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照片、視頻:施建邦</p> <p class="ql-block"> 歲末年尾的羊城,寒風依然凜冽,零零星星的游人在通往軍校舊址的道路上散落,景區內海軍某支隊門前,哨兵嚴正屹立。</p> <p class="ql-block"> 1月20日,與張軍偉、王向忠等人一同參觀了黃埔軍校舊址,通過實地瀏覽,對黃埔軍校,以及黃埔軍校師生當年生活場景有了一點了解,為先輩們“愛國、革命”和激勵中華兒女為建設強大祖國而奮斗的黃埔精神所感召。</p> <p class="ql-block"> 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在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在中國共產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創辦的一所全新的軍校。</p> <p class="ql-block">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指出創立黃埔軍校的宗旨是培養革命軍的骨干,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從此,一所享譽中外的軍事學府宣告誕生,軍校成立后,一批批有志之士,一批批革命軍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從這里成長起來,為民族獨立,國家統一而英勇奮戰。</p> <p class="ql-block"> 黃埔軍校全名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學校,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本部成功舉辦五期培訓班,共培養學員7399人。其中第一期645人,第二期449人,第三期1233人,第四期2654人,第五期2418人,許多學員在后來的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成長為著名的軍事指揮官。</p> <p class="ql-block"> 黃埔軍校舊址位于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干部的學校,因校址位于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到1930年9月遷往南京和后來遷往成都臺灣前,共舉辦培訓班七期。</p> <p class="ql-block"> 軍校大門座南朝北,鄰臨珠江,大門上方書有國民黨元老譚延闿手筆“陸軍軍官學校”橫匾,門前有兩個崗哨,后面有兩間衛兵室。</p><p class="ql-block"> 門口對聯:</p><p class="ql-block">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p><p class="ql-block"> 貪生畏死勿入斯門。</p><p class="ql-block"> 橫批:革命者來。</p><p class="ql-block"> 大門內正面是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p><p class="ql-block"> 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共有四排房舍。</p><p class="ql-block"> 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p><p class="ql-block"> 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墻,建筑面積10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六部,機構總數約40個,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p> <p class="ql-block"> 黃埔軍校口號:</p><p class="ql-block"> 嚴守學校紀律!學習革命技術!</p><p class="ql-block"> 增進戰斗能力!發揚黃埔精神!</p><p class="ql-block"> 擴大農工組織!團結革命分子!</p><p class="ql-block"> 打倒帝國主義!打倒一切軍閥!</p><p class="ql-block"> 黃埔軍校校歌:</p><p class="ql-block">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p><p class="ql-block">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p><p class="ql-block">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終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p><p class="ql-block"> 以血灑花,以校作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1日 成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瓦房店市|
广丰县|
大英县|
沭阳县|
盐亭县|
阳春市|
广西|
儋州市|
泾阳县|
潜江市|
讷河市|
芜湖市|
和硕县|
金昌市|
克拉玛依市|
乌鲁木齐县|
江口县|
东安县|
东丰县|
黄冈市|
铁力市|
丹巴县|
井冈山市|
波密县|
新民市|
房山区|
兴国县|
察哈|
宁夏|
新宾|
永胜县|
二连浩特市|
绥宁县|
北京市|
海盐县|
三河市|
建宁县|
镇安县|
吐鲁番市|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