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老照片的回憶

張永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美篇昵稱 張永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美篇編號 97356079</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同年入伍的知青兵王金讓,坐在布達拉宮前的臺階上與藏族同胞的合影,在雪域戰友微信群亮相后,勾起了我的回憶。這是我們進藏后首次上布達拉宮,走在半山腰的石板路上,看到幾個藏族同胞盤腿坐在臺階上休息,王金讓戰友也趁勢而坐,讓戰友尹中給他拍了這張滿臉笑容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急忙找出了另外一張照片,這是我們一群新兵在一塊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石碑前的留影,只是照片中沒有我。戰友王軍曾告訴我說這張照片,還是我用尹中的120相機給他們拍的,所以照片中沒有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著這兩張照片,讓我想起第一次看到布達拉宮時的情景。那是1977年的4月,我們歷經15天的長途跋涉,從四川眉山新兵集訓地出發,沿著青藏公路來到了西藏拉薩。我們的車隊經過布達拉宮時,我們站在車上仰望著鎦金銅瓦,金光燦爛,紅白相映,氣勢雄偉的高原圣殿,都感到無比震撼。當我們的車隊穿過拉薩市區,經過穿流不息的拉薩河大橋,來到拉薩河南岸的老部隊時,布達拉宮再次出現在我們駐地的西北方,那陽光之下的金頂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進藏經過布達拉宮腳下的公路(網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隊的首長和老兵們給我們介紹說,布達拉宮是在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拉薩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又稱為紅山)依山勢而建的。后經歷代達賴相繼擴建,成為了聞名天下的高原圣殿。因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民把紅山視為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藏語稱為布達拉,便取名叫布達拉宮,由此成為拉薩古城的標志。在1961年被列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網圖上的布達拉宮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1959年的西藏平叛作戰打響后,我們團只用三炮就把叛軍位于拉薩藥王山的指揮部炸飛。在攻打布達拉宮的戰斗中,為了不破壞這座藏民族宗教文藝瑰寶的建筑,我們團在拉薩河北岸的空地上,用57mm無后坐力炮,指揮對準布達拉宮的窗口,讓多發炮彈飛進了窗,不僅徹底封鎖叛軍的觀測和火力輸出能力,直接粉碎了叛軍的防守意志,嚇的叛軍不到一日便交械投降,更是有效保護了布達拉宮的內部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和尹中戰友在龍王潭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當我看到布達拉宮,總有一種在英雄的炮兵部隊當兵的自豪感。我雖然在拉薩軍營生活了十多年,但去的最多的地方則是八角街和布達拉宮廣場。因為布達拉宮的海拔高度是3700米,比市區的海拔高出了很多,當時的宮內富麗堂皇,里面有很多的歷史文物,尤其是里面的8座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全是用黃金珠寶打造裝飾而成,也是布達拉宮中的瑰寶。但是那忽閃忽亮的酥油燈光焰,冒出來的全是濃濃的酥油味道,讓我總感覺是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所以我很少上布達拉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和戰友在布達拉宮廣場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拉薩服役期間,我曾三次進去參觀,也都是走馬觀花。最深的印象就是布達拉宮里立存的靈塔,沒有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他原名叫阿旺嘉措,父母是門巴族,一歲就被選定為第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15歲那年,五世達賴的總管桑結甲措從拉薩派來的一群黃衣喇嘛把阿旺嘉措帶往布達拉宮坐床當了六世達賴喇嘛,從此阿旺嘉措名改為倉央嘉措,成為了活佛。他任六世達賴期間,曾從墨竹工卡迎請墨竹賽欽和八龍供奉于布達拉宮后面的北潭水中,從此便有了如今的龍王潭公園,成了市民游玩的地方。倉央嘉措愛作詩,在詩中曾說他“住進了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情懷浪漫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由此也因不守清規被革職,成了不朽的傳奇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布達拉宮腳下的西藏革命展覽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記憶較深的還有一個地方就是布達拉宮腳下的西藏革命展覽館。我們當時在這里還參觀過【農奴憤】的雕塑展,展覽的主題就是控訴農奴制度的殘暴。解放前的西藏,實行的是封建農奴制度,加上當時的西藏人人信奉藏傳佛教,寺廟上層僧侶、官家以及貴族構成的舊西藏的“三大領主”控制著整個西藏的權力,五世達賴從哲蚌寺搬遷至布達拉宮后,布達拉宮便成了西藏的政治和宗教的集權中心。5%的農隸主和95%的農奴,在雪域高原上過著天上和地下截然不同的生活。鍍了金銀的人頭蓋骨做碗,人的臂骨腿骨做杖,節節手指腳指做成的項鏈、手鏈、腳鏈等裝飾品,成了貴旅頭人們顯赫配戴的象征。墻上懸掛的人皮,更使每個參觀者都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布達拉宮腳下的雪城監獄就是懲罰農奴的人間地獄,里面割舌頭、挖眼睛、活剝人皮、投入蝎子洞中被活活蜇死,手段無所不用,手銬、腳鐐、竹簽、剁手腳的刀子、挖眼的鐵勺等刑具讓我們觸目驚心。看了這血的罪證展覽,我們都深受教育,在心靈深處更是激發觸動了我們熱愛祖國、保衛西藏、建設西藏的革命激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農奴憤雕塑(網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西藏的農奴早已翻身成了主人,布達拉宮這座世界屋脊上的明珠,以飛檐金頂,氣勢磅礴的信仰魅力和歷經風雨滄桑的歷史底蘊,巍峨矗立于雪域高原,讓前來朝圣的信徒和觀光的游人,心靈無不為之震撼。昔日的布達拉宮已從舊西藏的罪惡源泉,變成了現在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見證歷史的豐碑,迎接著國內外的八方來客,成為西藏人民心中的歷史文化符號,古城拉薩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張老照片,讓我夢回拉薩,觸發生情,寫了這篇不成文的美篇。我衷心祝愿我們的西藏越來越美好!扎西德勒!</span></p> 謝謝閱覽 敬請指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广水市| 德令哈市| 榆林市| 潼关县| 天气| 琼中| 西青区| 阜平县| 盐山县| 桐乡市| 南汇区| 新巴尔虎右旗| 大港区| 瓮安县| 萨迦县| 新龙县| 阳东县| 建瓯市| 香河县| 永靖县| 晋宁县| 莱州市| 黔东| 平昌县| 婺源县| 清水河县| 页游| 天峨县| 康平县| 团风县| 稷山县| 贺州市| 辽宁省| 高邮市| 香港| 河曲县| 广河县| 满洲里市| 揭东县|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