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梁學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跳於菟(wū tú)”,作為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鄉年都乎村獨有的土族民俗活動。每年農歷十一月二十日,都要舉行跳於菟驅儺儀式。這種由巫師操作的擬獸舞――“於菟”舞,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經國務院批準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辭海》:“於菟,虎的別稱”。至于跳“於菟”的起源,有“於菟”屬于古楚巫舞,是楚人的崇虎儺俗,隨明代軍隊戍邊屯田而傳入青海同仁之說,有遠古生活于青海的古羌人崇拜虎圖騰的遺緒之說,也有土族崇虎源于內蒙草原隨遷徙而帶至同仁之說。</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每年農歷十一月二十日清晨,由7名男青年,集合于山神廟前,脫去衣褲,在裸露的身體和四肢上描畫出豹斑虎紋,裝扮成“於菟”的憤怒像。他們雙手各持頂端貼有福旗的柏樹桿,在巫師“拉瓦”的主持下,誦讀經文、跪拜二郎神與山神,然后逐個灌酒,嘴叼生肉,使虎魂豹魄附體于“於菟”。此時,這些“於菟”,在民眾的心目中已將原有的人格轉為現有的神格,而獲得了驅鬼逐疫的能力。“於菟”們隨著巫師的引領,踏著鼓點,以踮步、吸腿的方式進行舞蹈,穿梭于鄉村巷道之間,挨家挨戶跳舞,禳災祛疫,祈福眾生平安吉祥。所到之處,均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儀式過程中,民眾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看子”(中間空心的烤制圈饃)通過不同形式,插入“於菟”手持的柏樹桿上,使之獲得靈氣,以示禎祥。此外,一些患病者還主動俯臥于“於菟”必經之路,讓“於菟”從身上跨過,祈求驅病消疾。</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汉川市|
肇庆市|
汤阴县|
墨竹工卡县|
屯门区|
南召县|
安康市|
明水县|
宜昌市|
日土县|
云林县|
文成县|
栖霞市|
习水县|
石河子市|
金川县|
芮城县|
且末县|
汝州市|
铜鼓县|
佛山市|
洪湖市|
垫江县|
舒兰市|
濮阳县|
岑巩县|
广西|
商都县|
遂川县|
沂水县|
遵义市|
莲花县|
湖北省|
竹山县|
繁昌县|
孝昌县|
柳河县|
商都县|
元谋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