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9(正月初二),我們一家人坐6號地鐵來到梁厝參觀游覽。一來到村外,站在橋頭往梁厝村望去,腦子里立刻蹦出幾個字“真是個好地方”。我有點看驚呆了,它簡直超乎我的想象。有山、有水、有古屋,一派田園風光。一走進村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座獨特的古建筑,紅墻黛瓦,墻體斑駁滄桑,細看是梁氏宗祠,是熱門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梁氏宗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建于宋隆興元年(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宗祠大門兩側有一對白象,風格奇特,造型精美,象征著吉祥如意。大門上方掛著的牌匾“永盛梁氏宗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系理學家朱熹與摯友梁汝嘉擇地而建的,朱熹還為祠堂題寫堂號“貽燕堂”,是梁厝的標志性景觀。</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這里駐足良久,感受著先輩們的智慧與傳承。突然有一女孩要求幫她們拍照,我們豪不猶豫答應并認真為其拍照。古建筑的墻上兩只威武的大象,與周圍的人群相映成趣。大家的笑容在鏡頭中定格,成為了一段難忘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在祠堂前有一方水池,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著周圍的紅燈籠和古建筑,景色宜人。我們沿著水邊漫步,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遠處高樓大廈與古建筑交相輝映,仿佛在訴說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我們繼續往村里走去,小巷子里彌漫著節日的氣氛,兩旁種滿了樹木花草,紅燈籠高高掛起,為這個古老的村落增添了幾分喜慶。人們悠閑地散步著或坐在長凳上看風景,偶爾還能聽遠處傳來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家傳統餅屋。店內的五顏六色的旗幟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奪目。我們在店鋪前的桌椅坐下,品嘗著當地的特色小吃,香甜可口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走進了大眾茶館。木質結構的大廳里懸掛著紅燈籠,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古樸的氛圍。我們點了幾杯香茗,在這里稍作休息,感受著茶香四溢的寧靜時光。</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來到了福州茉莉花非遺工坊(大眾茶館)參觀。這座青磚灰瓦的老房子門頭上掛著“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的牌匾,彰顯著它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走進工坊,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過去,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工坊的展廳墻上,我們見到了兩位傳承大師。墻上掛著的金色證書上寫著“授予傅天龍、傅天甫同志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稱號''。這兩份證書不僅見證了他們的成就,也讓我們對傳統工藝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墻上還掛著許多有關老福州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天井的茶位上,坐著許多游客,他們三五成群,一邊在慢悠悠的品嘗著香茶,一邊在靜靜地養神細叨。</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行,我們發現了一座建在優雅環境中的廁所。這座建筑具有中國傳統的木結構特點,屋頂覆蓋著瓦片,與周圍的景色相得益彰。這小小的細節也體現了梁厝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p> <p class="ql-block"> 不遠處,有一座“思鄉亭”,它位于一個傳統的中國園林內,四周綠樹環繞。我站在亭子里看向遠方,心中涌起一股思鄉之情。這座亭子不僅是一個休憩的好去處,更是一個寄托情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也是一種創意,把景區中的各個景點名稱寫進“梁厝"兩個字里,以地圖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p> <p class="ql-block"> 一個轉角處遇上了一座院落,白墻黑瓦,門上方的一塊匾額吸引了我,匾額上寫著“文魁”兩字。門兩邊對聯“兩世狀元家",“千秋高士裔”。這些都表明這個地方是一個文化氣息很濃厚。歷史上出現過福州地區“無梁不開榜''的盛況。從梁厝走出去的名人很多,涌現出的政治家、哲學家、外交家、法學家、科學家、歷史學家等,直到今天,依然像星辰一樣,閃爍在歷史文化的璀璨夜空中。</p> <p class="ql-block"> 在梁厝桃源左東境的大殿內主要供奉著土地公、田元帥、臨水陳太后。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緒元年(1875年),西邊有重修碑記錄了這些歷史信息。</p><p class="ql-block"> “桃源”一詞常被用來形容一個理想的居住環境,強調遠離塵囂、自然和諧的生活場所,是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一片寧靜綠洲。</p> <p class="ql-block"> 柴火鍋邊</p> <p class="ql-block"> 梁守綱宅位于梁厝170號,當地人稱其為“梁朝進宅",已有300年歷史,其宅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價值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而“至然空間"就在梁守綱宅內,是一個集文化、藝術和休閑于一體的??間。</p> <p class="ql-block"> 空間內有天井、披榭、正座等建筑,四周為封火山墻,屋架為穿斗式結構,保留了明代方斗和神龕等歷史遺跡。游廊上的雕刻精美,展現了傳統的建筑工藝。</p> <p class="ql-block"> 至然空間不僅保留了歷史遺跡,還融入了現代的文化活動。如撫琴、熏香、插花和品茗等;還有中式茶點等元素共同營造了一種古風雅韻的氛圍,適合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品茶、聊天、享受寧靜的時光。還可提供各種瓷器制品,來增添生活美感。</p> <p class="ql-block"> 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一家名為“嘉合喜事"的傳統建筑風格的房子。房子前掛著紅燈籠,門上貼著紅色春聯,屋頂鋪著黑色瓦磚。這里不僅是一個美麗的景點,更是一個充滿喜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嘉合禧事是一個展示福州婚俗文化的文化館,館內展示了福州博大精深的地方婚姻文化。古老的實物和豐富的圖片生動地展示了福州的婚禮習俗和喜娘文化。這里有一位有十幾年經驗的資深喜娘嚴燕杉,她將繼續傳承和發展福州的婚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是一個文化展示館,還是一個熱鬧的活動中心。每逢重要節日,都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如春節、拗九節、端午節等,這些活動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同時這里還有相親角和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梁厝,我們還看到一條清澈的河流。河面上有一座石橋橫跨兩岸,周圍綠樹成蔭,遠處山巒起伏,這幅寧靜和諧的畫面讓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石板橋橫跨在靜靜流淌的河岸上,宛如一道古老的時間隧道。</p> <p class="ql-block"> 橋下潺潺流過的河水,似乎在講述著石板橋背后的故事。也展現出梁厝村小橋流水的美麗勝景。</p> <p class="ql-block"> 這個雕像是“放牛娃的春天",使我想起一首詩:</p><p class="ql-block">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p><p class="ql-block"> 意喻捕鳴蟬,忽然閉口立"。</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來到了梁厝特色歷史文化展示館,展示了梁厝的歷史變遷、文化底蘊和保護修復歷程。</p><p class="ql-block"> ↓得輝梁公家廟</p> <p class="ql-block"> 前言</p> <p class="ql-block"> 《福州古厝》序</p> <p class="ql-block"> 有福之地 人杰地靈</p> <p class="ql-block"> 梁氏義姑舍已為族,矢志不嫁。</p> <p class="ql-block"> 梁氏名人關系圖</p> <p class="ql-block"> 結束語</p> <p class="ql-block"> 該館通過豐富的展品和圖片,生動地展現了梁厝的前世今生、名家精神以及保護修復歷程,讓游客能夠深入了解這座古村落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梁厝文昌宮始建于宋代,由梁汝嘉、梁汝熹兄弟倆建造。文昌宮位于福州倉山城門鎮梁厝村,占地面積184平方米,主要由天井、大殿和回廊組成。文昌宮大殿供奉文昌帝君,梁厝人信奉文昌帝君,歷史上梁厝村及附近村落的學子在參加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之前,都會到文昌祭拜,以求金榜題名。</p> <p class="ql-block"> 文昌帝君的生日是農歷二月初三,梁厝村會舉行隆重的敬神活動,為文昌帝君賀壽。</p> <p class="ql-block"> 此外,文昌宮還供奉魁星,魁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象征著“狀元奪魁,獨占鰲頭”。舊時梁厝村的拜魁星活動不僅在文昌宮舉行,也在家中舉行,成為一種家庭勵志教育方式。</p> <p class="ql-block"> 梁厝梅澗書院舊址占地面積約175平方米。梁厝村歷史上有著濃厚的科舉文化氛圍,梁氏先祖梁汝嘉、梁汝熹兄弟遷居于此,建梅澗書院,在此授徒,請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等名家前來授課,植下了梁厝村讀書之優良傳統。</p> <p class="ql-block"> 古時,因書院旁有溪澗流過,澗邊種有梅花,故得名梅澗書院。梁厝村人在此得道授業解惑、耕讀詩書傳世,此后涌現出一大批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者。近代,這里也是梁厝小學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古韻茶樓在周末和節假日通常比較熱鬧,是一個朋友小聚的好地方。茶館的環境古色古香,價格親民,非常適合體驗福州的生活氛圍。此外,茶館內還有福州評話、閩劇等特色表演可以觀看,增加了互動性和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梁敬魁院士的祖居,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由天井、正座、耳房組成,具有明末清初建筑風貌。</p> <p class="ql-block"> 梁敬魁院士的祖居是梁厝村的重要歷史建筑之一,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和家族歷史。該建筑曾懸掛過御賜的進士牌匾和“五代同堂”的牌匾,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從梁厝河逛過來還看到一棵心字型榕樹。</p> <p class="ql-block"> 燕山苑歺廳特色主要體現在其正宗的閩菜和獨特的用歺環境上。</p><p class="ql-block"> 傳統的閩菜,包括土菜、河海鮮等,如南煎肝、海蟄頭、蘆筍炒帶子、菌茹牛肉粒、石橄欖燉大連鮑和臥雪龍蝦等招牌菜,這些菜品以其獨特的風味吸引了大量食客。</p> <p class="ql-block"> 此外,燕山苑歺廳還提供新開的戶外星空屋歺廳,提供奶茶飲品,進一步豐富了用歺體驗。歺廳的環境也極具特色,擁有古色古香的古建包廂和戶外星屋,適合不同場合的用歺需求。</p> <p class="ql-block"> 你們看,在梁厝河邊搭起的一座座塑料帳篷,這就是“戶外星空屋歺廳”。當夜幕降臨時,吃客們一邊吃著美食,頭頂著璀璨的星空,一邊欣賞著碧波蕩漾的河水,緩緩的從自已身邊流過,穿過三江口向閩江而去,那是多么的愜意和舒暢。</p> <p class="ql-block"> 我們繼續前行著,好奇地觀察周邊環境。這時看到這座門楣上寫著“無界''兩個字,細看門牌是鷹頭18號,有關資料顯示,這座老房原來是從下洋村搬遷過來的。</p> <p class="ql-block"> 原來,在梁厝村已有 5棟成功遷建過來的老建筑,其中3棟來自下洋村,分別是由于馬杭洲河建設,先行搬遷的鷹頭18號、30號和后門厝21號。與征遷現場截然不同,遷建后的老建筑安詳靜謐,完美融入梁厝歷史文化街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世遺林":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已經成為福州文化地標,每到周末,游客絡繹不絕。 2021年7月16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開幕。會議期間,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將舉辦活動,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種下了“世遺林"。</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疫情影響,本屆大會首次采用在線形式審議世界遺產議題。</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有“趣味投壺''活動,許多大人小孩充滿好奇之心,看看自己的運氣如何。還有人在溫暖的陽光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甚感愜意。</p> <p class="ql-block"> 雕塑藝術品《獨白》寓意著知識和經驗是使文化和遺產得以順利傳承的珍寶。這座雕塑由福建芝麻灰(即花崗石)與鵝卵石構成,形象地展現了紙張折疊堆積的形態,象征文化和經驗的積累與傳承。</p> <p class="ql-block"> 這座雕塑藝術品《獨白》,是當代著名作家、詩人余光中的作品。余光中在創作這首詩時,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深刻反思。</p> <p class="ql-block"> 梁厝歷史文化街區還計劃在“世遺林"中引入多座主題雕塑,以豐富街區的人文內涵。除了《獨白》,還有《水之韻》和《放牛娃的春天》等雕塑,分別象征著古時梁厝漁民的生活場景和梁厝的農耕文化。這些雕塑不僅為街區增添了人文景觀,也為游客提供更多的觀賞和體驗內容。</p> <p class="ql-block"> 在村頭還有一座“桃源左東境"寺廟,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走就是房車營地了。</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有馬場:馬術作為一項具有貴族氣質的運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梁厝的馬場不僅讓游客體驗騎馬的樂趣,還傳承了中國的馬文化。馬術的技能和騎士精神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傳承。</p> <p class="ql-block">在梁厝,你還可以搭起帳篷,點起篝火,享受燒烤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參觀歷代古建筑、進士府和院士府,感受歷史的厚重。帶孩子來這里玩,即能享受大自然的美麗,又能增長見識。</p> <p class="ql-block"> 時不時就能見到清澈見底的溪水,在屋前或小道旁涓涓流動,一路歡歌笑語向遠方而去。</p> <p class="ql-block"> 梁厝洋坑倪氏祖屋不僅展示了梁厝村的傳統文化和建筑風格,還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 榕記有福:是一個集非遺體驗、文化活動、手工藝品制作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p> <p class="ql-block"> 如古法制香、竹編畫、雕版拓印等。這些活動不僅能讓游客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親手制作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 梁厝借錢樓</p> <p class="ql-block"> 梁厝三翕堂,即梁氏家祠。為民國四合院式祠廟建筑,占地面積約766平方米,由門頭房、天井、回廊、大廳、后花園等組成,四周圍以封火山墻。主建筑屋面為雙坡頂,屋架為抬梁穿斗混合木構架。主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五柱。部分梁枋雕刻精細,墻頭有麒麟灰塑。三翕堂后花園極為精致,還保存部分曲經、修篁、石橋等遺跡,有小橋流水、假山奇石。</p> <p class="ql-block"> 三翕堂為梁芳植家族祠堂。后人希望梁氏代代精誠團結,互幫互助,即取“翕”相合、和順之意,為家祠取名“三翕"。</p> <p class="ql-block"> 梁厝三落里梁宅</p> <p class="ql-block">梁厝藥鋪房</p> <p class="ql-block"> 梁厝古村始建于南宋時期,由理學家朱熹與梁氏五世祖梁汝嘉共同選址建立,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古村自古文風鼎盛,是理學家文化的重要傳承地,歷史上共走出27名進士,有“無梁不開榜"的美譽。古井作為古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梁厝村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p> <p class="ql-block"> 古井不僅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它們見證了梁厝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習慣。古井的存在也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和應用,展示了他們在有限資源下創造生活條件的智慧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于2021年7月16日至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p> <p class="ql-block"> 這是繼2004年在蘇州舉辦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后,時隔17年再次在中國舉辦的國際盛會。受疫情影響,本屆大會首次采用在線形式審議世界遺產議題。</p> <p class="ql-block"> 該展區以環繞式布局展示全球89項世界遺產,包括72項文化遺產、16項自然遺產和1項文化與自然雙遺產。</p> <p class="ql-block"> 世界遺產在中國:展示了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舉措,介紹了中國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55處世界遺產,包括37處文化遺產、14處自然遺產和4處文化與自然雙遺產。</p> <p class="ql-block"> 世界遺產在福建:展示了福建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優勢,設計了沉浸式展覽體驗空間,展示了福建土樓“振成樓"大門等福建的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習近平主席向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p> <p class="ql-block"> 此外,展覽還展示了中國較完善的世界遺產監測體系與監測預警平臺,體現了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科學實踐。展覽分為三大展區,總面積2700平方米,分別以“世界藍、中國紅、福建綠”為主色調進行視覺營造。</p> <p class="ql-block">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白墻灰瓦的老建筑錯落有致,以及耕讀文化著稱,人才輩出,如清代名人梁章鉅、梁鳴謙,中國科學院院士梁守槃、梁敬魁等。稻田、菜園、茉莉花田、向日葵田、池塘點綴周邊,生機盎然又悠然舒適,散發著福州古村落的獨特韻味。</p> <p class="ql-block"> 閩江、烏龍江、馬江,三江匯流;城門山、清涼山、鼓山,三山環抱。福州三江口絕佳的自然生態引來古人群居,創造了極具鄉野氣息的福州村落文化。如今,梁厝不僅保留了完好的連片古厝,還通過改造部分古厝為茶館、花房和書院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梁厝被譽為“三江口最美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通過這次游覽尋探,我不僅領略了梁厝的美景,更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是一次難忘的旅行,也是我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云林县|
田东县|
连城县|
江永县|
辰溪县|
新和县|
苏尼特右旗|
昌图县|
托克托县|
五大连池市|
太和县|
华宁县|
辽宁省|
辉南县|
宜昌市|
红河县|
巴塘县|
黎平县|
老河口市|
彭州市|
乳山市|
沂水县|
辉南县|
桐乡市|
莆田市|
巩义市|
内黄县|
周口市|
当阳市|
修水县|
台前县|
东阿县|
汤原县|
乌兰浩特市|
农安县|
望奎县|
根河市|
邢台县|
板桥市|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