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是由陳德虞、吳鴻飛撰寫的一篇進疆回憶錄,文章祥細介紹了1958年,為適應蘭新鐵路建設急需人才的要求,將天水鐵路工程學校搬遷到烏魯木齊,成立新疆鐵道學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陳德虞、吳鴻飛是我的同事,學校的中層領導干部;同時又是原學校畢業留校工作的校友。他們親身經歷了學校搬遷的過程,所以回憶錄寫的真實可親。</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之前,我轉發了校友趙振鐸的長篇自述《新疆鐵路人》,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歡迎。新疆的朱坤老師在他的《朱坤老鐵路故事》微信平臺上,分九次轉載了這篇回憶錄,反響熱烈。在此向朱坤老師致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這兩篇回憶錄,都描寫了學校搬遷的過程,可以互相印證,以形成完整的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16日 星期五 烏魯木齊 校園綠化勞動。照片左起,任秋霞、程克山、陳德虞、喬耀。)</p> <p class="ql-block">1958年秋,為了修建蘭(州)新(疆)鐵路,促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鐵道部決定我校-天水鐵路工程學校隨第一鐵路工程局遷往烏魯木齊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為遷校的首批學生--機械專業二三年級學生 120余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于同年8月26日在天水車站登上了西行的列車。次日凌晨便到了甘肅省會蘭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當時的蘭州站舍是簡陋樸素的平房,車站通往市內的干道天水路還是石子馬路,蘭州大學門前還是浮土飛揚。我們就暫住在剛組建的蘭州鐵道學院院內,即現在我校東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當日傍晚我們又乘上了西去的火車。第二天醒來,列車已過武威,列車播音室反復播送著“我們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場……”同學們有說有笑,心情都很振奮,充滿著建設邊疆的自豪感。歡快的歌聲漸漸驅散了離開天水將奔向遠方的惆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當晚火車停在了峽東站-蘭新客運終點站。第二天我們改乘汽車向新疆進發,下午六時到了新疆的東大門-哈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映入我們眼簾的排排筆直的白楊,縱橫交錯的清澈而甘冽的渠水,漂亮的維吾爾婦女的服裝和綠洲深處散落著的峰峰駱駝……這使我們這些來自東北、華北、江南的年青人對這異域風情既陌生又新奇還有一絲神秘。</p> <p class="ql-block">路邊一維吾爾族小姑娘提著半筐葡萄向我們兜售,我們一看綠綠的前萄個頭有小姆指頭大,頓感口里要流出酸水,小姑娘像看透了我們的心說:不酸,不信你嘗嘗,一位同學真的摘了一顆丟在嘴里,高興的說真的不酸,很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們花了兩角錢美餐了一頓,撐得我們連晚飯都不能吃。離開哈密經過一天半的行程終于到了烏魯木齊。汽車停在市區西郊黑山頭的一片曠野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學校在哪里?周圍幾百米并無建筑物,離我們七八十米遠有老鄉在篩沙子,領隊老師帶了兩個同學前去問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同學問老鄉,天水鐵路工程學校在哪兒?老鄉茫然,同學又重復了一遍,老鄉還是搖頭不知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帶隊教師突然意識到這樣問路方法是荒唐的,在烏魯木齊怎么問天水鐵路學校在哪兒呢? 遂改口問:老鄉,這附近有鐵路學校或鐵路單位嗎?老鄉仍搖頭,又想了想才指著千米開外的一幢大樓說:那是鐵道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后來我們才知道,新疆當時全境還無一寸鐵路,唯一-家鐵路單位就是第一設計院一總隊,所以當地人對鐵路這個詞十分陌生,難怪對一總隊這個唯一鐵路單位稱為鐵道部。我們驅車來到一總隊樓前找到了遷校打前站的王子俊教務科長。我們也就借住在這樓的五樓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是鐵道部第一設計院一總隊大樓,也是當時北京路上罕有的大樓一直保存至今,樓上還有1957年建的標示。后面北京路上的公交車是蘇式大轎車,也就是后來的2路車,當時只通到醫學院。可以看出路面還未鋪上瀝青還是砂石路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日下午吃晚飯又鬧了一個大笑話,把食堂主任吃怕了。我們先遣隊師生臨時在水利廳招待所食堂搭伙,由于同學中午未吃飯,大家都很餓了抬出兩筐饃(一人平均兩個)一人拿一次就沒有了,炊事員又抬出兩筐,十分鐘不到又沒了不少同學還伸手要饃,食堂只好把準備第二天早飯的兩筐饃拿出來才基本滿足了大家的需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等同學們離開飯堂,主任就向老師提出不干了,這頓飯形均每人五個饃一斤面,像這樣下去他得賠死了。后經領導和帶隊老師的再三解釋,問題才算解決,同時,學生們吃饃實行了限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們學校在哪里?王科長指著離一總隊約三百米遠離地面約一米的房基說那就是學校的教學樓,大家不覺哇了一聲學校何時能建成呢?王科長接著說十二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為了早日建成學校,第二天我們就投入了緊張的建校勞動。在大躍進氣勢的鼓舞下,人人參戰個個爭先,有的和泥、有的篩沙、有的從汽車上卸磚、挖排水溝……是工地上的標準小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建筑工人在師生們沖天干勁鼓舞下也快馬加鞭。樓房一天天拔高,終于在當年12月建成了教學樓和一幢學生宿舍,同學們在 1959年元旦前搬入了新校舍。</p> <p class="ql-block">樓是造好了,但樓內所需的課桌椅和木床家俱還在離學校約 20 華里的水巖溝木器廠。由于運輸緊張和節約經費,學校決定發動同學們搬運,于是上千師生又投入搬運家俱的戰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兩人一張床,一人一個單人課桌或一把椅子,早飯后由學校出發,下午回來,每人發三角錢,中午在街上買個馕吃。每到中午,市區友好商場的那段大街上都是我校搬家俱的大軍,浩浩蕩蕩長流不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經過同學們一周的努力,整個學校教學生活所需的家俱都基本搬回來了,學校在12月下旬終于全面上課了。</p> <p class="ql-block">1959 年初在全國形勢的影響下,全校迅速掀起轟轟烈烈的勤工儉學活動:有的班正常上課;有的班參加社會的“大煉鋼鐵”。機械專業的學生分批到校簡易的實習工廠生產勞動,參加制造剪羊毛機、噴霧器的各道工序中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開春后,橋隧建筑兩專業的同學在“燒磚煉人”的號召下分批參加燒磚勞動,每天和泥、托坯、裝窯、焙燒、出窯、背磚,勞動雖然十分苦累,但大家精神還是很愉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天下來滿身泥土滿臉油污,但大家覺得在勞動中學到了不少知識,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學校增加了收入。據說一年下來勤工儉學收入達到 40 多萬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6年學校搬遷到蘭州后,烏魯木齊鐵三中搬入了該校址。交地方后,現在是烏魯木齊第七十中學。這張圖片是烏市七十中的校園,其中有紅點的是原鐵道學院的一棟教學樓(中)和兩棟宿舍樓。)</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年代盡管學習緊張,勞動苦累,尤其生活處于困難時期,但大家的精神生活還是豐富多彩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學校黨團組織關心師生生活,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體育活動,革命歌曲比賽、詩歌聯唱、文藝匯演、各種體育比賽,基本作到了“天天有歌聲,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晚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不少節目獲得了局一年一度的文藝匯演優秀節目獎。學校籃球隊經常與一工局代表隊比賽,學校排球隊則是一局排球賽的冠軍。這段日子是我們學校從發展走向輝煌的創業初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起:程克山、吳鴻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峨山|
敖汉旗|
宝丰县|
武威市|
开原市|
大荔县|
常德市|
新疆|
泉州市|
安塞县|
手机|
启东市|
陆河县|
滦平县|
时尚|
德州市|
崇左市|
高清|
烟台市|
双流县|
杂多县|
潞城市|
乐清市|
巩义市|
天等县|
乐昌市|
甘孜县|
成安县|
金乡县|
华坪县|
中方县|
和平县|
宁化县|
莱西市|
天镇县|
吴旗县|
陕西省|
河池市|
天门市|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