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年到白馬寺,寺廟尚在一片田野之中,青青的麥苗鋪滿大地,新蕾初綻的牡丹花圃環(huán)繞著古寺,藍藍的天空映襯著古剎紅墻,好一派春日“叢林”風(fēng)光。 這次與峰江再去,寺廟已成為城鎮(zhèn)街區(qū)的一部分,新建的客服中心在鎮(zhèn)子邊上,去寺廟要繞好幾道街;寺院山門被鐵柵嚴嚴地攔著,游客進寺得繞過一個喧鬧的旅游市場走側(cè)門。好在寺院沒變,還保持著原來的樣貌。</p> <p class="ql-block"> 白馬寺位于洛陽東郊白馬寺鎮(zhèn)洛白路路北,是“西佛東來”時中原建起的第一座佛教寺廟,且為東漢漢明帝敕建的“寺”,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古剎,被尊為中國乃至世界“釋源”、佛教“祖庭”<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在古代是官衙的稱謂,如大理寺、鴻臚寺、太府寺等,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最高法、外交部、財政部等中央部委。“寺”的地位崇高,稱號無上榮光,后世的寺廟皆沿用這一尊號,且由佛家獨享。</span></p> <p class="ql-block"> 白馬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毗盧閣),兩側(cè)有配殿配房若干。這樣的寺院布局今天看來很普通,而在佛教初入中原時,將寺廟建成宮廟模樣,則是給予了佛家極高的禮遇。白馬寺為以后的佛寺建設(shè)確立了一個基本模版和規(guī)范,后世的寺廟無論所處環(huán)境、規(guī)模大小、殿閣配置等有多少差別,其基本格局都尊奉著白馬寺確定的建制規(guī)制。</p> <p class="ql-block"> 逛白馬寺,看見山門前一對健碩的古石馬分列兩側(cè),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起寺院的寺名,其實這對古石馬與白馬寺的名稱毫不相干。關(guān)于“白馬”,最流行的說法是“漢明感夢,白馬西來”。據(jù)《漢書·西域志》記載,東漢初,漢明帝劉莊夜夢一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來,繞殿飛翔,即派大臣出使西域,從大月氏國請來印度高僧?dāng)z摩騰、竺法蘭, 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一同返回國都洛陽。</p> <p class="ql-block"> “白馬”還另有一說。請得印度高僧,漢明帝大喜,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北按“寺”的規(guī)格建造了宮院,供高僧居住,又賞賜寺院田產(chǎn)千頃。皇帝好佛,王宮貴胄們趨之若鶩,然而,寺院從山門到佛堂地廣路遙,又是禁地,車馬不得進入。那時漢朝官員普遍著一種軟底的制式官靴,叫“雙尖翹頭方履”,行走極為不便,于是,寺院專門備下白馬,供官員們進出寺院騎行。久之,民間稱其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 亦有專家考證,白馬寺“白馬”的來源,與上述說法皆不同。據(jù)古碑記載,“白馬寺”見諸文字是在西晉,距東漢建寺已過了二百多年。寺院初建時,名稱“招提寺”,寺名源自天竺國(古印度,今尼泊爾)。據(jù)梁高僧傳記載,昔天竺有一伽藍(寺院),名為“招提”,其國之王貪利,欲毀寺以獲其財。夜,一白馬繞寺塔嘶鳴,其聲哀怨,經(jīng)久不絕,王聞乃悔悟,遂改寺名為“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 且不論洛陽白馬寺名稱出自何處,單說這白馬,自佛教創(chuàng)立之始便與佛結(jié)下了淵緣。與道教教祖老子騎青牛升仙的傳說相仿,傳釋迦牟尼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太子時,就是騎著白馬出家的,因此有“道青牛佛白馬”之說。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與白馬相關(guān)的故事也越傳越多,其中《西游記》有唐太宗賜唐僧白馬,觀音讓小白龍化白馬,女人國國王贈唐僧白馬等等。</p> <p class="ql-block"> 白馬寺東墻外叢林中有“狄仁杰墓”,亦稱梁國公墓,而前往墓園觀瞻游覽的游客卻很少,何故?原來,狄仁杰生前封梁國公,還有一位叫馮小寶的也封過梁國公。馮小寶為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本不信佛,武則天為方便來往,封他做了白馬寺住持。馮小寶仗著女皇的威勢,置辦了一套豪華的白馬坐騎,橫行朝野,惹得官民共憤,被亂棍打死。想那“狄仁杰墓”應(yīng)為誤傳,實乃馮小寶墓。</p> <p class="ql-block"> “狄仁杰墓”東有一高塔,稱齊云塔,始建于東漢,為中原最早的佛塔,后毀于戰(zhàn)火,今見寶塔為金代重修。寶塔為四方密檐式磚塔,通高13層約25米。寶塔本稱“釋迦舍利塔”,清代改稱"齊云塔"。游至塔下,見多人轉(zhuǎn)塔,便想起了天竺國那匹轉(zhuǎn)塔嘶鳴的白馬。正尋思如何轉(zhuǎn)塔時,一居士近前來說道,轉(zhuǎn)佛塔須將塔看作佛,向“佛”的右邊繞行,圈數(shù)不計,須奇數(shù),一般繞塔三圈……</p> <p class="ql-block"> 白馬寺山門前的那對石雕白馬又從何而來呢?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白馬寺住持德浩見寺院附近的農(nóng)田里歪倒著兩尊白石雕馬,雕工精致,形容俊美,便請人搬到山門前安置。這石馬與寺廟不但不違和,而且相得益彰。專家考證,石馬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女婿魏咸信墓前神道上的石像生。魏咸信,洛陽牡丹名品“花后魏紫”即他培育。魏死了,花猶在;墓已毀,白石馬有幸陪伴白馬寺,也算個好歸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余庆县|
吴川市|
长泰县|
茶陵县|
凤台县|
湖北省|
鄄城县|
托里县|
远安县|
安新县|
十堰市|
溆浦县|
华亭县|
嘉定区|
天柱县|
乌恰县|
治县。|
镇康县|
呼和浩特市|
武宣县|
炉霍县|
伊宁市|
宜川县|
宜州市|
新建县|
阳春市|
永安市|
铜川市|
安宁市|
会同县|
通化市|
从化市|
镇江市|
吐鲁番市|
玉龙|
松溪县|
新和县|
台山市|
互助|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