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蛇年正月初四,上午十一時,我又一次來到黃河路。</b></p><p class="ql-block"><b> 去年——龍年正月初五,因為看了央視大劇《繁花》,之前,我到過南京路不知有多少次,但是到黃河路還是第一次。</b></p><p class="ql-block"><b> 我沿著劇中阿寶從黃河路走向“和平飯店”的路線。第一次佇立在“國際飯店”的外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天,再次望著對面一條長長而有序的隊伍,人們依然排隊購買國際飯店(電視劇中的“和平飯店”)一樓西餅屋的西式糕點。當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亮起了綠燈的時候,我走到對面,走進了黃河路,這條只有750多米長的馬路,依舊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排著長隊:不懼凜冽的寒風,也不顧有些許雨點。盡管數量有別龍年。</b></p><p class="ql-block"><b> 因為《繁花》——央視2023年的經典大劇,更有劇中的幾個出色的角色和動人心魄的劇情,吸引了來到了這里的人們。</b></p> <p class="ql-block"><b> 上面六張拼圖,上下兩部分,反映國際飯店西餅屋外人們排隊的情景:陽光明媚,有龍年造型的,有紅燈籠烘托的,是去年拍攝的;蛇年天氣較冷,不時飄著幾星雨點,有打傘的人們,表明人們喜愛西餅屋點心的熱度基本不減,說明一下,價格也與去年一樣。</b></p> <p class="ql-block"><b> “和平飯店”是繁花里的三個重要人物的交集點,阿寶和他的師父爺叔,還有在上海外貿公司27號工作的汪小姐。劇中有一場戲,早上六點半鐘,汪小姐到和平飯店的時候,手中有一包“排骨年糕”。這就是現在的游客——來自天南地北的——在制作“排骨年糕”店門口排隊的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至真園”,是電視劇中的神秘人物李李的舞臺,最初陶陶在這里豪擲萬金,給88桌客人贈送每桌一份“霸王別姬”,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道非常響亮的新菜肴。三十多年過去,也許我輩還有不少人沒有品嘗過。不是吃不起,而是一般的廚師做不出讓人滿意的美味來。</b></p> <p class="ql-block"><b> 去年此時,“苔圣園”(即至真園的原型)大門緊鎖。店外還有一排紅色的障礙物,是維持交通防范擁擠嗎?那時很想看看店堂里的情景,但未能如愿。</b></p><p class="ql-block"><b> 那時,我還設想,阿寶不是在“至真園”吃過“干炒牛河”嗎?所謂牛河,即牛肉河粉。中國人不分南北,大都愛吃粉條,如果能有,能否在“苔圣園”里品嘗到“干炒牛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轉眼甲辰龍年過去,變化最大的是“苔圣園”開門營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去年店堂里是一片沉寂,今年卻是燈火輝煌,我不由被吸引信步向前,走進店堂。</b></p> <p class="ql-block"><b> 店堂里的兩塊牌子分別介紹年夜飯和堂食套餐,紅紅火火,喜氣洋溢,電視劇《繁花》里的“至真園”劇照令人想起當年生意興隆的一幕幕……</b></p><p class="ql-block"><b>? 品讀“苔圣園”年夜飯的套餐,有三種,大致分為兩大類:</b></p><p class="ql-block"><b> 冷菜:滬上白切雞,五香黃牛肉,糖醋小排,本幫黑魚,白切羊肉,四喜烤麩,巧手拌菜,銀耳南瓜</b></p><p class="ql-block"><b> 熱菜:清蒸東星斑,蔥油龍蝦仔5只,蒜蓉粉絲,蒸松葉蟹,鮑魚紅燒肉,澆汁牛肋骨,三鮮燴蹄筋,脆皮乳鴿3只,紅燒羊肉煲,三色品味</b></p><p class="ql-block"><b> 港式盆菜(中)上海春卷10只,豬油湯團,水果拼盤 清炒時蔬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從廣告牌中可以看出,這里有年夜飯三種套餐(價格)。我欣賞的是商務套餐,這里的菜疏安排是面向大眾的。價格親民,比杭州的大眾酒店還實惠。一家六口的價格498元。</b></p> <p class="ql-block"><b> 把兩塊招牌上的冷菜和熱菜看完后,還是覺得少了點什么,聯系電視劇中阿寶喜歡的兩道點心:干炒牛河和玲子泡飯。前者屬于粵菜,是廣東地區非常著名的小吃,也是粵菜中經典的菜式之一。是當時李李推出粵菜在黃河路上吸引食客的引進名食,也是阿寶勇于接受外來名菜具有開放思維的特質體現。這種特質,是阿寶思想前衛與眾不同因而股票和生意頭腦獨特的“密碼”。何況干炒牛河,是以河粉、牛肉為主要食材,搭配豆芽、韭黃等配料,通過大火快炒而成,口感爽滑,味道鮮美。中國人無論南北對米粉的喜愛都有相當一部分??上?,“至真園”在改革開放時有,在電視劇中有,居然在電視劇熱映后,“苔圣園”沒有緊跟上,讓南來北往的游客得以品嘗和回味,似乎有點美中不足。</b></p> <p class="ql-block"><b> 龍年正月,黃河路上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劇中汪小姐喜愛的排骨年糕 。當時,我八點多鐘到的黃河路,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數了一下,有五家是招牌上寫明的。也有人還在打聽,哪家店是汪小姐吃過的?這大概還有待考證。于是就看到,有店家老板或者管事的出來吆喝:排骨年糕,我們是一直做的。甚至,還有一家專門在門口舉牌宣傳,我們是黃河路上第一家!而搞笑的店鋪上方明明寫著:黃河路2分店!</b></p><p class="ql-block"><b> 當然所有五家都有一個統一的價格:每份25元。 看了一份報道(2024年1月24日),是年前的賣的統一價格:每份20元。年后漲了5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上面這張圖,是龍年初五拍攝的,當時這里有三家店:馬家燒烤關著,中間的“老上海蔥油餅”有人排隊,右邊的“老上海排骨年糕”沒有開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上面這一張圖片,是蛇年初四拍攝的。讀者如果仔細辨認,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去年這家名為“老上海排骨年糕店”,當時是門口羅雀;今年更換了名稱叫做“汪小姐”,頗有點門庭若市;而隔壁的“老上海蔥油餅”店,去年有人排隊,如今卻關著門??磥怼巴粜〗恪边€是有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但這家老上海排骨年糕店,今年卻生意清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如果說,去年的幾家排骨年糕店,還有游客光顧,今年卻有點冷清了,如同今年的天氣一樣。這家老上海排骨年糕店雖然配置了精美的圖案說明:一塊排骨+三塊年糕+醬料,還有一句說明:“市場促銷價25元”。言外之意,是促銷,而非漲價,也無人問津了。誰能說出個中的緣由?</b></p> <p class="ql-block"><b> 在國際飯店西餅屋的正對面,有一家百年老字號“杏花樓”店鋪,各種食品琳瑯滿目,購買的游客也很多,雖有排隊,但無需多久。此外,“杏花樓”被外地游客推崇的原因,是《繁花》劇中有一鏡頭,爺叔正在準備享用點心,點心外包裝上,赫然印著以行楷書寫的“杏花樓”三字??坑疫叺氖情L江劇場,而劇場正對著“苔圣園”。根據《繁花》劇情,九十年代初似乎沒有劇場,劇中的幾位主角忙于生意和股票,也沒有誰有這份浪漫去劇場看場戲。實際的劇情至真園對面是紅鷺酒家和金美林酒店,那時金美林老板娘與“至真園”(前身“金鳳凰”)正是暗斗明斗激烈的時候。李李就是受到金美林帶著一幫本地酒家的老板娘排擠和搗亂,酒店的廚師中途“變節”,甚至在半路攔截運貨食材,以致至真園幾乎開不下去。在阿寶和爺叔等人的幫助下,李李讓粵菜走進了黃河路的餐桌,從此“至真園”名聲大噪。</b></p> <p class="ql-block"><b> 龍年初五,我們在“信德祥——城市飯堂”用餐,飯堂有兩間店的門面,廳堂里坐無虛席,擱樓上也坐滿了客人。需要排隊等候。點了三個菜:紅燒鴨肉,獅子頭兩只和西蘭花??床藘r應該(含兩碗飯)是50元,但收銀員告知,春節期間,每客加5元,總價60元。這大概也是排骨年糕漲5元的原因吧!</b></p><p class="ql-block"><b> 蛇年初四,我照例在信德祥用餐。大家可以比較上下圖的顧客光顧的情景:去年廳堂,擱樓,坐無虛席,今年無需排隊等候,在樓下廳堂用餐。依舊點三個菜:獅子頭兩只,百頁卷和西葫蘆片。</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去年是按每客加五元,今年則是每個菜加三到五元。三個菜加了二十元,原因是一只獅子頭加五元,兩只加十元說,這就是說,兩只獅子頭本來是一個菜,收了兩個菜的加價,收了三十元。店家有點心虛,開的發票單只寫每個菜的單價,沒有具體的菜名,總價七十元。</b><b>菜的質量顯然不如去年。看來,明年假若到黃河路來,還不如到杏花樓購買“四喜烤麩”、“手撕雞”和“本幫素雞”,開盒即吃,既是名點名菜,價格更實惠。且無需排隊。</b></p> <p class="ql-block"><b> 蛇年初四上午,我從南京東路經過,感受到游客在這里購買沈大成糕團的火爆場面,接著到了黃河路,兩條路又重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由令我浮想聯翩。</b></p><p class="ql-block"><b> 《繁花》劇中的“至真園”的老板娘李李,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當她把告黑狀的手下領班開除的時候,她對新啟用的領班敏敏說:“以后做事情要多用腦子,而不是靠一??圩印!蓖瑯?,做好黃河路的生意,要在做好生意上下工夫,比如排骨年糕,如何讓食客喜歡,才能打動他們的胃,而不是如何統一加價。讓年糕一漲再漲,這樣的生意是做不長久的。因為附近有九江路,牯嶺路,北京路,這幾條路的小吃店鋪都會在排骨年糕上改進工藝,吸引食客。當漲價到了讓人生厭的時候,游客也就不會只認黃河路而不品食品的味道。再說,汪小姐手握排骨年糕的包裝袋,也沒有告訴大家是哪一家的。</b></p><p class="ql-block"><b> 于是,又想到當年在至真園,阿寶點了份“干炒牛河”。據了解,“干炒牛河”雖然簡單,但最考驗廚師的功底。聽說做法是將河粉在熱鍋中干炒,然后加入各種配料和調味料,比如牛肉、豬肉、雞肉、海鮮、蔬菜、豆角、辣椒等。因為阿寶在至真園吃過,但沒有看到有店家宣傳,不知黃河路上現在有沒有。</b></p><p class="ql-block"><b> 我舉這兩個事例,說明要動腦子才有好效果。</b></p><p class="ql-block"><b> 《繁花》劇中,李李邀請阿寶到至真園去坐坐,阿寶說需要一個新的理由。</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李說得對:到至真園,來與不來都是新的故事,因為原先是金鳳凰,現在是至真園。</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想起了《繁花》中“至真園”的當家菜:</b></p><p class="ql-block"><b> 1. 干炒牛河:至真園的干炒牛河數一數二。</b></p><p class="ql-block"><b> 2. 船王炒飯:由香港廚神B哥制作的特色炒飯。</b></p><p class="ql-block"><b> 3. 仙鶴神針:也是由B哥制作的一道香港粵菜。</b></p><p class="ql-block"><b> 4. 川烏:同樣是B哥制作的粵菜。</b></p><p class="ql-block"><b> 5. 苔條小黃魚:至真園的招牌菜,寧波風味。</b></p><p class="ql-block"><b> 6. 心太軟:將糯米塞在棗子里的前菜。</b></p><p class="ql-block"><b> 這些菜品既體現了粵菜的精致,又融合了上海本地的飲食文化,展現了“至真園”的獨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b> 以上6道當家菜,單是菜名,就令有品位的食客浮想聯翩。四方游客,皆喜美食。閑步黃河路的食客,何人不想品嘗美味呢?</b></p> <p class="ql-block"><b> 在電視劇《繁花》中,李李將“至真園”的主打菜系定位為粵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時代背景與文化潮流,劇中故事發生在1992—1994年的上海,當時港臺文化在上海極為流行,粵菜作為港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上海人的追捧。李李選擇粵菜作為主打,符合當時的文化潮流和市場需求。</b></p><p class="ql-block"><b> 據說,九十年代中期,當時黃河路最火的時候,一條街上的飯店都以粵菜風格為主。李李的“至真園”開在黃河路上,選擇粵菜作為主打菜系,也是順應了當地的飲食文化氛圍。當時的上海本幫菜已經非常成熟,市場競爭激烈。李李選擇粵菜作為主打,能夠與本地菜系形成差異化,吸引追求新鮮感和時尚感的顧客。</b></p><p class="ql-block"><b> 李李將“至真園”定位為高級餐廳,粵菜的高端形象與餐廳的定位相契合,有助于提升餐廳的檔次和吸引力。在劇中,“至真園”得到了香港廚師團隊的幫助,這些廚師帶來了正宗的港式粵菜。李李能夠借助香港廚師團隊的資源,確保餐廳菜品的品質和正宗性,從而更好地吸引顧客。</b></p><p class="ql-block"><b> 當然,這當中的緣由,還與阿寶有關系,阿寶是“至真園”的重要客人之一,他對粵菜也情有獨鐘。李李選擇粵菜作為主打,可能也是為了迎合阿寶的口味,進一步加深兩人之間的情感聯系。</b></p> <p class="ql-block"><b> “至真園”的故事已經落幕,而“苔圣園”的新劇則剛剛開始。這一切提供了多少令人遐想的畫面?</b></p><p class="ql-block"><b> 電視劇中的寶總似乎是愛情的失敗者:為了汪小姐,他陷入了困境;為了還李李的人情,他知道會陷入絕境,但還是一如既往;為了玲子曾經在東京的幫助送給他好運氣,明明知道耳環不值萬錢,他還是多付出了一萬余……</b></p><p class="ql-block"><b> 這樣的寶總,在股海里掙扎,必然是要成為“阿寶”的。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最后選擇跟阿四去種花,經營了浦東的一塊土地。電視劇的尾聲沒有提供答案,而有思考的觀眾心中自有答案:三十年后的浦東一塊土地值多少錢,寶總還是寶總??!但就是希望知道的明明白白:有情人終成眷屬,寶總的意中人究竟是誰?</b></p><p class="ql-block"><b> 三十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劇中的主要人物大都還健在,看網絡上對人物的猜想多種多樣:阿寶最終和誰走在一起,是李李還是汪小姐,甚或還是玲子?我去年寫作時曾希望能看到續篇,還期望能在長江劇場看到《繁花》的新篇章!</b></p><p class="ql-block"><b> 查了一下2024年,黃河路上的長江劇場上演了多部精彩的舞臺劇目:湘劇《舟渡》,錫劇《聊齋·紫尾》,高甲戲《羅剎記》,多劇種《新·桑園會》(改編自元雜劇《秋胡戲妻》),由河南越調、曲劇、豫劇有機結合, 滬劇《探情》,根據“王魁負桂英”的故事全新改編,突破傳統,塑造滬劇“女小生”;還有一部改編自英國喜劇大師雷·庫尼經典作品的爆笑喜劇《窗前不止明月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時代在持續發展,黃河路上的故事可以有與現實密切相關的題材,</b><b>如果阿寶、李李、玲子還有汪小姐出現在長江劇場里,觀眾是會感興趣的。蛇年中國股市開盤,DeepSeek概念炒得如火如荼,如果寶總還來和平飯店,爺叔還在,也許又會風生水起。如果能編成話劇,在“長江劇場”演出,兩小時的無場次故事,配以現代高科技手段,讓觀眾(主要是游客)了解黃河路的前世今生。再讓原劇中的某個或兩個主演擔綱,可以不斷演繹下去,相信能長盛不衰。在一個小劇場,反映時代三十年直至五十年的偉大變遷。一部故事影片《廬山戀》在廬山放映有四十余年直至今天,而一場《新繁花》也可以帶火長江劇場新的上座率。</b></p><p class="ql-block"><b> 我們熱切期待著!</b></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张北县|
祁阳县|
桦川县|
阜平县|
西峡县|
五寨县|
泗阳县|
永德县|
资兴市|
嵊州市|
清远市|
建湖县|
四会市|
伽师县|
宁德市|
湛江市|
西林县|
新宾|
大竹县|
理塘县|
石河子市|
潜山县|
光泽县|
长岛县|
嘉荫县|
铁力市|
天镇县|
饶河县|
准格尔旗|
临安市|
天津市|
白河县|
永寿县|
米易县|
团风县|
平江县|
永安市|
乌拉特中旗|
西平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