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宗教活動場所共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被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金閣寺 <p class="ql-block">金閣寺,是一座時間與空間的杰作,靜靜地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輝煌。它的金色外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佛祖慈悲的目光,溫暖而深邃,照亮了每一個虔誠的心靈。<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座閃耀著金色光輝的古老寺廟,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長河中,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人與信徒。</span>它的建筑之美,令人嘆為觀止。精巧的構造、細膩的雕刻,每一處都彰顯著匠人的智慧與匠心。仿佛是自然界的精靈,與周圍的山水融為一體,和諧共生,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寧靜與美好。</p> 竹林寺 <p class="ql-block">竹林寺;始建于唐代,是凈土宗四祖法照大師的圣地。歷經千年滄桑,竹林寺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其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竹林寺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寺廟兩側矗立著兩座磚塔,一座是現代修建的三層密檐式磚塔,另一座則是歷史悠久的明代舍利塔。這兩座塔不僅結構穩固,而且雕刻精美,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寺內的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廂房、正殿、禪院等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竹林寺宏偉壯觀的建筑群。</p> 龍泉寺 <p class="ql-block">一座隱匿于塵囂之外的古剎,幽靜古剎,禪意盎然。龍泉寺,宛如一顆鑲嵌在綠水青山間的璀璨明珠,以其幽靜的環境、古樸的建筑,散發著淡淡的禪意。步入寺內,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凈土,讓人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洗滌。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龍泉寺見證了無數歲月的變遷,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磚一瓦、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畫,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在贊嘆之余,更加敬畏這份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遠。</p> 黛螺頂 <p class="ql-block">黛螺頂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東面西,中軸線上由西向東依次排列著牌樓、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span>經歷多次重修與更名,最終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定名為黛螺頂。“黛”代表墨綠色,而“螺”則象征著海螺。每當夏季來臨,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仿佛一個盤旋而上的墨綠色海螺,海螺在佛教中又是法器,因此這座寺廟被視為佛家所賜。當你走進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登遍了五座臺頂朝拜五方文殊一樣,稱“朝臺”。</p> <p class="ql-block">站在黛螺頂遠望,山巒層層疊疊,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畫卷在你眼前徐徐展開,<span style="font-size:18px;">銀裝素裹,分外妖嬈。</span>給人一種神秘而悠遠的感覺。你不僅欣賞到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更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平和。</p> 五爺廟 <p class="ql-block">五爺廟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五爺的生日(農歷五月十三日)時,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五爺,即廣濟龍王菩薩,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有求必應,深受百姓信仰。這種信仰不僅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展現了五爺廟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我們走進五爺廟,仿佛置身于一個寧靜與莊嚴的世界。在這里,可以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惱與喧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寧。五爺廟不僅是一個祈福許愿的地方,更是一個心靈棲息的圣地。</p> 朝拜者與助持張香魔蘭合影 菩薩頂 <p class="ql-block">菩薩頂位于五臺山手掌般的中心地帶,即靈鷲峰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周圍寺廟林立,如眾星捧月。其海拔高達1797米,因山形酷似印度靈鷲山而得名。菩薩頂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漢藏兩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寺廟內現存建筑多為清代遺物,形制和手法多參照皇宮官制式,顯得富麗堂皇。紅柱紅墻、金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彰顯出其尊貴的地位。這種皇家風范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不僅是五臺山上一處令人向往的圣地,更是中華民族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p> 梵仙山 <p class="ql-block">梵仙山不僅因其自然美景而聞名,更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神秘的傳說而備受矚目。據傳,康熙皇帝曾御封此山為“飯仙山”,并流傳著“餌菊成道”的傳說,意指仙人通過食用五臺山的菊花而參悟佛道。這些傳說為梵仙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探尋。這里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游客在登山的過程中,可以欣賞到古樸的廟宇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壁畫,以及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和信徒的虔誠之心。這些人文景觀為梵仙山增添了幾分歷史厚重感和文化韻味。</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地質古老,地貌奇特,地處華北大陸的腹地,與恒山-太行山連續,相對高差達2400多米,大面積出露了地殼不同層次的巖層和地質構造,展示出中國大陸基底的地質構造和地質組成,是由大于25億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層構成的最高山脈。在漫長的地球演進中,五臺山經過了鐵堡運動、臺懷運動、五臺運動、燕山運動,形成了以五臺群綠色片巖及豆村板巖構成的五臺隆起,具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發育的冰川地貌、獨特的高山草甸景觀,更有第四紀冰川及巨大剝蝕力量造成的“龍磐石”、“凍脹丘”等冰緣地貌的景觀另世人稱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荣成市|
滦平县|
开江县|
淳安县|
乐东|
明溪县|
洞头县|
太康县|
井研县|
定西市|
淮北市|
孟村|
吴堡县|
广元市|
广灵县|
民权县|
都兰县|
汝州市|
梅州市|
修文县|
乐平市|
南安市|
曲阳县|
综艺|
龙泉市|
图木舒克市|
邵武市|
宁明县|
大荔县|
安宁市|
南通市|
门头沟区|
沅江市|
西吉县|
贵南县|
佛山市|
横山县|
田林县|
台山市|
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