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倫敦設計區(London Design District)位于倫敦泰晤士河東岸的格林威治半島。</p> <p class="ql-block">…這是倫敦第一個專門為創意產業打造的永久性工作空間,集結了8家事務所打造的16座風格迥異的建筑,多樣形態的集合就像是一本新潮的建筑雜志,等待人們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倫敦作為英國之都,被公認為創意之都。這座城市的歷史充滿了各行各業的大膽發明與創新。她對思想家、制造者和創造者的永恒吸引力使其成為各種創意成果的發源地。她的開放性是傳奇性的,她的多樣性是無與倫比的。這種影響是一種鼓舞人心的正向循環與上升:當一座城市的精神激勵了如此多的人,他們的努力成果又每時每刻重塑并重振著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從1970年代末開始,格林威治半島便成為英國勞動力市場向金融化經濟轉向的標志。2014年,倫敦宣布格林威治區將成為歐洲最大和最令人興奮的改造區塊,并表示將投資84億英鎊、跨時25年將其打造成為倫敦最受歡迎的地標性住宅和生活休閑區。格林威治半島規劃項目的投資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倫敦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自獲批之日起就吸引英國和全球主流媒體,以及世界各地投資精英的關注。</p> <p class="ql-block">在格林威治蓬勃發展的項目中,格林威治設計街區無疑極其令人矚目。作為這個漫長的改造過程中最新的部分,設計街區將重點轉向支持創意產業。隨著格林威治設計街區的開放,一個全新的、富有創新精神、充滿活力的區域走進大眾的視野,一個屬于倫敦的全新地標正璀璨盛放。</p> <p class="ql-block">倫敦設計區的所在地原本是一片沼澤地,經由16世紀的荷蘭工程師改造為農田,又在18世紀初陸續變成工業用地,歐洲最大的煤氣廠和布萊克沃(Blackwall)隧道都建設于此。</p> <p class="ql-block">設計街區由地產巨頭Knight Dragon統籌,以創意理念為建設核心,將前瞻性設計和前衛的社區理念相結合,打造了一個自成一體的多功能生態系統。Knight Dragon首席執行官Richard Magree表示格林威治設計街區是一個“藝術家與初創企業、獨立市場交易商和大大小小的設計公司混合的場所,這里歡迎每一個人。” 格林威治半島的設計區是倫敦第一個專門為創意社區而建的區域,它被捧為歐洲最大的再生項目之一。</p> <p class="ql-block">8家屢獲殊榮的建筑工作室在這里傾力打造了16棟風格迥異的建筑,每家建筑公司負責2座建筑的設計。這8個設計事務所分別是:</p><p class="ql-block">?Selgas Cano(西班牙)</p><p class="ql-block">?6a Architects(英國)</p><p class="ql-block">?Adam Khan Architects(英國)</p><p class="ql-block">?David Kohn Architects(英國)</p><p class="ql-block">?Architecture 00(英國)</p><p class="ql-block">?Mole Architects(英國)</p><p class="ql-block">?HNNA(英國)</p><p class="ql-block">?Barrozi Veiga(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16幢建筑的分部圖及其建筑師 (網絡圖)</p><p class="ql-block">?A1, D4 - Barozzi Veiga</p><p class="ql-block">A2, B2 - 6a <span style="font-size:18px;">Architects</span></p><p class="ql-block">A3, B3 - Adam Khan Architects</p><p class="ql-block">A4, B4 - David Kohn <span style="font-size:18px;">Architects</span></p><p class="ql-block">B1, C4 - Selgas Cano</p><p class="ql-block">C1, D1 - <span style="font-size:18px;">Architects </span>00</p><p class="ql-block">C2, D2 - Mole <span style="font-size:18px;">Architects</span></p><p class="ql-block">C3, D3 - HNNA</p> <p class="ql-block">這個光鮮明的設計區,是一個折衷的建筑動物園,一個好奇的建筑實驗新世界。自我意識的時髦氛圍旨在吸引來自肖爾迪奇的河對岸的創意類型企業和人群。雖然看似非常多的奇思妙想,總體規劃本身卻令人驚訝地合理,園區試圖創造小巷和院子空間,以奇異的角度建造較小的建筑,形成了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城市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Knight Dragon半島設計主管Matt Dearlove說:“人們喜歡的地方通常很亂,由許多不同的人設計。”</p><p class="ql-block">?結果是16個迷你宣言,就像翻閱一本最新趨勢的建筑雜志,一個小小的創意博覽會,即使是最難取悅的人也應該找到至少一棟他們喜歡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們希望這里成為一個有Marmite時刻的地方,在那里你轉過一個彎,看到一些你認為令人驚奇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 “它應該感覺像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小社區,而不是一個聯合辦公商業區?!?</p><p class="ql-block">“ – Matthew Dearlove,格林威治半島設計主管”</p> <p class="ql-block">來自西班牙的建筑工作室Selgas Cano設計了街區的“心臟” - “樹上餐廳”</p> <p class="ql-block">這個半透明、球狀的建筑結構位于街區中心,在一片富有科技感、未來感的工業風建筑群中,這個看起來格外輕盈的建筑一下就抓住了人們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項目以充滿活力的黃色為主色調,外表皮由輕金屬結構和透明ETFE膜殼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主入口被設置在項目的兩端,但人們也可以從側邊進入。</p> <p class="ql-block">餐廳不僅外觀獨特,內里更是別有洞天。建筑師將大自然引入建筑物,透明的大廳像一只毛毛蟲,周圍包裹著樹木和枝葉。</p> <p class="ql-block">透明外表皮下覆蓋的脊柱狀空間,則是集市本身。這個“脊柱”的每邊都可以用作攤位展示,而顧客座位區則在它上面,并種有綠植。在自然的懷抱中,散發著來自全球各地的美食飄香…</p> <p class="ql-block">ETFE薄膜結構被細分成了不同的獨立面板,其中一些可以打開,便于建筑內部通風,同時也為室內創造一種“露天”市場的街頭氛圍。</p> <p class="ql-block">“脊柱”由半透明背光材料搭建而成,燈光可以照亮整個室內并穿透其ETFE膜,使結構在夜晚閃閃發光,成為園區內的焦點。</p> <p class="ql-block">Selgas Cano設計的另外一幢建筑B1。B1獨特的立面與鄰近的棱角分明的建筑形成鮮明對比。與食堂類似,B1具有圓弧線形狀,它的立面有膨脹的落地窗和彎曲的玻璃,吸引了大量的自然光,使作為辦公工作空間建筑擁有了“冬季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邊是透明毛毛蟲建筑的透明塑料在明亮的黃色框架周圍伸展,形成一個太空時代的蛹。隔壁矗立著一堆被掩蓋的原始混凝土板,一棟建筑的裸露的骨架上披著幽靈般的鋼網罩,給人一種多層的亭子般的外觀。社交互動是Architecture 00設計的主題。設計師強調建筑與公眾的聯系,將大型活動空間和屋頂露臺等休閑活動場所相結合,通過外部樓梯創造性地將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相連通。</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致力于設計、藝術、技術、工藝和音樂的新社區中,色彩和形式多樣性如萬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每一棟建筑都猶如一塊色彩斑斕的積木,以獨特的形狀和結構,拼湊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整體。</p> <p class="ql-block">Mole Architects打造了設計區的C2和D2建筑。D2建筑的金屬外表則噴涂了彩虹漆,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團燃燒的火焰,色彩不斷變換。</p> <p class="ql-block">建筑設計靈感來自1950年代科學家在場地從事燃料研究的照片,由此兩座建筑相互映襯,較大的一座厚重而堅固,較小的一座顏色變幻,如燃燒的煤氣火焰,其外立面均被金屬覆蓋。</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創新與藝術交融,技術與工藝相映生輝,音樂與設計共舞。</p> <p class="ql-block">“城市和社區現在意識到,他們必須吸引和留住推動城市前進所需的創意人才。他們必須成為人才流入地,而不是人才流失地?!?lt;/p><p class="ql-block">“ ——理查??德·佛羅里達,城市研究理論家、《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的作者?!?lt;/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創意孵化、播種和授粉的地方。這里將讓思想家、制造者和實干家留在將他們的想法變成現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有眾多的娛樂空間:市場、籃球場、公共畫廊和人行道,讓當地人和游客都能交流、融合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然而,設計區成功的關鍵不只在于讓它成為一個從創意工作火花中誕生的獨特社區,其最大的挑戰將是營造和激發合作與創業的熱情,成為一個能長期穩定發展的經濟與社會同贏體。</p> <p class="ql-block">設計區實行“混合租金”模式,為可能負擔不起更高價格的初創小企業提供更低的每平方英尺租金,如7英鎊左右每平方英尺,更成熟和更大的公司可能每平方英尺支付高達35英鎊,而可出租的辦公桌每月花費約125英鎊。</p> <p class="ql-block">HNNA設計的C3幢,建筑呈波浪形,立面的不規則,讓朝向不同方向的窗戶可以欣賞設計區和公園的不同景觀。建筑頂層被掏空了一部分,形成了兩個內部小庭院供人使用。</p> <p class="ql-block">設計區已成為倫敦各式各樣創意社區的聚集地,它歡迎所有喜歡創意的人,是對草根創造力的長期投資。在這里,交際者、木工、思想家、規劃師、筆記本電腦愛好者、藝術品收藏家可以在最有機、最公開的網絡中相互交織。</p> <p class="ql-block">6a Architects設計的A2、B2兩座建筑如同一對“異卵雙胞胎”,是視覺藝術的先鋒。它們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兩座建筑通過材料、紋理和顏色的組合,創造了充分利用傾斜立面的內部空間,在較低的樓層上形成了深如峽谷的大廳,上部的工作空間則是進深狹窄,采光效果更好。</p> <p class="ql-block">…“我們希望設計區充滿活力,通過多樣性和變化讓社區不斷發展。但與此同時,它們占據著一個持久的結構。因此,部分區域可能一開始是一個相當有藝術氣息的空間,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轉變為音樂、電影或其他東西。潮起潮落是賦予它永恒性的一部分?!薄?lt;/p> <p class="ql-block">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開發者特別鼓勵自發性空間創造。16幢建筑的8家設計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他們被要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工作,確保沒有任何“企業”的聲音或總體想法會滲透到這個空間創意中。</p> <p class="ql-block">街區內的A1和D4建筑由Barrozi Veiga設計,采用了拋光鋁立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位于入口處的A1建筑,由一個個金屬箱子堆積而成,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面鏡子。</p> <p class="ql-block">設計使得建筑物能夠融入周圍的環境中,讓人們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時間看到不同的景象。設計師解釋道,這棟建筑一年四季都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景,建筑都將通過反射陽光的方式照亮周圍的庭院和小巷。</p> <p class="ql-block">D4建筑則是以細長的黑色立面設計為主,與周圍的建筑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p> <p class="ql-block">建筑大師巧妙構思的工作場所、多元化的租戶群體,以及崇尚協作精神的社區氛圍,諸多元素在設計區實現有機融合,呈現出一個欣欣向榮的支持性環境,為創意企業的成長與未來提供無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創意社區的導視和標識系統,以每棟建筑的獨特形式和材料作為起點和關鍵的尋路組件,體現設計區的不拘一格的個創意性。</p> <p class="ql-block">一個受村莊布告欄啟發的“總體規劃”被放置在該區的每個主要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對于方向指示牌,通過將其包裹在現有的街道設施(如燈柱)上,對傳統的指路牌進行了更現代的創新體現。</p> <p class="ql-block">排版和色彩也有助于導航到以字母數字命名的院子和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面再順便附帶記錄一下設計街區周邊的一些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Richard George Rogers - Millennium Dome,千年穹頂,官方名稱</span>O2體育館(The O2 Arena)<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及</span>一座多用途的室內體育館。<span style="font-size:18px;">穹頂周長為1km,直徑365m,中心高度為50m,由總長度超過70km的鋼索懸吊在12根100m高的鋼桅桿上。它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舉辦英國21世紀展覽,</span>于2007年正式對外開放。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音樂、娛樂、體育和休閑場館,最多能容納兩萬名觀眾,每年會舉辦400多場活動,自開業以來已經接待了超過1億人,是全球公認的最有代表性的演出場館之一。</p> <p class="ql-block">1999年,英國政府為慶祝千禧年而耗資7.5億英鎊興建了時代標志性建筑:千年穹(Millennium Dome),原本只考慮作為臨時性的展覽建筑。</p> <p class="ql-block">后來發現,這項工程不論是從周圍市區的復興,或是基礎設施的長期投資來說都具有很大經濟價值,于是便決定保留這座建筑,同時在這個巨大的穹頂內部建造了結構獨立的O2體育館 ,并以贊助商,英國電信運營公司O2的名字冠名。</p> <p class="ql-block">它的設計師為英國建筑師理查德?羅杰斯(RichardGeorge Rogers),2007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他與倫佐?皮亞諾、諾曼?福斯特一起并稱為20世紀最后一個重要建筑流派“高技派"的領軍人物。</p> <p class="ql-block">半島廣場是為格林威治半島的新商業區開發的公共空間。半島廣場上豎立著由Barr Gazetas Architects設計的尖塔是英國最高的不銹鋼雕塑,成為半島廣場的永久中心地標。</p> <p class="ql-block">這座扭曲的錐形不銹鋼結構被稱為半島尖塔,高45米,重34噸,由三塊不銹鋼結構制成,由瑞士工匠Tuchschmid建造。 據說,由于鋼板的復雜形式,它的建造需要得到荷蘭豪華游艇制造商的幫助。</p> <p class="ql-block">Barr Gazetas的Alistair Barr說:“格林威治在天文學、導航和精密工程方面的創新理念引領著世界。 尖塔雕塑是一個建筑師、工程師和工匠之間真正創造性合作以創造出鼓舞人心和獨特的藝術作品的絕妙例子。</p> <p class="ql-block">項目“潮汐”是一個5公里長的公共空間和花園網絡,嵌入到格林威治半島的公共空間中。項目既是高架也是地面步行道,兩層都有活動,激活了地上和地下的空間,提供了一個分層的娛樂、文化和健康網絡。</p> <p class="ql-block">將把不同的生態系統、新興社區和獨特的文化機構連接起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中心到邊緣、從城市到河流。</p> <p class="ql-block">空間節奏既快又慢。它同時是一條跑道,一條步行長廊,一系列安靜的花園,以及一個社會和文化中心的網絡。</p> <p class="ql-block">這些高架花園平臺被設計成一簇結構支架,形成高架花壇。</p> <p class="ql-block">支撐潮汐花園的雕塑結構也框住了下面的道路,創造了拱形的亭子,標志著地面公共領域的門檻和通道。</p> <p class="ql-block">半島廣場包括咖啡館、商店和餐館,成為游客和上班族舉辦特別活動和表演的常規場所。</p> <p class="ql-block">這幢獨特的建筑屬于雷文斯本設計與傳播學院。方正的建筑搭配花色外墻,相當有個性。</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外墻由28,000塊新型建材氧化鋁磚搭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外墻磚有白色、淺咖啡色、黑色三種不規則形狀。組成的花色外墻,極為特別。外墻布滿大小不同的圓窗,室內的人可隨意觀賞到周圍的城市景色,為在里邊學習的未來設計師們提供一個極大的靈感空間。</p> <p class="ql-block">雷文斯本設計與傳播學院是一所數字媒體和設計大學,提供時裝、電視和廣播、互動產品設計、建筑與環境設計、平面設計、動畫、動態影像、音樂制作等職業課程。</p> <p class="ql-block">該大學培養了眾多知名校友,涵蓋各類藝術家、音樂家、時裝設計師、節目主持人、電影導演、作家和電影制片人、唱片制作人、產品和家具設計師、雕塑家、演員等。</p> <p class="ql-block">可見,設計區的存在也為這所培養創意人才的大學師生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契合的“校園”及“校外”空間。</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世界中,格林威治半島的設計區以其獨特的方式定義了未來的可能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曲阳县|
弥渡县|
安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雄市|
六盘水市|
化州市|
新宁县|
南通市|
丹巴县|
隆德县|
武功县|
中牟县|
鄂尔多斯市|
偃师市|
慈利县|
鹤岗市|
邹平县|
申扎县|
泰安市|
宿州市|
沛县|
通化县|
中阳县|
深泽县|
涪陵区|
南部县|
获嘉县|
鞍山市|
五家渠市|
加查县|
宜昌市|
绥棱县|
金秀|
鹤庆县|
阿城市|
和田县|
舟山市|
花莲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