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我從小喜歡唱歌所以對我的小學音樂老師宋老師印象特別深刻。說起宋老師我腦海里馬上浮現出了一個宛若從水墨畫走出的江南佳人。在我的印象中,宋老師長得有點兒像電影演員陶慧敏,確切的說她長得比陶慧敏更洋氣,皓齒紅唇,皮膚很白五官很柔美,好像一切在她臉上都是剛剛好。那時她的頭發辮兒過肩,前面的劉海兒還稍微有一點兒卷。那氣韻一點兒都不像喝著黃河水長大的中原女子,倒像是前朝遺落民間的金枝玉葉。應該說在我們學校是一道很靚麗的風景。記得當時學校還有一個身材碩長文質彬彬的梁校長,眉宇間頗有電影演員趙丹的風采,據說是她的姐夫。可以推測她的姐姐肯定也是挺端莊美麗的。(那時候很難能有一張照片兒留下來,所以只能憑著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對宋老師的印象深刻是因為在小學我在宣傳隊受惠于宋老師的關愛,當時負責宣傳隊的老師一個是會拉手風琴從外地來開封工作的敬老師,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長得高高大大濃眉大眼兒很有氣質,一個就是貌美如花的宋老師。那個時候她是彈腳踏琴給我們伴奏。我很喜歡宋老師,不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還因為她的性格特別好,說話柔聲柔氣的很親切。她經常領著我們排練反復練歌。給我們化妝陪我們一起演出。那時我大概也就是九歲左右吧。由于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有時候演出服是小裙子,自己夠不著后面的扣子都是宋老師幫我把后面的扣子扣上,給我梳頭盤發化妝。那時候就是用胭脂抹個紅臉蛋兒,也根本不用描眉毛當時的眉毛天然的就像娥眉一樣。拿個紅紙嘴唇兒咬著一使勁兒壓就算是口紅了。宋老師每次演出都照顧我們的生活幫我們拿著衣服就像一個大姐姐,感覺那時候她也就是十七八歲吧。五小在市里文體方面是比較強的。每次參加比賽都能獲獎,為學校獲得了很多榮譽。記得有一次演出節日手風琴伴奏小合唱。唱的是阿爾巴尼亞民歌用外語唱的。那個歌的名字叫什么我都忘記了。我現在還會哼幾句。(耶巴塞歐米素嘎巴米????)因為是用外語唱的出奇制勝得了一等獎。我現在還記得幾個小學宣傳隊的姐妹,有一個比我高一年級的叫王萍,還有一個比我低一屆的叫胡琪,后來我們都被選上到了市小銀燕藝術團。每周六我們都去寺后街的工人文化宮去參加練歌排練演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演出前夕因天氣熱我媽媽把我的長發剪成了齊耳的短發。我到學校參加排練的時候,宋老師一看我的頭發那么短馬上就著急的說小辮子兒怎么剪成短頭發了呀?這下周都要演出了可怎么辦啊? 可能是我們這個小合唱另外幾個女孩兒都是小辮兒沒法統一了吧?而且那時候也沒有什么摩絲把頭發固定到后面扎起,所以讓宋老師很發愁很著急,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宋老師大聲對我說話,當時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怯聲怯氣的說是我媽媽給我剪的,當時宋老師就又氣又笑對我說:知道不是你剪的??????后來頭發怎么處理了年數太長我也給忘了??????。但不管怎么說宋老師這一笑安撫了我幼小而脆弱的心。讓我不再害怕和難過了。一眨眼近一甲子了,盡管幾十年了,但是有些情節還活靈活現的在眼前閃現。宋老師的形象也永遠的留在我記憶的膠片上永不褪色。在宣傳隊兒的那些日子,歌聲和旋律,藝術的啟蒙讓我的童年時光,充滿了色彩動感和歡快。也正是小學的那段時光。讓我對藝術有了深深的愛好,讓我對生活充滿了熱愛。讓我的性格開朗和活潑。宋老師也應該算是我的啟蒙老師吧。可惜隨著后來社會的變動,也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但我覺得藝術和美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對一個人的心態和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它與生活的品質有高度的相關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寫到這兒讓我想起前幾天看到一位老同學的短文兒,就又想聊聊關于天分的話題。小時候老師說我在藝術方面是有天分的,我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也就是我學歌兒比較快,音準比較好,嗓音也可以。所以我在小學中學高中都是宣傳隊的,我在舞臺上獨唱和表演舞蹈時心情特別的快樂。回望這段少年時光,特別是成年后愈發覺得藝術天分確是天賜禮物。比如說舞蹈,比如說繪畫,比如說唱歌,比如說朗誦,比如說表演。因為有天分的人在這些方面稍做一些嘗試就能收到巨大的愉悅感,快樂感。那如果再選擇了這種職業,再去深耕細鑿,那成才的幾率肯定比沒有的人要大的多。比如說朗誦,有些人根本都沒有專門學過,但是聽了幾遍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錄音下來聽一聽,還真的像模像樣,以假亂真,以為是原配。比如唱歌,稍做一些嘗試,甚至沒有老師或者就在小喇叭上,電視上,手機上聽幾遍兒也都能把歌唱的有滋有味兒。同樣的舞蹈動作,有的人做出來就瀟灑美麗。而有的人做出來就笨手笨腳找不到一點兒舞蹈的美感。除了藝術包括在數學方面,在文字方面的敏銳也是需要天分的。同樣的題人家迎刃而解。同樣經歷了一件事情,人家就能寫成一部長篇。那有的人可能連敘述都敘述不清。所以說上帝在造人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差別的。正是因為這些差別,才讓多元化的世界豐富多彩。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劣勢,短處,長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的有層次,才更加的讓人們充滿期待,充滿夢想。特別是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每個人去選擇干自己喜歡的事兒,干自己擅長的事兒,然后從中得到快樂。才有了百花齊放,才有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我們根本不必去勉強自己去干不擅長的事兒。也不必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到尷尬。有的人能歌,有的人善舞。有人能在數字迷宮信步閑庭,有人能在文字瀚海乘風破浪。每個人身上都隱藏著極大的能量、能力。有些只是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有的已經展現出來了,只是人家比較低調謙虛的說自己不行而已。所以說社會是多元的。人也是立體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優秀的一面。每個人也有自己最擅長的一面。我們每個人都要堅守自己的那一寸土地,并在上面播種希望的種子,并用一生的精力去澆灌培育,讓它能夠升根開花結果。相信在這個世上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這種自信是一種文化,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今白駒過隙己臨近隨心所欲的年齡。方悟人生真諦不在補短,而在揚長。正如春蘭秋菊各擅勝場,我們每個人都要把我們自己身上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每每回憶起小學的那些在舞臺的燈光下低聲淺唱翩然起舞的瞬間,那些被宋老師柔荑輕撫發頂的溫暖,早已化作生命長河中的粼粼波光,化作了人生旅途當中最美好的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個靈魂都是造物主獨運的匠心之作,只需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束追光。當然我有時也感嘆自己沒能夠珍惜和利用造物主對我的饋贈。也沒有把自己的天分發揮到應有的水平。如果一個人把他的天分愛好和事業完美的結合起來,那他一定就是一個最幸福的人。而我們平常的人很少能做到這一點。畢竟50年代的人在選擇上還是有局限性的。可這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有遺憾的世界。天分是天生的,我們可能都不是太突出,而天份可以讓我們后天努力和學習所獲得的想要的能力,回首往事常常為自己充實的職業生涯感到自豪。天分和天份都讓我們的一生熠熠生輝。當歲月還給我們留下了去圓自己夢想和愛好的時間時,當我們的職業和事業已經完成了一個段落后,我們現在可以重拾愛好和夢想。讓我們在學習唱歌中獲得快樂。在學習朗誦中增長知識。在學習舞蹈中獲得健康。在學習寫作中獲得自信、智慧和豁達。當我們還可以享受這一切時,我們必須對這個世界和命運說一聲:感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流金歲月里的芳華和銀齡朝霞的夢想。感謝我的藝術啟蒙老師宋冬菊)</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连江县|
宁明县|
从化市|
临泽县|
台东县|
铅山县|
比如县|
梧州市|
花莲市|
博乐市|
正蓝旗|
连江县|
嘉荫县|
沿河|
黎城县|
启东市|
华安县|
苍山县|
江门市|
威远县|
巧家县|
哈密市|
临潭县|
绥江县|
峨山|
合阳县|
平罗县|
永胜县|
增城市|
东阳市|
马鞍山市|
杭州市|
锡林郭勒盟|
东台市|
健康|
哈密市|
雅江县|
蕉岭县|
丰城市|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