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乙巳蛇年春節,我來到廣州,這座繁華都市里,在高樓大廈“小蠻腰”前,廣東省博物館顯得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卻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外觀墻壁上凹凸有致的浮雕藝術,就更加展現出了它的與眾不同。走進博物館,我們首選“凝眸——16至20世紀典藏珍寶藝術特展”,我們仿佛穿越時空,那些曾深藏于地下的貴金屬與寶玉石,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絕美詩篇,緩緩展現在人類的眼前。它們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每一顆寶石,每一塊貴金屬,都蘊含大自然無盡的故事和奧秘。</p> <p class="ql-block"> ● 廣東省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p> <p class="ql-block"> ● 【天然寶石】熠熠生輝的鉆石,激情如焰的紅寶石,深邃無垠的藍寶石以及幽邃秘境的祖母綠等珍貴天然寶石,如同萬花筒中的絢麗色彩,共同折射出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天然寶石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 ◎【祖母綠晶簇】 廣東省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祖母綠是寶石級的綠色綠柱石,因含微量鉻元素而呈濃郁且迷人的綠色。由于天然晶體常有裂隙瑕疵,現代工藝中常注入無色油(優化)或有色油(處理)來彌補裂隙和增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手鐲】 約1950—1970年 金、銀、鉆石、祖母綠 ,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手握權杖胸針】 18世紀中晚期 14K黃金、琺瑯、石榴石。</p> <p class="ql-block"> ◎ 【天然玉石】,源于地殼里的礦物精華,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與風雨洗禮,方成就今日之瑰麗多姿。翡翠以其鮮艷的色彩與細膩的質感獨領風騷,和田玉則以其溫潤如脂和含蓄的光澤而備受推崇。此外,還有清新雅致的綠松石、沉穩莊重的青金石等,它們各自以獨特的色澤、質地和紋理,共同贊譽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鏤雕佛手鳥紋翡翠佩 】清代 長沙市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人物花鳥、獸紋翠玉瑪瑙白玉銀鏈組佩</p><p class="ql-block">清代 長沙市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 【有機寶石】這是自然界中最為靈動與神秘的珍寶,它們不僅僅是時間與生命的結晶,更是大自然對美的獨特詮釋與饋贈。每一顆有機寶石,都承載著一段關于生長、變化與永恒的傳奇故事,它們以生命之名,訴說著大自然的奧妙與偉大。</p> <p class="ql-block"> ◎ 南洋金珍珠,白珍珠,黑珍珠 廣東省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貝殼粉盒】 約20世紀50年代皮埃爾·斯泰萊金、珍珠母、鉆石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 【珊瑚擺件】 石頭記礦物園提供</p> <p class="ql-block"> ●【貴金屬】,地球深處的璀璨星辰,穿越億萬年的時光隧道,靜靜地躺在歷史的河床,映照著人類文明的光輝與夢想。它們是自然界的精英,是時間的見證者,蘊含著宇宙的奧秘與生命的韻律。</p> <p class="ql-block"> 【自然金】 廣東省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 “夜之黃金”耳夾 ,約20世紀80年代,琥珀、黃金。</p> <p class="ql-block"> 【自然銀】是天然產出的以單質銀為主要成分的礦物,常呈不規則粒狀、樹枝狀、纖維狀等集合體。純銀具有較好的延展性,但在空氣中易氧化變黑,故常用作首飾佩戴的多為925銀,即銀含量為92.5%的合金,其余7.5%是其他金屬元素(如銅),這是為了提高銀質首飾的硬度、光澤和顏色穩定性。</p> <p class="ql-block"> ● 寶石加工工藝</p> <p class="ql-block"> ◎ 【鏤刻】是指通過在材料上進行切割或雕刻,形成鏤空的圖案或裝飾。這一工藝強調通過去除部分材料,使其呈現立體化、多元化的細節美感,其藝術效果與剪紙相似,最早可追溯至意大利古羅馬時期的“鏤花細工”。</p> <p class="ql-block"> 【粉盒】 約1950-1960年 寶詩龍 銀、金、紅寶石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 【累絲】又名“花作”或“花紋”,是一種極為精細和復雜的金銀器工藝。它通過將金銀拉成絲線,經盤曲、掐花、填絲等步驟,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于器物表面,以達到裝飾效果。早在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便掌握了初步的累絲技術,即“金銀細絲”,對珠寶工藝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 ◎ 【凹雕】是一種將圖案或文字刻入材料表面的雕刻技術。其特點在于圖案部分是被挖空的,形成低于材料表面的凹陷效果。【浮雕】,與凹雕相反,是一種在材料表面雕刻出凸起圖案的技術。它可以在平面上創造出具有立體感和層次感的圖像,使作品更加生動和逼真。</p> <p class="ql-block"> 【浮雕項鏈】 1990年 貝殼、金、鉆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螺鈿】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新藝術時期的設計師受到中國漆器藝術的影響,以紅、黑琺瑯為底或胎,用貝殼、螺蚌殼打磨成各種形狀的薄片、細絲或顆粒,經拼接、鑲嵌、拋光后制成各種手工珍品,華麗而炫目。</p> <p class="ql-block"> 【紅木鑲嵌螺鈿十二生肖紋圓盒】清代 廣州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琺瑯】 是由一種或幾種顏色的礦物質在金屬表面通過高溫燒制進行融合、產生裝飾色彩的一種玻璃質感材料。起初,琺瑯是作為名貴寶石的替代而出現的,后來逐漸發展出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對珠寶裝飾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珠寶首飾制作中,常采用的琺瑯工藝包括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和透明琺瑯工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銅胎畫琺瑯】 “五福拱壽”圖把鏡 清代 銅、琺瑯 廣東省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透明琺瑯】,又名燒藍,由歐洲傳入。此工藝是在金銀、銅胎上涂透明琺瑯料,以低溫燒成。其過程多是在器表鏨刻紋飾,然后涂抹藍綠、紫、黃、白等各種釉色,或加貼金銀花片等,透過琺瑯呈現出光彩奪目、華麗璀璨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宴手提包】 約20世紀60年代 金、鉆石、絲羅緞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化妝盒】1940-1950年 寶詩龍 金、鉑金、鉆石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金制長方形化妝盒利用蕨刻和鏤刻工藝,盒蓋中心的二十八朵花卉以金為葉,以鉑金為花瓣,花芯鑲嵌鉆石。為突顯寶石的透明度,寶詩龍珠寶工匠們使用玫瑰金作為底座,并以鉑金作為鉆石的底座,從而令金屬架構與寶石融合為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奇幻生靈】 蜜蜂、蝴蝶往往被歌頌為魔幻仙子;圣甲蟲則是象征著重生的圣物;飛速馳騁的獵豹、馬、鹿與羊,被表現為魅惑野性的撒手锏;翩翩起舞的鳥類,被演繹成優雅的舞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動物造型都成了時尚的寵兒,被人類賦予特殊的寓意,制作成五彩斑斕的珠寶飾品,展現人們渴望探尋神秘自然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獵豹胸針】 20世紀晚期 ,卡地亞,鉑金、鉆石、編瑪瑙、祖母綠。胸針采用特殊的“皮毛”鑲嵌切割鉆石,斑點和鼻子鑲嵌梨形祖母綠。獵豹的頭部、尾去野性兇猛的姿態,給人以舒適感。</p> <p class="ql-block"> 【蜻蜓胸針】 約19世紀90年代黃金、鉆石、琺瑯。</p> <p class="ql-block"> ● 【時代鏡像】 藝術與時尚像一面鏡子,于微觀形態中窺見時代的變遷、社會生活的軌跡和人們的精神面貌與審美趣味。16世紀以前的歐洲,珠寶的運用仍為貴族所壟斷。17至18世紀,隨著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等歷史事件的浪潮,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接連登場,并通過鐵路與航線輻射全世界。19至20世紀,工藝美術運動與新藝術運動席卷歐洲大陸,突破傳統的機械化枷鎖的珠寶作品彰顯出強烈的思想、情感和美學力量。</p><p class="ql-block">16至20世紀是珠寶藝術幾經更迭、高潮迭出的時代,如同萬花筒一般絢麗多彩而又變化萬端。復古與革新、本土與異域、實體與抽象,在相互角力和融合中共同展現出獨特而新潮的時代風范。</p> <p class="ql-block"> ◎ 莎土比亞說:“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打動女人心。”女性對珠寶的甄選與佩戴,不僅是對美的追求,更是自我情感與個性的表達。</p> <p class="ql-block"> ● 新藝術運動時期: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期,著名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席卷了建筑、裝飾、珠寶等諸多行業設計師們創作出眾多唯美靈動、充滿個性的作品。20世紀初,機械生產盛行,新流派紛紛涌現,新藝術運動的浪潮也逐漸結束。</p> <p class="ql-block"> ●【多元自由】、【裝飾藝術時期】: 20世紀40年代及以后。</p> <p class="ql-block"> 【法貝熱黃金白玉酒杯】,20世紀初,黃金、白玉。</p> <p class="ql-block"> 【耳環】、1925年,翡翠、鉆石、瑪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化妝盒】約1910-1920年代,金鉆石、紅寶石,香港兩依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東西輝映】人類對美的追求,貫之以古今,橫跨于中外。16世紀后,隨著海洋貿易的興起,各類珍貴原材料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推動了明清時期中國裝飾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手工藝制品遠銷海外,在歐洲大地上掀起充滿文化表述與風情表達的“中國風”。東西方工匠們由此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意”與“神”、“秩序”與“個體”,博采眾長又自我發揚,形成了東西交融的世界藝術之美。</p> <p class="ql-block"> ●【明清皇室】 玉石溫潤如君子,金銀璀璨映龍袍。在東方紫禁城內,各類珍寶不僅是皇權富貴、地位尊崇的象征,更是那個時代手工藝巔峰與審美風尚的集中展現。</p> <p class="ql-block"> 【銀鍍金珠石累絲指甲套】清代,銀鍍金,故宮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嵌寶石金鳳簪】 明代,北京海淀區青龍橋董四墓村明墓出土,金,首都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明清皇室鳳冠,象征著尊貴與不凡,鳳冠上的翟飾數量,是身份地位等級制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清鎏金點翠嵌寶龍鳳冠】工藝之精湛,設計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此鳳冠以鎏金銀片圈成底座,底座上飾有一圈九鳳銜流蘇,九鳳之上的正面飾有五只鳳鳥,頂部有三條騰云的游龍,其中左右兩只龍首已缺失,中間一只龍首高昂,間或飾有火焰紋、祥云紋、花草紋。在明清時期,五品以上且功績卓著的官員,均有機會獲得皇上的封贈誥命,而這頂鳳冠,正是皇帝賜予命婦的御賜之物,象征著無上的榮耀與恩寵。</p><p class="ql-block"> 【鎏金累絲嵌寶金鳳銜珠銀鋼】(一對),民國,銀,定州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點翠鳳冠】清代,羽毛、鐵、銅、寶石。內蒙古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鑲寶累絲五鳳冠】 清代,貴州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 【交融互鑒】 在歷史的長河中,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未停歇,這一進程在裝飾藝術領域尤為顯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拓展與東西方貿易的繁榮,不僅促進了商品的流通,更激發了藝術靈感的跨界碰撞。于是,西方風情的中式珍寶與東方風情的西式珍寶應運而生,它們不僅承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更是東西方美學理念交匯融合的生動見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東方風情的西式珍寶】</p> <p class="ql-block"> 【西方風情的中式珍寶】明清之際,西洋工藝隨著西方宗教、科技和貿易的入華,與中國傳統文化共同鑄就了金碧輝煌的杰出之作。這些珍寶巧妙地將西方原料工藝與中國傳統造型融為一體,既展現了華麗浪漫的西洋風格,又蘊含著東方文化的深邃韻味,深受明清皇室貴族喜愛。</p> <p class="ql-block"> 【銅鎏金鑲彩料內畫仕女玻璃鏡】</p> <p class="ql-block"> 【粉盒】約20世紀60年代,金、翡翠、鉆石,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金制橢圓形粉盒的盒身鏨刻不規則波浪形紋理。盒蓋中心鑲嵌中式蝴蝶翡翠刻件,并嵌有鉆石。</p> <p class="ql-block"> 【晚宴袋】約1920-1930年,絲綢、黃金、琺瑯、鉆石、白玉。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胸針】祖母綠、鉆石、紅寶石</p> <p class="ql-block"> 【手提袋】</p> <p class="ql-block"> 【尚美皇冠】18K鉑金、鉆石。</p> <p class="ql-block"> 【豐饒角天使胸針】1870年 賈欽托·梅利洛,金。</p> <p class="ql-block"> 【蜻蜓女神胸針】1910年,馬斯里埃拉和卡雷拉斯。</p> <p class="ql-block"> 【金鑲石圓盒】清代,金、碧璽·故宮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凝眸回望,鉆石睥睨眾生,祖母綠明眸善睞,珍珠以淚為歌,黃金是超新星向地球的最后一瞥,它們是你我相凝望的眼睛,見過去,見未來。展廳里的各種珍寶,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文化的傳承,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每一個時代的人們,成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熠熠生輝、歷久彌新。我用手機拍攝玻璃櫥柜內的部分珍寶藝術品,定格在照片中,留下美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武安市|
龙游县|
民丰县|
岑溪市|
岗巴县|
尤溪县|
姚安县|
太原市|
双峰县|
永吉县|
开江县|
恭城|
迁西县|
海门市|
罗源县|
资兴市|
会东县|
玛纳斯县|
晴隆县|
千阳县|
保山市|
绿春县|
皋兰县|
板桥市|
昌江|
广河县|
中卫市|
商南县|
广汉市|
平南县|
将乐县|
林西县|
北京市|
台中市|
盈江县|
高青县|
大安市|
吐鲁番市|
台南市|
常宁市|