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蕩漾,歲月悠悠。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這里集結出發,踏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8.6萬余中央紅軍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靜悄悄地完成了一場規模宏大、彪炳史冊的戰略大轉移。從此,中國革命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這條長征路,浸染著烈士們的鮮血,寫滿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時光荏苒,經久不衰、蕩氣回腸。</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贛州市于都縣縣城東門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前,思緒仿佛被拉回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這里,是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的所在地,是毛主席、周恩來、博古等中央領導人及其由中央機關組成的第一、第二野戰縱隊邁出長征第一步的地方。當年,他們就是從這里渡過于都河,踏上了那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p> <p class="ql-block"> 紀念館莊重地矗立著,它像一位歷史的見證者,默默訴說著長征的故事。館名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那幾個大字仿佛帶著歲月的痕跡,見證著無數英雄兒女的壯舉。</p> <p class="ql-block"> 走進紀念館所在的這片土地,我看到“長征源”石碑矗立在一個花園里。周圍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像是在為那段歷史增添一抹生機。遠處的灰色建筑上寫著紅色的大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仿佛在向人們宣告著這里曾經發生過的偉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河邊停泊著一排木船,其中一艘特別醒目地立于畫面中央。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在一旁,上面刻著“長征渡口”。我仿佛能看到當年紅軍戰士們在這里集結,準備渡河出發的場景。那蒼勁有力的紅色書法,如同戰士們堅定的信念,永遠鐫刻在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在紀念館里,有一個雕塑場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一位母親背著孩子與丈夫告別,那是一個充滿離別與不舍的瞬間。丈夫即將踏上未知的征程,母親的眼神中既有擔憂又有支持,孩子似乎還不明白即將發生的事情,只是緊緊地依偎著母親。這小小的場景,卻濃縮了無數家庭在長征前夕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于都河河寬600多米,水深1至3米。紅軍總部決定在于都河面上架橋。當年,為支持紅軍渡河,于都河沿岸群眾傾盡家中木材,捐出門板、床板甚至棺木的不在少數,匯集800多條大小船只,最終在約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橫跨600多米寬水面的浮橋。在今天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門前,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寫著時任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感言:“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這是周恩來當年在得知于都老人將棺木捐給紅軍搭浮橋后發出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中央革命根據地日趨縮小區域的地圖,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當時紅軍面臨的嚴峻形勢。然而,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紅軍依然堅定地踏上了長征之路,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決心啊。</p> <p class="ql-block"> 展示板詳細記錄了中央蘇區軍民支援紅軍戰略轉移前夕的各項數據統計結果。這些數據背后,是無數軍民的辛勤付出。他們為紅軍提供了物資、人力等多方面的支持,為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紅三軍團渡于都河舊址縣城南門渡口,那幅黑白照片展示的是紅三軍團主力部隊當年渡過于都河的情景。畫面中,一艘船停靠岸邊,多艘船只正在行駛或準備起航。遠處的房屋建筑和河邊的樹木點綴著風景,整個場景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仿佛可以聽到那年紅軍戰士們踏浪前行的腳步聲,他們帶著堅定的信念,從這里出發,走向了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墻上掛著一排排照片,上面印著長征出發地紅旗譜的人物肖像。這些肖像仿佛在向我們講述著那些英雄們的故事,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長征這部壯麗的史詩</p> <p class="ql-block">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高19.34米,底座邊長10.18米。象征著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部、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集結渡河出發。碑身為雙帆船造型,象征著中央紅軍從此揚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別以“集結”“出發”“奉獻”為主題,周圍的圍欄上雕刻著中央紅軍各軍團渡河出發的八個主要渡口。它像一座豐碑,銘刻著紅軍戰士們的英勇事跡。看到它,會想起那些為了理想和信念而奮斗的英雄們。</p> <p class="ql-block"> 紀念碑上刻著“長征是從宣言書 長征是宣傳隊 長征是播種機 ——毛澤東”。周圍是一群正在行走的人物雕像,他們仿佛在訴說著長征的意義。長征不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一次偉大的思想傳播,它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到了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紀念園中的雕塑展示了多位戰士的形象,他們或站立或跪坐,似乎正在進行某種儀式或者討論。這些雕塑讓我感受到了戰士們之間的團結與默契,他們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那座建筑頂部巨大的五星徽標和下方飄揚的旗幟,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莊重而威嚴的氣息。它象征著紅軍戰士們堅定的革命信念,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不會退縮。</p> <p class="ql-block"> 浮雕壁畫上描繪著一群士兵手持武器沖鋒陷陣的情景,他們身后的旗幟隨風飄揚。這幅畫面仿佛將我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我看到了紅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p> <p class="ql-block"> 大型浮雕壁畫描繪的是紅軍戰士們英勇戰斗的情景,他們手持武器,表情堅定而勇敢。每一刀每一筆都刻畫出了戰士們的英勇形象,仿佛在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的大門上寫著“中共中央蘇區分局舊址”,旁邊巨大的石頭上雕刻著“長征源”。走進這里,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偉大。這里,是蜿蜒二萬五千里“紅飄帶”的起點,是無數英雄兒女夢想開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長征渡口,貢水奔流。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如帆而立,仿佛在默默述說著91年前的那場遠征,與它隔江相望的于都貢江新城。高樓林立,坦途相連。時光沒有磨蝕人們的記憶,紅軍故事被廣為傳頌,長征精神被永遠銘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济源市|
海门市|
崇信县|
霍城县|
库尔勒市|
克什克腾旗|
嘉定区|
囊谦县|
苏州市|
陇川县|
淮南市|
黄山市|
柳江县|
颍上县|
云阳县|
永吉县|
苏州市|
治多县|
黑龙江省|
临沂市|
邳州市|
沭阳县|
建始县|
滁州市|
定结县|
如皋市|
皮山县|
肇源县|
辽中县|
霍山县|
东方市|
五指山市|
靖边县|
江陵县|
镇巴县|
丰都县|
彰化市|
竹山县|
璧山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