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的陽光照在靜謐的倒湖,靜靜的閶江聯結著皖贛兩地。倒湖 如同一顆鑲嵌在閶江流域的水岸明珠發出蓬勃的生機,風中夾雜著草木之香,讓人忍不住想奔赴這山海,感受這藍天碧水的古樸自然之美。山如黛,水似境,如詩如畫。</p><p class="ql-block"> 2月9日,正月十二,北方寒潮帶來今冬最冷的時候,我的蛇年第一次戶外。24名驢友乘車到祁門蘆溪倒湖徒步。倒湖,不是水倒流的意思。相傳詩仙李白游玩到此地被當地美景陶醉,泛舟江上,一不小心弄倒了酒壺,因此才叫“倒湖”。</p> <p class="ql-block">車停水電站邊的曲塢村,開始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倒湖村</p> <p class="ql-block"> 一腳跨兩省的六號界碑,位于下雪坑嶺頭,嶺東安徽、嶺西江西。上坡時與浮梁戶外團隊相遇</p> <p class="ql-block"> 寶林寺史載始建于唐代大中年間,歷經一千多年,香火不斷,游客如云。寶積寺歷經三毀三建,朱元璋曾于洪武十七年下旨重建寶積寺;新中國成立后,寶積寺被重建,大雄寶殿里的大佛像、觀音像,均用千年樟木雕刻。當年佛樂聲聲、香客成群、香火旺盛,可謂名不虛傳的千年古剎。</p> <p class="ql-block"> 江西浮梁城門村歷史上是昌江自安徽進入江西的北大門和重要關卡,是閶江水運的重要中轉站和集散地。唐代咸通年間(公元860--873年)安徽休寧進士吳昺被朝廷任命為睦州剌史,赴任途經城門見此處空間開闊,景色秀美,風水頗佳,便舉家南遷此處。廣明元年(公元880年)朝廷又派吳昺率軍駐扎該地,便以“城門”的稱呼正式命名下來。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到了明代初葉,城門的人丁和財氣達到了頂峰,發展成為“三千門戶八百莊”的名門望族。</p><p class="ql-block"> 得益于那得天獨厚的地勢,其內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其外有一川錦水觀龍耀,十里白沙棲鳳雛,別有韻味。晨起云霧環繞,日間炊煙裊裊,夜觀群星閃爍。城門村現存明清時期的徽派民居12幢,近代徽派民居60幢,其中以“太和堂”最為出名,太和堂建于明代中期,建筑面積300 平方米,牌樓門墻上的鏤空磚雕包括龍、魚、麒麟、花木人物,件件栩栩如生。橫匾上的“父子大夫”寓指當地吳氏開祖金紫光祿大夫吳昺及其曾授“中憲大夫”的次子吳紹。</p> <p class="ql-block">禮屋村為康氏聚居古村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元阳县|
门源|
乌兰察布市|
四会市|
新昌县|
宜君县|
酒泉市|
白朗县|
无极县|
江川县|
龙山县|
五原县|
洛川县|
临安市|
旅游|
芜湖县|
江口县|
清远市|
瑞金市|
汽车|
石林|
弋阳县|
本溪|
修武县|
安岳县|
莱阳市|
陆良县|
江门市|
洱源县|
深泽县|
晋州市|
金华市|
桂东县|
张家口市|
科技|
沛县|
赣榆县|
平顶山市|
兖州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