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草原獨行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壇敖包現狀</span></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致力于研究家鄉歷史文化的學者,我懷著對家鄉和祖國的深厚情感,近十年來走遍家鄉的山水,實地考察了諸多歷史遺跡與自然景觀。通過發掘、研究和整理,我撰寫了多篇描述家鄉景色與歷史文化的文章。在此,我分享一篇關于古代敖包的研究短文,望讀者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東八號鄉的載生溝村,隱藏著一處古老而神秘的文化遺址——山壇敖包。這座敖包位于黑麻旭太村東山的塔布壩主峰,距離村莊約1784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80757°,北緯41.30731°,海拔高達1990米。山壇敖包不僅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象征,更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遺跡。</p><p class="ql-block"> 山壇敖包的規模宏大,結構獨特。其底座直徑達12米,高約4米,呈四級式圓形結構,周圍還分布著六座直徑為3~4米的一級式圓形小敖包。這種四級式敖包在四子王旗乃至整個內蒙古地區都非常罕見,尤其是其周邊的六座小敖包,更顯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歷史意義。據考證,山壇敖包可能屬于早期祭天的“七星敖包”形式,這種形式在蒙古族的祭祀文化中具有極高的象征意義。</p><p class="ql-block"> 山壇敖包的地理位置也頗具歷史價值。它位于清代早期的西河子西邊黑龍山上的祭祖多倫哈爾敖包與西南道勞敖包日出方向的七星敖包所在區域內,這表明它可能與這些敖包同屬一個時期的祭祀體系。然而,由于敖包廢棄多年,具體的祭祀情況已難以考證,更早的薩滿祭祀情景更是無從得知。盡管如此,山壇敖包的存在仍然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蒙古族祭祀文化的重要線索。</p><p class="ql-block"> 山壇敖包的名稱來源于蒙古語“桑圖”,意為燃桑、誦桑。這類敖包是專門用于祈福的祭壇,祭祀時會燃放側柏葉熏香,由大博(巫師)或喇嘛念誦祈福頌詞,以消災辟邪,凈化心靈與生存空間。這種祭祀活動不僅體現了蒙古族人民對自然的敬畏,也倡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除了祭祀文化,山壇敖包周邊的自然環境也值得關注。據實地考察,敖包北面的山溝里還保留著幾處古代蒙古人居住過的營盤遺址,當地村民稱之為營盤溝。這些遺址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蒙古族生活方式的重要資料。此外,敖包南面還有一處大型古代墓葬,盡管已被盜掘殆盡,但其規模和結構仍然顯示出古代蒙古族對祖先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隨著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實施,山壇敖包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人工種植的樹木已經成活,山上野草茂盛,山雞、獾子、狍子、狐貍、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多,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也為探險旅游者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感受歷史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 總的來說,山壇敖包不僅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祭祀遺址,更是一個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它的存在不僅讓我們得以一窺古代蒙古族的祭祀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蒙古族生活方式的重要線索。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山壇敖包及其周邊地區必將成為一處集歷史、文化、自然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探訪和體驗。</p><p class="ql-block"> 通過對山壇敖包的深入研究,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蒙古族的傳統文化,還能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者和探險旅游者能夠關注和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遺產,讓山壇敖包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草原獨行俠快樂騎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營盤溝山頂騎行考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草原獨行俠在山壇敖包山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路遇不速之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草叢中突然竄出來的山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中的小動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頭翁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中野花——點地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謝青海(蒙古名:呼和淖爾、網名:草原獨行俠),退休教師,男,蒙古族,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內蒙古師范大學蒙文系蒙漢雙語專業畢業。愛好歷史文化研究、寫作、攝影。現為內蒙古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烏蘭察布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四子王旗作家協會會員,《筆架山文苑》編輯之一,四子王旗老促會《革命史》編委會成員,四子王旗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子王旗民俗協會會員,政協四子王旗智庫專家、四子王旗檔案史志館特聘歷史文化顧問。代表作有《四子王旗古代長城與敖包》《四子王旗巖畫》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近照</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抚宁县|
加查县|
黔南|
博乐市|
普陀区|
宜宾县|
巨鹿县|
鱼台县|
茂名市|
南涧|
通河县|
湘潭县|
思茅市|
卓尼县|
新晃|
西城区|
平遥县|
伊金霍洛旗|
叶城县|
平谷区|
罗平县|
汝城县|
湖南省|
浠水县|
临颍县|
东山县|
泗阳县|
广灵县|
彩票|
定边县|
洱源县|
黄大仙区|
榆中县|
兴仁县|
沁阳市|
青冈县|
沙河市|
遵义县|
都昌县|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