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日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p> <p class="ql-block"> 紫微城,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即皇宮,別稱紫微宮,是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宮、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唐代實行東西兩京制, 東都洛陽,是長安之外的另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紫微城位于神都洛陽西北隅至高之處,始建于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前后沿用530余年,成為九朝理政之所, 是中國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宮而得名,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尤其經武則天增修明堂、天堂后,成為世界奇觀。紫微城占地面積約4.2平方公里,被譽為“萬宮之宮”。</p> <p class="ql-block">唐紫微城平面圖</p> <p class="ql-block"> 應天門是紫微城的正南門,俗稱五鳳樓。始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年),原名則天門,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應天門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功能類似北京午門,是國家和皇權的象征。唐高宗曾在此詔釋百濟國王扶余義慈,武則天更是在此登基稱帝。</p> <p class="ql-block"> 應天門是一座由門樓、朵樓和東西闕樓5座崇樓及其間的廊廡聯為一體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東西長達137米,兩側闕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層樓高。五樓似五只鳳凰,故又稱“五鳳樓”。五樓中,中間最寬的為門樓,門樓正東、正西直線上的兩處為東西朵樓,朵樓垂直向南伸出的兩處為東西闕樓。</p><p class="ql-block"> 復建的應天門處在一高出地面的巨大平臺之上,應該是為了保護地下的遺址而增加的設施,隋唐時候的應天門應是從地面而起,沒有這個大平臺。</p> <p class="ql-block"> 應天門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城門, 其建制對北宋汴梁宣德門、元大都崇天門、明清故宮的午門影響深遠,名稱更被日本京都·應天門取用 ,被譽為“隋唐第一門” ,有“天下第一門”之稱 ,在中國宮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開工,投資約2.1億, 由清華大學教授郭黛姮先生主持設計。2019年9月,應天門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 應天門是我們今天的最后一站,來到這里時,天已黑,紅燈掛起,彰顯節日氣氛,黃燈裹城,盡顯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 洛陽真的是古都,是唐朝氛圍最濃厚的地方,這里到處都是唐裝美女,大冬天的,感覺比穿羽絨服的還多。再抬頭望無比雄壯俊美的應天門城樓,真有一種深處盛唐神都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應天門廣場側</p><p class="ql-block"> 處在北側應天門廣場,可清晰的看見門樓和朵樓,看不見南側的闕樓。</p> 應天門北側門樓和三道門<div><br></div> <p class="ql-block">大平臺內部大廳</p><p class="ql-block"> 排隊進入大平臺內部大廳,內部裝點既展現了唐朝盛況,又有春節的喜氣洋洋。</p> <p class="ql-block"> 大平臺大廳再遇表演,看身著唐裝的美女帥哥表演也是洛陽行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讓盛世的華麗與輝宏有了靈動與生機。</p> <p class="ql-block"> 大平臺內大廳北面一整面墻,從東到西,鋪滿了巨幅壁畫——武則天應天門登基圖。公元690年九月九日 ,武曌在則天門(應天門)登基稱帝,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p> <p class="ql-block">地下層應天門遺址</p><p class="ql-block"> 1960年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通過試掘找到了應天門遺址; 1980年秋,洛陽市文物一隊試掘了應天門遺址的西闕和西飛廊; 1990年,應天門東闕遺址被考古發現,經過數月精心清理,東闕遺址顯露出昔日宏偉風貌。河南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的發現,被評選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1992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試掘了應天門遺址的東闕 、 東角樓和東飛廊; 1995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試掘了應天門遺址早期 門址東飛廊外側的散水和鋪磚 。</p> <p class="ql-block">地下層應天門遺址</p><p class="ql-block"> 應天門遺址是隋唐洛陽城中保存最好的一處遺址應,也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 遺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門樓、朵樓、闕樓組成,下部臺基的范圍東西達137米,南北達60米,城門進深二十五米,在這樣的臺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門,其雄偉壯觀是不難想象的。應天門墩臺東西長51米,南北寬26.5米,三門道,寬度為5米。</p> 應天門遺址磚塊 應天門遺址出土銅錢 <p class="ql-block">應天門門樓</p><p class="ql-block"> 大平臺之上為應天門門前,應天門五崇樓在眼前鋪開。門樓下開有三個門道,中為御道,為皇帝進出之門,左右兩側門道為王公大臣等人進出之門,左入右出。這是封建政治禮制的要求,是對秦漢以來形成的三道之制的繼承和發展。三門道上有兩重觀,上題“紫微觀”。</p> <p class="ql-block">應天門御道</p><p class="ql-block"> 從應天門門前,透過御道,清晰可見明堂。</p> <p class="ql-block">應天門闕樓(外側)</p><p class="ql-block"> 闕樓是城門前兩邊的望樓,應天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三出闕城門遺址,其闕樓高120尺,按1唐尺為30.33厘米來算,高約36.4米。</p> <p class="ql-block">應天門闕樓(內側)</p><p class="ql-block"> 闕樓有單闕、二出闕、三出闕之分。三出闕是古代城門建制的最高等級、天子享用的最高禮制。三出闕最復雜,一般是在母闕外延(或后方)附有兩出子闕,規模依次縮小。目前考古發現的三出闕都是隋唐及以后的,形制都基本定型 。紫微城應天門城闕為雙向三出,即在母闕的后側和外側都附有兩出子闕,平面呈曲尺形,母闕平面一般呈方形 , 兩子闕平面呈長方形,形制結構更復雜 ,應天門闕樓堪稱中國闕樓建筑的極品。</p> <p class="ql-block">闕樓、飛廊和朵樓</p><p class="ql-block"> 闕樓與城門間以飛廊和朵樓連接</p> <p class="ql-block"> 西闕樓下室內有繪畫和書法展</p> 西闕樓外側<div><br></div> 西闕樓外側望天堂 西闕樓南側看東闕樓 <p class="ql-block">朵樓</p><p class="ql-block"> 飛廊和門樓之間直角拐角處是朵樓。</p> 東闕樓內側 <p class="ql-block"> 游玩當中,黑色的天空中,忽有雪花撒入燈火之中。黑夜里燈光彌漫,白色雪花飄灑其中,美不勝收。然而,正在疑惑晴朗天氣哪來的雪,才發現落在身上的雪花如肥皂泡泡一般,原來這是人造“雪”。</p> 大家很快都知道了這是人造雪,但是依舊樂在其中。 <p class="ql-block"> 來洛陽之前,一直在關注洛陽的天氣,預報來洛陽前一天晚上和當天有雪。進入河南,小雪花飄灑了半路,但始終沒下大。家鄉今冬沒有雪,但總歸在洛陽圓了淋雪的念想,即使雪是假的,美麗就行。</p> 洛陽東闕樓下有洛陽故事展和洛陽城建展。 <p class="ql-block"> 從東闕樓出來,再次回到應天門門前平臺,像在九洲池一樣,捕捉唐裝美女們精彩的造型瞬間。因為她們,這里變得更美更動人更有靈氣。</p> <p class="ql-block">門樓和朵樓之間看天堂</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欲要穿過當年皇帝走的三門道中的御道時,三門道卻關了。但我們實在不甘心,悵然了一會,發現門口有保安,詢問下得知,北側應天門和明堂之間應天門廣場正在舉行燈光表演,暫時關閉三道門。</p> <p class="ql-block"> 還好沒讓我們等太久,三門道重新打開,人群蜂擁而過,撲向門樓北側平臺。從北側平臺向北望,洛陽城輝煌無比,明堂、天堂在燈光襯托下清晰可見,恰到好處的組合到人們的視線里。明堂天堂和應天門之間的應天門廣場人頭攢動,白色燈光如點點星辰落入人間,好一派大唐盛世狂歡圖。突然意識到,廣場上的那無數點星辰,竟是唐裝美女們拍攝古裝寫真的補光燈。我只能說,洛陽女子,或者來洛陽的女子們拍攝唐裝寫真太瘋狂了,果然是唐裝之都。</p> 應天門望明堂 <p class="ql-block"> 我們出天堂明堂后,經過應天門廣場上應天門,再回到廣場,唐裝美女們不畏嚴寒,不惜黑夜,繼續著她們穿越古今的愛美之旅。</p> <p class="ql-block"> 鼓聲陣陣,應天門開;國風樂起,穿越千年;酷炫投影,夢回隋唐。在燈光的映襯下,再現了千余年前應天門、天堂、明堂的巍峨,那里承載著中原文明的燦爛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 至此,隋唐洛陽城的三大遺址游覽完畢。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洛陽城皇城模樣由眼及心,畫出了輪廓。</p><p class="ql-block"> 最后,附幾張隋唐洛陽城的假想圖,感受一下當年的盛世華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读书|
镇宁|
平阳县|
吉安市|
金溪县|
龙口市|
芦溪县|
凤冈县|
湟中县|
深州市|
太康县|
容城县|
凌源市|
霍山县|
安乡县|
石阡县|
嘉鱼县|
砚山县|
同仁县|
钟山县|
青神县|
玉溪市|
临夏市|
富蕴县|
禄劝|
元朗区|
墨竹工卡县|
米泉市|
宜兰县|
镇安县|
双柏县|
武隆县|
琼海市|
洛阳市|
金溪县|
江城|
海丰县|
武陟县|
通河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