定衣服和跑鞋,即便付款也要排上一個小時隊。我若非在全馬中無法駕馭碳板鞋,必定也會買上一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我和羅公子在進門處的立牌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我第一次參加渣馬,有的跑手已達10多次,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此乃全場最宏大的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神TM“目標唔達?”,被誰打亂啦(笑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姓名墻,不過全是英文字母</span></p> <p class="ql-block"> 比賽當日上午6:20,我和羅公子到達行李區存包。志愿者先檢查一遍是否有不允許存放的物品,隨后用一次性膠條將袋口鎖緊,感覺相當專業。</p> <p class="ql-block"> 此時溫度11℃,體感則更冷,從行李區前往起跑區,一路冷風吹拂,真的瑟瑟發抖。</p> <p class="ql-block"> 兩旁巴士站上的標語振奮人心,起跑區中跑手集結,大量人氣積聚,就沒那么冷了。</p> <p class="ql-block"> 羅公子站在高處拍下“占領彌敦道”的壯觀場面,遠遠聽到賽事主持人用粵語發話,感覺分外親切。</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午6:50,馬拉松二組鳴笛起跑</b>,我于47秒后沖出起跑線。</p> <p class="ql-block"> 在廣州100越野賽后,我幾乎沒有跑量。農歷新年期間想跑個20.25公里,結果沒到10公里就腿疼止步<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有可能是新鞋的問題)</span>。賽前兩天做牛馬做到通宵。種種跡象顯示,這次渣馬很大概率“撲街”。于是我決定改變參賽策略,核心宗旨采用長距離越野跑的“慢即是快”,保持7分配的速度進行有氧慢跑。我會時不時地看手表顯示的配速,并以此調整實時速度,慢了加速,快了減速。不在乎別人超我,也不刻意去超別人,在遠離攝影師的外側道路上無拘無束,擺爛型心態穩得一匹。經過觀察,馬拉松二組沒有“兔子”,即便是馬拉松一組最后的“兔子”也僅到430。當然這與我毫不相干,我按自己的節奏來就行。</p> <p class="ql-block"> 跑在西九龍公路上,突然傳來歡呼喝彩聲,對向賽道有幾名黑人跑手相互緊咬著向前飛奔,看來是優勝選手在神仙打架。</p> <p class="ql-block"> 10公里左右踏上<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昂船洲大橋</b>,橋長1600米,可以感受到橋上強烈的側風“擊打”。看到一些跑手掏出手機拍攝風景,甚至是“到此一游”,我也不甘示弱,比拼和玩賽兩不誤。</p> <p class="ql-block"> 12公里處進入<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灣隧道</b>,隧道平坦,全長1200米,速度快的跑手可能會稍感悶熱缺氧,對于我來說卻是相當舒適,一不小心速度提升到6分配。隧道中有一名志愿者小姐姐伸出手與跑手們擊掌鼓勁,她笑容甜美,讓人印象深刻,不由得又跑快了幾步。</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在<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青馬大橋</b>和<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汀九橋</b>這一帶兜兜轉轉,不停折返。青馬大橋東端的劇烈爬升和汀九橋的爬升折返都是虐點。更令人難受的是,路面不僅前后傾斜,還左右傾斜,沒有系統訓練過,跑起來相當吃力。過程雖艱苦,但并不覺得煩悶。我會邊跑邊饒有興致地觀察對向賽道掠過的臉孔,男女老少、古今中外、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更有財神爺和齊天大圣同場競技,甚至與快上幾公里的羅公子擊上一掌。</p> <p class="ql-block"> 大會攝影師基本聚集在起點和終點附近的幾公里內,賽道中段能見到都是驚喜。下面這張是攝影師在折返路段的橋中央拍的,相當nice。盡管售價有點貴,但還是有一絲購買的沖動,無奈照片平臺不支持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只好帶水印收藏了。</p> <p class="ql-block"> 22公里左右迎來<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長青隧道</b>,隧道平坦,全長1600米,我依舊跑得相當舒適。隧道內外溫差較大,出隧道口時一股寒風襲來,不由打個冷戰。</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69歲的周潤發也在挑戰半馬拉松。由于賽道、時段的差異無法得見,只好通過攝影師的照片欣賞發哥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 賽道上的補給點、急救站、流動衛生間都分布得比較密集。補給點有水、運動飲品、海綿、香蕉、能量小食<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某款帶薄荷、鹽和檸檬味的糖)</span>提供,但后兩者僅在少數兩三個補給點才有。比賽過程中溫度不高,對水的需求量就不大,我一般是每5公里左右才進站喝上60ml的運動飲品。急救站的人員和硬件配備十分專業,看上去就很有安全感。我在比賽整個過程都沒出現過腿部酸痛,僅在30公里后感覺大腿和小腿有點拉緊,推斷問題不大就沒做任何處理,由始至終自備的安美露就沒動過。流動衛生間的使用視乎排隊情況,盡量避免產生等候時間,我在15公里、35公里時各進行了一次“減負”。</p> <p class="ql-block"> 賽道中段不是在橋上就是在隧道里,因此不會有市民朋友圍觀,此時補給點的志愿者們就是最好的觀眾。他們各出奇招地為跑手加油助威,有的將純凈水桶當鼓敲,有的利用紙箱外殼寫上加油話語,有的甚至自帶打氣道具……形式是多樣的,但心意是一致的。“加油啊,你系得架~”“捱埋距~”“比力~”“你好犀利啊~”聽到這些發自肺腑的甜美吶喊聲,仿佛浸潤在溫暖的洪流中,瞬間“滿血復活”,跑起來更有勁啦。</p> <p class="ql-block"> 約莫33公里進入<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西區海底隧道</b>,全長2000米,先下后上。一遇隧道便化龍,直接回到6分配。隧道中段偏后準備大爬升前有個氣氛點,又是激昂人心的時刻,步伐不停,拼搏不止!</p> <p class="ql-block"> 出隧道后,“35KM”的標志牌進入眼簾。再看手表,心里估算一下,若能保持7分配則破5有戲。在熬過一座橋后來到平地,是時候加速了!</p> <p class="ql-block"> 來到中環碼頭旁,圍觀的市民朋友和攝影師驟增,比賽氛圍頓時熱鬧起來。在觀眾們的喝彩聲中,我仿佛化身不知疲倦的跑步機器,越跑越快。</p> <p class="ql-block"> 此時已顧不上欣賞周邊景致,更不在乎表情管理,甚至是否會被攝影師的鏡頭捕捉到都不重要,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破5。</p> <p class="ql-block"> 攝影師多的好處是總有一個會拍到,賽后一搜沒想到還挺多的,而且還有視頻~</p> <p class="ql-block"> 預測距離終點還有2公里多,此刻的我已“索曬大氣”,但只要希望尚在,“搏曬老命”也要向前沖。</p> <p class="ql-block"> 進入軒尼詩道,道路筆直且平坦開闊,兩旁更是密集分布著圍觀的市民朋友,適合作最后階段的沖刺。我使出洪荒之力,彈跳屬性加滿,擴大步幅,將速度進一步提升至5分配。</p> <p class="ql-block"> 大概跑了幾百米,感到力有不逮,又恢復原來的速度。圍觀的市民朋友見我略顯疲態,都伸出手給我加油鼓勁,我亦一一擊掌回應。有位外國美女飆著英語“落力”地喊加油,太有愛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破5時限僅剩最后一分鐘,我再次“起飛”,賭上最后的體能。</p> <p class="ql-block"> 賽道多送的幾百米和最后一座人行天橋直接擊碎了我破5的夢。5小時已過,手表顯示的跑步距離超42.7公里,然而還未見到終點拱門。既然沒能破5,就不用繼續硬拼,我又恢復到慢跑速度。</p> <p class="ql-block"> 拐個彎后,綠地毯、白拱門逐漸呈現眼前。<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終點,我來啦!</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沖線了!!!</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29屆渣馬完賽~</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5年首馬完賽~</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人生第三場馬拉松完賽~~~</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次“跑”完全程~</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b>PB了25分鐘~</b><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沒找到大會的終點拱門照,還是跑手間互拍穩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瞧這距離,瞧這累計上升,亞洲第一魔鬼賽道實至名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成績證書本沒有頭像,我看中間留白一大片就P上去,看著還挺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從速度分段圖可以看出,我在汀九橋這段跑得著實慢;在離開西隧后開始加速并逐步回升至最佳狀態</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終點區域,志愿者小姐姐為我戴上完賽獎牌,隨后再領取完賽包、拿回寄存的行李就可以撤場直奔地鐵站而去,正好下一站“天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完賽包一覽</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地鐵站的路上,有個物理治療區域。醫療輔助隊的小哥哥為我按摩了小腿肌肉,手法十分專業,我差點沒忍住叫出聲來。隨后,他教我幾個動作,我便自行拉伸去了。</p> <p class="ql-block"> 渣馬的大灣區親切感和接軌國際新體驗讓我和羅公子樂在其中。羅公子個人成績破4,祝賀他!我雖然沒能破5,但也大幅度PB,值得為自己點贊。“亞洲第一魔鬼賽道”果然名不虛傳,如果換個常規一點的賽道,我估計早就破5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這次比賽的經驗教訓可以認真總結起來,為下次沖擊破5做參考:</span></p><p class="ql-block"> 1、采用“慢即是快”的核心宗旨,前期先以舒適的速度進行有氧慢跑(大概是日常12公里訓練的配速+1),在32-35公里時選擇恰當時機開始加速。</p><p class="ql-block"> 2、做好賽事會多送公里數的心里預期,按43公里進行測算和激勵。</p><p class="ql-block"> 3、開賽前20分鐘進食sis普通能量膠、康比特鹽丸和酸輕片各2片,開賽后15公里、26公里、33公里、39公里均進食sis黑膠,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分別進食康比特鹽丸和酸輕片各2片。</p><p class="ql-block"> 4、放棄腰包和臂包,穿戴運動收納腰帶,并將手機、安美露、補給品都放進腰帶中。</p><p class="ql-block"> 5、放棄髕骨帶,改用肌貼,兩條腿均打上保護膝蓋、防止髂脛束綜合征的肌貼。</p><p class="ql-block"> 6、穿至少磨合過3次的跑鞋,以舒適、緩震為主,目前的配速還不能上碳板。</p> <p class="ql-block"> 渣打香港馬拉松,愛了。也許下次可以體驗渣打其他地區(臺北、新加坡、內羅畢、吉隆坡、斯坦利、澤西及河內)的馬拉松,或者香港的越野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西丰县|
荔浦县|
沁水县|
上虞市|
溆浦县|
巴林左旗|
龙陵县|
万全县|
辽阳市|
论坛|
桦川县|
太原市|
乌鲁木齐县|
县级市|
商城县|
恩施市|
乌兰浩特市|
龙井市|
乌鲁木齐县|
江永县|
巴中市|
江安县|
上饶市|
中牟县|
噶尔县|
穆棱市|
惠东县|
辉县市|
邛崃市|
襄樊市|
望江县|
阳曲县|
来凤县|
正定县|
左贡县|
郧西县|
阳泉市|
镇安县|
湘潭市|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